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建于1986年的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前身:灾害信息工程系
- 教职工:39人
- 教授:3人
- 副教授:17名
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公共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中心,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130人。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公共课、计算机软体、计算机硬体、网路工程、物联网、信息安全、大数据、虚拟现实8个实验室,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这些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测评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7名,讲师11名,助教7名,博士5人,硕士28人。近几年承担的教科研项目80余项,经费总额400余万元,发表论文160余篇,期中三大检索和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
信息工程学院紧跟IT行业的最新技术,搭建了基于项目驱动定量保障的教学平台,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程套用型人才,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项目1项。学生在多项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根据麦可思的跟蹤调查结果,本院学生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同类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现任领导
丰继林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全面主持学院行政工作,负责学院专业、学科建设,实验中心的规划建设,以及人才引进。
王爱玲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主持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全面工作,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分管学院团总支和学生工作及工会工作。
高方平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负责学院教学工作,实验中心建设工作。
党群领导
党总支书记 : 王爱玲
组织委员 : 瞿德睿
宣传委员 : 欧阳群波
系史沿革
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83年,当时的系名是: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共有两个招生专业:“仪器仪表”专业和“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6年在保持上述两个招生专业的基础上,开始招收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专业名称是:“计算机及套用”专业。2000年又增加了两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网路技术与信息处理”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学生。
2004年,本系拆分成两个系,电子类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分离出去,计算机类专业保留在本系,系名也更名为:信息技术系。
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系名更名为:灾害信息工程系,当时有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专业,2016年新建“物联网工程”专业。
2018年7月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划归应急管理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工程”、“物联网工程”及刚开始招生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