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

2019-06-18 17:49:50 百科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是《阅读中华国粹》其中一册。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分为让喜庆安全着陆——烟花爆竹选购与燃放;古风今韵——有关烟花爆竹的诗词楹联;趣味横生——烟花爆竹的神话和传说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
  •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 页数:166页
  • 开本:16
  • 作者:李红华 傅璇琮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1900959 

内容简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烟花爆竹》中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鬆,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图书目录

第一章华美夜空的使者——烟花爆竹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渊远流长——烟花爆竹简史
一、烟花发展简史
二、爆竹演变简史
第二节烟花爆竹的种类
一、烟花爆竹的分级
二、烟花爆竹的分类
第三节烟花的一些新品种和新花样
一、日景烟花
二、冷烟花
三、网幕烟花
四、串联烟花
第二章趣味横生——烟花爆竹的神话和传说
第一节烟花爆竹祖师爷李畋的传说
第二节燃放爆竹驱逐年兽的传说
第三节燃放爆竹避山魈恶鬼的传说
第四节与花炮之乡浏阳有关的传说
第五节与烟花爆竹有关的名胜及传说
一、孙恩邈与孙隐崖和炼丹台等
二、祖师庙
第三章漂亮烟花的秘密——烟花工作原理
第一节礼花弹构造及工作原理解析
第二节烟花工作的化学原理
一、发光效果
二、焰色效应
三、声响效应
四、气动效应
五、发烟效应
第四章灿烂之下的担忧——烟花爆竹的危险
第一节危险的生产原料
一、主要原料的性能及危险
二、烟火药、黑火药的性能和危险
第二节烟花爆竹事故原因及预防
一、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因素分析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
第三节常见烟花爆竹事故处理
一、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二、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第五章让喜庆安全着陆——烟花爆竹选购与燃放
第一节烟花爆竹的安全选购
第二节烟花爆竹的安全燃放
一、安全燃放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六类烟花爆竹产品的燃放
第三节烟花爆竹的储存安全
第六章让人欢喜让人烦——烟花爆竹的污染
第一节烟花爆竹对环境的污染
一、粉尘污染
二、有害气体污染
三、噪音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二节新型低污染的环保烟花
第七章五彩斑斓——神奇烟花艺术
第一节烟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一、烟花与美术
二、烟花艺术美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火之交响乐与光之芭蕾舞——烟花燃放的艺术效果
一、烟花视觉艺术
二、烟花的听觉艺术
三、烟花造型艺术
四、烟花的意境
第三节烟花艺术的极致——焰火晚会
一、焰火晚会烟花燃放的基本要素
二、焰火晚会的艺术设计
第四节把精彩轻鬆收入囊中——实用烟花拍摄技巧
一、全自动数位相机拍摄篇
二、单眼相机拍摄篇
三,烟花拍摄技巧提高篇
第八章古风今韵——有关烟花爆竹的诗词楹联
第一节隋唐烟花爆竹诗词
第二节宋代烟花爆竹诗词
第三节元明清烟花爆竹诗词
第四节近现代烟花爆竹诗词
第五节有关烟花爆竹的楹联
附录1:烟花爆竹的基本常识
附录2:GB10631—2004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附录3:烟花燃放操作规程(GA183—2005)
附录4: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附录5: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

序言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啓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资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繫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箇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鬆,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