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是由中山大学和广东科达信息技术公司联合申报,依託于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4 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后经广州市科技局遴选为广东省和广州市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为3年(2005 年1月至2007 年12月)。2008年10月通过验收和投入使用。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育民教授,实验室现任主任:黄继武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 类别:大学
科学定位
建设本实验室的目的是在广东建成一个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人才培养与技术研究基地,为国家和广东省培养出一流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研究出一流的信息安全技术,并充分利用与珠江三角洲的信息产业优势,与有关企业密切合作,开发出一流的信息安全产品。
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以及套用,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工作: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及其套用、网路安全技术、生物特徵识别技术、信息安全监管技术。
主要成果
实验室建立以来,实验室研究人员共出版专着(含合着合章节)、译着7部;发表(录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收录SCI 100多篇(含SCI源),收录EI 50多篇(含EI源),相当一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30 项;获授权5项,公开20 项。1篇论文获IEEE Communication Society 颁发的2005 的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in Signal Processing & Coding for Data Storage),1项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
团队建设
实验室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高学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研究队伍。目前,研究队伍中已有教师和研究人员28名,博士生/硕士生近100名,其中教授13名、博士导师11名。有博士学位教师25名。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实验室为支撑,中山大学申请并获教育部批准设定“信息安全”本科新专业,至今已招收2届本科生。实验室主任黄继武教授应聘为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合作交流
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利用设备及技术上的优势,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国内外人员作为访问学者来室工作;同时,通过主办国际性的会议,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本室讲学,或派研究人员到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考察、短期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与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成果转化
实验室坚持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结合,注重在立项过程中把研发、转化及产业化各个环节的力量组织起来。本实验室部分成果已成功转化为产业产品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