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计算机网路(工科类)

2019-08-09 22:31:54 百科

计算机网路(工科类)

《计算机网路(工科类)》是2004年出版的一本书,定价为49元。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工科类)
  • ISBN:9787302083818
  • 定价:49元
  • 出版时间:2004-4-27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本书是数据通信和网路的教材,它有独特的软体项目和基于实验室的方法。由于具有独具匠心、与众不同的特点。本书是为大学本科生设计的,它同时涉及了基础理论和现代技术。教师手册和CD(採用本书的教师可以获得)为配置客户机/伺服器计算机、集成器、路由器和交换机提供了详细的步骤说明,这样就可以建立经济有关的原型网路试验,从而实现Web (http)、E-mail 、VPN 及其他伺服器。这种原型试验是基于Linux及其他流行平台的,它示範了不同的协定和组件是如何集成到异构网路中的,另外,它还为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试验网路管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

目录

第1章简介
1.1数据通信和网路的发展史
1.1.120世纪后期电信业中的变化
1.1.2电信的发展与未来
1.1.3现代方案
1.2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电话
1.2.1电话的机能
1.2.2电话网
1.2.3电话号码
1.3计算机电话
1.3.1计算机电话概述
1.3.2Internet电话
1.3.3统一的讯息
1.3.4网路结构和网路拓扑
1.4分散式系统和客户机/伺服器模型
1.4.1集中计算与分散式客户机/伺服器系统
1.4.2三层客户机/伺服器系统
1.4.3基于Web的应用程式伺服器和电子商务
1.5协定与标準
1.5.1协定的语法和语义
1.5.2国家标準和国际标準
1.5.3电信的标準和组织
1.5.4网路的标準和组织
1.6本章小结
1.7参考资料
第2章数据通信
2.1数字通信的优点
2.2传输介质
2.2.1禁止双绞线(STP)和非禁止双绞线(UTP)
2.2.2同轴电缆
2.2.3光纤
2.2.4无线电波和微波
2.2.5卫星通信
2.3数字传输基础
2.3.1频谱、频宽和数据速率
2.3.2Shannon定律
2.3.3採样(Nyquist)定理
2.4数位化传输和多级传输
2.4.1脉冲编码调製
2.4.2高级数位化技术:CPCM、DPCM和IADPCM
2.5调製技术和数据机
2.5.1调幅
2.5.2调频
2.5.3调相
2.5.4数据机技术
2.6终端设备
2.6.1哑终端和智慧型终端
2.6.2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
2.7无线通信
2.7.1数字蜂窝电话和个人通信服务
2.7.2无线数据服务
2.7.3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套用
2.8视频会议
2.8.1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2.8.2文档会议系统
2.8.3视频会议标準
2.9本章小结
2.10习题
2.11参考资料
第3章OSI七层网路模型
3.1物理层
3.1.1数据编码
3.1.2多路复用方案
3.2数据链路层
3.2.1异步与同步通信
3.2.2差错检验和纠正
3.2.3成帧与流控制
3.2.4HDLC
3.3网路层
3.3.1子网的概念
3.3.2交换技术概述
3.3.3路由策略
3.3.4拥塞控制
3.4传输层和会话层
3.5表示层和套用层
3.5.1数据压缩
3.5.2加密与解密
3.5.3网路套用
3.6网路性能
3.6.1延迟
3.6.2吞吐量
3.6.3频宽利用率
3.6.4错误率、拥塞和网路可靠性
3.7本章小结
3.8习题
3.9参考资料
第4章LAN技术
4.1LAN概述
4.2协定与标準
4.2.1IEEE标準
4.2.2CSMA/CD、Ethernet和IEEE802.3
4.2.3令牌汇流排网和IEEE802.4
4.2.4令牌环网和IEEE802.5
4.2.5商业LAN系统
4.2.6无线LAN和IEEE802.11
4.3LAN硬体
4.3.1连线组件:电缆连线、连线器、收发器、中继器和网路接口卡
4.3.2工作站和网路伺服器
4.3.3网路存储系统和分级存储管理
4.4LAN服务和LAN作业系统
4.4.1网路档案系统
4.4.2网路目录服务
4.4.3网路列印和传真服务
4.4.4备份
4.4.5LAN作业系统
4.5本章小结
4.6习题
4.7参考资料
第5章TCP/IP和INTERNET
5.1INTERNET体系结构
5.1.1Internet地址
5.1.2网关编址
5.1.3网路和广播编址
5.1.4点分十进制符号
5.1.5回送编址
5.1.6Internet编址中的弱点
5.1.7物理地址和IP位址的映射
5.1.8逆向地址解析协定
5.2网际协定和数据报
5.2.1IP数据报格式和服务类型
5.2.2数据报封装和分段
5.2.3重组和分段控制
5.2.4其他栏位
5.2.5错误和网际控制报文协定
5.2.6IPv6
5.3路由协定
5.3.1路由表和路由机制
5.3.2子网路由
5.3.3Internet路由
5.4用户数据报协定
5.5传输控制协定
5.5.1TCP报头和服务
5.5.2连线的建立和终止
5.5.3流控制和视窗大小通告
5.5.4TCP的逾时与重传
5.6INTERNET标準服务
5.6.1档案传输协定
5.6.2简单邮件传输协定及示例
5.6.3邮局协定
5.6.4远程登录和Telnet
5.7域名系统
5.7.1把域名映射到IP位址
5.7.2DNS报文
5.7.3Internet域名层次方面最近的进展
5.8用于PC的TCP/IP
5.8.1串列线路网际协定(SLIP,SerialLineInternetProtocol)
5.8.2点对点(PPP,Point-to-Point)
5.8.3Winsock
5.9INTERNET套用
5.9.1全球资讯网
5.9.2最近的发展
5.10本章小结
5.11习题
5.12参考资料
第6章高速网路的访问与联网技术
6.1ISDN
6.1.1ISDN信令和体系结构
6.1.2ISDN协定
6.1.3ISDN的优点
6.1.4宽频ISDN
6.2电缆数据机系统
6.3DSL技术
6.4SMDS
6.4.1SMDS特性
6.4.2SMDS定址和协定
6.5帧中继
6.5.1协定和体系结构
6.5.2实现
6,5.3帧中继性能分析和拥塞控制
6.5.4基于帧中继的语音
6.5.5向ATM移植
6.6快速ETHERNET、100VG-ANYLAN和GIGABITETHERNET
6.6.1100VG-AnyLAN
6.6.2快速Ethernet
6.6.3Gigabit和10GigabitEthernet
6.7FDDI和CDDI
6.8ATM网路
6.8.1ATM的优点
6.8.2ATM协定和ATM层
6.8.3ATM交换
6.8.4ATM与帧中继的互连
6.8.5ATM上的IP
6.8.6ATM的将来
6.9SONET
6.9.1SONET信号和体系结构
6.9.2SONET层和帧
6.9.3SONET开销
6.9.4SONET容错
6.10DWDM通信
6.11本章小结
6.12习题
6.13参考资料
第7章交换LAN和虚拟LAN
7.1集线器技术
7.1.1早期的集线器
7.1.2智慧型集线器及其组件
7.1.3LAN互连和紧缩主干网
7.2用于LAN的交换技术和网际网路
7.2.1交换体系结构
7.2.2Ethernet交换机
7.2.3令牌环交换机
7.2.4FDDI交换机
7.2.5交换网路管理
7.3非ATM的虚拟LAN
7.3.1基于段的VLAN
7.3.2基于MAC的VLAN
7.3.3基于IP位址的VLAN
7.4ATM虚拟LAN
7.4.1ATMLAN仿真
7.4.2ATM边界路由器
7.4.3ATM虚拟路由器
7.4.4ATM关係网路
7.5IEEE802.1QVLAN标準
7.6本章小结
7.7习题
7.8参考资料
第8章网路性能
8.1为什幺研究网路性能
8.2分析方法
8.2.1延迟吞吐量分析
8.2.2机率技术
8.2.3排队论技术
8.2.4Markov模型
8.2.5可靠性模型
8.3模拟
8.3.1连续模拟
8.3.2"离散事件模拟"(DEVS,DiscreteEventSimulation)
8.3.3基于Web的模拟
8.3.4模拟模型
8.4监视网路通信量
8.4.1监视基于Windows的通信量
8.4.2监视Ethernet的通信量
8.5本章小结
8,6习题
8.7参考资料
第9章网路管理
9.1SNMP
9.1.1简介
9.1.2SNMP模型
9.1.3管理信息的结构
9.1.4SNMPv2
9.1.5SNMPv3
9.2RMON和RMONV2
9.2.1RMON模型
9.2.2RMON2
9.3TMN
9.3.1物理体系结构
9.3.2接口
9.3.3TMN和OSI之间的区别
9.4目录服务和网路管理
9.5基于WEB的网路管理
9.6本章小结
9.7习题
9.8参考资料
第10章通信与网路安全
10.1加密技术
10.1.1私钥加密技术
10.1.2公钥加密技术
10.1.3DES和AES
10.1.4连续加密
10.1.5链路级、网路级和套用级加密
10.1.6数字签名、报文摘要和数字证明
10.1.7E-mail的PGP
10.1.8编写自己的加密算法
10.2数字证书和PKI
10.3防火墙
10.3.1分组过滤原则
10.3.2基于路由的分组过滤防火墙
10.3.3套用网关防火墙
10.3.4电路网关防火墙
10.3.5防火墙体系结构
10.4Kerberos
10.5SSL和VPN
10.5.1SSL协定
10.5.2VPN
10.6网路安全套用中的新技术
10.6.1Internet商务与电子货币
10.6.2电子出版的安全容器
10.6.3智慧卡和安全电子交易
10.6.4随机一次一密和没有密钥的加密
10.7本章小结
10.8习题
10.9参考资料
第11章网路程式设计
11.1支持网路程式设计的软体体系结构
11.1.1大型机体系结构
11.1.2档案共享的体系结构
11.1.3对等体系结构
11.1.4客户机/伺服器体系结构
11.1.5两层体系结构
11.1.6三层体系结构
11.2串口和并口程式设计
11.2.1串口程式设计
11.2.2并口程式设计
11.3NETBIOS程式设计
11.4TCP/IP和套接字程式设计
11.4.1进程之间的通信和管道
11.4.2套接字的创建
11.4.3使用Internet库和DNS
11.4.4客户机和伺服器之间的套接字连线
11.4.5阻塞、同步和定时
11.4.6客户机/伺服器程式範例
11.5WINSOCK程式设计
11.5.1使用Winsock
11.5.2示例程式
11.6RPC程式设计
11.7JAVA程式设计
11.8本章小结
11.9习题
11.10参考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