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教你玩电脑》是2010年4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勇。本书全面、深入、系统地讲解了电脑软硬体技术、拆机装机实践、组网案例和维护与维修技术。
基本介绍
- 书名:高手教你玩电脑
- 作者:田勇
- ISBN:9787302224099
- 定价:39.5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4-1
- 开本:16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关村知名硬体维修专家田勇先生集20多年维修经验精心编写,包含当前最新硬体技术与Windows 7作业系统,操作步骤讲解细緻入微,实用性极强!採用更新更实用的技术和硬体淘汰了一些老旧方法,大大提高了电脑维护维修效率!
全书涵盖电脑轻鬆入门(拆机、装机);系统安装、数据恢复、组网和电脑软硬体维护维修三大主题,全面、深入、系统地讲解了电脑软硬体技术、拆机装机实践、组网案例和维护与维修技术,读者不仅可以轻鬆入门,更能深入掌握不少专家级的电脑维护维修技巧,从而快速成长为专业的软硬体维护维修工程师。
本书站在职业维修人的角度、通俗幽默地告诉你从菜鸟到专家的成长曆程,令人耳目一新,适合电脑维护维修初学者、爱好者,企事业单位电脑维护维修人员、网管等,还可以作为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或职业学校软体硬体技术专业学生的课外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由外到内“戏说”现代电脑
1.1 如何识别现代电脑
1.2 如何进行电脑保修
1.2.1 品牌电脑的保修
1.2.2 组装电脑的保修
1.3 常用电脑厂商电话网站速查——解燃眉之急
1.4 给电脑轻鬆连线
1.4.1 老电脑的连线很简单
1.4.2 连线新电脑——去了废物接口,也一样简单
1.5 拆机箱的绝招
1.5.1 简单机箱拆解
1.5.2 我经历的複杂机箱开箱过程
1.6 动手实践
第2章 CPU轻鬆入门
2.1 最新四核改进型CPU
2.2 CPU分类、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2.2.1 CPU实用分类
2.2.2 外部结构图释
2.2.3 白话CPU的工作原理
2.2.4 快速理解CPU的重要参数
2.3 高手要熟知的CPU市场和选购常识
2.3.1 熟知CPU市场而不要纸上谈兵
2.3.2 学些选购CPU经验
2.4 动手实践
第3章 主机板轻鬆入门
3.1 Intel X58主晶片组主机板
3.1.1 主机板新技术
3.1.2 主机板上的新型接口
3.2 主机板分类、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3.2.1 实用主机板分类
3.2.2 外部结构图释
3.2.3 白话主机板工作原理
3.2.4 主机板主要参数
3.3 高手要熟知的主机板市场和选购经验
3.3.1 高手要熟知主机板市场
3.3.2 学些选购主机板的经验
3.4 动手实践
3.4.1 用软体识别主机板
3.4.2 安装/拆卸主机板
3.4.3 找主机板官方网站对应驱动程式、手册和主机板
BIOS档案
3.4.4 惨痛的主机板保修实例
3.4.5 简单清扫主机板
3.5 练习题
第4章 记忆体轻鬆入门
4.1 DDR3记忆体和三通道技术
4.2 记忆体分类、结构、原理及主要参数
4.2.1 记忆体实用分类
4.2.2 记忆体外部结构图释
4.2.3 白话记忆体的工作原理
4.2.4 轻鬆了解记忆体的主要参数
4.3 识别记忆体和记忆体选购常识
4.3.1 举例识别记忆体
4.3.2 简单选购记忆体
4.3.3 如何更换不合适的记忆体
4.4 动手实践
4.4.1 用EVERST软体识别记忆体参数
4.4.2 安装/拆卸记忆体
4.5 练习题
第5章 显示卡轻鬆入门
5.1 显示卡新技术
5.1.1 高清视频解码技术
5.1.2 多核显示卡
5.2 显示卡的分类、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5.2.1 实用显示卡分类
5.2.2 显示卡结构图释
5.2.3 白话显示卡的工作原理
5.2.4 显示卡的主要参数
5.3 显示卡的选购
5.4 动手实践
5.4.1 显示卡的拆卸和安装
5.4.2 从外观认识显示卡的品牌、型号和参数
5.4.3 禁止使用内置显示卡
5.4.4 使用软体识别显示卡参数
5.4.5 改变集成显示卡占记忆体的数量
5.4.6 查找联想品牌电脑的显示卡驱动程式
5.4.7 设定自定义NVIDIA显示卡的解析度
5.4.8 在Windows XP下使用ATI显示卡软体自定义
解析度
5.5 练习题
第6章 硬碟轻鬆入门
6.1 固态硬碟PK传统机械硬碟
6.2 硬碟的分类、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6.2.1 硬碟实用分类
6.2.2 外部结构图释
6.2.3 白话硬碟的工作原理
6.2.4 快速了解硬碟的标籤参数和其他主要参数
6.3 硬碟选购常识
6.3.1 选购方法
6.3.2 不合适的接口及早发现
6.4 动手实践
6.4.1 设定SATA 2兼容SATA的兼容跳线
6.4.2 IDE硬碟的主从设定
6.4.3 善于用软体识别硬碟
6.4.4 安装/拆卸硬碟
6.4.5 设定NCQ,提升硬碟性能
第7章 光碟机轻鬆入门
7.1 高清光碟机、超薄光碟机和SATA接口光碟机
7.1.1 高清蓝光刻录光碟机
7.1.2 超薄光碟机
7.1.3 SATA接口的光碟机
7.2 光碟机的分类、图示、原理和主要参数
7.2.1 光碟机的实用分类
7.2.2 光碟机外部图释
7.2.3 白话光碟机的工作原理
7.2.4 光碟机的面板图示和标籤参数
7.3 看透光碟机市场
7.3.1 三步轻鬆搞定DVD光碟机选购
7.3.2 光碟机的退换
7.4 动手实践
7.4.1 在系统中识别光碟机
7.4.2 安装/拆卸光碟机
7.4.3 设定双光碟机
7.4.4 安装光碟机与主机板(音效卡)间音频线
7.4.5 虚拟光碟机的安装与卸载
7.5 练习题
第8章 电源轻鬆入门
8.1 电源新技术
8.2 电源的分类、图示、原理和主要参数
8.2.1 电源的实用分类
8.2.2 电源外部图示
8.2.3 白话电源的工作原理
8.2.4 电源的主要参数
8.2.5 ATX电源版本细节
8.3 轻鬆选购电源
8.4 动手实践
8.4.1 电源的安装
8.4.2 安装主机板与电源的接口
8.4.3 安装拆卸CPU供电4脚辅助电源
8.4.4 安装/拆卸硬碟电源接口
8.4.5 安装/拆卸光碟机电源接口
8.4.6 组合电源给主机板供电的接口
8.4.7 主机板上给CPU供电的8PIN(脚)电源
接口拆装
8.5 练习题
第9章 音效卡轻鬆入门
9.1 让新音效卡雷您一下
9.2 音效卡分类、图示、原理和主要参数
9.2.1 实用音效卡分类
9.2.2 音效卡结构图释
9.2.3 白话音效卡的工作原理
9.2.4 音效卡的主要参数
9.3 音效卡市场一瞥
9.4 做个AC'97标準和HD Audio音频标準实战高手
9.4.1 AC'97标準和HD Audio音频标準
9.4.2 快速区分主机板音频跳线和机箱前置音频接口
属于哪个标準
9.4.3 HD Audio主机板连线AC'97机箱和HD Audio
机箱
9.4.4 主机板和机箱都符合AC'97标準的安装
9.4.5 安装 AC'97和HD Audio驱动程式
9.5 多声道音效卡连线与音箱放置
9.5.1 音效卡和音箱
9.5.2 集成音效卡连线埠的连线
9.5.3 5.1声道和7.1声道音箱摆放
9.6 动手实践
9.6.1 禁止使用主机板集成音效卡
9.6.2 连线早期的机箱前置音效卡
9.7 练习题
第10章 网卡轻鬆入门
10.1 千兆网路设备和无线网卡
10.2 网卡分类、图示、原理和主要参数
10.2.1 网卡分类
10.2.2 网卡外观结构图释
10.2.3 白话网卡的工作原理
10.2.4 网卡的主要参数
10.3 网卡的选购和更换
10.3.1 网卡选购
10.3.2 更换网卡
10.4 动手实践
10.4.1 用软体识别网卡IP位址、MAC地址、
品牌和速度
10.4.2 安装/拆卸千兆、百兆PCI接口网卡
10.4.3 从“设备管理器”识别网卡
10.4.4 禁用主机板上的集成网卡
10.5 练习题
第11章 主机板BIOS实用设定、升级与CMOS
清除操作
11.1 听话听音——区分BIOS与CMOS
11.2 BIOS的功能和作用
11.2.1 何时升级BIOS
11.2.2 如何升级BIOS
11.2.3 学会桌上型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进入BIOS的方法
11.3 实用的BIOS设定方法
11.3.1 BIOS首界面中的有用操作按键就两个
11.3.2 BIOS主界面功能
11.3.3 设定光碟、随身碟等启动顺序
11.3.4 设定电脑开机密码
11.3.5 打开/禁用USB接口
11.3.6 最佳化BIOS的简单方法
11.3.7 恢复BIOS默认值
11.4 各种清除CMOS信息的跳线设定技巧
11.4.1 清除CMOS通用方法
11.4.2 DELL桌上型电脑清除CMOS方法
11.4.3 笔记本电脑清除进入BIOS密码的方法
11.5 显示BIOS中隐藏的选项
11.5.1 X58晶片组BIOS隐藏选项
11.5.2 超级管理员隐藏选项
第12章 最可靠的分区、格式化方法
12.1 分区软体慎选择,格式化软体全无弊
12.2 何时要分区、格式化和低级格式化
12.3 高手的分区、格式化方法
12.4 用Partition Magic(俗称“魔法师”)调整分区
12.5 关于硬碟的低级格式经验
12.5.1 何时需要低级格式化
12.5.2 低级格式化实例
第13章 用各种方法安装Windows 7/Vista/XP
作业系统
13.1 安装系统前的準备工作
13.1.1 作业系统硬体环境要求
13.1.2 安装前的準备工作
13.2 系统安装方法
13.2.1 最快速的安装系统和软体
13.2.2 最常用的光碟引导全新安装
13.2.3 升级安装
13.2.4 XP下用虚拟光碟机重装Windows XP
13.2.5 不推荐从随身碟启动安装系统方法
13.3 Windows XP系统下安装Windows 7成双系统
13.4 光碟引导进行Windows Vista全新安装
13.5 安装Windows XP作业系统
13.5.1 格式化C糟后安装
13.5.2 不格式化C分区在D糟上安装第二个
系统
13.6 安装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
三个系统
13.7 安装软体的方法
第14章 懒人省事安装驱动程式技巧
14.1 懒人装驱动
14.1.1 使用GHOST不用装驱动
14.1.2 用软体自动更新
14.2 精通驱动概念
14.2.1 什幺硬体需要驱动
14.2.2 什幺设备不需要驱动
14.2.3 当系统能识别一个设备,而设备自身也带
对应系统的驱动时该怎幺办
14.2.4 新增的原来不需要驱动现在也需驱动的设备
14.2.5 电脑中主要有哪些硬体配件需要驱动
14.2.6 驱动从哪里找
14.2.7 驱动与系统有什幺关係
14.2.8 驱动程式的形式是什幺
14.2.9 驱动有版本吗
14.3 传统安装驱动的方法
14.3.1 手动更新
14.3.2 上网更新
14.3.3 通用驱动
14.4 DELL电脑推荐的驱动安装顺序
14.5 安装CPU驱动
14.6 驱动安装动手实践
14.6.1 Windows 7系统中使用驱动精灵安装或
升级驱动
14.6.2 Windows XP系统中手动安装驱动
第15章 打造永不损坏的系统——系统备份和还原
15.1 何时选择一键恢复
15.1.1 儘量使用还原
15.1.2 还原不成就一键恢复
15.1.3 重灌系统
15.2 备份前的系统最佳化外包给最佳化大师
15.3 顺利进行系统还原的条件
15.3.1 打开还原
15.3.2 启动还原服务
15.4 选择一键恢复软体
15.5 动手实践
15.5.1 Windows 7还原
15.5.2 一键备份Windows XP
15.5.3 一键还原Windows XP
第16章 编辑注册表过时了
16.1 选择由易到难的修改注册表方法
16.1.1 从简单到複杂的注册表修改方法
16.1.2 组策略是修改注册表的利器
16.2 组策略的内容
16.3 编辑组策略档案
16.4 运行组策略
16.5 组策略的套用
16.5.1 组策略被禁止后的解除
16.5.2 配置区域网路中其他计算机的组策略
16.5.3 使用组策略禁止区域网路内QQ运行
第17章 以有线、无线路由器组建可上网区域网路
17.1 网路硬体路由器全面取代交换机
17.2 小型办公、可共享上网区域网路的组建思路与
方法
17.2.1 小型办公、小型可共享上网区域网路的组建
思路
17.2.2 组建有线网的一般方法
17.3 组建宽频网路
17.3.1 组建宽频网路的硬体连线
17.3.2 设定宽频路由器和电脑端
17.3.3 测试上网连线
17.3.4 设定其他电脑
17.3.5 设定已分享档案夹
17.4 网路设定动手实践
17.4.1 设定IP位址
17.4.2 D-LINK DI-504宽频路由器设定
17.5 无线有线网组建实例
17.5.1 硬体及路由器的连线
17.5.2 快速配置指南
第18章 不可不学的数据恢复技术
18.1 数据恢复小议
18.2 数据恢复的内容
18.3 简单易懂的数据恢复知识
18.3.1 掌握硬碟的数据结构
18.3.2 浅谈硬碟分区种类
18.3.3 流程化数据存储原理
18.4 系统启动流程
18.5 数据恢复软体的选择
18.6 数据恢复的技巧
18.6.1 不必完全扫描
18.6.2 善于使用档案格式过滤器
18.6.3 儘可能採取NTFS格式分区
18.7 动手实践
18.7.1 恢复损坏的Word档案
18.7.2 恢复丢失的Word档案
18.7.3 恢复照片
18.7.4 恢复被删除档案
18.7.5 格式化后档案的恢复
第19章 我的电脑故障定位理论
19.1 我的电脑故障定位理论的产生
19.2 主机板BIOS自检过程
19.3 快速定位故障的技巧
19.3.1 快速定位配件故障
19.3.2 快速定位硬体故障
19.3.3 快速定位系统启动故障
19.4 业界流行的电脑维修思路
19.4.1 进行维修判断最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19.4.2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要“先想后做”
19.4.3 在大多数的电脑维修判断中,必须
“先软后硬”
19.4.4 在维修过程中抓主要矛盾
19.5 业界流行的电脑维修基本方法
19.5.1 观察法
19.5.2 最小系统法
19.5.3 逐步添加/去除法
19.5.4 隔离法
19.5.5 替换法
19.5.6 比较法
19.5.7 升降温法
19.5.8 敲打法
19.5.9 对电脑产品进行清洁的建议
第20章 快速应对Windows 7/Vista/XP系统崩溃
20.1 一般系统修复工具
20.2 修复Windows 7
20.2.1 使用系统自带的高级启动选项
20.2.2 光碟修复Windows 7系统的方法
20.2.3 第三方工具盘修复
20.3 修复Windows Vista
20.3.1 高级启动选项
20.3.2 使用系统安装盘修复Vista系统
20.3.3 使用第三方工具盘修复
20.4 修复Windows XP
20.4.1 高级选项选单
20.4.2 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
20.5 使用工具软体修复多系统引导选单
20.6 使用品牌电脑自带的系统恢复功能
第21章 系统启动后故障和运行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21.1 快速搞定启动和使用慢问题
21.1.1 加快Windows 7启动和使用速度
21.1.2 加快Windows Vista开机速度
21.1.3 加快Windows XP启动和使用速度
21.2 快速搞定Windows XP关机慢问题
21.3 解决Windows XP关机变重启故障
21.4 无法软关机
21.5 无法连线网路
21.6 无法打开网页
21.7 打开网页慢
21.8 IE轻鬆重装
21.9 Word重装注意事项
21.10 常见Windows 7问题
第22章 开机自检提示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
第23章 快速搞定主机板故障
23.1 快速定位主机板故障方法
23.1.1 电脑可正常显示时的检测手段
23.1.2 电脑无法显示时的检测手段
23.2 主机板维护方法
23.3 解决主机板简单故障
23.4 快速搞定主机板故障实例
23.4.1 最新四核主机板不运行故障
23.4.2 黑屏滴滴两声报警
23.4.3 当机故障
23.4.4 更换CMOS电池
23.4.5 新电脑每次开机都黑屏启动一次再开机
23.4.6 技嘉P45主机板多次重启问题
第24章 快速搞定CPU故障
24.1 CPU故障的检测方法
24.1.1 快速定位
24.1.2 触摸法
24.1.3 使用工具软体检测
24.2 维护CPU
24.3 解决CPU简单故障
24.4 CPU故障维修动手实践
24.4.1 新买四核电脑当机或重启
24.4.2 给CPU风扇注油
24.4.3 更换CPU风扇
24.4.4 给CPU涂硅脂
第25章 快速搞定记忆体故障
25.1 记忆体故障的检测方法
25.1.1 快速定位记忆体故障
25.1.2 开机鸣笛故障
25.1.3 主机板BIOS自检记忆体故障提示
25.1.4 使用诊断卡判断记忆体故障
25.1.5 使用软体诊断记忆体
25.1.6 替换法
25.2 记忆体的维护
25.2.1 记忆体除尘
25.2.2 自己处理氧化记忆体管脚
25.3 动手实践
25.3.1 记忆体故障报警试验
25.3.2 用诊断卡诊断记忆体故障试验
25.3.3 微星记忆体仅插在蓝色插槽时不能开机
25.3.4 记忆体安装后,显示记忆体与实际记忆体大小不同
25.3.5 微星Intel X58主机板蓝屏、不能开机故障
25.3.6 昂达魔剑A770+与DDR3记忆体兼容问题
25.3.7 记忆体不兼容,只能插在第一个插槽
25.3.8 新记忆体只识别一半容量
25.3.9 游戏与双通道
第26章 快速搞定显示卡和显示器故障
26.1 快速定位显示卡和显示器故障
26.2 显示卡诊断工具和软体
26.3 显示卡的维护
26.4 快速搞定常见显示卡故障
26.4.1 游戏不适合宽屏问题
26.4.2 ATI显示卡设定宽屏显示的比例举例
26.4.3 ATI显示卡调不了刷新率
26.4.4 解决Intel 945晶片组集成显示卡玩“帝国三”
黑屏
26.4.5 显示卡风扇影响硬碟启动
26.4.6 解决nVIDIA显示卡开机提示“SLI多GPU
渲染已经被禁用”
第27章 快速搞定硬碟故障
27.1 快速定位硬碟故障
27.2 硬碟故障的检测方法
27.2.1 硬碟自检
27.2.2 SMART智慧型诊断
27.2.3 用工具软体检测硬碟
27.3 轻鬆维护硬碟
27.3.1 磁碟碎片整理
27.3.2 快速格式化除碎片
27.3.3 粉碎数据
27.4 解决硬碟的简单故障
27.5 快速搞定硬碟常见故障
27.5.1 找不到第二个IDE硬碟
27.5.2 无法检测到SATA 2硬碟
27.5.3 找不到第二个SATA硬碟
27.5.4 使用效率源软体迅速查坏道标誌、坏道
27.5.5 使用HDD REG软体无损数据恢复坏道
27.6 使用MHDD不破坏数据修复坏扇区
27.6.1 MHDD的使用
27.6.2 使用MHDD粉碎硬碟数据
27.7 动手实践:快速修复日立、IBM坏盘
第28章 快速搞定光碟机故障
28.1 快速定位光碟机故障
28.2 光碟机故障的检测方法
28.3 光碟机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
28.3.1 手动打开光碟机抽屉
28.3.2 擦雷射头,恢复光碟机的读盘能力
28.3.3 换皮带,解决光碟机抽屉无法打开的问题
28.4 常见光碟机故障处理
28.4.1 华硕 SBC-04D1S-U 超薄蓝光王插电脑上无法
开机
28.4.2 Windows Vista下光碟机插入光碟总提示
“準备此空白光碟”
28.4.3 读“烂”光碟的技巧
28.4.4 SATA光碟机经常出错问题
28.4.5 一机不容二光碟机故障
28.4.6 为什幺有时检测不到光碟机
28.4.7 “GHOST File Name ?(546)”错误
28.4.8 打不开光碟机抽屉
28.4.9 出盘困难
28.4.10 光碟机仓门频繁开关
第29章 快速搞定电源机箱故障
29.1 快速定位电源机箱故障思路
29.1.1 检验机箱按钮故障思路
29.1.2 检验电源故障思路
29.2 检测电源机箱故障具体方法
29.2.1 检验电源能否启动
29.2.2 检验机箱按钮故障
29.2.3 使用电源测试仪
29.2.4 使用工具软体检测电源
29.3 电源机箱的维护
29.3.1 小技巧让你的电源延长使用寿命
29.3.2 为机箱和电源除尘
29.3.3 保护前置USB接口
29.3.4 为电源风扇注油或更换风扇
29.4 解决电源机箱的简单故障
29.4.1 机箱开机按钮坏时,开机钮和复位钮的更换
29.4.2 机箱开机按钮坏时,设定键盘开机
29.4.3 机箱开机按钮坏时设定滑鼠开机
29.5 快速搞定常见电源机箱故障
29.5.1 插电即开机
29.5.2 开机无法启动,要多次按复位键才能
进入系统
29.5.3 满负荷自动重启
29.5.4 当机后复位键、机箱电源按钮都失效
29.5.5 当机、程式出错和音箱杂音
29.5.6 自动开机并无法软关机
29.5.7 随身碟异常
29.5.8 频繁重启
第30章 快速搞定笔记本电脑故障
30.1 快速定位笔记本电脑故障
30.1.1 无法开机
30.1.2 检验显示器故障
30.1.3 检测硬体故障的工具软体
30.1.4 分析自动关机故障
30.2 笔记本电脑故障的检测方法
30.3 轻鬆升级笔记本电脑的记忆体
30.3.1 何时需要升级记忆体
30.3.2 确认当前记忆体容量
30.3.3 笔记本的可升级条件
30.3.4 升级容量限制
30.4 各种笔记本电脑的记忆体知识
30.5 笔记本电脑记忆体的选购
30.6 常见的IBM笔记本电脑记忆体升级方案
30.7 动手实践
30.7.1 拆电池方法
30.7.2 拆笔记本背面记忆体舱盖
30.8 轻鬆升级光碟机
30.8.1 认识笔记本光碟机
30.8.2 何时需要升级
30.8.3 识别当前的光碟机
30.8.4 升级光碟机的选购
30.8.5 升级光碟机的方法
30.8.6 动手实践
30.9 轻鬆升级硬碟
30.9.1 认识笔记本硬碟
30.9.2 何时需要升级
30.9.3 识别当前的硬碟
30.9.4 升级硬碟选购
30.9.5 升级硬碟的方法
30.9.6 升级硬碟的特殊性
30.9.7 硬碟升级动手实践
30.10 笔记本电脑的维护
30.10.1 新笔记本电脑维护的首要任务
30.10.2 自动恢复——联想一键恢复功能
30.10.3 笔记本电脑兼容配件敢买吗
30.10.4 给笔记本电脑风扇吸尘
30.10.5 CPU相关维护
30.11 解决笔记本电脑简单故障
30.11.1 遇到系统崩溃无法恢复时的绝招
30.11.2 上网本使用外置IBM光碟机挑盘
30.11.3 配Vista系统笔记本电脑装XP蓝屏
30.12 快速搞定常见笔记本电脑故障
30.12.1 电池不能充电或充电时间太短了
30.12.2 Windows Vista改装Windows XP的
注意事项
30.12.3 上网本最佳化和保养
30.12.4 快速最佳化IBM笔记本开机启动程式
30.12.5 黑屏故障
第31章 快速搞定印表机故障
31.1 快速定位印表机故障
31.2 印表机故障的检测方法
31.2.1 印表机自检法
31.2.2 使用随机工具软体检测
31.2.3 系统法
31.2.4 根据印表机上诊断灯显示定位故障
31.3 印表机的维护
31.3.1 看懂印表机的液晶屏提示信息
31.3.2 使用列印诊断实用程式诊断故障
31.3.3 清除堵塞的列印作业
31.4 解决喷墨印表机简单故障
31.4.1 纸张走歪
31.4.2 印表机吸入列印纸后,列印纸不动而只有
列印头来回移动
31.4.3 印表机开机后列印头运行过程时间长短
不确定
31.4.4 列印模糊或没有列印痕迹,清洗后情况更差
31.4.5 列印输出漏墨
31.4.6 如何清洗列印头
31.4.7 字车异常和列印头撞头
31.4.8 印表机使用较长时间后,突然无法工作
31.4.9 轻鬆处理卡纸
31.5 快速搞定常见印表机故障
31.5.1 彻底删除印表机驱动
31.5.2 装GHOST系统后无法安装印表机驱动
31.5.3 新拆包装印表机不能在线上测试
31.5.4 看懂HP5L/HP6L雷射印表机指示灯
31.5.5 你的印表机有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