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加密认证技术、内容安全技术、备份恢复技术、系统脆弱性评估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虚拟专用网路(VPN)技术、访问控制与审计技术、计算机病毒防範技术,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步骤。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技术
- 作者:俞承杭
- ISBN:9787111233886
- 定价:28.00 元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
- 开本:16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技术》从分析信息安全问题的起因着手,分析了网路攻击和信息安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针对信息安全的不同环节给出了不同的技术实现方法。本书最后有针对性地安排了18个实验项目,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技术》面向套用型的本科专业,可作为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网路工程技术人员、网路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教学模式
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实践教学
多媒体技术相关章节教学内容操作性强,网路资源丰富。针对国中学生认知规律,採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案例教学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刺激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若干经过反覆测试的教学案例,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比如利用Photoshop处理照片的背景,利用Cool3D製作卡通片头,利用Flash製作物理动画等。而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学生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典型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知识点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若干经过反覆测试的教学案例,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比如利用Photoshop处理照片的背景,利用Cool3D製作卡通片头,利用Flash製作物理动画等。而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学生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典型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知识点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採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採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藉助小组成员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
针对多媒体技术相关教学内容操作性强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标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点,而是在课前就精心设计若干学习任务,準备各种学习资源和素材,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
任务驱动法是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採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藉助小组成员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建构。
针对多媒体技术相关教学内容操作性强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标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点,而是在课前就精心设计若干学习任务,準备各种学习资源和素材,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Photoshop时提出“製作邮票效果”教学任务,并提供与此任务相关的资料和课件。通过分析,此任务涉及图层、画笔、文字工具和路径等知识点。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资料,了解并学习图层、画笔、文字工具和路径等知识。其次,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分解好的操作步骤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必要的提示,引导他们完成探究。最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可见,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上,培养他们利用已学的知识和学习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学手段
利用协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在团队合作意识状态下完成实践能力的巩固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学习方法。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採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协作学习是如多媒体技术这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学习方法。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採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协作学习是如多媒体技术这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Flash动画製作中製作过渡动画效果这一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协作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示範操作和实际效果,掌握基本操作。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过渡动画製作。实际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观察、实践、协作交流、反思总结等教学过程,能够保证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巩固和提高。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信息与信息安全风险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信息的性质
1.1.3 信息的功能
1.1.4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
1.1.5 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1.2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1.2.1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2.2 信息安全的严峻性
1.3 信息安全问题的起源和常见威胁
1.3.1 信息安全问题的起源
1.3.2 物理安全风险
1.3.3 系统风险——组件的脆弱性
1.3.4 网路与套用风险——威胁和攻击
1.3.5 管理风险
1.4 信息安全的目标
1.4.1 信息安全的一般目标
1.4.2 PDRR模型
1.4.3 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1.5 小结
1.6 习题
第2章 网路攻击行为分析
2.1 影响信息安全的人员分析
2.1.1 安全威胁的来源
2.1.2 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2.1.3 实施安全威胁的人员
2.2 网路攻击的层次
2.2.1 网路主要的攻击手段
2.2.2 网路攻击的途径
2.2.3 网路攻击的层次
2.3 网路攻击的一般步骤
2.4 网路入侵技术
2.4.1 漏洞攻击
2.4.2 拒绝服务攻击
2.4.3 口令攻击
2.4.4 扫描攻击
2.4.5 嗅探与协定分析
2.4.6 协定欺骗攻击
2.4.7 社会工程学攻击
2.5 网路防御与信息安全保障
2.6 小结
2.7 习题
第3章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3.1 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
3.1.1 概述
3.1.2 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3.2 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
3.2.1 IS0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
3.2.2 0S1的安全服务
3.2.3 0S1的安全机制
3.3 信息安全体系框架
3.3.1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组成
3.3.2 技术体系
3.3.3 组织机构体系
3.3.4 管理体系
3.4 信息安全技术
3.4.1 信息安全技术的层次结构
3.4.2 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状况
3.5 信息安全的产品类型
3.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分级认证
3.6.1 IT安全评估通用準则
3.6.2 我国的安全等级划分準则
3.6.3 分级保护的认证
3.7 小结
3.8 习题
第4章 加密与认证技
第5章 内容安全技术
第6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第7章 系统脆弱性分析技术
第8章 防火墙技术
第9章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第10章 虚拟专用网路技术
第11章 系统访问控制与审计技术
第12章 计算机病毒防範技术
第13章 物理安全和系统隔离技术
第14章 信息安全管理
第15章 网路信息安全课程实验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