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王晓梅(深圳大学医学院教授)

2019-03-03 12:39:28 百科
王晓梅(深圳大学医学院教授)

王晓梅(深圳大学医学院教授)

王晓梅,女,医学博士,生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晓梅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吉林省松原
  • 出生日期:1967年
  •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9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得环境医学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得放射医学硕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放射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4年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完成基础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2006年在深圳大学生科院担任副教授、教授工作。2006年7月抽调参加医学院筹建工作,2009年12月任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泌尿生殖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1月担任医学院副院长兼任校医院院长。
王晓梅教授长期从事纳米材料毒性、肿瘤综合治疗及辐射与磁生物效应研究,尤其在功能化量子点生殖毒性与生殖肿瘤的生物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汕头大学优秀学者(2004年)、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和广东省科技二等奖(2014年)。在国际期刊Theranostics、Cancer Biother Radio、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Biomed Environ.Sci等发表20余篇创新性论文。主持完成各类省市科研项目7项,现承担圳市基础研究项目《免疫修饰OCT4偶联糖苷脂抗原对睪丸癌杀伤效应机制研》,2014-2016,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单细胞纳米分辨光学成像方法研究--微丝微管相关蛋白分子动态成像》,2013-2016,在研。学术兼职:2014年-现在,中国生物电磁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深圳市实验医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实验动物学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1)肿瘤的综合治疗(生殖肿瘤方向)
(2)功能化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
(3)电离辐射与磁生物效应研究
项目情况
1.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画(2016YFC0904601),精準医疗重点专项: 基于生物影像和生命组学特徵谱的多线束精準放疗临床诊疗方案研究,子课题直肠癌的组学研究及放疗毒副作用的分析,72万,2016.07-2018.12,在研,参加,子项目负责人。
2. 深圳市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40418091413563),免疫修饰OCT4偶联糖苷脂抗原对睪丸癌杀伤效应机制研究,2014/12-2016/12,30万元,在研,主持
3. 深圳市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40415163543959),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剂SAHA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2014/08-2016/12,10万元,在研,第二参加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61235012),单细胞纳米分辨光学成像方法研究,2013/01-2017/12,300万元,在研,参加,生物组负责人。
5. 深圳市发改委项目:深圳市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500万,主要参加人。
6. 深圳市科技攻关项目(JSSG2012061415175670),2013/01-2015/12,500万,已结题,第二参加人
7. 深圳市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项目(CYJ20120613170218654),TLR激动剂敏化肿瘤抗原联合辐射诱导性基因药物的抑瘤效应,2013/05-2015/04,10万元,结题,主持。
87. 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JC201005280391A),磁生物学效应的共性分子机制研究,2012/05-2014/05,10万元,结题,主持。
9.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2011B031800351),放化疗诱导性抗血管生成靶向基因药物研发及药效评价,2011/10-2013/10,5万元,结题,主持。
1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1223),CdTe/ZnTe-LMP纳米萤光探针的靶向特异性与毒性效应研究,2011/10-2013/10,5万元,结题,第二参加人。
11.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072518),基于TLR7的A型流感病毒保守蛋白M2e和NP的结构修饰及其免疫反应机理研究,2010/01-2013/02,34万元,结题,第二参加人。
12. 深圳市深港创新圈项目(cxq2008043),鼻咽癌基因放射治疗药物的探索性研究,2008/01-2009/12,15万元,结题,主持。
13. 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008078),量子点磁性纳米材料细胞侵入特性及毒性研究,2008/01-2009/12,5万元,结题,第二参加人。
14. 深圳市科技计画项目(200702156),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技术建立及其在生殖毒性检测中的套用,2007/01-2009/12, 3万元,结题,第二参加人。
15.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63110),环保式”旋转强恆磁场治疗骨质疏鬆临床分析及其治疗机理的研究,2007/01-2008/12,结题,3万元,第二参加人。
16. 深圳市科技计画项目(200526),低频旋转强恆定磁场治疗仪对钙代谢的影响和治疗骨质疏鬆、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机,2007/01-2008/12, 15万,结题 参加。
1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04300440),Dynein 基因表达与卵母细胞非整倍性发生的相关性, 2005/01-2006/12,2万,结题,主持。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30213914),潮汕人群食管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2002/01-2005/12),100万,结题, 参加。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46),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基因调控,2003/01-2005/12,结题,参加。
20.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2003c30304),食管癌的基因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2003/01-2004/12,5万,结题,参加。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481),人卵在减数分裂Ⅱ中行为的研究,2002/01-2002/12,结题,参加。
主要代表论文
1. Wenxiao Jiang, Ross C. Beier, Pengjie Luo, Peng Zhai, Nan Wu, Guimiao Lin, Xiaomei Wang,* and Gaixia Xu. Analysis of Pirlimycin Residues in Beef Muscle, Milk and Honey by a Biotin–Streptavidin-Amplifi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6. In Press, Accepted Manuscript.
2. Lin Guimiao, Ouyang Qingling, Hu Rui, Zhangchi Ding, Jinglin Tian, Feng Yin, Xu Gaixia, Chen Qiang, Wang Xiaomei*, Yong Ken-Tye*. In vivo toxicity assessment of non-cadmium quantum dots in BALB/c mice.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11:341-350, 2015.
3. Xu Gaixia, Lin Suxia, Law Wing-Cheung, Indrajit Roy, Lin Xiaotan, Mei Shujiang, Ma Hanwu, Chen Siping, Niu Hanben, Wang Xiaomei*. The Invasion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QDs-Transferrin Bioconjugates on Preantral Follicle in vitro, Theranostics, 2: 734-745, 2012.
4.Qiang Chen, Guimiao Lin, NanWu, Sheng-wei Tang, Zhijia Zheng, Marie Chia-mi Lin, Gai-xia Xu, Hao Liu, Yueyue Deng, Xiaoyun Zhang, Si-ping Chen, Xiaomei Wang* and Han-ben Niu. Early Exposure of Rotating Magnetic Fields Promotes Central Nervous Regeneration in Planarian Girardia sinensis. Bioelectromagnetics. 2016, 37(4):244-255.
5.Wang Xiaomei#, Tian Jinglin,# Yong Ken-Tye, Zhu Xuedan ,Lin Marie Chia-Mi, Jiang Wenxiao, Li Jiefeng, Huang Qijun and Guimiao Lin. Immunotoxicity assessment of CdSe/ZnS quantum dots in macrophages, lymphocytes and BALB/c mice. J Nanobiotechnology. 2016; 14: 10.

获得荣誉

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汕头大学优秀学者(2004年)
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
广东省科技二等奖(2014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