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路与综合布线》是201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智慧型建筑系列教材,作者是陈红。
基本介绍
- 书名:通信网路与综合布线
- 作者:陈红
- ISBN:978-7-111-47055-7
- 定价:38.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2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职高专智慧型建筑系列教材,结合智慧型建筑通信与计算机网路系统套用实际,着重阐述计算机区域网路知识与组网技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知识与施工技术,卫星有线电视系统知识与系统安装维护技术。全书分为3篇,共9章,分别是:第1篇计算机区域网路,包括智慧型建筑概述、通信技术基础、计算机网路基础、计算机网路工程及区域网路组网训练;第2篇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与工程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任务;第3篇卫星电视系统,包括卫星通信与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施工任务。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本科层次楼宇智慧型化工程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智慧型楼宇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参考资料,还可作为智慧型建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篇计算机区域网路
第1章智慧型建筑概述1
11智慧型大厦2
12智慧型小区2
13我国智慧型建筑的发展4
思考与练习5
第2章通信技术基础6
21通信基本概念6
211通信系统分类6
212信号7
213信道8
22模拟通信9
221模拟信号的基带传输9
222模拟信号调製方式10
223频分复用12
23数字通信12
231信源编码13
232数位讯号基带传输技术16
233数位讯号载波传输技术19
234时分复用技术22
24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241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242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思考与练习28
第3章计算机网路基础30
31计算机网路概述30
311通信网路30
312计算机网路31
313计算机网路设备31
314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36
315计算机网路的分类38
32网路体系结构和协定39
321计算机进程通信与协定概念39
322ISO与OSI网路体系结构41
323TCP/IP体系结构及相关协定45
324IEEE 802标準系列及其体
繫结构52
33区域网路组网技术57
331区域网路常见类型57
332网路的互联设备68
333网际网路接入方式75
334网路作业系统81
335网路的管理83
336网路的安全84
思考与练习86
第4章计算机网路工程88
41计算机网路系统组成88
411主干网路88
412子网88
413对外互联89
42计算机网路工程设计90
421设计的目标和原则90
422计算机网路工程设计步骤91
43计算机网路工程实例105
43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105
432设计原则105
433网路信息点统计105
434网路结构105
435设备选型与配置106
436IP位址规划112
437方案特点113
思考与练习114
第5章区域网路组网训练116
51双绞线製作116
511任务描述116
512实操要求116
513知识準备116
514操作步骤117
思考问题119
52双机互联119
521任务描述119
522实操要求120
523知识準备120
524操作步骤122
思考问题123
53组建对等区域网路123
531任务描述123
532实操要求124
533知识準备124
534操作步骤125
思考问题126
54WLAN组网126
541任务描述126
542实操要求126
543知识準备126
544操作步骤128
思考问题131
〖2〗通信网路与综合布线目录〖2〗55网路作业系统的安装与配置131
551任务描述131
552实操要求131
553知识準备131
554操作步骤135
思考问题138
56小型区域网路组网与管理138
561任务描述138
562实操要求138
563知识準备139
564操作步骤142
思考问题159
57乙太网交换机的配置159
571任务描述159
572实操要求159
573知识準备159
574操作步骤163
思考问题166
58防火墙的操作与配置166
581任务描述166
582实操要求167
583知识準备167
584操作步骤171
思考问题173
第2篇综合布线系统
第6章综合布线系统与工程设计174
6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175
611工作区子系统177
612配线子系统180
613干线子系统186
614设备间子系统和电信间子系统188
615建筑群子系统193
616管理193
617电气防护与接地196
6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200
621设计原则与选型要领201
622综合布线系统套用等级与设
计等级202
623设计步骤205
62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213
63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指标222
63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模型223
632铜缆系统电气性能指标224
633光纤系统指标229
思考与练习232
第7章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任务233
71水平配线系统端接234
711任务描述234
712实操要求234
713知识準备234
714操作步骤236
思考问题237
72大对数铜缆端接237
721任务描述237
722实操要求237
723知识準备237
724操作步骤238
思考问题240
73语音点跳线管理240
731任务描述240
732实操要求241
733知识準备241
734操作步骤241
思考问题242
74数据点跳线管理242
741任务描述242
742实操要求243
743知识準备243
744操作步骤244
思考问题244
75铜缆系统测试244
751任务描述244
752实操要求244
753知识準备244
754操作步骤248
思考问题254
76光纤熔接254
761任务描述254
762实操要求254
763知识準备254
764操作步骤255
思考问题257
77同轴电缆系统测试257
771任务描述257
772实操要求257
773知识準备257
774操作步骤258
思考问题260
78光纤连线器製作260
781任务描述260
782实操要求261
783知识準备261
784操作步骤263
思考问题265
79光纤系统测试265
791任务描述265
792实操要求265
793知识準备265
794操作步骤268
思考问题270
第3篇卫星电视系统
第8章卫星通信与有线电视系统271
81卫星通信系统271
811卫星通信系统及组成271
812卫星通信技术272
813移动卫星通信276
82卫星有线电视系统276
821信号源277
822前端子系统281
823干线传输子系统284
824用户分配子系统286
825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实例291
思考与练习294
第9章卫星电视系统施工任务295
91卫星接收天线和接收设备的安装、
调试与维护295
911任务描述295
912实操要求295
913知识準备295
914操作步骤298
思考问题303
92有线电视线路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303
921任务描述303
922实操要求303
923知识準备303
924操作步骤306
思考问题307
93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故
障诊断与排除307
931任务描述307
932实操要求307
933知识準备307
934操作步骤308
思考问题309
参考文献310第一节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1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分类3
第三节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7
第四节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9
小结10
思考题与习题10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2
第一节数学模型简介12
第二节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式和功能
框图18
第三节框图24
第四节自动控制系统传递函式32
小结35
思考题与习题35
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8
第一节概述38
第二节一阶系统阶跃回响分析39
第三节二阶系统阶跃回响分析42
第四节二阶系统欠阻尼单位阶跃回响
性能指标46
第五节二阶系统扰动阶跃回响分析48
第六节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50
第七节自动控制系统稳态性能分析54
小结59
思考题与习题59
第四章自动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法62
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62
第二节典型环节的波德图64
第三节控制系统开环波德图的绘製72
第四节对数频率稳定判据与稳定裕量74
第五节典型系统的开环波德图与频域
指标77
第六节开环频率特性与阶跃回响之间
的关係82
小结85
思考题与习题85
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波德图校正89
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89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95
第三节预期开环频率特性校正及仿真99
小结106
思考题与习题106
第六章直流相控调速系统108
第一节概述108
第二节单闭环转速有静差调速系统108
第三节单闭环转速无静差调速系统113
第四节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115
第五节可逆调速系统120
第六节直流相控调速系统仿真129
小结131
思考题与习题132
第七章直流脉宽调速系统135
第一节概述135
第二节直流脉宽调製电路135
第三节直流脉宽调速控制系统139
第四节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例143
第五节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仿真146
小结148
思考题与习题149
第八章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150
第一节概述150
第二节调压调速系统基本概念151
第三节调压调速系统152
第四节利用电动机的自身结构调速155
第五节异步电动机调压调试系统仿真157
小结159
思考题与习题160
第九章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161
第一节串级调速原理161
第二节能量传递关係及串级调速系统
分类162
第三节串级调速系统基本特性164
第四节具有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
系统166
第五节双馈串级调速系统170
第六节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仿真171
小结173
思考题与习题173
第十章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174
第一节概述174
第二节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和机械
特性174
第三节变压变频装置及其基本控制
方式179
第四节SPWM变压变频器181
第五节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186
第六节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
调速系统187
第七节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190
第八节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
系统195
第九节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198
小结202
思考题与习题203
第十一章位置随动控制系统204
第一节概述204
第二节位置的检测装置205
第三节步进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系统208
第四节直流伺服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
系统212
第五节交流伺服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
系统216
第六节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仿真219
小结220
思考题与习题221
附录222
附录A常用文字元号222
附录BLaplace变换225
附录C双闭环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226
附录D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中
的套用232
参考文献245
第1章智慧型建筑概述1
11智慧型大厦2
12智慧型小区2
13我国智慧型建筑的发展4
思考与练习5
第2章通信技术基础6
21通信基本概念6
211通信系统分类6
212信号7
213信道8
22模拟通信9
221模拟信号的基带传输9
222模拟信号调製方式10
223频分复用12
23数字通信12
231信源编码13
232数位讯号基带传输技术16
233数位讯号载波传输技术19
234时分复用技术22
24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241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242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7
思考与练习28
第3章计算机网路基础30
31计算机网路概述30
311通信网路30
312计算机网路31
313计算机网路设备31
314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36
315计算机网路的分类38
32网路体系结构和协定39
321计算机进程通信与协定概念39
322ISO与OSI网路体系结构41
323TCP/IP体系结构及相关协定45
324IEEE 802标準系列及其体
繫结构52
33区域网路组网技术57
331区域网路常见类型57
332网路的互联设备68
333网际网路接入方式75
334网路作业系统81
335网路的管理83
336网路的安全84
思考与练习86
第4章计算机网路工程88
41计算机网路系统组成88
411主干网路88
412子网88
413对外互联89
42计算机网路工程设计90
421设计的目标和原则90
422计算机网路工程设计步骤91
43计算机网路工程实例105
43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105
432设计原则105
433网路信息点统计105
434网路结构105
435设备选型与配置106
436IP位址规划112
437方案特点113
思考与练习114
第5章区域网路组网训练116
51双绞线製作116
511任务描述116
512实操要求116
513知识準备116
514操作步骤117
思考问题119
52双机互联119
521任务描述119
522实操要求120
523知识準备120
524操作步骤122
思考问题123
53组建对等区域网路123
531任务描述123
532实操要求124
533知识準备124
534操作步骤125
思考问题126
54WLAN组网126
541任务描述126
542实操要求126
543知识準备126
544操作步骤128
思考问题131
〖2〗通信网路与综合布线目录〖2〗55网路作业系统的安装与配置131
551任务描述131
552实操要求131
553知识準备131
554操作步骤135
思考问题138
56小型区域网路组网与管理138
561任务描述138
562实操要求138
563知识準备139
564操作步骤142
思考问题159
57乙太网交换机的配置159
571任务描述159
572实操要求159
573知识準备159
574操作步骤163
思考问题166
58防火墙的操作与配置166
581任务描述166
582实操要求167
583知识準备167
584操作步骤171
思考问题173
第2篇综合布线系统
第6章综合布线系统与工程设计174
6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175
611工作区子系统177
612配线子系统180
613干线子系统186
614设备间子系统和电信间子系统188
615建筑群子系统193
616管理193
617电气防护与接地196
6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200
621设计原则与选型要领201
622综合布线系统套用等级与设
计等级202
623设计步骤205
62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213
63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指标222
63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模型223
632铜缆系统电气性能指标224
633光纤系统指标229
思考与练习232
第7章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任务233
71水平配线系统端接234
711任务描述234
712实操要求234
713知识準备234
714操作步骤236
思考问题237
72大对数铜缆端接237
721任务描述237
722实操要求237
723知识準备237
724操作步骤238
思考问题240
73语音点跳线管理240
731任务描述240
732实操要求241
733知识準备241
734操作步骤241
思考问题242
74数据点跳线管理242
741任务描述242
742实操要求243
743知识準备243
744操作步骤244
思考问题244
75铜缆系统测试244
751任务描述244
752实操要求244
753知识準备244
754操作步骤248
思考问题254
76光纤熔接254
761任务描述254
762实操要求254
763知识準备254
764操作步骤255
思考问题257
77同轴电缆系统测试257
771任务描述257
772实操要求257
773知识準备257
774操作步骤258
思考问题260
78光纤连线器製作260
781任务描述260
782实操要求261
783知识準备261
784操作步骤263
思考问题265
79光纤系统测试265
791任务描述265
792实操要求265
793知识準备265
794操作步骤268
思考问题270
第3篇卫星电视系统
第8章卫星通信与有线电视系统271
81卫星通信系统271
811卫星通信系统及组成271
812卫星通信技术272
813移动卫星通信276
82卫星有线电视系统276
821信号源277
822前端子系统281
823干线传输子系统284
824用户分配子系统286
825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实例291
思考与练习294
第9章卫星电视系统施工任务295
91卫星接收天线和接收设备的安装、
调试与维护295
911任务描述295
912实操要求295
913知识準备295
914操作步骤298
思考问题303
92有线电视线路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303
921任务描述303
922实操要求303
923知识準备303
924操作步骤306
思考问题307
93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故
障诊断与排除307
931任务描述307
932实操要求307
933知识準备307
934操作步骤308
思考问题309
参考文献310第一节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1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分类3
第三节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7
第四节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9
小结10
思考题与习题10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2
第一节数学模型简介12
第二节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式和功能
框图18
第三节框图24
第四节自动控制系统传递函式32
小结35
思考题与习题35
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8
第一节概述38
第二节一阶系统阶跃回响分析39
第三节二阶系统阶跃回响分析42
第四节二阶系统欠阻尼单位阶跃回响
性能指标46
第五节二阶系统扰动阶跃回响分析48
第六节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50
第七节自动控制系统稳态性能分析54
小结59
思考题与习题59
第四章自动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法62
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62
第二节典型环节的波德图64
第三节控制系统开环波德图的绘製72
第四节对数频率稳定判据与稳定裕量74
第五节典型系统的开环波德图与频域
指标77
第六节开环频率特性与阶跃回响之间
的关係82
小结85
思考题与习题85
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波德图校正89
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89
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95
第三节预期开环频率特性校正及仿真99
小结106
思考题与习题106
第六章直流相控调速系统108
第一节概述108
第二节单闭环转速有静差调速系统108
第三节单闭环转速无静差调速系统113
第四节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115
第五节可逆调速系统120
第六节直流相控调速系统仿真129
小结131
思考题与习题132
第七章直流脉宽调速系统135
第一节概述135
第二节直流脉宽调製电路135
第三节直流脉宽调速控制系统139
第四节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例143
第五节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仿真146
小结148
思考题与习题149
第八章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150
第一节概述150
第二节调压调速系统基本概念151
第三节调压调速系统152
第四节利用电动机的自身结构调速155
第五节异步电动机调压调试系统仿真157
小结159
思考题与习题160
第九章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161
第一节串级调速原理161
第二节能量传递关係及串级调速系统
分类162
第三节串级调速系统基本特性164
第四节具有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
系统166
第五节双馈串级调速系统170
第六节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仿真171
小结173
思考题与习题173
第十章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174
第一节概述174
第二节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和机械
特性174
第三节变压变频装置及其基本控制
方式179
第四节SPWM变压变频器181
第五节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186
第六节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
调速系统187
第七节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190
第八节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
系统195
第九节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198
小结202
思考题与习题203
第十一章位置随动控制系统204
第一节概述204
第二节位置的检测装置205
第三节步进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系统208
第四节直流伺服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
系统212
第五节交流伺服电动机位置随动控制
系统216
第六节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仿真219
小结220
思考题与习题221
附录222
附录A常用文字元号222
附录BLaplace变换225
附录C双闭环调速系统工程设计方法226
附录D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中
的套用232
参考文献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