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计算机通信技术

2019-07-16 13:35:12 百科
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是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谊。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适用信息工程学生使用。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通信技术
  • 作者:冯友谊
  • ISBN:9787563515950
  •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9章,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概况、计算机通信协定与网路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通信终端与接口标準、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信道共享技术、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设备及计算机通信的新技术和套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注重理论联繫实际,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与练习,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计算机通信协定与网路体系结构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4章 计算机通信终端与接口标準
第5章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第6章 信道共享技术
第7章 数据交换技术
第8章 计算机通信设备
第9章 计算机通信的新技术及套用
参考文献
……

概要

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形式出现,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情报检索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套用。
计算机通信按照传输连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直接式是指将两部计算机直接相联进行通信,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多点通播。间接式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通过交换网路进行传输。
按照通信覆盖地域的广度,计算机通信通常分为局域式、城域式和广域式三类。
局域式是指在一局部的地域範围内(例如一个机关、学校、军营等)建立计算机通信。局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数公里以内。
城域式是指在一个城市範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城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十公里到数十公里。
广域式是指在一个广泛的地域範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通信範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于全球。广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一般在数十公里到数乾公里乃至上万公里。
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通信都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线成计算机通信网进行的,这样可共享网路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能。

2005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书名: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 海涛,龙军计算机通信技术 海涛,龙军
作者:海涛,龙军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定价:¥25.00
出版时间:2005-8-1
版次:1
页数:308
字数:493000
印刷时间:2005-8-1
纸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62434481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以及通信设备与网路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压缩、调製解调、同步技术、多路复用、数据传输信道以及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数据传输方式,包括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通信的设备及传输介质;数据通信网的基本知识;区域网路和广域网;电力线载波技术、通信数据的DTMF编/解码技术、通信中的三态逻辑编/解码技术、红外遥控技术;串列晶片及微机通信实例等。每章均附有适量的习题。
本书可以作为自动化、仪器仪表、通信与信息系统本科生和研究牛教科书,也町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概述
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1.2 计算机通信的套用
1.3 蓝牙技术
1.4 计算机通信的焦点问题
1.5 通信信道
1.6 通信信道及其特徵
1.7 数字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小 结
习 题
第2章 计算机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ASCⅡ码、博多码、莫尔斯码和BCD码
2.3 数据编码和数据压缩技术
2.4 同步技术
2.5 多路复用
2.6 数据传输信道
2.7 数据通信中的几个主要指标
2.8 允许的波特率误差
2.9 串列通信的过程及通信协定
小 结
习 题
第3章 调製解调和多路复用技术
3.1 调製和解调
3.2 多路复用技术
小 结
习 题
第4章 差错控制编码
4.1 引言
4.2 基本概念
4.3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4.4 常用的简单编码
4.5 线性分组码
4.6 循环码
4.7 卷积码
4.8 其他差错控制方式
小 结
习 题
第5章 串列通信接口
5.1 串列标準接口及分类
5.2 串列通信汇流排标準及其接口
5.3 远距离中行通信接口标準
5.4 通用串列汇流排USB
5.5 IEEE 1394
小 结
习 题
第6章 计算机网路简介
6.1 计算机网路概述
6.2 网路体系结构与网路协定
6.3 OSI参考模型
6.4 TCP/IP参考模型
6.5 改良的ICP/IP参考模型
6.6 面向连线服务与无连线服务
6.7 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
6.8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6.9 传输介质
6.10 标準化组织
小 结
习 题
第7章 区域网路技术
7.1 IEEE 802标準
7.2 乙太网
7.3 乙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4 乙太网家族
7.5 无线区域网路简介
7.6 联网设备
小 结
习 题
第8章 Internet技术
8.1 IP位址和子网掩码
8.2 网路层协定
8.3 路由器和路由算法
8.4 传输层协定
8.5 套用层协定简介
小 结
习 题
第9章 数据通信中的其他通信技术
9.1 光纤通信技术
9.2 无线传输信道
9.3 电力线载波技术
9.4 数据通信的DTMF编/解码技术
9.5 通信中的三态逻辑编/解码技术
9.6 红外遥控技术
小 结
习 题
第10章 串列晶片及微机通信实例
10.1 可涓流充电的串列实时时钟晶片DS1302
10.2 24LCxxB串列EEPROM及接口程式设计
10.3 IC卡读/写器的没计
10.4 串列A/D转换的实现
10.5 单片机看门狗X5045
10.6 单片机与PC机通信
10.7 串列液晶显示器LCMl2864
10.8 PC机双机通信
小 结
习 题
附录
附录A ASCⅡ码
附录B ASCⅡ码控制字元
附录C EBCDIC码(Ⅰ)
附录D EBCDIC码(Ⅱ)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