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019-05-20 17:35:31 百科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省州共管、州管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被列为贵州省示範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院是2001年8月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合併组建。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503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有在编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490人,正高职25人,副高职155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其中,高职生近1.2万人;设有6个系3个二级学院,27个大专专业。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主管部门:贵州省
  • 学校官网:http://www.qdnpt.com
  • 中文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 简称:黔东南职院
  • 创办时间:2001年08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
  • 属性:贵州省示範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11年)
    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现任校长:陈文祥
  • 知名校友:吴军
  • 校训:格物精技、敬业乐群
  • 校歌:《为青春喝彩》
  • 主要院系:医卫系、信息工程系、旅游科学管理系、科技工程系等
  • 学校地址:贵州省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凯开大道1009号
  • 学校代码:12822
  • 主要奖项: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2010年)
    全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
    全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2010年)

历史沿革

合併之前

  • 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
1956年3月,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创办。开办有农学、牧医、土肥、果树、园艺、植保、生物技术等专业。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1958年1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创办,校址位于文化名城镇远。
1987年12月,新校址确定在凯里市美丽的金泉湖畔破土动工。
1991年3月,部分师生迁往凯里新校区,1995年9月搬迁完毕。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
1963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创办,1966年停办,1975年恢复建校。
1977年11月省政府批准,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干部学校更名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财贸学校,校址设在凯里市洗马河,主要开办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行销、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套用等专业。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
198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筹建。
1988年9月建成,同年开始招生。
1994年9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州森工技校(1980年9月建立)併入黔东南州民族林校,集中两校人、财、物并调整重组。
1994年,国家第四十三技能鉴定站在黔东南州民族林校挂牌成立,主要开展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合併之后

2001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整合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合併组建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2006年,通过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8月,学院整体搬迁,结束了分四个校区办学的历史。
2015年度贵州省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5月,学院设有汗天下物联网学院、大地建筑学院、港中族旅游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财经系、临床医学系等9个院系,开设27个高职专业及专业方向。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汗天下物联网学院
物联网套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供用电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
大地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港中族旅游学院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製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检测
财经系
财务管理、会计
临床医学系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口腔医学系
口腔医学
护理系
护理、助产
医药技术系
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在编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490人,正高职25人,副高职155人,博士4人,硕士95人,“双师”教师223人;州级拔尖人才3人,州管专家3人,86名教师入选省、州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外籍教师2人,校外兼职教师600多人。
州管专家(1人):刘书华
截至2014年2月,学院建设了省级教学团队2个,院级教学团队1个。
序号
教学团队名称
级别
带头人
类别
获得年份
1
会计
省级
杨群
高职
2013年
2
护理专业
省级
姚本丽
高职
2010年
3
临床医学专业
院级
吴勇
高职
2010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示範建设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院级精品课程16个。建有校园民族文化技术实践基地(系贵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拥有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两所三甲医院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有附属口腔医院、动物医院、驾驶培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示範性驾驶技术训练场、鸭塘示範养殖场、生态园林绿化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校级实训基地(1个):学院驾驶学校实习实训基地
院级重点专业(6个)
序号
重点专业名称
所属系别
评审时间
1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系
2010年
2
建筑工程技术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2010年
3
畜牧兽医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2010年
4
药学
医药技术系
2010年
5
会计
财经系
2010年
6
护理
护理系
2010年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
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
序号
重点专业名称
所属系别
评审时间
1
护理
护理系
2007年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
院级精品课程(16个)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时间
1
计算机套用基础
曹庆旭
2013年
2
药物製剂技术
禹俊梅
2013年
3
建筑工程测量
石玉林
2013年
4
社区护理
曾菲菲
2012年
5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张华坤
2012年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黄文平
2012年
7
成本会计
吴晓燕
2011年
8
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
石玉林
2011年
9
财务管理
杨庆华
2011年
10
园林工程技术
吴开岑
2010年
11
护理技术
王艳兰
2009年
12
模拟导游
梁焰
2009年
13
旅游社交礼仪
何武
2008年
14
药品行销技术
刘书华
2008年
15
餐饮服务与管理
文英兰
2008年
16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
欧祥林
2008年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
省级精品课程(9个)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时间
1
病原生物与免疫
宋爱萍
2013年
2
内科疾病诊疗
杨彩鸾
2013年
3
实用中医技术
金记平
2010年
4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李民和
2010年
5
内科护理
姚本丽
2009年
6
财务报表分析
王远湘
2010年
7
临床诊断技术
吴勇
2009年
8
基础会计
陈治敏
2009年
9
企业财务会计
杨群
2008年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
  • 教学成果
2015年5月,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在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项目比赛中,王倩荣获一等奖;马莉荣获二等奖。在高职组导游服务项目中的国语导游比赛中,石庆龄获得一等奖,文轶兴获得三等奖;在高职组导游服务项目中的英语导游比赛中,费义清、王杨洋获得三等奖。
2015年6月,旅游与商务管理系王倩同学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5年7月,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比赛中,该院港中旅旅游学院电子商务班李昌杰、肖凌凌、肖璐、吕力俊同学以排名第38名荣获得三等奖。
2015年11月,在贵阳学院举办的贵州省第二届“联盟杯”高校英语写作大赛中,该院口腔医学系张莉同学荣获一等奖,刘芸、伍雪燕同学荣获二等奖,胡孝萤同学荣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在贵阳学院举办贵州省第二届“联盟杯”高校英语写作大赛中,该院韩昕霞荣同学获特等奖,张莉、杨洪芝同学荣获一等奖,班魏田、刘芸同学和伍雪燕同学荣获二等奖,胡孝云、李明艳荣同学获三等奖。同时该院也荣获组织奖。
2015年11月,该校第七届“中华情·中国梦”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口腔系代表队的《中华情,祖国颂》荣获大赛三等奖。
2016年4月,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製作、财经商贸、物流报关赛项,该校电子商务代表队荣获第一名、市场行销代表队荣获二等奖的喜人成绩。
2016年4月,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该校沙盘模拟经营代表队荣获一等奖、会计技能代表队荣获二等奖的喜人成绩。

所获荣誉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
全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
贵州省特色文化学校建设单位
贵州省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
贵州省安全文化建设示範校园
贵州省文明单位
参考资料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校级研究所3个。
校级研究所(3个):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技术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院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0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取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9项,出版专着7部,教材19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28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5篇。
2014年,学院获州级以上立项项目共24个(见表1)。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获奖成果统计表(2006年-2015年度)
成果等级
姓名
成果内容
成果名称
二等奖
胡松
多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龙跃娥
酮体生成的实验改进
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
三等奖
刘书华
药理学
黔东南州科技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郑晓峰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及推广套用
黔东南州科技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杨启璜
母猪产床改良及综合配套技术套用
黔东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
(据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
表一:2014年学院获州级以上科研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主持人
项目来源
1
动机和学段转换对儿童前瞻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般课题
丁爱芹
贵州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
城镇化背景下地市高职院校发展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规划项目
曹庆旭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资助工作视域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
辅导员项目
姚莉
4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策略研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青年项目
张建菊
5
贵州青少年正义感调查研究
青年项目
刘晓东
6
网际网路时代下的高职生认识活动合理化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吴仕金
7
现代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调查与分析
自筹经费项目
万英
8
苗族民间故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杨冯磬
9
本地居民如何看待民族文化涵化——以台江县苗族村为例
自筹经费项目
王亚玲
10
护理程式在农村中老年人营养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王艳兰
11
凯里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
自筹经费项目
张绍敏
12
苗侗地区老年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自筹经费项目
彭文亮
13
凯里市学龄前儿童近视力调查及干预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李芳
14
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苗绣”子项目研究
旅游系
教育部
15
工艺美术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定指导报告
旅游系
教育部
16
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
自筹经费项目
吴格娥
2014年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
17
蓝莓营养需肥特性研究及其在平衡施肥上的套用
自筹经费项目
付燕
2014年州科技计画项目
18
黔东南地区恆上前牙邻面龋因调查
自筹经费项目
张华坤
19
苗药对母猪催乳的套用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张森
20
清胰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石向欣
21
苗族多彩糯米(姊妹)饭保质技术研究
自筹经费项目
邹波

学术资源

  • 藏馆资源
截至2016年3月,学院馆藏纸质图书30万册,电子图书11.3万册。
  • 学术期刊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刊号为黔新出(报刊)2004年连续性内资準字第276号。《学报》常设栏目有:高教研究、职教新探、套用技术、实验实训,教学管理等。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王家祥
院长
陈文祥
党委副书记
潘盛荣
纪委书记
王贵生
副院长
曹庆旭、杨玲、罗春寒、吴文勇

文化传统

校训

格物精技、敬业乐群
校训释义: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者,多经诚意、正心,而后方可言修身、齐家,甚者治国平天下,故格物为治学之本。
学校校训学校校训
“精技”,源于《老子》:“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技不在多,贵于精,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故无论为师为学,均应精于所专,以精技为立身之本,而后兼学其他,以期融会贯通,善百家之长而成己之专。
“格物精技”,作为校训语它劝勉:全院师生要自觉养成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要以“双师”标準严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要团结友爱,珍惜青春年华,不会虚度光阴,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努力学好和掌握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自己今后立足社会并有所作为奠定基础。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师者,诲人不倦,当明为师之义,不可把诲人变作毁人;为学者,当树敬业之心,心有恭敬,如同树之有根,任风吹雨打,自傲然而立。乐群是共同完成工作目标的基础,为学为师,须有主见,不随波逐流且能和其光,同其尘,是为乐群。体现了“职业、学业与做人并重”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敬业乐群”,作为一种规範、一种要求、一种自律,作为全院师生共同遵奉的思想行为準则,其基本意蕴是:对自己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要具热情和责任心,要敢于担当,能与同事合作共事,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能与社会和谐发展。

校徽

设计理念:动感,形象,寓意深刻。它源于生活和传统,立足现在,又放眼未来。喻示学院美好前景。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徽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字型:中文名称为行书,英文名称为Aril2号字。
色彩:标誌标準色C:100M:70Y:00K:00。採用单一蓝色,象徵博大和永恆,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详和洁净。
製作比例:最小不小于1公分,最大不大于5米(直径)。
构思及象徵意义:
校徽图案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环内容为学院中英文对照规範名称;核心心部分为校徽基本图形,分别由齿轮、茂盛的枝叶、牛角、鼓楼以及借用医疗卫生标誌的星型图案和年份组成。
校徽主体为圆形,喻示博大、浩淼,契合了对圆文化的尊崇和孜孜不倦的探求,体现了学院兼容并蓄、多元文化共存、民主开放的治学精神。
齿轮代表工业,非常贴切的对接了“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蕴含改革发展的无穷动力,体现了对和谐发展的渴望。
繁茂的枝叶象徵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嚮往。
借用医疗卫生标誌的星型图案,象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谨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期望,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整体上形象化地展现出学院是一所集医、农、工、经管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牛角是苗族文化的显着标誌。它宛如若一条不断攀高、通往未来的阶梯,宛如一条奔腾不息、流向大海的长河,喻示着学院师生勤劳奋进的品格、锲而不捨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徵。它宛如高高矗立、风光无限的险峰,宛如指引航向的灯塔,喻示学院师生团结协作、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立功创业的不懈追求。
2001代表学院创建的年代。

校歌

学院校歌创作于2011年3月。由院长吴军、诗词作家成小江共同填词,着名音乐製作人曾宪达谱曲。
学院校歌学院校歌
《为青春喝彩》
你来自城市,我来自村寨,为圆一个梦想,走到一起来。在这永远的怀抱里,沐浴春天的温暖,用心去抒写年少的情怀。放飞的心遨游知识的海练,就一身本领。从容面对未来,让理想开出鲜花,让梦想变得实在,洒下今天的汗水,挥出明天的精彩,把最真的情,把最纯的爱,在苗乡的侗寨。
厚德笃行,自强不息,格物精技,敬业乐群,在这青春的岁月里,流下成长的感慨,用心去演绎生命的豪迈。放飞的心遨游知识的海练,就一身本领。从容面对未来,让理想开出鲜花,让梦想变得实在,酒下今天的汗水,挥出明天的精彩,把最真的情,把最纯的爱,洒在苗乡的侗寨。
校歌解读:
在创作时,紧紧贴近学院特色,抓住它的办学宗旨,力求反映出学院团结友爱的青春风采,把学院校训和学院精神有机地嵌入到歌词里,努力表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旋律的创作採用了三拍子轻鬆活泼的节奏,充分体现同学们在校发奋努力、愉快生活和健康成长的场景,从内心深处道出,唯有尊崇“格物精技,敬业乐群”的训言,弘扬“厚德笃行,自强不息”的精神,立志成才,才能真正永葆学院的光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