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位址即:也可以称为网际网路地址或Internet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网际网路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位址来标识自己。就很类似于我们的电话号码样的。通过电话号码来找到相应的电话。全世界的电话号码都是唯一的。IP位址也是一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用户IP
- 外文名:User IP
- 别名:网际网路地址或Internet地址
- 作用:依靠IP位址来标识自己
- 特性:IP位址必须唯一
特性
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位址来互相区分、相互联繫
网路设备根据IP位址帮你找到目的端
IP位址由统一的组织负责分配,任何个人都不能随便使用
表示
4个以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就是一个IP位址。每部分的十进制的整数实际上由8个二进制数组成。所以每个数字最大为255,最小为0
分类
在IP位址的这四部分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网路号Network(用来标识网路),一部分是主机号(标识在某个网路上的一台特定的主机)。大家可能会问,那在这四部分中,哪部分表示网路,哪部分表示主机呢?因此在这,我们把IP位址分成A,B,C类。
A类地址,第一组表示网路,后面三组表示主机。
B类地址,第一,二组表示网路,后面两组表示主机。
C类地址,第一,二,三组表示网路,最后一组表示主机。
掩码
为了确定IP位址的网路号和主机号是如何划分的。也就是说在一个IP位址中,通过掩码来决定哪部分表示网路,那部分表示主机。大家规定,用“1”代表网路部分,用“0”代表主机部分。也就是说,计算机通过IP位址和掩码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网路中。所以掩码很重要,必须配置正确,否则的话,就得出错误的网路地址了。
默认网关
它是与主机连在同一个子网的路由器的IP位址。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在网路一,有个数据包要给网路二中的机器,这个数据包必须先给和我们相连的路由器的那个连线埠。也就是图中红圈所示。由它转给网路二中的主机。就很类似于我们寄信,不需要自己亲自把信送过去,只需交给邮递员就行了。由邮递员再进行转递。所以在配置计算机中必须也要把这个配置正确。否则的话,计算机不知道该把数据包转到那去。
获得方式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方式,一种是动态方式。
静态 动态
由网路管理者分配 目前一般使用DHCP技术比较多
IPV6
现有的网际网路是在IPv4协定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网际网路协定,也可以说是下一代网际网路的协定,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网际网路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网际网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以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採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採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麵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线、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与IPv4相比,IPv6主要有如下一些优势。第一,明显地扩大了地址空间。IPv6採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位址,从而确保了端到端连线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网路的整体吞吐量。由于IPv6的数据包可以远远超过64k位元组,应用程式可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MTU),获得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在设计上改进了选路结构,採用简化的报头定长结构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使路由器加快数据包处理速度,提高了转发效率,从而提高网路的整体吞吐量。第三,使得整个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报头中的业务级别和流标记通过路由器的配置可以实现优先权控制和QoS保障,从而极大改善了IPv6的服务质量。第四,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证。採用IPSec可以为上层协定和套用提供有效的端到端安全保证,能提高在路由器水平上的安全性。第五,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设备接入网路时通过自动配置可自动获取IP位址和必要的参数,实现即插即用,简化了网路管理,易于支持移动节点。而且IPv6不仅从IPv4中借鉴了许多概念和术语,它还定义了许多移动IPv6所需的新功能。第六,更好地实现了多播功能。在IPv6的多播功能中增加了“範围”和“标誌”,限定了路由範围和可以区分永久性与临时性地址,更有利于多播功能的实现。
目前,随着网际网路的飞速发展和网际网路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IPv6在全球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