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通信网路基础

2019-10-13 02:59:43 百科
通信网路基础

通信网路基础

《通信网路基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建东。该书可供普通高等学校工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及理科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基本介绍

  • 书名:通信网路基础
  • 作者:李建东
  • 类别:教育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开本:16

内容简介

包括组帧、差错检测、自动请求重发(ARQ)、协定的初始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第3章首先描述了单个排队系统的基本时延性能,接着描述了多个排队伫列组成的网路的时延性能,给出的分析模型是常用的网路时延模型;第4章分析了多个用户共享一个信道的问题-多址技术,重点研究随机多址的基本特徵(时延、通过量和稳定性)及其改进的方法;第5章研究如何为数据分组选定合适的传输路径问题-路由算法,给出了常用的最短路由算法,并讨论了路由信息的广播;第6章讨论了维持网路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流量和拥塞控制,重点研究了视窗式和漏斗式流量和拥塞控制方法。第7章简要讨论了通信网的拓扑设计。《通信网路基础(第2版)》文字流畅、内容取材恰当,难度适宜,说理清楚,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适合教学。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路概论及数学基础
1.1 通信网路的基本构成
1.1.1 数据传输链路
1.1.2 数据传输网路
1.1.3 网路的互联
1.2 协定体系及分层的概念
1.2.1 分层的概念
1.2.2 OSI协定的体系结构
1.2.3 TCP/IP协定的体系结构
1.2.4 混合的分层协定体系
1.3 通信网路的基本理论问题
1.4 通信网路中的数学基础
1.4.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4.2 Poisson过程
1.4.3 马尔可夫链
1.4.4 图论基础
习题
第2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定
2.1 组帧技术
2.1.1 面向字元的组帧技术
2.1.2 面向比特的组帧技术
2.1.3 採用长度计数的组帧技术
2.2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
2.2.1 差错检测
2.2.2 ARO协定
2.2.3 最佳帧长
2.3 标準数据链路控制协定及其初始化
2.3.1 标準的数据链路控制协定
2.3.2 数据链路层协定的初始化
2.4 网路层和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定
2.4.1 网路层(子网层)的点对点传输协定
2.4.2 网际层(互联层)的传输协定——IP协定
2.4.3 运输层的点对点传输协定
小结
习题
第3章 网路的时延分析
3.1 Little定理
3.1.1 Little定理
3.1.2 Little定理的套用
3.2 M/M/m型排队系统
3.2.1 M/M/1排队系统
3.2.2 M/M/m排队系统
3.3 M/G/1型排队系统
3.3.1 M/G/1排队系统
3.3.2 服务员有休假的M/G/1排队系统
3.3.3 採用不同服务规则的M/G/1排队系统
3.4 排队网路
3.4.1 Kleinrock独立性近似
3.4.2 Burke定理
3.4.3 Jackson定理
小结
习题
第4章 多址技术
4.1 多址协定概述
4.1.1 MAC层在通信协定中的位置
4.1.2 多址协定的分类
4.1.3 系统模型
4.2 固定多址接人协定
4.2.1 频分多址接入
4.2.2 时分多址接入
4.2.3 固定多址接入协定的性能分析
……
第5章 路由算法
第6章 流量和拥塞控制
第7章 网路结构设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