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安全技术及工程为河南省一类重点学科;学院建有教育部“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瓦斯地质、安全技术及工程、煤岩动力灾害、公共安全管理、火灾防治技术等五个研究所;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省煤炭学会防治瓦斯突出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学院;同时学院还是全国仅有的四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授权单位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类别:学院
- 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
- 研究所:瓦斯地质、安全技术及工程等
学院简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2人,其中3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专家3人,学校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0人。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高建良
院长:魏建平
党委副书记:李怀珍
副院长:牛国庆
副院长:袁东升
副院长:杨明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简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瓦斯地质理论及套用、瓦斯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矿井通风及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矿井水灾防治理论与技术、煤矿灾害预警及抢险救灾理论与技术五个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有“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863”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发改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高水平科研项目40余项,年度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以上
院士
张铁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研究方向: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张铁岗(1945.9.24 -) 安全技术及工程专家,教授级高工。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县,原籍河南省许昌县人。1966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採煤系。曾任平煤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创新“十佳”人才,并荣获孙越崎能源奖等多项大奖。2002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矿业组副组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博导
景国勛 | 教授、博导 |
研究方向: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景国勛,1963年生,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国家煤炭行业“653工程”安全管理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安全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理事,矿业高等院校採矿、安全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综合组组长,河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国际职业安全与人机工程杂誌(JOSE)》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科技导报》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及企业委託等课题30余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着作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另有18篇论文获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奖、河南省优秀论文奖等,论文被EI、ISTP收录近20篇。先后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河南省教学名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及企业委託等课题30余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着作7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另有18篇论文获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奖、河南省优秀论文奖等,论文被EI、ISTP收录近20篇。先后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河南省教学名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
高建良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矿山热环境理论与技术、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 | |
1982年 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採矿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 4月研究生毕业于焦作工学院採矿系,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9月至1993年10月荣获 “中英友好奖学金”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矿物资源工程系留学。1998年10月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留学,2002年3月获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通风理论与技术、瓦斯防治、矿井降温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省高校创新人才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及大型企业委託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专着7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研究工作、主持安全工程国家名牌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安全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作。曾获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煤炭系统优秀教师、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 |
张子敏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 | |
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专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总体方案》专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十一五煤层气规划”编制组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带头人, 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所长 |
王兆丰 | 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导/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研究员 | |
研究方向: | 安全技术及工程、煤矿瓦斯防治理论及技术 | |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瓦斯防治技术及装备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博导/研究员。 |
刘明举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瓦斯地质、瓦斯灾害预测与防治 | |
1964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焦作矿业学院採矿工程专业毕业,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高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高效创新人才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国际留学基金1项,人事部留学基金1项,有8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出版专着2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6篇被EI、SCI、ISTP收录或检索。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 |
余明高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消防工程、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 | |
余明高,男,1963.05,教授,博导,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能源化工组秘书长、中国消防学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劳保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及通风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地下工程火灾、地面建筑及重大工业危险源火灾防治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其特点是:根据地下工程、地面建筑及重大工业危险源火灾发生的特徵,从火灾防治的三大环节,即可燃材料阻燃(阻化)、火灾探测、灭火入手,以火灾成灾机理研究为基础,以火灾探测及灭火技术研究与开发为手段,以成果转化并服务社会为宗旨,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发展。 承担或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专题项目五项原则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方向性研究项目一项;省部级“九五”重点科技攻关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项目三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发表30余篇有关火灾防治技术的论文,出版专着二部。 |
崔洪庆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瓦斯地质理论及套用、矿井地质、工程地质 | |
崔洪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1958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主要教学和科研领域: 构造地质、矿井地质(瓦斯地质)、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GIS套用。曾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17项,出版学术专着和教材7部,获两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
魏建平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 | |
研究方向: | 矿井通风与安全、瓦斯灾害防治 | |
魏建平,博士,教授,博导,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受聘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及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安全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画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
张玉贵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 | 瓦斯地质、煤田地质、煤化学 | |
张玉贵,(1965-) 中共党员,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他与病魔整整抗争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张玉贵以顽强的毅力攻读完博士学位,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承担着3项国家级项目,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焦作市优秀青年专家等称号。 |
张铁岗景国勛杨运良高建良张子敏王兆丰刘明举余明高魏建平牛国庆袁东升张玉贵崔洪庆蔡成功于水军鲁忠良魏风清张瑞林杨运良张明杰魏国营
教授
张铁岗 景国勛 杨运良 高建良 张子敏 王兆丰 刘明举 余明高
魏建平 牛国庆 袁东升 张玉贵 崔洪庆 蔡成功 于水军 鲁忠良
魏风清 张瑞林 杨运良 张明杰 魏国营
牛国庆教授
牛国庆,男,河南安阳人,1968年8月生,副教授,博士,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及财务管理工作。
主要从事矿井通风、安全系统工程、建筑消防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8篇被EI、ISTP收录。参编教材4部,其中《安全工程学》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十五”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与教学项目的研究。获得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煤炭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焦作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
曾获“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焦作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袁东升教授
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安全学院副院长、安全工程专业首席指导教师、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安全工程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教学方面,先后主讲了本科生、研究生近二十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两项教改项目通过省级鉴定;多教学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级2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五篇。科学研究方面,先后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973”、国家“863”、国家十五攻关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十余项科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奖或经同行专家鉴定为在国内居于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国内多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有10篇被ISTP、EI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另外, 主、参编学术着作共六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行业规划教材两部,专着三部。
魏建平教授
魏建平,博士,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学院院长,“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和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国家973子课题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张瑞林教授
张瑞林,男,博士,教授。一直致力于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和治理、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的套用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安徽省科技项目“淮北矿区突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其信息化技术研究”,该项目经安徽省科技厅组织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煤矿瓦斯信息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製”项目,鉴定为国内先进;主持完成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煤矿瓦斯灾害信息管理及可视化系统研究”。正主持实施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特徵的数位化辨识机制与套用技术”、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突出矿井瓦斯地质图管理系统及其信息化技术研究”及多项企业委託技术开发工作。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06年度(第十五届)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4年度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
科研力量
学院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矿业工程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均为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8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第一支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河南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河南省煤炭学会防治瓦斯突出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学院;同时学院还拥有国家甲级检测检验机构。
学院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2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河南省科研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大型企业委託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均科研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近几年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着作、教材2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两项,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办学规模
学院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突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设有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博士生、硕士生376余人,本科生近1000人。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位居全国及河南省高校各专业前列。另外,为国家、河南省培训干部和工程技术人才10000余人。
所授荣誉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安全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学院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被团中央授予“国家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显政,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领导曾参观成果和视察工作。
专业介绍
安全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管理与评价、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等工作,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外语及计算机套用能力突出的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製图、计算机技术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检测与监控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状况的监察、检测与监控,安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安全科学理论的研究,工厂、矿山、地面与地下建筑工程的通风、空调与安全技术设计、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安全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消防工程专业
该专业培养掌握火灾科学基该理论、消防技术与方法、消防政策法规等,能够从事消防安全技术研究、设计、监测、管理和火灾安全评估、控制及火灾事故调查分析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计算机技术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消防燃烧学、火灾化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与防火设计、火灾风险评价、水灭火工程、火灾烟气控制、火灾探测与监控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消防行政管理部门、武警消防部队、建筑设计院、消防技术与工程研究部门、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消防工程建设单位、大型企业、机场、港口等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研究、设计、评价、监测、施工、管理、监察、教育和培训,以及消防装备、器材的研究、设计、与製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