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尔实验室(CTTL)始建于1981年,行政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CATR),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设立。是集通信技术发展研究,通信产品标準、测试方法 、通信计量标準、计量方法研究,以及国内外产品的测试、验证、技术评估、测试仪表计量以及通信软体的评估、验证为一体的高科技组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泰尔实验室
- 始建于:1981年
- 行政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 主要研究:通信技术发展研究等
历史发展
中国泰尔实验室(CTTL)始建于1981年,行政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CATR),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设立。实验室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融合,实验室是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所属的电信传输研究所(RITT)、通信计量中心(TMC)、邮电工业标準化研究所(PTISR)和保定泰尔通信设备抗震研究所(ARITE)通过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而组成的。中国泰尔实验室是集通信技术发展研究,通信产品标準、测试方法 、通信计量标準、计量方法研究,以及国内外产品的测试、验证、技术评估、测试仪表计量以及通信软体的评估、验证为一体的高科技组织。
实验室定位以信息产业为主要领域,以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兼顾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政府组织、运营企业、产品製造业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多方位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宗旨的发展策略。实验室建立了以ISO/IEC 17025 为标準的质量体系,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以及国外认证组织(如:DATech)的认证。其检测能力覆盖了各类通信终端、接入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IP网路设备、多媒体通信设备以及线缆、电源、电磁兼容、电气安全、产品可靠性、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已成为中国面向国内外的综合性、规模化电信设备检验和试验的基地。中国泰尔实验室是中国实施APEC-TEL-MRA的指定实验室,也是中国APEC电信设备互认可工作组秘书处所在地。
1981.9.21 经前CCITT实验室比对的电话传输基準《NOSFER》通过国家鉴定。前国家标準总局和邮电部批准成立“中国电话参考当量检测中心”,代表国家行使全国电话参考当量的检测工作和电话传输基準的传递,仲裁电话传输质量。
1982 实验室专家开始每年参加国际电联的研究组活动,并担任工作组副主席,课题报告人等职,积极参与国际电信标準的研究活动。
1985 我国开发的中间参考系统(IRS)与前CCITT实验室比对成功。在实验室正式用于响度评定值和电话系统性能的主观评定。
1985 响度评定值的客观测量方法和测试系统研究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实验室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投入运行。
1991.5 实验室第一版《质量管理手册》发布运行。
1992.9.1 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本实验室为“国家电话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994.3.20 前邮电部授权本实验室为“邮电部图文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995 前邮电部组织中国电话机电路最佳化设计,实验室主任任设计组组长,为我国电话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
1995.3.30 前邮电部授权本实验室为“邮电部移动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995.5.8 前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国家电话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国家级科技成果检测鉴定机构。
1995.6 按原邮电部要求编制了通信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要求,并从事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审核。
1996 建立计算机自动测试区域网路,基本实现产品检验,数据处理,报告输出计算机化。
1997 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本实验室为“电信终端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授权承担对7类电信终端的进出口商品检验;
1998.7.3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CL)和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向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颁发实验室认可证书;
2000.1 实验室成立以来完成各类电信标準的研究38项,其中获部科研进步奖二等以上奖项8项,三等奖12项。
2000.1.20 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信息产业部批准将“中国电话参考当量检测中心”更名为“中国泰尔实验室”。中国泰尔实验室通过CNACL扩项认可,其检验能力已包括各类电信终端和网路设备,涉及有线,无线,话音,数据在内的49项通信设备。
2000.3 实验室确立新的质量方针:“科学、公正、客观、準确”;建立“为您着想、为您负责、使您满意”的服务宗旨。
2000.3.1 由中国泰尔实验室发起的“电信终端标準特设工作组”在京正式成立,中国泰尔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担任该工作组主席。
2000.3.6 前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为中国泰尔实验室题名。
2000.4 针对英国一家实验室关于“手机的耳机电磁辐射比直接使用手机大3倍的结论。”所进行的测试研究否定了英国实验室的结论,即证明使用耳机对头部受到的辐射至少比不用耳机低100倍,该测试报告得到了信息产业部及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在4月17日的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报导。
2000.7.1 中国泰尔实验室党支部被授予电信研究院先进党 支部、中央直属机关先进党支部称号,支部书记在中南海受到了中央领导接见。
2001.5.14 信息产业部成立APEC电信设备相互认可工作组,决定将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中国泰尔实验室。
2001.5.14 信息产业部决定将中国泰尔实验室列为承担APEC MRA的重点实验室,并投巨资完善实验室建设。
2001.6.28 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视察中国泰尔实验室。
2001.9 中国泰尔实验室与挪威NEMKO签定实验室互认可备忘录。
2001.9.2 中国泰尔实验室成立二十周年,全国100多个电信运营、製造企业、高校和领导部门表示祝贺。
2001.12 中国泰尔实验室通过CCIBLAC的审查认可,认可对CCC检验的40项检验能力。
2002.1.11 信息产业部通过複审认可,授权中国泰尔实验室承担包括电信终端和网路设备在内的46类设备的进网检验。
2002.2 实验室新建的标準3m法EMC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2.4 中国泰尔实验室计算机自动办公系统正式运行。
名称由来
“泰”在中国文化中有“极”和“最”之意。“泰斗”、 “泰山北斗”用来比喻德高望重、成就卓越而使人敬仰。用“泰”作为实验室品牌名称的主旨和目标,既是实验室的一种追求,也是外部对实验室认知的一种定位。
“泰”在中国“周易”理论中也有“极致最佳平衡状态的意思”,“泰”卦(上三阴,下三阳)是最好的卦意,“三阳开泰”、“国泰民安”就出于此,喻示着事业的平稳和健康发展。“泰”给人以“稳健”、“大器”、“信赖”的印象和感觉。
“尔”在中国文化中有“如此”、“这样”之意。“果尔”即“果然如此”,它反映了过程和结果的联繫。用“尔”来充分揭示“泰”的主旨内涵在施者和受者的交流之中得到展现和证实。“泰----尔!”意为:“果然名不虚传,如此大器卓越,真是值得信赖!”
“泰”和“尔”的组合也同时喻悟着锲而不捨的过程努力和追求目标的奋斗精神,只有对“泰”(卓越绩效)的不懈追求,才能有“尔”(果然如此)的真正体验。因此,“泰尔”是对内部组织在实施“过程努力”和“目标锁定”上建立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最佳策划。
“泰尔”又是英文“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bs” 的缩写“TTL”的发音,是组织性质在用英文表达时的含意。在英文中还有一种有趣的解释,“ti”是在乐音体系的基本音级中最高音级音“7”的唱名,“ttl”就是“ti-ti-level”,可以说是乐音体系中的最强音,前面加上“中国”(China)的英文缩写,就是:“C大调最强音”。“中国泰尔”在英文中的称谓就是“CTTL”。
“泰尔”将在实验室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泰尔”也将在外部市场上伴随我们实实在在的内涵和锲而不捨的努力成为一个卓越的品牌。
设计说明
标誌由月牙形C(英文China的词头)与英文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bs或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电信技术实验室或电信技术有限公司)的词头TTL组合而成,表示中国泰尔实验室。
标誌左侧上下各5条线,表示实验室或集团公司将高速发展,同时表现出实验室或集团公司走出国门,跨入世界一流实验室或集团公司之列的奋斗目标;10条线产生动感效果,表示高效。
图案右侧开口,表示TTL实验室或集团公司不封闭,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
标準颜色为双色,月亮形C採用蓝色,TTL用红色,C右侧线条为白色。蓝色代表诚信,红色代表热情,表示实验室或集团公司忠于科学,取信于社会,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事业。
技术能力
中国泰尔实验室具有广泛的技术能力,可以承担:
·通信网路及设备标準,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制定
·中国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检测
·中国强制性认证“CCC”检测
·进入国外市场的电信产品的“CE”、“FCC”、 “CCF”、“CTIA”、“GCF”、“PTCRB”认证和RoHS指令、WEEE指令、Eup指令、REACH指令检测
·电信产品的技术选型和技术鉴定
·通信仪器设备计量校準
·通信产品软体评估验证
·“手机”、“电话机”三包质量争议仲裁鉴定
·为电信产品提供如何满足相关标準的解决方案
·不同电信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研究与试验
资源情况
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具有雄厚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实验室截止到2006年12 月已拥有研究、试验仪器设备资产约5亿元。
实验室现有人员302名,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高级工程师69人;工程师91人;助理工程师50人;其他各类员工84人。
科研能力
20多年来,中国泰尔实验室一直站在电信技术发展的前沿,致力于新技术发展、网路演进、技术标準和测量方法的研究,并逐步向信息产业的其他方面拓展。长期的工作实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研、检验、计量人员和学科带头人。拥有电话电声、数据通信、ISDN、视听多媒体、移动通信、信号交换、接入技术、同步网、智慧型网、传输技术、卫星通信、线缆、电源、软体可靠性、网路信息安全、电气安全、有害物质检测和电磁兼容等方面的着名专家。
◆拥有从事通信工程科学研究的优良环境。
◆拥有负责和参与“七五”等各阶段五年计画,以及“八六三”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高技术素质的科研队伍。
◆拥有从事产品的设计、製造、工艺质量控制有着丰富经验的高技术人才。
◆中国泰尔实验室参与ITU、IEC/CISPR、IEEE、3GPP、3GPP2、GCF、PTCRB、CTIA、FCC、CCF等国际组织的会议和研究活动,是中国通信标準协会(CCSA)、全国无线电干扰委员会、中国电声学标準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委员会、以及相关通信标準研究组等组织的成员。
政府授权
中国泰尔实验室截止到2006年12月有12项政府授权:
国家通信计量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
国家电话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
国家电话产品科技成果检测鉴定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科技部指定);
中国电信设备进网检验机构 (信息产业部授权);
中国强制性认证(CCC)实验室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
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图文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北京移动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北京电话交换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质量监督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信息产业部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产业部授权)。
检测能力
中国泰尔实验室检测能力表(2006年7月):
1 | 各类电话机及附加设备 |
2 | 集团电话系统 |
3 | 公用电话系统 |
4 | 各类传真机 |
5 | 各类数据机 |
6 | 各类机顶盒 |
7 | 各类数字用户线(xDSL)局端及用户端设备 |
8 | 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 |
9 | 各类窄带无源光网路设备(PON) |
10 |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路设备(ATM-PON) |
11 | 基于乙太网技术的宽频接入网 |
12 | EPON/GPON设备 |
13 | 固定网简讯息终端及系统 |
14 | 信用卡授权(POS)设备 |
15 | 窄带及宽频网路接入伺服器 |
16 | IP电话/传真设备 |
17 |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终端和交换设备 |
18 | 基于ISDN、E1、IP的会议电视系统 |
19 | 基于ISDN、PSTN、IP的可视电话 |
20 | 视频点播(VOD)设备 |
21 | 网守设备、网关设备 |
22 | 寻呼接收机、寻呼基站系统 |
23 | GSM/GPRS/CDMA/CDMA2000 1X数字行动电话机 |
24 | GSM/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
25 | 移动通信天线系统 |
26 | 回声抵消器 |
27 | 各类无线接入系统 |
28 | 移动通信简讯息终端及系统 |
29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型号认证试验 |
30 | CDMA数字行动电话机型式试验 |
31 | 各类移动通信基站系统 |
32 | 行动电话手机辐射(SAR) |
33 | SDH光传输系统 |
34 | 智慧型网设备 SCP/SSP/SMP/SCEP/IP |
35 | 综合复用设备 |
36 | 各种信令系统及信令网关 |
37 | 一级基準时钟/二级及三级节点时钟 |
38 | SDH网元时钟/交换机时钟 |
39 | 各种WDM系统及环网系统 |
40 | STM-1/4/16、STM-64分插复用(ADM)设备 |
41 | 数字交叉连线(SDXC)设备 |
42 |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设备 |
43 | 路由器(IP V6,IP V4) |
44 | 各类固定网交换系统 |
45 | 各类移动网交换系统 |
46 | 乙太网交换系统 |
47 | 软交换设备 |
48 | 媒体网关设备 |
49 | 光端机和各类接口转换器 |
50 | 卫星通信系统 |
51 | 防火墙设备 |
52 | 综合接入设备(AD) |
53 | 光复用器 |
54 | 城域多业务传送节点 |
55 | 自动交换光网路节点设备(ASON) |
56 | WLAN设备 |
57 | 帧中继设备 |
58 | CDMA 2000 HRPD接入网及终端设备 |
59 | PHS系统 |
60 | 集群通信系统 |
61 | SIM-ME/UIM-ME接口 |
62 | 微波通信设备 |
63 | 保全报警系统 |
64 | 综合布线产品 |
65 | 自动呼叫分配系统 |
66 | 数字调度系统 |
67 | 呼叫中心设备 |
68 |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 |
69 | 计费系统 |
70 |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设备 |
71 | 无线通信设备(CTIA认证项目) |
72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设备 |
73 | 各类交直流电源及转换、附属设备 |
74 | 各种电池及附加设备 |
75 | 各类发电机组 |
76 | 各类通信电缆、光缆、电话线 |
77 | 各类配线架及各种连线装置 |
78 | 电缆交接箱、转接器和分线装置 |
79 | 光纤衰减器、耦合器和转换器 |
80 | 程控交换机用继电器及各种开关 |
81 | 通信设备安全保护器件 |
82 | 逆变设备 |
83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
84 | 集中资料库设备 |
85 | 电信终端防雷击试验 |
86 | 电信设备安全试验 |
87 | 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 |
88 | 电信和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 |
89 | 有害物质检测(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六价铬及其化合物、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 |
90 | 通信设备的抗震性能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