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网技术专业,宽频感测网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感测,第二个是宽频。发展总体战略表述为“一条主线,六个转变”。一直以来,在宽频感测网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以技术和製造为主题,但从现在来看,这种方式限制了其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感测网技术
- 外文名: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 专业代码:080641S
专业简介
英文名称: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本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
专业代码:080641S,修业年限:四年,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专业前景
第一,“感知中国”理念的提出为宽频感测网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宽频感测网路技术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核心技术,以其自动识别、安全可靠和可以动态跟蹤的特点,实现真正物与物对话的套用。宽频感测网路技术已经广泛进入交通、航空、电力、工业、公共安全等众多行业,催生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随着“感知中国”理念的提出,宽频感测网路将会面临套用需求更广、技术要求更高、产业能力更强的发展机遇,并为宽频感测网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形成新一轮的经济成长点。
第二,两化融合为宽频感测网路的套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宽频感测网路技术套用能够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同时,两化融合也为宽频感测网路的套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的产业振兴规划也涉及到了感测器网路,包括了机械製造类、服务业、汽车、钢铁大量的技术改造和重组,以及流程的再造、产业的更新换代等,都对宽频感测网路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宽频感测网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环境。
第三,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惠及宽频感测网路产业。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技术创新和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宽频感测网路的套用能够促进钢铁业、汽车、机械製造、纺织、服务业等中国产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发生转变,能够促进产业重组、机构调整和升级,因此,也对国家十大振兴规划具有基础化推动作用。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逐步实 施,也必将为宽频感测网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第四,宽频感测网技术创新为我国带来重大的科技创新机会。宽频感测网晶片和相关装备的製造可以带动我国装备製造业,特别是积体电路装备製造业的创新和发展;宽频感测网路的广泛套用可以实现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方式的转变,并能推动创新产业,直接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等等。目前,已开发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宽频感测网路技术的研发、产业发展和套用,并已形成多个宽频感测网路创新体系。竞争更加激烈、创新难度增加,作为为数不多的重大创新点,宽频感测网路技术将为我国带来重大的科技创新机会。
技术简介
传统的感测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慧型化、信息化、网路化,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感测器(Dumb Sensor)→智慧型感测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感测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线感测网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散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这成为当前所有领域内的新热点。
无线感测器网路是一种跨学科技术,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感测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路。基于 MEMS的微感测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为无线感测器网路赋予了广阔的套用前景。这些潜在的套用领域可以归纳为:军事、航空、反恐、防爆、救灾、环境、医疗、 保健、家居、工业、商业等领域。
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感测器採用点对点传输、连线感测控制器而构成感测器网路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感测器网路。
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感测器网路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感测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 能力的感测器网路,这是第二代感测器网路。
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汇流排技术开始套用于感测器网路,人们用其组建智慧型化感测器网路,大量多功能感测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线,无线感测器 网路逐渐形成。无线感测器网路是新一代的感测器网路,具有非常广泛的套用前景,其发展和套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已开发国家如 美国,非常重视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发展。
美国交通部1995年提出了“国家智慧型交通系统项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该计画试图有效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 感测器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并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建立一个大範围全方位的实时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这种新型系统将有效地使用感测 器网路进行交通管理。
美国陆军2001年就提出了“灵巧感测器网路通信”计画,在2001-2005财政年度期间批准实施。其基本思想是:在战场上布设大量的感测器 以收集和传输信息,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过滤,然后再把那些重要的信息传送到各数据融合中心,将大量的信息集成为一幅战场全景图。当参战人员需要时可分发 给他们,使其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大大提高。
2002年5月,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共同研究能够儘早发现以捷运、车站等场所为目标的生化武器袭击,并及时採取防範 对策的系统。它属于美国能源部恐怖对策项目的重要一环。该系统集检测有毒气体的化学感测器和网路技术于一体。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无线感测器网路研究计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了感测器网路研究中心,联合周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南加州大学等,展开“嵌入式智慧型感测器”的研究项目。
英特尔公司在2002年10月24日发布了“基于微型感测器网路的新型计算发展规划”。计画宣称,英特尔将致力于微型感测器网路在预防医学、环 境监测、森林灭火乃至海底板块调查、行星探查等领域的套用。
我国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感测器网路及信息处理”列入其中,国家863、973计画中也将WSN列为支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