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

2019-06-11 03:40:47 百科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

《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是2015.09.01出版书籍,作者是许毅、陈立家、甘浪雄、伍新华。

基本介绍

  • 书名:无线感测器网路技术原理及套用
  • 作者:许毅、陈立家、甘浪雄、伍新华
  • ISBN:9787302391616
  • 定价:49.5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书籍信息

作者:许毅、陈立家、甘浪雄、伍新华
定价:49.50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91616
出版日期:2015.09.01
印刷日期:2015.12.23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需要,结合无线网路感测器网路技术的最新发展技术及其套用现状编写而成,主要介绍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基本概念、无线感测器网路开发环境、无线感测器网路拓扑控制与覆盖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通信与组网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支撑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协定的技术标準、无线感测器网路安全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接入技术、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套用、无线感测器网路与物联网等。本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浅显易懂,不仅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技术,还强调了技术套用和实践教学内容,力求概念準确、图文并茂。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1.1WSN的基本概念
1.1.1无线网路的描述
1.1.2WSN的定义
1.1.3WSN系统的组成
1.2WSN的特点
1.2.1与无线自组网的区别
1.2.2与现场汇流排的区别
1.2.3感测器节点的限制
1.2.4WSN的特点
1.3WSN的关键性能指标
1.4感测器的类型
1.4.1感测器的基础知识
1.4.2感测器的分类
1.4.3常见感测器的类型介绍
1.4.4感测器的基本特性
1.5WSN的套用
1.6WSN的研究历史
1.6.1计算设备的演化历史
1.6.2WSN发展的三个阶段
1.6.3WSN的发展趋势
习题1
第2章WSN开发环境
2.1概述
2.2WSN平台硬体设计
2.2.1系统结构图
2.2.2节点设计内容与要求
2.2.3节点的模组化设计
2.2.4感测器节点开发实例
2.2.5常见感测器节点
2.3WSN的作业系统
2.3.1概述
2.3.2nesC语言
2.3.3TinyOS组件模型
2.3.4TinyOS通信模型
2.3.5TinyOS事件驱动机制
2.3.6调度策略
2.3.7能量管理机制
2.3.8LED灯闪烁实验分析
2.4现代WSN典型实验平台
2.4.1硬体系统的组成
2.4.2硬体组件介绍
2.4.3感测器节点
2.4.4路由器节点
2.5ZigBee硬体平台
2.5.1CC2530晶片的特点
2.5.2CC2530片上8051核心
2.5.3CC2530主要特徵外设
2.5.4CC2530无线收发器
2.5.5CC2530开发环境IAR
习题2
第3章WSN拓扑控制与覆盖技术
3.1WSN拓扑结构
3.1.1平面网路结构
3.1.2分级网路结构
3.1.3混合网路结构
3.1.4Mesh网路结构
3.2拓扑控制
3.2.1概述
3.2.2拓扑控制的意义
3.2.3拓扑控制设计目标
3.3功率控制
3.4层次性拓扑结构控制方法
3.5启发机制
3.6覆盖
3.6.1覆盖理论基础
3.6.2覆盖感知模型
3.6.3覆盖算法分类
3.6.4典型覆盖算法
3.6.5覆盖能效评价指标
3.7感测器网路的覆盖控制
习题3
第4章WSN通信与组网技术
4.1WSN协定结构
4.1.1传统网路协定OSI参考模型
4.1.2WSN协定的分层结构
4.2物理层
4.2.1物理层概述
4.2.2通信信道分配
4.2.3调製解调方式
4.2.4WSN物理层的设计
4.3数据链路层协定
4.4网路层协定
4.5传输层协定
4.5.1EventtoSink传输
4.5.2SinktoSensors传输
4.6套用层协定
4.6.1感测器管理协定
4.6.2任务分派与数据广播协定
4.6.3感测器查询与数据分发协定
4.7MAC协定
4.7.1MAC协定的分类
4.7.2IEEE 802.11协定
4.7.3基于竞争的MAC协定
4.7.4基于时分复用的MAC协定
4.8路由协定
4.8.1路由协定概述
4.8.2平面路由协定
4.8.3层次路由协定
4.8.4能量感知路由
4.8.5基于查询的路由
4.8.6地理位置路由
4.8.7可靠路由协定
4.8.8路由协定自主切换
习题4
第5章WSN支撑技术
5.1时间同步
5.1.1时钟同步问题
5.1.2时间同步问题
5.1.3时间同步基础
5.1.4时间同步协定
5.2定位技术
5.2.1基本描述
5.2.2节点位置的计算方法
5.2.3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5.2.4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
5.2.5典型的定位系统
5.3数据融合
5.3.1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
5.3.2数据融合分类
5.3.3常用的数据融合算法
5.3.4WSN数据融合技术
5.3.5WSN数据融合算法实现
5.4能量管理
5.4.1能量管理的意义
5.4.2电源节能方法
5.4.3动态能量管理
5.5容错技术
5.5.1容错技术的基本描述
5.5.2故障模型
5.5.3故障检测与诊断
5.5.4故障修复
5.6QoS保证
5.6.1QoS概述
5.6.2QoS研究
5.7安全性
5.7.1WSN安全威胁模型
5.7.2WSN安全要求
5.7.3WSN中的安全攻击
习题5
第6章WSN协定技术标準
6.1技术标準的意义
6.2IEEE 1451系列标準
6.3IEEE 802.15.4标準
6.3.1IEEE 802.15.4标準概述
6.3.2物理层
6.3.3MAC子层
6.3.4符合IEEE 802.15.4标準的感测器网路实例
6.4ZigBee协定栈原理
6.4.1概述
6.4.2定址
6.4.3绑定
6.4.4路由
6.4.5ZDO讯息请求
6.4.6携带型设备
6.4.7端到端确认
6.4.8其他
6.4.9安全
6.4.10ZigBee系统软体的设计
6.4.11符合ZigBee规範的感测器网路实例
6.5蓝牙
6.5.1蓝牙协定栈简介
6.5.2蓝牙协定栈分析
6.5.3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6.6WiFi技术
6.6.1概述
6.6.2WiFi协定架构
6.6.3WiFi技术套用
6.7UWB技术
6.7.1概括
6.7.2UWB主流技术
6.7.3UWB的发展趋势
6.8红外线数据传输技术
6.9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特点比较
习题6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