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2019-11-20 07:30:51 百科
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于2004年10月,上承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历史。学院拥有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南通大学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南通大学重点学科。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繫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点,于2009年获批建设,挂靠于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时间:2004年10月
  • 组建单位:南通医学院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 实验室:12

中心简介

学科建设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于2004年10月,上承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专业办学历史。学院拥有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南通大学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南通大学重点学科。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範类)、软体工程(软体服务外包)、计算机网路国际课程实验班(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等六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南通大学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繫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点,于2009年获批建设,挂靠于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心目前有专、兼职实验教师、技术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4人,副高职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实验教学队伍稳定。中心目前下设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接口与通信实验室、网路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信息协定分析实验室、网路安全实验室、创新实验室、高性能计算机实验室和4个软体实验室,设备总值800余万元。承担着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校内专业实训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外学院部分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和少量全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实验.

学术目标

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实验中心的建设坚持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与江苏尤其是南通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实验教学中心的主要工作。建设坚持“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整合优质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最佳化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建立分层次、多模组、全面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调整课程内容,抓好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指导讲义在内的实践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通过向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的多次调研,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原来“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为“高级套用型人才”。加强以技能为主的套用能力培养,适当降低理论要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四年的实践教学中。
(2)全面推行“3+1”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对应,在前期独立学院——杏林学院试点的基础上,从2010级开始,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採用“3+1”培养模式,增加一个学期的岗前实训环节,缩短上岗适应期,强化培训上岗所需各项实践技能。
(3)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设定独立实验教学课程。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增加课内实验学时,调整、更新和补充实验项目。对于部分主干关键专业基础课程,将实验从理论教学中剥离,构成独立的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比例和地位。
(4)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和完善。将三层实践教学体系从单独的课程向整个培养过程推广。为促进学生进入第三层次“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在杏林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试点设定综合性实验研究课题性质的独立实验课程,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从给定研究课题或方向中选择实验题目。待时机成熟后,向本二层次推广。
(5)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从面向基本教学需求到面向学生创新实验需求,从面向基础课程教学需求到面向学科前沿。规划建设物联网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和人工智慧实验室。满足专业实验需求,逐步与学科前沿领域结合,兼顾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需求,为学生创新性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6)贯彻因材施教。鼓励教师在同一实验中设定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供学生选用;鼓励吸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进入研究团队;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设定多个选修模组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并在第七学期实施分流教学;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自考二学历学习;组织并辅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权威技能认证考试。
(7)探索实验室开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体实验室开放对学生逐步失去吸引力。在建设期间,尝试三种开放途径:一为传统方式,将硬体类实验室和网路类实验室在课外以预约方式开放;二为科技创新实验室开放,遴选较为优秀的学生团队,带项目滚动进入,实行目标考核;三为在实验室建设中提出开放性要求,新扩建的网路实验室部分设备、NI虚拟仪器实验、接口技术仿真软体等等,均可在宿舍通过网路远程使用,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完成实验项目或是更好地进行实验预习。(8)组织开展科技竞赛活动。为克服国家级、省级竞赛参赛门槛高、参与面小的不足,学院自行组织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和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示,一方面作为高级别竞赛预选,另一方面扩大学生参与面。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届“希盟杯”技能大赛,取得了较好效果。

科研成果

实验教学教师承担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20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多篇,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3篇。出版实践教材10部;编写实验讲义10多部。
中心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三层”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着提高,先后获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仿真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三等奖、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4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软体设计大赛、江苏省电脑网路大赛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学生自主研发的软体获得国家着作权局软体着作权2件,申请专利2件,承担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画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不少学生考取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多名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不久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进入知名中、外资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分室介绍

计算机软体实验室 ( 一 ) 简介

计算机学院软体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C 语言程式设计、 Visual C++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资料库概论、资料库系统开发、软体工程等 18 门专业课 107 个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工作 。
软体实验室安装了常用程式设计软体、软体开发软体、分析设计建模软体、常用 WEB 伺服器软体、资料库伺服器及办公软体、网路模拟软体和其他辅助软体。
软体实验室由微机、伺服器、交换机(集线器)构成,正常情况下可通过校园网接入 INTERNET ,提供网路服务、承担综合性实验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任务。

计算机软体实验室 ( 二 ) 简介

计算机学院软体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C 语言程式设计、 Visual C++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资料库概论、资料库系统开发、软体工程等 18 门专业课 107 个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工作 。
软体实验室安装了常用程式设计软体、软体开发软体、分析设计建模软体、常用 WEB 伺服器软体、资料库伺服器及办公软体、网路模拟软体和其他辅助软体。
软体实验室由微机、伺服器、交换机(集线器)构成,正常情况下可通过校园网接入 INTERNET ,提供网路服务、承担综合性实验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任务。

计算机软体实验室 ( 三 ) 简介

计算机学院软体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C 语言程式设计、 Visual C++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资料库概论、资料库系统开发、软体工程等 18 门专业课 107 个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工作 。
软体实验室安装了常用程式设计软体、软体开发软体、分析设计建模软体、常用 WEB 伺服器软体、资料库伺服器及办公软体、网路模拟软体和其他辅助软体。
软体实验室由微机、伺服器、交换机(集线器)构成,正常情况下可通过校园网接入 INTERNET ,提供网路服务、承担综合性实验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任务。

计算机软体实验室 ( 四 ) 简介

计算机学院软体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C 语言程式设计、 Visual C++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数据结构、作业系统、资料库系统开发等 18 门专业课 107 个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等工作。
软体实验室安装了常用程式设计软体、建模软体、常用 WEB 伺服器软体、资料库伺服器及办公软体、网路模拟软体、协定分析软体和其他辅助软体。
软体实验室由微机、伺服器、交换机、 NPTS 管理控制设备构成,可通过校园网连线 INTERNET ,提供网路服务、承担综合性实验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任务。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简介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现今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地套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通讯设备、医疗仪器、智慧型仪器仪表等众多领域。
《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嵌入式系统实验是学习《嵌入式系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有更深地体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简介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电气信息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了解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微型计算机进行工业控制技能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是计算机、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许多其他类专业都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微型机从硬体组成到软体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微机组成原理和微机接口控制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微型机从硬体组成到软体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微机外设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採用彙编语言编写控制计算机外设和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进行 I/O 的 I/O 控制程式和中断I/O 控制程式的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硬体接口电路设计能力和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体的能力。
实验设备採用超想-3000TC 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仪,共有 40 套可以容纳 80 人。软体仿真平台採用Proteus ISIS软体。主要面向的专业有:计算机、电气信息类专业等。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 主要面向全校计算机类学生, 总体目标是将该实验室建设成能充分满足我校计算机套用技术基础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需要,为办公自动化提供实训场所。
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办公自动化操作大纲,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 Windows XP 作业系统理解,同时能够熟练操作 Office XP 办公软体、 Office+ VBA (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课程的实训 ,辅助扩充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网路基本知识与套用、资料库技术及套用(如 Access )等一些与办公自动化相关方面的知识,为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网路实验室简介

网路实验室承担着我院计算机网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室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将该实验室建设成能满足我校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实验课程需要。
本实验室主要支持计算机网路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包含实验环节的下列课程:计算机网路、计算机网路安全与可靠性、网路程式设计、作业系统、网路技术及套用等。上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常用的计算机网路安装、调试和使用等操作,熟悉计算机网路的管理与维护方法,并具备一般计算机网路套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路的实际套用技术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协定分析实验室

南通大学协定分析实验室是为了支撑《计算机网路》、《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组建的。
本实验系统主要利用网路实验协定分析软体,剖析网路实验通信的整个过程,明确TCP/IP网路实验协定在整个通信过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计算机网路原理等相关课程内容进行验证性教学,具体内容为网路协定分析、协定开发及协定套用实验。一方面,网路协定的分析及套用实验,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组包及分析界面了解各种协定的分层结构;另一方面,支持各层协定开发的编程接口和辅助函式,使得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实现网路协定的核心机制,而无需关心不重要的细节。从而满足对于网路原理及套用领域的实验教学的全面需求。
实验室採用西普科技SimplePAD-NetRiver2000实验平台,主要组成分为伺服器区、学生区及教学区。可同时满足70多人次的实验要求。伺服器区採用机柜集中部署网路协定开发实验系统的相关服务设备,实验控制设备和协定分析设备用于对网路协定开发实验系统提供后台支持。每个学生PC机上统一安装网路协定开发实验系统客户端。

信息安全实验室简介

信息安全实验室是南通大学计算机学院针对计算机网路和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所建设的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採用中软吉大开发的“网路信息安全教学实验系统 v3.0”(简称ExpNIS),具备完善的信息安全教学实验体系,涉及密码学及套用、主机安全、网路攻防、病毒攻防、容灾备份、无线安全和生物特徵等八个方面。ExpNIS採用“进阶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设计、创新及实践能力。
信息安全实验平台由硬体系统、软体系统和实验教程组成。ExpNIS硬体系统由主控中心平台、安全设备、组控设备、无线组控设备(可选)、套用伺服器和管理伺服器组成(,用于搭建实验所需的实验环境,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网路拓扑结构。
软体系统由网路信息安全教学实验平台、套用服务软体包、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实验工具组成。
实验教材採用中软吉大编制的《网路信息安全教学实验教程》一书,该书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详细的实验操作、系统的实验设计思路、针对性的实验思考问题。图文并茂,同步授课、同步实验。

综合布线实验室

综合布线实验室是南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路工程专业的的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完成《计算机网路》和《网路综合布线技术》等专业课教学实训任务,开展“工学结合”和“任务驱动型”教学与实训活动。提高学生实践经验,体现“零”距离就业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批有知识、懂专业技术、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网路和通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急需。
综合布线系统的对象是建筑物或楼宇内的传输网路,以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路连线。它包含着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线路(网路线路、电话局线路)间的民用电缆及相关的设备连线措施。布线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体、连线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
该实验室能完成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楼宇(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出入口子系统的布线模拟,同时还可以完成故障检测、光纤熔接等教学任务。
网路综合布线实验室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预算、设计、施工、测试、竣工的整个流程,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的完成综合布线工程实施的专业人才。

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简介

开放式创新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在图像处理、网站设计、网路维护、程式开发等方面的技能,是教师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学生技能提高的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学风建设,为同学们实践技能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了活动基地和培训基地,给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部分同学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得了荣誉,为学校添光增彩。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以点带面,推动我院学风建设,为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为计算机兴趣小组提供活动基地,为用人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放飞梦想,掌握技能,给理想一个空间,以就业为导向,为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学院的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平台。
实验室建有高性能平台,配备有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等各种基本仪器仪表供同学们使用,以方便爱好硬体学习的同学动手实践,製作自己的硬体作品。实验室为硬体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最新发展、深入探索研究高新技术、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根据个人在硬体上学习和爱好的方向不同,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分成多个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交流与探讨,有效解决自己在本方向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硬体水平,实验室还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培训活动。

实验队伍

序号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承担任务专职/兼职
1
陈建平
1960.5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中心主任
专职
2
邱建林
1965.2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中心副主任
专职
3
王杰华
1965.4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4
顾翔
1973.6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5
郑国平
1962.7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6
王春明
1962.9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7
顾晖
1972.6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8
曹利
1974.6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9
邵浩然
1975.8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专职
10
丁卫平
1979.1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专职
11
陈森博
1980.11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专职
12
姚滢
1980.2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专职
13
何鹏
1980.4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专职
14
成耀
1970.12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高级实验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15
施也沖
1964.11
本科
学士
高级工程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16
胡慧
1966.1
本科
学士
工程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17
张志祥
1976.12
研究生
硕士
讲师/工程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18
胡晓燕
1963.2
本科
学士
实验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19
胡传志
1977.12
本科
学士
实验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20
仲蓓鑫
1979.6
本科
硕士
实验师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21
张维薇
1986.1
研究生
硕士
助教
实验教学/管理
专职
22
管致锦
1962.10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3
徐慧
1965.4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4
刘维富
1961.4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5
石振国
1963.7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6
陈继红
1966.5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7
高瞻
1972.3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8
李跃华
1977.10
本科
硕士
副教授
实验教学
兼职
29
华琇
1963.4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0
黄海斌
1971.1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1
陆培军
1975.3
本科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2
蒋文娟
1975.7
研究室
博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3
梁惺彦
1977.2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4
王进
1981.11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实验教学
兼职
35
陈翔
1980.3
研究生
博士
助教
实验教学
兼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