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路精品图书:信息安全实验教程》是201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亚建、 郑康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通信网路精品图书:信息安全实验教程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页数:231页
- 开本:16
- 品牌: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周亚建 郑康锋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21189722, 7121189720
内容简介
《通信网路精品图书:信息安全实验教程》重新梳理了信息安全实验教学内容,结合原始码和详细的注释讲解算法(或技术)原理,引导学生深入到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去理解其原理。以最经典的密码算法DES为例,按照算法的原理把从明文输入到密文输出之间的加密流程分解为一系列关键步骤,每一步的原理结合相应的C语言原始码(含详细的注释)予以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既理解了原理,又掌握了实现的方法。一旦遇到不同的套用需求,只需对现有的代码做或多或少的修改即可。
本书选择信息安全实验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深入到原始码层面讲解几种典型密码算法的原理,剖析各种信息安全技术实现的真实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深入探究算法与技术的原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其编程能力。本书分为密码学实验和网路安全实验两大部分,密码学实验部分包括实验1到实验6,内容覆盖古典密码的加密与密码分析、DES算法的加/解密原理及其差分分析和公钥密码算法的加/解密及信息隐藏等内容;网路安全实验部分由实验7到实验14组成,主要涉及常见的网路攻击技术(扫描、口令破解和嗅探DoS/DDoS攻击等)内容。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密码学实验
实验1古典密码学实验3
1.1实验目的3
1.2实验原理3
1.3实验环境10
1.4课堂实验内容10
1.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0
1.6思考题12
参考文献13
实验2分组密码学实验14
2.1实验目的14
2.2实验原理14
2.3实验环境24
2.4课堂实验内容24
2.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24
2.6思考题25
参考文献25
实验3 DES密码分析实验26
3.1实验目的26
3.2实验原理26
3.3实验环境30
3.4课堂实验内容30
3.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31
3.6思考题32
参考文献32
实验4RSA密码实验34
4.1实验目的34
4.2实验原理34
4.3实验环境39
4.4课堂实验内容39
4.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40
4.6思考题40
参考文献41
实验5信息隐藏实验42
5.1实验目的42
5.2实验原理42
5.3实验环境47
5.4课堂实验内容47
5.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47
5.6思考题48
参考文献48
实验6数字签名与可视化签章实验50
6.1实验目的50
6.2实验原理50
6.3实验环境53
6.4课堂实验内容53
6.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53
6.6思考题53
参考文献53
第二篇 网路安全实验
实验7网路扫描实验57
7.1实验目的57
7.2实验原理57
7.3实验环境76
7.4课堂实验内容77
7.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77
7.6思考题77
参考文献77
实验8网路嗅探实验78
8.1实验目的78
8.2实验原理78
8.3实验环境85
8.4课堂实验内容85
8.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86
8.6思考题86
参考文献86
实验9口令破解实验87
9.1实验目的87
9.2实验原理87
9.3实验环境90
9.4课堂实验内容90
9.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90
9.6思考题91
参考文献92
实验10远程控制实验93
10.1实验目的93
10.2实验原理93
10.3实验环境106
10.4课堂实验内容107
10.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07
10.6思考题107
参考文献107
实验11 DoS/DDoS攻击与防範实验108
11.1实验目的108
11.2实验原理108
11.3实验环境124
11.4课堂实验内容125
11.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25
11.6思考题126
参考文献126
实验12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128
12.1实验目的128
12.2实验原理128
12.3实验环境135
12.4课堂实验内容135
12.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36
12.6思考题137
参考文献137
实验13 ARP欺骗攻击实验138
13.1实验目的138
13.2实验原理138
13.3实验环境145
13.4课堂实验内容146
13.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46
13.6思考题147
参考文献147
实验14访问控制实验148
14.1实验目的148
14.2实验原理148
14.3实验环境157
14.4课堂实验内容157
14.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61
14.6思考题162
参考文献162
附录A 部分原始码及注释163
A.1对凯撒密码进行频度分析的原始码163
A.2DES差分分析原始码165
A.3针对档案的哈希算法原始码171
A.4TFN2K原始码173
A.5ARPSpoof原始码181
A.6gina.dll原型代码195
A.7Windows2000下的SYNFlood程式204
A.8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服务端程式209
A.9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程式211
A.10DoS攻击程式213
A.11信息隐藏程式216
A.12DoS攻击程式217
A.13本地用户口令破解程式217
A.14网路口令破解程式220
附录B 常见数字图像格式及其代码228
实验1古典密码学实验3
1.1实验目的3
1.2实验原理3
1.3实验环境10
1.4课堂实验内容10
1.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0
1.6思考题12
参考文献13
实验2分组密码学实验14
2.1实验目的14
2.2实验原理14
2.3实验环境24
2.4课堂实验内容24
2.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24
2.6思考题25
参考文献25
实验3 DES密码分析实验26
3.1实验目的26
3.2实验原理26
3.3实验环境30
3.4课堂实验内容30
3.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31
3.6思考题32
参考文献32
实验4RSA密码实验34
4.1实验目的34
4.2实验原理34
4.3实验环境39
4.4课堂实验内容39
4.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40
4.6思考题40
参考文献41
实验5信息隐藏实验42
5.1实验目的42
5.2实验原理42
5.3实验环境47
5.4课堂实验内容47
5.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47
5.6思考题48
参考文献48
实验6数字签名与可视化签章实验50
6.1实验目的50
6.2实验原理50
6.3实验环境53
6.4课堂实验内容53
6.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53
6.6思考题53
参考文献53
第二篇 网路安全实验
实验7网路扫描实验57
7.1实验目的57
7.2实验原理57
7.3实验环境76
7.4课堂实验内容77
7.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77
7.6思考题77
参考文献77
实验8网路嗅探实验78
8.1实验目的78
8.2实验原理78
8.3实验环境85
8.4课堂实验内容85
8.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86
8.6思考题86
参考文献86
实验9口令破解实验87
9.1实验目的87
9.2实验原理87
9.3实验环境90
9.4课堂实验内容90
9.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90
9.6思考题91
参考文献92
实验10远程控制实验93
10.1实验目的93
10.2实验原理93
10.3实验环境106
10.4课堂实验内容107
10.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07
10.6思考题107
参考文献107
实验11 DoS/DDoS攻击与防範实验108
11.1实验目的108
11.2实验原理108
11.3实验环境124
11.4课堂实验内容125
11.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25
11.6思考题126
参考文献126
实验12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128
12.1实验目的128
12.2实验原理128
12.3实验环境135
12.4课堂实验内容135
12.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36
12.6思考题137
参考文献137
实验13 ARP欺骗攻击实验138
13.1实验目的138
13.2实验原理138
13.3实验环境145
13.4课堂实验内容146
13.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46
13.6思考题147
参考文献147
实验14访问控制实验148
14.1实验目的148
14.2实验原理148
14.3实验环境157
14.4课堂实验内容157
14.5课后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161
14.6思考题162
参考文献162
附录A 部分原始码及注释163
A.1对凯撒密码进行频度分析的原始码163
A.2DES差分分析原始码165
A.3针对档案的哈希算法原始码171
A.4TFN2K原始码173
A.5ARPSpoof原始码181
A.6gina.dll原型代码195
A.7Windows2000下的SYNFlood程式204
A.8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服务端程式209
A.9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程式211
A.10DoS攻击程式213
A.11信息隐藏程式216
A.12DoS攻击程式217
A.13本地用户口令破解程式217
A.14网路口令破解程式220
附录B 常见数字图像格式及其代码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