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公安厅共同管理的四川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被誉为“警察的摇篮、英雄的熔炉、精神的铸所”。
学校始建于1950年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四川警察学院;2011年10月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是全国第一所开展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省属公安本科高校。
截至2018年5月,学院开设7个教学单位,13个本专科专业;建有基础实验室和警务专业实验室(实训场)及4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藏书总量90.01万册;在职教职工457人;在校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18人,本科生5046人。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占地面积467.15亩,学校成都校区占地面积243.49亩,2019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主管部门:四川省
- 学校官网:http://www.scpolicec.edu.cn
- 中文名:四川警察学院
- 外文名:Sichuan Police College
- 简称:四川警院
- 创办时间:1950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政法
- 属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张光华
院长:伊良忠 - 本科专业:9个
- 院系设定:警察管理系,刑事科学与技术系,侦查系等
- 校训:忠诚为民 勤学成才
- 校庆日:8月1日
- 院校代码:12212
- 主要奖项: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综合质量优秀单位
四川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 - 知名校友:梁晓军、王景弘、吴宗权、马宏、杨长清、单木真等
历史沿革
1950年8月,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成立。
1952年8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公安学校。
1954年12月,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重庆分院成立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公安学校撤销。
1956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重建四川省公安学校。
1965年12月至1966年12月,公安部实施公安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战略部署计画,筹备建立西南人民警察学校(本科),后因“文化大革命”筹备工作停止,筹备组和全国各地抽调的教师就地併入四川公安学校的教师队伍中。
1974年9月,四川省公安学校开办中专班,学校进入普通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并举时期。
1980年11月,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在四川省公安学校中专部的基础上建立,招收高中毕业生,主要担负培养公安中等专门人才的任务。
1980年学校分校,先后建立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和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1984年10月,四川省公安学校改建为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主要承担全省在职民警培训和成人大专学历教育的任务。
图书馆

自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批准,开始招收成人大专学员。1995年后,经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批准,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联合招收侦查专业普通专科生。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四川警察学院。
2011年10月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是全国第一所开展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省属公安本科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四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安高校之一。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公安厅共同管理,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学校。
办学条件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8年,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套用型示範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社科联及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生公寓

《审讯学》、《公安民众工作方法》、《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消防管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查缉战术》、《现场勘查》、《形势与政策》、《审讯学》、《公安民众工作方法》、《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警务现场照相》、《消防管理学》、《道路交通事故学》。
省级特色专业
《侦查学》、《治安学》。
实验(训)中心
警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国家级),警务科技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警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省级)。
院系设定
据2018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设7个教学单位,9个本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侦查系 | 侦查学 |
治安系 | 治安学、消防指挥 |
刑事技术系 | 刑事科学技术 |
道路交通管理系 | 交通管理工程 |
警察管理系 | 公安管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网路安全与执法 |
法学系 | 法学、禁毒学 |
师资力量
据2018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职工457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91人, 博士、硕士21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名师1人。
望江亭

国家级教学团队
审问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
套用心理学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省部级教学名师
陈真
学院荣誉
学院2000年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办确认为“四川省省级精神文明单位”;2003年被四川省人事厅确认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综合质量优秀单位”;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办确认为“省级最佳精神文明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公安部、四川省公安厅先后在学校建立“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四川基地”、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援藏办学点”、“公安部国际维和警察选拔培训点”、“公安教育改革中西部地区观测点和样本学校”、“四川省公安厅警官培训基地”、“四川省警察心理健康测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7月,学院已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警察执法研究中心、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四川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智库)和刑事检验实验室。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四川警察执法研究中心、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院2006年至2014年在研公安部重点项目1项,参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项,主持研究教育厅课题3项、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以及院级课题15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1项,商务部奖励2项,最高人民法院奖励1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奖励1项,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2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4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四川警察学院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投入使用,面积12000余平方米。 拥有馆藏纸质文献80万余册,以公安、法律类文献为主要特色,建立了中文书目资料库。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1000多种,报纸100多种。
凌云阁

学术期刊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四川警察学院主办的以警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自前身《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8年12月创刊。
学院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四川警察学院党委书记 | 张光华 |
四川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伊良忠 |
四川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吴健强 |
四川警察学院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 | 唐雪莲 |
四川警察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 周长明、卓义才 |
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学院校训
校训:忠诚为民 勤学成才
“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勤学”,勤奋学习是学子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实践套用能力的必经之途;“成才”,培养适应当代政法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
“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勤学”,勤奋学习是学子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提高实践套用能力的必经之途;“成才”,培养适应当代政法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
学院校徽
校徽属于学院视觉识别系统的一部分,其图案由四川的“川”、橄榄枝、叠放的书籍和“1950”(建校时间)构成,即四川公安教育,标誌具有鲜明的警察文化特色。
杰出校友
梁晓军:四川省德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王景弘:达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督察长(兼)
吴宗权:资阳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督察长(兼)
马宏:雅安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
杨长清:阿坝州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党组成员
单木真:南充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高展: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陈建新: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
刘立民:重庆市潼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公安局局长
游彦: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飞:汶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郑平忠: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督察长(兼)
温清莉:遂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