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全球视野下的网路社会安全入手,俯视全球热点的稜镜门事件,解剖由美国发起的全球网路战争和网路军备大赛,曝光大国之间网路博弈的种种机密,为政府决策者、企业经营者、网路安全人员和网民,就政策走向、网路发展、个人网路安全等方面找到合理的应对之策。
基本介绍
- 书名:第五空间战略:大国间的网路博弈
- 类型:计算机与网际网路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0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1441779
- 作者:张笑容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数:236页
- 开本:16
-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领土、领海、领空、太空、网路谓为一个国家的五大疆域。已开发国家正在下一盘大棋,秘密部署的网路监控旨在监控全网,网路社会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危机。稜镜门事件拉响全球网路警报,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企业利益,保卫国家安全?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领土、领海、领空、太空、网路谓为一个国家的五大疆域。已开发国家正在下一盘大棋,秘密部署的网路监控旨在监控全网,网路社会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危机。稜镜门事件拉响全球网路警报,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企业利益,保卫国家安全?
作者简介
张笑容
网际网路实验室总裁。长期从事网际网路产业研究和实践,主持过多项国家部委委託的重要网路研究课题和上市公司委託的调研项目,有关报告引起高层关注。
主要着作有《微信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面向大网际网路时代的战略选择》、《网际网路公司外资股东背景调查研究》、《中国网际网路垄断状况调查研究综合报告》、《2009我国微部落格发展态势及社会影响研究》、《中国信息安全的老问题与新对策2012》等。
围绕网际网路产业和新媒体的发展,撰写了一批较为有分量的研究文章或调研报告,刊发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北京社会科学院和网际网路协会等机构编辑的文集或主办的刊物上及其他学术期刊。
合着有《第三浪》,该书以前瞻性视角全景描述网际网路发展的第三个热潮,预言了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高潮。
网际网路实验室总裁。长期从事网际网路产业研究和实践,主持过多项国家部委委託的重要网路研究课题和上市公司委託的调研项目,有关报告引起高层关注。
主要着作有《微信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面向大网际网路时代的战略选择》、《网际网路公司外资股东背景调查研究》、《中国网际网路垄断状况调查研究综合报告》、《2009我国微部落格发展态势及社会影响研究》、《中国信息安全的老问题与新对策2012》等。
围绕网际网路产业和新媒体的发展,撰写了一批较为有分量的研究文章或调研报告,刊发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北京社会科学院和网际网路协会等机构编辑的文集或主办的刊物上及其他学术期刊。
合着有《第三浪》,该书以前瞻性视角全景描述网际网路发展的第三个热潮,预言了移动网际网路的发展高潮。
图书目录
目录
序 言
第1章
网路警报全球拉响……1
不祥氛围瀰漫全球……1
各国反应强烈……5
哇!各国“稜镜”项目……9
英国“稜镜”……10
法国“稜镜”……12
日本“稜镜”……12
印度“稜镜”……13
德国“稜镜”……14
“稜镜”引发的思考……15
“改变人们命运的能力”……15
大规模监控的安全感……18
大数据的危险性……19
跟个人隐私相关的7宗“罪”……21
斯诺登何许人也……26
第2章
藏在网际网路背后的神秘力量……29
CIA的风险投资机构In-Q-Tel……31
情报组织与Google……34
Google与网路隐私问题……35
情报组织与Facebook……36
CIA利用Facebook监视国民数据……37
CIA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对全球实施监视……37
Facebook协助FBI破获大案……38
FBI使用Facebook和Twitter抓捕恐怖分子……38
联邦机构通过Facebook账号获取用户细目清单……39
Facebook中的政府雇员……39
更凌厉的思科……42
第3章
网路星系图中的巨无霸……45
最大星系:美国……47
全球化的巨头阵营……48
明确的政府网战战略……49
欧洲星系……53
黄色星系:中国……55
星系图内中国的网站是美国的1/3……55
中国网民是美国的2倍……56
产业面临的三个危机……57
星球上的居民……59
进化方向……60
移动网际网路发展超出预期……62
第4章
世界顶级网管……64
汤姆大叔的牛仔式进攻……64
从防御到威慑的演变……66
防御战略……66
攻击为主,网路威慑……66
进攻战略背后的秘密武器……68
故事的全部……69
国家的另一张面孔……73
第5章
看不见硝烟的权斗……75
冲突与夺权……75
网路主导权……77
星球的根……79
中国网路的“根”在美国……80
美国可随时掐断中国域名镜像……82
网际网路一代……82
网路外交晚宴与硅谷巨头……84
第6章
网路暗战……87
信息战路线图:造谣战术……88
国家黑客部队……89
组建网军招募黑客……91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亲自出马拉拢黑客为政府效力……91
美国大学的黑客培训班—为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输送準网路特工、间谍……92
微软服从国家利益……93
苏联垮台前的秘密……95
手提箱何以成为秘密颠覆工具……96
伊朗核电设施为何被毁……99
攻陷伊朗的幕后黑手……101
美国:“删掉”伊拉克……102
第7章
自由与抗争……104
网际网路生来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当中……104
“中国目前没有网际网路”……105
以喝洋奶为荣的产业……106
网路核心美国造……110
“潜伏”各行各业……113
金融行业……113
交通行业……115
电力行业……116
其他……117
思科在骨干网路上的拳头产品……119
完全不设防的电信製造业……120
信号:网路设备故障……123
第8章
思科设备的美国“病”……125
“病”在何处……126
加州大学为何弃用思科……130
全球故障与安全事件……131
中国国内电信网路故障频发……133
“思科的路由器是炸弹”……135
严重漏洞致1%网际网路集体瘫痪……140
美国网路战演习……142
第9章
以“国家安全”名义的排华浪潮……144
阻击华为、中兴……145
华为的不幸也属于思科……147
倒霉的不仅仅是华为……150
“国家安全”看守下的美国市场……152
第10章
思科之殇……155
经营不善,股价低迷……156
节流裁员,后力不足……158
调整营收预期,谋求业务复甦……159
政治献金救危难……159
15年,思科游说费用达1500万美元……160
和政府绑定,思科可能威胁中国网路安全……161
报告作者接受思科捐助,美国国会议员投资思科……162
美国国会调查报告解读……164
调查的真正目的在于阻碍竞争……165
第11章
东土华为……166
超越爱立信……167
异军突起,重整电信格局……168
开拓欧洲……169
2012中东大捷……171
开拓非洲LTE……172
华为杀手锏:公开原始码……173
向任何政府开放设备检查权力……174
第12章
如何保障通信设备安全……177
原始码审查……177
严厉的英国模式……181
网路安全相关的机构设定……183
採用国际通行的ATIA协定……184
ATIA原始码提存的要求……185
通用準则……187
第13章
未来交锋……190
未来的网路……190
PC网际网路……190
移动网际网路……191
电视网际网路……194
未来的网路安全……199
国家亟须信息安全战略……199
实施原始码审核……200
谁来替代思科……202
中国网路安全怎幺走……205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205
具体执行措施……206
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安全认证测评机构……208
附录一 电信网骨干设备提供商思科在华发展大事记……211
附录二 “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调查”节选……216
参考文献……221
序 言
第1章
网路警报全球拉响……1
不祥氛围瀰漫全球……1
各国反应强烈……5
哇!各国“稜镜”项目……9
英国“稜镜”……10
法国“稜镜”……12
日本“稜镜”……12
印度“稜镜”……13
德国“稜镜”……14
“稜镜”引发的思考……15
“改变人们命运的能力”……15
大规模监控的安全感……18
大数据的危险性……19
跟个人隐私相关的7宗“罪”……21
斯诺登何许人也……26
第2章
藏在网际网路背后的神秘力量……29
CIA的风险投资机构In-Q-Tel……31
情报组织与Google……34
Google与网路隐私问题……35
情报组织与Facebook……36
CIA利用Facebook监视国民数据……37
CIA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对全球实施监视……37
Facebook协助FBI破获大案……38
FBI使用Facebook和Twitter抓捕恐怖分子……38
联邦机构通过Facebook账号获取用户细目清单……39
Facebook中的政府雇员……39
更凌厉的思科……42
第3章
网路星系图中的巨无霸……45
最大星系:美国……47
全球化的巨头阵营……48
明确的政府网战战略……49
欧洲星系……53
黄色星系:中国……55
星系图内中国的网站是美国的1/3……55
中国网民是美国的2倍……56
产业面临的三个危机……57
星球上的居民……59
进化方向……60
移动网际网路发展超出预期……62
第4章
世界顶级网管……64
汤姆大叔的牛仔式进攻……64
从防御到威慑的演变……66
防御战略……66
攻击为主,网路威慑……66
进攻战略背后的秘密武器……68
故事的全部……69
国家的另一张面孔……73
第5章
看不见硝烟的权斗……75
冲突与夺权……75
网路主导权……77
星球的根……79
中国网路的“根”在美国……80
美国可随时掐断中国域名镜像……82
网际网路一代……82
网路外交晚宴与硅谷巨头……84
第6章
网路暗战……87
信息战路线图:造谣战术……88
国家黑客部队……89
组建网军招募黑客……91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亲自出马拉拢黑客为政府效力……91
美国大学的黑客培训班—为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输送準网路特工、间谍……92
微软服从国家利益……93
苏联垮台前的秘密……95
手提箱何以成为秘密颠覆工具……96
伊朗核电设施为何被毁……99
攻陷伊朗的幕后黑手……101
美国:“删掉”伊拉克……102
第7章
自由与抗争……104
网际网路生来自由,却无时不在枷锁当中……104
“中国目前没有网际网路”……105
以喝洋奶为荣的产业……106
网路核心美国造……110
“潜伏”各行各业……113
金融行业……113
交通行业……115
电力行业……116
其他……117
思科在骨干网路上的拳头产品……119
完全不设防的电信製造业……120
信号:网路设备故障……123
第8章
思科设备的美国“病”……125
“病”在何处……126
加州大学为何弃用思科……130
全球故障与安全事件……131
中国国内电信网路故障频发……133
“思科的路由器是炸弹”……135
严重漏洞致1%网际网路集体瘫痪……140
美国网路战演习……142
第9章
以“国家安全”名义的排华浪潮……144
阻击华为、中兴……145
华为的不幸也属于思科……147
倒霉的不仅仅是华为……150
“国家安全”看守下的美国市场……152
第10章
思科之殇……155
经营不善,股价低迷……156
节流裁员,后力不足……158
调整营收预期,谋求业务复甦……159
政治献金救危难……159
15年,思科游说费用达1500万美元……160
和政府绑定,思科可能威胁中国网路安全……161
报告作者接受思科捐助,美国国会议员投资思科……162
美国国会调查报告解读……164
调查的真正目的在于阻碍竞争……165
第11章
东土华为……166
超越爱立信……167
异军突起,重整电信格局……168
开拓欧洲……169
2012中东大捷……171
开拓非洲LTE……172
华为杀手锏:公开原始码……173
向任何政府开放设备检查权力……174
第12章
如何保障通信设备安全……177
原始码审查……177
严厉的英国模式……181
网路安全相关的机构设定……183
採用国际通行的ATIA协定……184
ATIA原始码提存的要求……185
通用準则……187
第13章
未来交锋……190
未来的网路……190
PC网际网路……190
移动网际网路……191
电视网际网路……194
未来的网路安全……199
国家亟须信息安全战略……199
实施原始码审核……200
谁来替代思科……202
中国网路安全怎幺走……205
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205
具体执行措施……206
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安全认证测评机构……208
附录一 电信网骨干设备提供商思科在华发展大事记……211
附录二 “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调查”节选……216
参考文献……221
序言
序言
危机!危机!!危机!!!全球网路面临重大危机!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共同披露了一个神秘的“稜镜”项目。报导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情治单位不仅大规模监听公众电话、监听各国机构的电话,同时也通过“稜镜”软体从网际网路公司获取大量公众电子通信信息。此事一经报导便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被称为“稜镜门”事件。
斯诺登向美国《华盛顿邮报》提供的机密档案中披露,自2009年以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侵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电脑系统。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爆料,美国不仅对欧盟在纽约的使馆进行监视,还将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使馆及代表处列为监控“目标”。此外,斯诺登的档案还显示,英国政府借举办G20峰会之机,暗中截取与会外国政要的通话,并监控其网际网路通信。监控目标中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长期盟国南非和土耳其,此外还有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一时之间,“稜镜门”事件引发了全球“地震”。一是,因为斯诺登还出示了许多美国对华信息监控计画,最典型的就是NSA的TAO、“星风”。美国国家安全局下的“定製入口行动办公室”(TAO),近15年中一直从事侵入中国境内电脑和通信系统进行网路攻击的工作,藉此获取有关中国的有价值情报。二是,因为“稜镜门”事件曝光后,已开发国家后院起火,许多媒体开始曝光本国政府监控网路的“稜镜”计画,例如,英国的Socmint项目,法国、日本、印度等国也在秘密建设网路监视公众项目。
迫于国际形势,斯诺登离开了中国香港暂留俄罗斯,但是,一个沉甸甸的问题却抛给了我们—网路社会安全问题,中国暴露了一个“盲区”。长期以来,中国信息安全关注的重点是网路攻防与内容合法性,对于因通信设备而引起的网路社会安全视而不见。由于全球电信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及套用严重失衡,美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掌控着全球核心信息技术、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国际网际网路的技术标準和运行管理。不管哪个国家对之形成威胁或危害,美国政府只需启动网路战武器,通过分布于各国核心节点的通信设备连线,便可无声无息地让这个国家陷入混乱乃至解体崩溃。美国政府一直认为,维护国家安全首先必须考虑维护信息供应链安全,在这样的一些观念影响下,美国以几乎莫须有的理由关闭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儘管美国人捕风捉影阻碍华企入美,但是,如果用美国人的标準反过来看看中国,人们就会大吃一惊。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网路也需要跟美国同等的安全防护。对于中国,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通信设备安全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也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关键基础设施(CI)系统是複杂的、高度相互依存的、网路化的社会技术系统,一旦系统被中断或者被破坏,将会对国民健康、国土安全、经济稳定以及政府的正常运转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也应该高度重视分布在本国骨干网路上的美国电信设备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这些设备客观上存在着重大信息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约20年前,我们开始网路冲浪的时候,曾有一句名言:在网际网路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0年后的今天,经历了“稜镜门”事件的人们发现,这是个谎言,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这是因为,美国的情治单位对网际网路的掌控超出了世人的想像,他们能够通过秘密的技术监控世界各国,监控几乎每一个人,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只要他们愿意,你在网上的一切行动和资料,他们可以调查得一清二楚,因为网际网路在他们眼里是透明的。
毋庸置疑,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今天,经过了20多年自主创新,产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应当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去年年底,网际网路实验室召集国内顶级专家,专门做过信息安全的内部讨论。中国叫信息安全,美国叫网路安全,两词含义不同,但具体指向差不多。会议讨论了网路主导权的概念,还据此将网际网路版图划分为三个世界,即网际网路上的国家分为网路“殖民”国家、网路主权国家和网路霸权国家。从网际网路基础设施、网际网路产业竞争力和网路战实力三个角度来看,全球只有美国一马当先,是唯一的网路霸权国家。而英、法、日、韩等美国盟友国家,有明确的网路发展计画和网路安全战略,可以部分地掌握自己网路的主导权,具有一定网路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国家,受制于技术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具备足够的网际网路力量和竞争力,已经悄无声息地沦为网际网路上受制于人的网路“殖民”国家。从“稜镜门”事件来看,网际网路对美国几乎是透明的,最终的主导权都牢牢地捏在美国人手里。
无论如何,各国网路发展军备大赛已经拉开帷幕。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长远发展战略,绝不能在自身的命门上留下安全隐患。
非常感谢网际网路实验室的团队为本书写作提供的翔实而丰富的资料。非常感谢众多业界朋友的支持,以及特别感谢几位不愿露面的技术高参,正是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学识,使本书大为增色。非常感谢杨福川、王彬、秦健三位先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华章团队,正是他们的敏锐眼光和丰富经验,促成了本书的顺利问世。
作为一名阅网多年的网虫,我希望把观察发现的一些网路秘密揭示出来,再结合业界多年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呈现给读者。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论述不当、不够严谨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提出批评指正,以便及时更正。
张笑容
2013年7月写于网际网路实验室
危机!危机!!危机!!!全球网路面临重大危机!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共同披露了一个神秘的“稜镜”项目。报导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情治单位不仅大规模监听公众电话、监听各国机构的电话,同时也通过“稜镜”软体从网际网路公司获取大量公众电子通信信息。此事一经报导便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被称为“稜镜门”事件。
斯诺登向美国《华盛顿邮报》提供的机密档案中披露,自2009年以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在侵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电脑系统。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爆料,美国不仅对欧盟在纽约的使馆进行监视,还将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使馆及代表处列为监控“目标”。此外,斯诺登的档案还显示,英国政府借举办G20峰会之机,暗中截取与会外国政要的通话,并监控其网际网路通信。监控目标中包括一些西方国家的长期盟国南非和土耳其,此外还有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
一时之间,“稜镜门”事件引发了全球“地震”。一是,因为斯诺登还出示了许多美国对华信息监控计画,最典型的就是NSA的TAO、“星风”。美国国家安全局下的“定製入口行动办公室”(TAO),近15年中一直从事侵入中国境内电脑和通信系统进行网路攻击的工作,藉此获取有关中国的有价值情报。二是,因为“稜镜门”事件曝光后,已开发国家后院起火,许多媒体开始曝光本国政府监控网路的“稜镜”计画,例如,英国的Socmint项目,法国、日本、印度等国也在秘密建设网路监视公众项目。
迫于国际形势,斯诺登离开了中国香港暂留俄罗斯,但是,一个沉甸甸的问题却抛给了我们—网路社会安全问题,中国暴露了一个“盲区”。长期以来,中国信息安全关注的重点是网路攻防与内容合法性,对于因通信设备而引起的网路社会安全视而不见。由于全球电信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及套用严重失衡,美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掌控着全球核心信息技术、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国际网际网路的技术标準和运行管理。不管哪个国家对之形成威胁或危害,美国政府只需启动网路战武器,通过分布于各国核心节点的通信设备连线,便可无声无息地让这个国家陷入混乱乃至解体崩溃。美国政府一直认为,维护国家安全首先必须考虑维护信息供应链安全,在这样的一些观念影响下,美国以几乎莫须有的理由关闭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儘管美国人捕风捉影阻碍华企入美,但是,如果用美国人的标準反过来看看中国,人们就会大吃一惊。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网路也需要跟美国同等的安全防护。对于中国,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通信设备安全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也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关键基础设施(CI)系统是複杂的、高度相互依存的、网路化的社会技术系统,一旦系统被中断或者被破坏,将会对国民健康、国土安全、经济稳定以及政府的正常运转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也应该高度重视分布在本国骨干网路上的美国电信设备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这些设备客观上存在着重大信息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约20年前,我们开始网路冲浪的时候,曾有一句名言:在网际网路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20年后的今天,经历了“稜镜门”事件的人们发现,这是个谎言,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这是因为,美国的情治单位对网际网路的掌控超出了世人的想像,他们能够通过秘密的技术监控世界各国,监控几乎每一个人,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只要他们愿意,你在网上的一切行动和资料,他们可以调查得一清二楚,因为网际网路在他们眼里是透明的。
毋庸置疑,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今天,经过了20多年自主创新,产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应当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去年年底,网际网路实验室召集国内顶级专家,专门做过信息安全的内部讨论。中国叫信息安全,美国叫网路安全,两词含义不同,但具体指向差不多。会议讨论了网路主导权的概念,还据此将网际网路版图划分为三个世界,即网际网路上的国家分为网路“殖民”国家、网路主权国家和网路霸权国家。从网际网路基础设施、网际网路产业竞争力和网路战实力三个角度来看,全球只有美国一马当先,是唯一的网路霸权国家。而英、法、日、韩等美国盟友国家,有明确的网路发展计画和网路安全战略,可以部分地掌握自己网路的主导权,具有一定网路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国家,受制于技术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具备足够的网际网路力量和竞争力,已经悄无声息地沦为网际网路上受制于人的网路“殖民”国家。从“稜镜门”事件来看,网际网路对美国几乎是透明的,最终的主导权都牢牢地捏在美国人手里。
无论如何,各国网路发展军备大赛已经拉开帷幕。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长远发展战略,绝不能在自身的命门上留下安全隐患。
非常感谢网际网路实验室的团队为本书写作提供的翔实而丰富的资料。非常感谢众多业界朋友的支持,以及特别感谢几位不愿露面的技术高参,正是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学识,使本书大为增色。非常感谢杨福川、王彬、秦健三位先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华章团队,正是他们的敏锐眼光和丰富经验,促成了本书的顺利问世。
作为一名阅网多年的网虫,我希望把观察发现的一些网路秘密揭示出来,再结合业界多年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呈现给读者。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论述不当、不够严谨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提出批评指正,以便及时更正。
张笑容
2013年7月写于网际网路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