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网路工程概论(2011年雷震甲着图书)

2019-06-10 05:59:00 百科
网路工程概论(2011年雷震甲着图书)

网路工程概论(2011年雷震甲着图书)

《网路工程概论》是2011年4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雷震甲。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工程概论
  • 作者:雷震甲
  • ISBN:978-7-115-24853-4
  • 页数:244 页
  • 定价:29.00 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内容提要

本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网路工程规划教材。
本书对网路工程专业(本科)的各个技术分支进行了概括的介绍,但决不是肤浅的议论,而是对每门专业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并介绍了简单的套用实例,学完本书就可以操作和运行简单的网路了。在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概括地了解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和网路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可以对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起到指引和导向的作用。
本书内容完备,讲解细緻,并配备了适量的习题,适合作为网路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也适合作为大专层次的网路课程教材。本书对网路工程专业(本科)的各个技术分支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对每门专业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并介绍了简单的套用实例,在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概括地了解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和网路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可以对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起到指引和导向的作用。

编辑推荐

《网路工程概论》是为网路工程专业(本科)编写的教材。在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概括地了解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和网路工程学科研究方向是必要的,这样才会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研究重点,从而在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路工程概论》对网路工程专业的各个技术分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虽然是对各门专业技术课程的概括介绍,但决不是肤浅的议论,而是对每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列举了简单的套用实例,所以学完《网路工程概论》就可以操作和运行简单的网路了。

作者简介

雷震甲,历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路与通信教研室主任。 1969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 1980 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硕士学位。 1987 年至 1989 年在挪威奥斯陆大学进修程式验证理论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技术,师从着名的计算机科学理论专家 O. H. Dahl 教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电科院基金科研项目 3 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编写专着、教材和译着有《计算机网路》、《计算机网路管理与系统开发》、《综合物流管理》等 6 本书,获得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主持计算机网路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论 1
1.1 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 1
1.1.1 什幺是计算机网路 1
1.1.2 计算机网路的通信方式 1
1.1.3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2
1.2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简史 3
1.2.1 计算机通信网 3
1.2.2 早期的远程在线上系统 4
1.2.3 ARPAnet 5
1.2.4 Internet 5
1.2.5 下一代网际网路 6
1.3 网际网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7
1.3.1 网际网路的套用 7
1.3.2 网际网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8
1.4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9
1.4.1 计算机网路的标準化 9
1.4.2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特性 10
1.4.3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2
1.4.4 7层协定的主要功能 16
1.5 几种商用网路的体系结构 18
1.5.1 SNA网路 18
1.5.2 X.25公用数据网 20
1.5.3 Novell网路 21
1.5.4 TCP/IP网路 22
习题 22
第2章 TCP/IP网路 24
2.1 Internet协定簇 24
2.2 路由选择 25
2.2.1 最短通路算法 26
2.2.2 路由选择策略 27
2.2.3 距离矢量算法 29
2.2.4 链路状态算法 32
2.3 IP 33
2.3.1 IP位址 33
2.3.2 IP的操作 35
2.3.3 IP数据单元 36
2.4 ICMP 37
2.5 TCP 38
2.5.1 TCP服务 38
2.5.2 TCP段头格式 39
2.5.3 TCP的连线管理 41
2.6 UDP 43
习题 43
第3章 区域网路技术 46
3.1 区域网路技术概论 46
3.1.1 区域网路关键技术 46
3.1.2 区域网路体系结构 48
3.2 乙太网技术 49
3.2.1 CSMA/CD原理 49
3.2.2 MAC协定 52
3.2.3 交换式乙太网 54
3.2.4 物理层标準 55
3.3 双绞线传输介质 57
3.3.1 双绞线的分类 57
3.3.2 跳线的颜色编码 58
3.3.3 跳线的套用 59
3.4 区域网路互连 60
3.4.1 网桥体系结构 60
3.4.2 生成树网桥 60
3.4.3 网桥协定数据单元 63
3.4.4 乙太网交换机 64
3.4.5 访问交换机的方法 68
3.5 虚拟区域网路 72
3.5.1 VLAN的基本概念 72
3.5.2 路由器基础 74
3.5.3 路由器的配置 78
3.6 无线区域网路 81
3.6.1 WLAN的基本概念 81
3.6.2 WLAN通信技术 82
3.6.3 IEEE 802.11体系结构 84
3.6.4 IEEE 802.11n 86
习题 87
第4章 网路作业系统 89
4.1 IP位址和路由器配置 89
4.1.1 动态IP位址 89
4.1.2 IP路由表 91
4.1.3 路由和远程访问伺服器 92
4.1.4 数据包筛选器 93
4.1.5 网路监视器 95
4.2 动态主机配置协定 96
4.2.1 DHCP原理 96
4.2.2 DHCP伺服器的安装和配置 99
4.3 名字解析服务 99
4.3.1 名字解析服务 99
4.3.2 NetBIOS名字解析 101
4.3.3 WINS伺服器 102
4.3.4 DNS主机名解析 102
4.4 域名伺服器 103
4.4.1 域名系统 103
4.4.2 域名伺服器 104
4.4.3 域名伺服器的安装和配置 109
4.5 终端服务 110
4.5.1 终端伺服器的安装 110
4.5.2 终端伺服器的配置 112
4.6 远程管理 115
4.6.1 远程管理功能的改进 115
4.6.2 微软管理控制台 116
4.6.3 远程桌面连线 117
4.7 Internet信息服务 120
4.7.1 Internet信息服务的安装 120
4.7.2 Web伺服器的配置 121
4.7.3 FTP伺服器的配置 124
习题 127
第5章 网路安全 128
5.1 网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128
5.1.1 网路安全威胁 128
5.1.2 网路攻击的类型 128
5.1.3 网路安全技术分类 129
5.2 数据加密 129
5.2.1 经典加密技术 130
5.2.2 信息加密原理 130
5.2.3 现代加密技术 131
5.3 认证技术 134
5.3.1 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 134
5.3.2 基于公钥算法的认证 134
5.3.3 数字签名 135
5.3.4 报文摘要 136
5.4 数字证书与密钥管理 138
5.4.1 X.509数字证书 138
5.4.2 数字证书的获取 138
5.4.3 数字证书的吊销 139
5.4.4 密钥管理 139
5.5 虚拟专用网 142
5.5.1 VPN网工作原理 142
5.5.2 VPN解决方案 143
5.5.3 第二层安全协定 144
5.5.4 网路层安全协定 147
5.5.5 安全套接层 150
5.6 防火墙 151
5.6.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152
5.6.2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52
5.7 病毒防护 155
5.7.1 病毒程式的特点和分类 155
5.7.2 恶意程式的危害 160
5.7.3 ARP攻击 161
5.7.4 反病毒技术 162
5.8 可信任系统 164
5.8.1 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 164
5.8.2 安全等级和分类 166
习题 167
第6章 网路管理 169
6.1 网路管理系统 169
6.1.1 网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169
6.1.2 网路管理体系结构 170
6.1.3 网路管理功能域 172
6.2 网路管理标準 175
6.2.1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176
6.2.2 管理信息库 178
6.3 Windows SNMP服务 181
6.3.1 安装SNMP服务 181
6.3.2 配置SNMP服务 182
6.4 网路管理工具 184
6.4.1 网路配置和诊断命令 184
6.4.2 网路监视工具 193
6.4.3 网路管理平台 196
6.5 网路管理系统SNMPc 198
6.5.1 SNMPc的安装和使用 198
6.5.2 操作映射资料库 201
6.5.3 查看MIB资料库 204
6.6 网路存储技术 206
6.6.1 廉价磁碟冗余阵列 206
6.6.2 网路存储 209
习题 211
第7章 网路规划与设计 212
7.1 网路分析与设计过程 212
7.1.1 网路系统生命周期 212
7.1.2 网路系统开发过程 213
7.1.3 网路设计的约束条件 215
7.2 网路需求分析 216
7.2.1 需求分析的範围 216
7.2.2 编制需求说明书 224
7.3 通信流量分析 225
7.3.1 通信流量分析的方法 225
7.3.2 通信流量分析的步骤 226
7.4 逻辑网路设计 230
7.4.1 逻辑网路设计目标 230
7.4.2 主要的网路服务 230
7.4.3 技术评价 231
7.4.4 逻辑网路设计的工作内容 232
7.5 网路结构设计 232
7.5.1 区域网路结构设计 232
7.5.2 广域通信网接入技术 235
7.6 网路运行与维护 241
7.6.1 安全风险评估 241
7.6.2 安全应急预案 242
习题 243
参考文献 244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