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路新技术概论》是2009年9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敖志刚。
《现代网路新技术概论》讲述了当前使用广泛的二十余种网路新技术,内容包括:新一代网际网路、IPv6、宽频移动网际网路、宽频接入新技术、10吉比特乙太网、宽频智慧型网、格线计算、网路存储、无线自组织网路、无线Mesh网路、无线感测器网路、家庭网路、智慧型代理、移动代理、全光网路、智慧型光网路、自动交换光网路、主动网路、下一代网路和软交换等。
基本介绍
- 书名:现代网路新技术概论
- 作者:敖志刚
- ISBN:9787115200228
- 定价:39.00 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现代网路新技术概论》反映了国际上来高速宽频网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套用,可以帮助读者梳理其知识结构,儘快掌握网路新技术的重要内容,跟蹤网路学科的最新发展,全面了解网路最新前沿技术。
《现代网路新技术概论》适用于网路技术人员和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校学生选修课和专业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路新技术及其发展 1
1.1 发展中的网路技术 1
1.1.1 资讯时代的网路技术 1
1.1.2 网路新技术潮流的驱动力 1
1.2 网路新技术体系和三网融合 3
1.2.1 网路新技术体系 3
1.2.2 从不同角度看网路新技术 4
1.2.3 三网融合的技术与构建 5
1.3 网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7
1.3.1 网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8
1.3.2 接入网的发展 8
1.3.3 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发展方向 9
1.3.4 网路的总体发展趋势与演变 11
第2章 新一代网际网路协定与技术 14
2.1 新一代网际网路及其相关技术 14
2.1.1 下一代网际网路 14
2.1.2 光网际网路 16
2.1.3 量子网际网路 20
2.1.4 语义网 23
2.1.5 全息网 27
2.2 网际网路新协定——IPv6 30
2.2.1 IPv4的局限性 31
2.2.2 IPv6的新特性分析 31
2.2.3 IPv6的套用 33
2.2.4 IPv6的数据头标格式 34
2.2.5 IPv6中的地址 37
2.2.6 移动IPv6 42
2.2.7 IPv6试验和商用网路及其发展趋势 46
2.3 宽频移动网际网路 47
2.3.1 移动网际网路的基本概念 48
2.3.2 移动网际网路的套用与业务 49
2.3.3 MWIF体系结构 51
2.3.4 移动终端 54
2.3.5 第三代移动通信 56
2.3.6 第四代移动通信 57
第3章 新型宽频网路及其技术 62
3.1 宽频接入新技术 62
3.1.1 接入网与宽频接入网 62
3.1.2 基于PSTN的接入技术 63
3.1.3 宽频乙太网接入 66
3.1.4 下一代光接入网 67
3.1.5 基于无线的接入方式 70
3.1.6 综合宽频接入平台 73
3.2 10吉比特乙太网 74
3.2.1 10吉比特乙太网的优势 74
3.2.2 10吉比特乙太网的技术要点 75
3.2.3 10吉比特乙太网的协定标準 76
3.2.4 10吉比特乙太网的产品系列 78
3.2.5 10吉比特乙太网的帧结构 79
3.2.6 10吉比特乙太网物理层规範实体 80
3.2.7 10GBase-X物理层的工作原理 85
3.2.8 10GBase-R物理层的工作原理 85
3.2.9 10GBase-W物理层的实现机制 86
3.2.10 10GBase-T的实施 87
3.2.11 10吉比特乙太网物理子层与接口之间的关係 87
3.2.12 10吉比特乙太网物理层的主要接口 90
3.2.13 40/100吉比特乙太网 92
3.3 宽频智慧型网及其关键技术 94
3.3.1 智慧型网的基本概念 94
3.3.2 智慧型网的概念模型 94
3.3.3 宽频智慧型网的体系结构 97
3.3.4 移动智慧型网 99
第4章 扩展的宽频网路及其套用新技术 101
4.1 格线计算 101
4.1.1 格线与格线计算 101
4.1.2 格线系统的主要功能 102
4.1.3 格线计算的关键技术 103
4.1.4 格线计算的套用 104
4.1.5 格线体系结构 106
4.1.6 格线计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08
4.2 网路存储 110
4.2.1 伺服器附加存储结构 110
4.2.2 网路附加存储结构 111
4.2.3 存储区域网路存储结构 111
4.2.4 基于IP的存储网路 113
4.2.5 网路存储的新技术 115
4.2.6 网路存储的发展与展望 117
第5章 无线分散式自适应网路 119
5.1 无线自组织网路 119
5.1.1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概念、起源和发展趋势 119
5.1.2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特点 121
5.1.3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套用领域 122
5.1.4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体系结构 123
5.1.5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关键技术 125
5.1.6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路由协定 126
5.2 无线Mesh网路 130
5.2.1 无线Mesh网路的概念与特点 130
5.2.2 无线Mesh网路与其他通信网路的区别 132
5.2.3 无线Mesh网路的套用前景 133
5.2.4 无线Mesh网路的标準 134
5.2.5 无线Mesh网路的关键技术 136
5.2.6 无线Mesh网路的网路拓扑结构 137
5.2.7 无线Mesh网路的路由协定 140
5.3 无线感测器网路 143
5.3.1 无线感测器网路概述 143
5.3.2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套用领域 148
5.3.3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体系结构 150
5.3.4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传输协定 153
5.3.5 无线感测器网路套用的支撑技术 157
第6章 家庭网路 161
6.1 家庭网路概述 161
6.1.1 家庭网路的愿景 161
6.1.2 家庭网路的概念 161
6.1.3 家庭网路的相关产品 164
6.1.4 家庭网路的业务 167
6.2 家庭网路的技术与发展 168
6.2.1 家庭网路的现状与发展 168
6.2.2 家庭网路的标準 170
6.2.3 家庭网路的关键技术 175
6.3 家庭网路的结构、模型与实现方式 178
6.3.1 家庭网路的功能实体模型 178
6.3.2 家庭网路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179
6.3.3 家庭网路的实现方式 182
6.4 家庭网关 183
6.4.1 家庭网关的概念和类型 183
6.4.2 家庭网路网关的系统结构 185
第7章 智慧型代理和移动代理技术 187
7.1 代理的基本知识 187
7.1.1 代理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187
7.1.2 代理的原型表示和程式语言 189
7.2 智慧型代理 191
7.2.1 智慧型代理技术的概念 191
7.2.2 智慧型代理的资源管理器 192
7.2.3 智慧型代理的工作过程 194
7.2.4 智慧型代理技术的套用 195
7.3 移动代理 198
7.3.1 移动代理的基本概念 198
7.3.2 移动代理的基本结构 201
7.3.3 移动代理的技术实现 203
7.3.4 移动代理的标準化情况 205
第8章 全光与智慧型光网路 207
8.1 全光网路 207
8.1.1 全光网路的概念 207
8.1.2 全光网路的层次结构 208
8.1.3 全光网路的网路节点 209
8.1.4 全光网路的关键技术 210
8.1.5 全光联网器件及其发展 213
8.2 智慧型光网路 216
8.2.1 智慧型光网路的概念 216
8.2.2 智慧型光网路的体系结构 216
8.2.3 智慧型光网路中的关键技术 218
8.3 自动交换光网路 221
8.3.1 自动交换光网路的基本概念 221
8.3.2 自动交换光网路的体系结构 223
8.3.3 自动交换光网路的关键技术 227
第9章 主动网路 229
9.1 主动网路简介 229
9.1.1 主动网路的研究背景 229
9.1.2 主动网路的基本概念 230
9.1.3 主动网路的基本原理 232
9.2 主动网路的体系结构 233
9.2.1 主动网路的构成 233
9.2.2 主动节点的体系结构 234
9.2.3 主动网路中的通信机制 235
9.2.4 主动节点中的数据包处理 236
9.2.5 主动节点处理流程 238
9.3 主动节点的封包协定 239
9.3.1 代码嵌入方式 239
9.3.2 智慧型包方案 240
9.3.3 主动节点封装协定 240
9.3.4 Active IP报文 242
第10章 下一代网路与软交换 244
10.1 下一代网路 244
10.1.1 下一代网路简介 244
10.1.2 下一代网路的功能模型 247
10.1.3 下一代网路的网路结构 248
10.1.4 下一代网路的关键构件 249
10.1.5 下一代网路中的网关 250
10.1.6 下一代网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52
10.2 软交换 254
10.2.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254
10.2.2 软交换支持的主要协定 258
10.2.3 软交换系统结构与对外接口 259
10.2.4 软交换网路的关键技术 262
附录 缩略语 264
参考文献 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