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网路协定(OSI模型)是计算机术语,是由国际标準化组织ISO创立的一个网路通讯模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分层网路协定
- 创立:国际标準化组织ISO
- 表示层: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
- 套用层:网路作业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式
- 传输层:负责错误的检查与修复
简介
OSI模型是国际标準化组织ISO创立的。这是一个理论模型,并无实际产品完全符合OSI模型。制订OSI模型只是为了分析网路通讯方便而引进的一套理论。也为以后制订实用协定或产品打下基础。
OSI模型共分七层:从上至下依次是
套用层指网路作业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式,对应WWW伺服器、FTP伺服器等套用软体
表示层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等
会话层 建立起两端之间的会话关係,并负责数据的传送
传输层 负责错误的检查与修复,以确保传送的质量,是TCP工作的地方。(报文)
网路层 提供了编址方案,IP协定工作的地方(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将由物理层传来的未经处理的位数据包装成数据帧
物理层 对应网线、网卡、接口等物理设备(位)
运作方式
数据由传送端的最上层(通常是指应用程式)产生,由上层往下层传送。每经过一层,都会在前端增加一些该层专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称为“报头”,然后才传给下一层,我们不妨将“加上报头”想像为“套上一层信封”。因此到了最底层时,原本的数据已经套上了7层信封。而后通过网路线、电话线、光缆等媒介,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从最底层向上层传送,每经过一层就拆掉一层信封(亦即去除该层所识别的报头),直到了最上层,数据便恢复成当初从传送端最上层产生时的原貌。
用于记忆层(套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路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正确顺序的普通方法是无数网路通过传输语音信号来表示它的套用之一。
第七层
-套用层
功能:指网路作业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式,对应WWW伺服器、FTP伺服器等套用软体
1、术语“套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路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式,而是提供了一组方便程式开发者在自己的应用程式中使用网路功能的服务。
2、套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档案传输(FTP)、档案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SMTP)等。
第六层
-表示层
功能:内码转换、压缩与解压缩、加密与解密,充当应用程式和网路之间的“翻译官”角色。1、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路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路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ASCII码。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表示层来完成这种转换
2、表示层协定还对图片和档案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3、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如果在Internet 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线。
第五层
-会话层
功能:负责在网路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1、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连结,保持会话过程通信连结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传送
例:使用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如何发起传输,如何结束传输,如何设定传输参数
2、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权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定通信期限。
第四层
-传输层
功能:编定序号、控制数据流量、查错与错误处理,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传输到B 点
1、因为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受方验证或解释,所以,传输层常被认为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2、传输协定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传送速率。
3、传输层按照网路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并编号。例如:乙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 5 0 0 位元组的数据包。传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4、在网路中,传输层传送一个A C K (应答)信号以通知传送方数据已被正确接收。如果数据有错或者数据在一给定时间段未被应答,传输层将请求传送方重新传送数据。
NOTE: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定套中的T C 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定),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定集的S P X( Serial package Exchange 序列包交换)
第三层
-网路层
功能:定址、选择传送路径
1、网路层通过综合考虑传送优先权、网路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路中节点A 到另一个网路中节点B 的最佳路径。
2、在网路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传送。
3、网路层协定还能补偿数据传送、传输以及接收的设备能力的不平衡性。为完成这一任务,网路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重组。
4、分段和重组 是指当数据从一个能处理较大数据单元的网路段传送到仅能处理较小数据单元的网路段时,网路层减小数据单元的大小的过程。重组是重构被分段的数据单元。
Note 1、网路层的分段是指数据帧大小的减小,而网路分段是指一个网路分割成更小的逻辑片段或物理片段。
Note 2、路由器:由于网路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连线网路各段,并智慧型指导数据传送,所以属于网路层。
Note 3、 TCP/IP协定中IP属于网路层;IPX/SPX协定中IPX也属于网路层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功能:同步、查错、制定MAC方法
1、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路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2、帧(Frame)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传送方和接收方的网路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传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3、通常,传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将等待来自接收方对数据已正确接收的应答信号。
4、数据链路层控制信息流量,以允许网路接口卡正确处理数据。
5、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路和它的节点所採用的物理层类型。
Note:有一些连线设备,如网桥或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传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第一层
-物理层
功能:传输信息的介质规格、将数据以实体呈现并确定传输的规格、接头规格
1、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线器、网卡等。
2、物理层的协定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传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3、儘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
例: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路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