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结构图是指由网路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路结构图。 在选择拓扑结构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安装的相对难易程度、重新配置的难易程度、维护的相对难易程度、通信介质发生故障时,受到影响的设备的情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拓扑结构图
- 外文名:TOPOLOGY
- 类型:概念
- 类别:网路
- 适用範围:计算机
基本术语
1.节点
节点就是网路单元。网路单元是网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控制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
节点分为:转节点,它的作用是支持网路的连线,它通过通信线路转接和传递信息;
访问节点,它是信息交换的源点和目标。
2.链路
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链路分“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信连线,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网路通路。链路容量是指每个链路在单位时间内可接纳的最大信息量。
3.通路
通路是从发出信息的节点到接收信息的节点之间的一串节点和链路。也就是说,它是一系列穿越通信网路而建立起的节点到节点的链路.
含义
拓扑结构图是指由网路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路结构图。网路拓扑定义了各种计算机、印表机、网路设备和其他设备的连线方式。换句话说,网路拓扑描述了线缆和网路设备的布局以及数据传输时所採用的路径。网路拓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路如何工作。
网路拓扑包括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物理拓扑是指物理结构上各种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布局。物理拓扑通常有汇流排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几种。
常见网路逻辑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是以一个节点为中心的处理系统,各种类型的入网机器均与该中心节点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
星型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建网容易、控制相对简单。其缺点是属集中控制,主节点负载过重,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汇流排结构
汇流排结构是比较普遍採用的一种方式,它将所有的入网计算机均接入到一条通信线上,为防止信号反射,一般在汇流排两端连有终结器匹配线路阻抗。
汇流排结构的优点是信道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缺点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网路节点相互通信,网路延伸距离有限,网路容纳节点数有限。在汇流排上只要有一个点出现连线问题,会影响整个网路的正常运行。目前在区域网路中多採用此种结构。
环型结构
环型结构是将各台连网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线成一个闭合的环。
环型拓扑是一个点到点的环型结构。每台设备都直接连到环上,或通过一个接口设备和分支电缆连到环上。 在初始安装时,环型拓扑网路比较简单。随着网上节点的增加,重新配置的难度也增加,对环的最大长度和环上设备总数有限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电缆的故障点。受故障影响的设备範围大,在单环系统上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影响网上的所有设备。
树型结构
星型网路拓扑结构的一种扩充便是星行树,如左图所示。每个Hub与端用户的连线仍为星型,Hub的级连而形成树。然而,应当指出,Hub级连的个数是有限制的,并随厂商的不同而有变化。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路,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适用场合:只适用于低速、不用阻抗控制的信号,比如在没有电源层的情况下,电源的布线就可以採用这种拓扑。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分为全连线网状和不完全连线网状两种形式。全连线网状中,每一个节点和网中其它节点均有链路连线。不完全连线网中,两节点之间不一定有直接链路连线,它们之间的通信,依靠其它节点转接。这种网路的优点是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可大大减少,局部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路的正常工作,可靠性高;网路扩充和主机入网比较灵活、简单。但这种网路关係複杂,建网不易,网路控制机制複杂。广域网中一般用不完全连线网状结构。
混合型拓扑
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同时使用。
优点:可以对网路的基本拓扑取长补短。 缺点:网路配置难度大。
蜂窝拓扑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区域网路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徵,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