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宽频IP网路(第2版)

2020-02-27 00:14:50 百科
宽频IP网路(第2版)

宽频IP网路(第2版)

《宽频IP网路(第2版)》是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京丽。

基本介绍

  • 书名:宽频IP网路(第2版)
  • 作者:毛京丽
  • ISBN: 978-7-115-37373-1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 出版时间:2015-01

图书简介

本书在介绍了宽频IP网路基本概念、TCP/IP协定的基础上,全面地讲述了宽频IP网路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区域网路技术、宽频IP城域网、宽频IP网路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定,另外还研究了宽频IP网路的安全问题。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宽频IP网路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1.1.1宽频IP网路的概念
1.1.2 宽频IP网路的发展过程
1.2 宽频IP网路的组成
1.2.1 IP网路的边缘部分
1.2.2 IP网路的核心部分
1.3 宽频IP网路的特点
1.4 宽频IP网路的QoS
1.4.1 宽频IP网路的QoS性能指标
1.4.2 IP网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措施
1.5宽频IP网路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1.5.1 宽频IP网路的关键技术
1.5.2 宽频IP网路的发展趋势
小结
习题
第2章 宽频IP网路的体系结构
2.1 TCP/IP参考模型
2.1.1 TCP/IP分层模型
2.1.2 TCP/IP模型各层功能及协定
2.2 IP及辅助协定
2.2.1 IP(IPv4)
2.2.2 Internet控制报文协定
2.2.3 ARP和RARP
2.2.4 IP多播及IGMP
2.3 UDP和TCP
2.3.1 可靠传输的原理
2.3.2 协定连线埠
2.3.3 用户数据报协定
2.3.4 传输控制协定
2.4 套用层协定
2.4.1 域名系统
2.4.2 档案传输协定
2.4.3 远程终端协定
2.4.4 电子邮件
2.4.5 全球资讯网
2.4.6 动态主机配置协定
2.5下一代网际协定IPv6
2.5.1 IPv6技术的引入及其特点
2.5.2 IPv6数据报格式
2.5.3 IPv6地址体系结构
2.5.4 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
2.5.5 IPv6套用前景展望
小结
习题
第3章 区域网路技术
3.1 区域网路概述
3.1.1 区域网路的定义及特徵
3.1.2 区域网路的组成
3.1.3 区域网路分类
3.1.4 区域网路标準
3.2 传统乙太网
3.2.1 传统乙太网的概念
3.2.2 CSMA/CD技术
3.2.3 乙太网的MAC子层协定
3.2.4 几种传统乙太网
3.3 扩展的乙太网
3.3.1 在物理层扩展乙太网
3.3.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乙太网
3.4 高速乙太网
3.4.1 100 BASE-T快速乙太网
3.4.2 千兆位乙太网
3.4.3 10Gbit/s乙太网
3.5 交换式区域网路
3.5.1 交换式区域网路的基本概念
3.5.2 区域网路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3.5.3 全双工区域网路
3.5.4 交换式区域网路的组网技术
3.6 虚拟区域网路
3.6.1 VLAN的概念
3.6.2 划分VLAN的好处
3.6.3 划分VLAN的方法
3.6.4 VLAN标準
3.6.5 VLAN之间的通信
3.7 无线区域网路
3.7.1 无线区域网路基本概念
3.7.2无线区域网路的频段分配
3.7.3 无线区域网路的调製方式
3.7.4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
3.7.5 无线区域网路标準
3.7.6 无线区域网路的硬体
小结
习题
第4章 宽频IP城域网
4.1 宽频IP城域网基本概念
4.1.1 宽频IP城域网的概念
4.1.2 宽频IP城域网的特点
4.1.3 宽频IP城域网提供的业务
4.2 宽频IP城域网的分层结构
4.2.1 核心层
4.2.2 汇聚层
4.2.3 接入层
4.3 宽频IP城域网的频宽扩展与管理
4.3.1宽频IP城域网的频宽扩展与管理的必要性
4.3.2 宽频IP城域网的频宽管理的方法
4.4 宽频IP城域网的用户接入认证
4.4.1 PPPoE技术
4.4.2 DHCP+技术
4.4.3 PPPoE与DHCP+的比较
4.5 宽频IP城域网的IP位址规划
4.5.1 公有IP位址和私有IP位址
4.5.2 宽频IP城域网的IP位址规划
小结
习题
第5章 宽频IP网路的传输技术
5.1 IP over ATM
5.1.1 ATM基本概念
5.1.2 传统的IP over ATM
5.1.3 多协定标籤交换
5.2 IP over SDH
5.2.1 SDH技术基础
5.2.2 IP over SDH
5.3 IP over DWDM
5.3.1 DWDM的基本概念
5.3.2 IP over DWDM的概念与网路结构
5.3.3 IP over DWDM分层结构
5.3.4 IP over DWDM的优缺点
5.4 宽频IP网路的传输技术比较
小结
习题
第6章 宽频IP网路的接入技术
6.1 ADSL接入技术
6.1.1 ADSL的定义
6.1.2 ADSL的系统结构
6.1.3 ADSL的频带分割
6.1.4 ADSL接入网路结构示例
6.1.5 ADSL调製技术
6.1.6 ADSL的技术特点
6.1.7 影响ADSL性能的因素
6.2 HFC接入技术
6.2.1 HFC网的概念
6.2.2 HFC的网路结构
6.2.3 HFC网的工作过程
6.2.4 HFC网路双向传输的实现
6.2.5 HFC的优缺点
6.3 乙太网接入技术(FTTX+LAN)
6.3.1 FTTX+LAN的概念
6.3.2 FTTX+LAN的网路结构
6.3.3 FTTX+LAN接入网路业务种类
6.3.4 FTTX+LAN接入网路的地址管理
6.3.5 FTTX+LAN接入网路的用户广播隔离问题
6.3.6 FTTX+LAN接入业务控制管理
6.3.7 FTTX+LAN的优缺点
6.4光纤接入网技术
6.4.1 光纤接入网基本概念
6.4.2 ATM无源光网路
6.4.3 乙太网无源光网路
6.4.4 吉比特无源光网路
6.5 无线接入技术
6.5.1 无线接入网的概念及分类
6.5.2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
6.5.3 WiMax
小结
习题
第7章 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定
7.1 路由器技术
7.1.1 路由器的层次结构及用途
7.1.2 路由器的基本构成
7.1.3 路由器的接口
7.1.4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7.1.5 路由器的基本类型
7.1.6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比较
7.1.7 路由器技术发展趋势
7.2 IP网的路由选择协定
7.2.1 IP网的路由选择协定概述
7.2.2 内部网关协定RIP
7.2.3 内部网关协定OSPF
7.2.4 内部网关协定IS-IS
7.2.5 外部网关协定BGP
7.3 IP多播路由选择协定
7.1.1 多播路由选择的需求
7.3.2 多播路由选择算法
7.3.3 多播路由选择协定
7.4 QoS路由
7.4.1QoS路由状态信息分类和更新
7.4.2 QoS路由计算
小结
习题
第8章 宽频IP网路的安全
8.1 宽频IP网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8.1.1 宽频IP网路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8.1.2 宽频IP网路安全服务的基本需求
8.1.3 宽频IP网路安全的措施
8.2 VPN的实现
8.2.1 VPN的概念
8.2.2 IP VPN
小结
习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