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坐落于胶东半岛的海滨城市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画”、“珠峰计画”、“111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为“C9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学校全日制学生毕业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学位证。
哈工大(威海)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 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即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协定。2014 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信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定,威海校区逐步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特色。
据2016年9月19日校区官网数据显示,校区占地122.90公顷,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有10个院(系),设定37个本科专业,共享校本部的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单独设定的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20个。校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英文名: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 简称:哈工大(威海)
- 创办时间:1985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 属性:C9联盟
985工程(1999年入选)
211工程(1995年入选)
2011计画(2013年入选)
111计画(2006年入选) -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威海
- 现任校长:徐晓飞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硕士点:30
- 博士点:18
- 校训: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 校歌:《哈工大之歌》
- 主要院系:汽车、船舶、海洋、计算机、材料学院等
- 学校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
- 学校代码:19213
-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 办学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校区
历史沿革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建立;
1985年,哈工大与威海市政府签定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定;
1987年,经原中国航天工业部批准并开始筹建;
1988年,开始招生;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迁址威海与威海分校合併;
1997年,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正式迁址威海,在威海分校改扩建;
2001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哈工大签定共建哈工大威海分校协定;
2002年,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04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提出申请,经教育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相关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划归山东省教育厅,其学生学籍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及毕业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工作均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移交到山东省教育厅。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共建哈工大(威海)协定。
2014 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信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定。
2014 年 11 月,哈工大党委制定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威海校区发展建设的若干规定》,对威海校区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终止办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9月1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各类研究机构70余个。威海校区在哈工大总的框架下强调海洋特色,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求,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获批了国家级科研平台——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我国第一个浅海综合试验场;建在我校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蓝色经济区国家级规划建设平台。还拥有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网路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网路化与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由院士和知名专家为领军人物的高端研究机构。
国家级科研平台
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科研机构分支机构
机器人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分支机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威海校区分支机构、複合材料与船舶结构设计研究所(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分支机构)。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现代数位化医疗装备实验室、海洋资源环境检测实验室、超快光子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船舶设计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船舶防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网路化与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製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威海校区先后承担数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以及神舟飞船和探月工程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电子对抗、水下焊接、工业机器人、网路安全、空间结构、医疗装备、分离与合成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信息化、快速艇、特种车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其中,“异种材料先进连线技术及其套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套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钟诗胜教授科研团队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乔晓林教授科研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两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还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威海校区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哈工大相应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研究机构行列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术资源
截至2016年9月19日,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藏书40余万册, 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纸80余种, 音像资料2700余件,自购、共享及试用各种资料库百余种、电子图书90余万册。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威海校区不断完善的优势学科,逐步提升的科研实力,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校区现拥有 1 名国家级、6 名省级教学名师和 14 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截至2014年3月,威海校区共有教职工800余名,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师德模範”王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画和威海英才计画,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温广武教授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谭建宇教授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画。
姓名 | 所在机构 |
---|---|
王国栋(兼职) | 中国工程院 |
宋健(兼职)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孙振绮 | 2007年 |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韩哲 | 2009年 |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刘会英 | 2011年 |
大学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佟艳华 | 2012年 |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9月19日,威海校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0000 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600 余人,设有 10 个院系和 2 个教学部,37 个本科专业(学制均为4年) 。
院系名称 | 专业大类 | 专业名称 | 备注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招生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理科招生 | |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理科招生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招生 |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工程 | 理科招生 | |
生物技术 | 理科招生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招生 | |
汽车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车辆工程 | 理科招生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招生 |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 | 理科招生 | |
交通工程 | 交通工程 | 理科招生 |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自动化 | 理科招生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招生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招生 | |
通信工程 | 通信工程 | 理科招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招生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招生 |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理科招生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体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招生 |
信息安全 | 信息安全 | 理科招生 | |
软体工程 | 软体工程 | 理科招生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招生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科招生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理科招生 | |
电子封装技术 | 电子封装技术 | 理科招生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 | 数学类 | 数学与套用数学 | 理科招生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招生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招生 |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 理科招生 |
会计学 | 会计学 | 理科招生 | |
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 | 理科招生 | |
市场行销 | 市场行销 | 理科招生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兼招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招生 | |
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 | 英语 | 理科招生 |
朝鲜语 | 朝鲜语 | 文科招生 | |
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 | 理科招生 |
体育教学部 |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学科建设
威海校区有本科专业 37 个,共享校本部 18 个博士点,并单独设有 2 个一级学科和 20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 8 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 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威海校区初步形成了与哈工大校本部交叉互补的学科体系。与此同时,校区面向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凝练学科特色与主攻方向,按照“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二个智慧(智慧製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车辆)、三新优势(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的特色发展方略进行调研和规划。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
山东省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套用技术、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9月1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电气自动化与测控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
车辆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封装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数据结构、电路、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西方经济学、複变函数论与运算微积、机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教学成果
2008年至2012年间,学校学生在各类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际奖励43项,国家级奖励100余项,13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先后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6个省级优秀班级。2013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1.9%,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2013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0项,其中,国际奖励33项,国家级奖励147项。
-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9月1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有各类留学生417人来校读书,其中学历生60人,交换生93人,语言培训生264人; 在校学生联合培养39人,派出交换生108人,公派留学生75人。学校与15所国外着名高校签订学生培养合作协定。2007年至2012年,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共433人。
文化传统
校徽
展开的书:形如鸟的双翼,寓意哈工大人永远飞翔在知识的世界,不懈地探求真理;
哈工大校徽

英文字母HIT:哈工大英文全称“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缩写,寓意哈工大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数字1920:哈工大的建校时间,彰显哈工大积澱深厚的悠久历史;
美丽的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中心对称、细部收敛的俄式风格的学校主楼图案,寓意哈工大严谨、求实的作风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环绕的齿轮:环形而放射形状,象徵知识和科技的力量,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寓意哈工大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
校徽似东升旭日,表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将不断补充其崭新的内涵。
哈工大(威海)校训石

哈工大精神
一、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哈工大(威海)校训石

二、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三、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四、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校歌
《哈工大之歌》由哈工大知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作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作曲。
哈工大之歌

校庆日
威海校区:9月17日(航天部批覆建校日期);
哈工大本部:每年 6月7日。
校址
校区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徐晓飞 | 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 |
姜波 | 校区党委书记 |
王建文 | 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钟诗胜 | 校区副校长 |
温广武 | 校区副校长 |
曲世友 | 校区副校长 |
赵国亮 | 校区副校长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职时间 |
---|---|
强文义 | 1988年4月-1994年7月 |
乔晓林 | 1994年7月-1999年2月 |
王尔德 | 1999年2月-2006年11月 |
李绍滨 | 2006年11月-2009年11月 |
冯吉才 | 2009年11月至2015年1月 |
徐晓飞 | 2015年1月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