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定)是在一个自治网路区域网路关(主机和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定。路由信息能用于网间协定(IP)或者其它网路协定来说明路由传送是如何进行的。Internet网被分成多个域或多个自治系统。一个域(domain)是一组主机和使用相同路由选择协定的路由器集合,并由单一机构管理。IGP协定包括RIP、OSPF、IS-IS、IGRP、EIGRP。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内部网关协定
- 外文名:IGP
内外区别
编辑
Internet网被分成多个域或多个自治系统。一个域(domain)是一组主机和使用相同路由选择协定的路由器集合,并由单一机构管理。换言之,一个域可能是由一所大学或其它机构管理的网际网路。内部网关协定(IGP)在一个域中选择路由。外部网关协定(EGP)为两个相邻的位于各自域边界上的路由器提供一种交换讯息和信息的方法。
网关分类
内部网关协定可以划分为两类:距离矢量路由协定和链路状态路由协定。
距离矢量路由协定:距离矢量是指以距离和方向构成的矢量来通告路由信息。距离按跳数等度量来定义,方向则是下一跳的路由器或送出接口。距离矢量协定通常使用贝尔曼-福特 (Bellman-Ford) 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儘管贝尔曼-福特算法最终可以累积足够的信息来维护可到达网路的资料库,但路由器无法通过该算法了解网际网路的确切拓扑结构。路由器仅了解从邻近路由器接收到的路由信息。
距离矢量协定适用于以下情形:
~ 网路结构简单、扁平,不需要特殊的分层设计。
~管理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配置链路状态协定和排查故障。
~特定类型的网路拓扑结构,如集中星形(Hub-and-Spoke)网路。
~无需关注网路最差情况下的收敛时间。
链路状态路由协定:配置了链路状态路由协定的路由器可以获取所有其它路由器的信息来创建网路的“完整视图”(即拓扑结构)。并在拓扑结构中选择到达所有目的网路的最佳路径(链路状态路由协定是触发更新,就是说有变化时就更新)。
链路状态协定适用于以下情形:
~网路进行了分层设计,大型网路通常如此。
~管理员对于网路中採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定非常熟悉。
~ 网路对收敛速度的要求极高。
RIP
编辑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定,是内部网关协定中套用最广泛的一种协定,它是一种分散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定,其特点是协定简单。适用于相对较小的自治系统,它们的直径“跳数”一般小于15。 RIP协定特点是:(1)仅和相邻路由交换信息(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也就是说,交换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系统中所有网路的(最短)距离,以及到那个网路应经过的下一跳路由器。”(3)按固定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秒。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
OSPF
编辑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定(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定,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定。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定。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路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资料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最主要的特点是使用分散式的链路状态协定,而不是像RIP那样的距离向量协定。三个要点:(1)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传送信息。(2)传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3)只有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传送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