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基础(第二版)》,该书由季福坤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执教计算机网路基础课程的经验,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高职高专的学制情况精心编写的。内容编排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问题和套用来阐述基础理论知识,并将近年来TCP/IP的改进和变化融入了书中,描述了CP/IP的新定义和新功能。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基础(第二版)
- 作者:季福坤 主编
- ISBN:9787115169198[十位:7115169195]
- 定价:24.00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1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网路低层协定,即构成通信子网的3层协定;第3章介绍区域网路技术;第4章讲述TCP/IP;第5章比较详细地介绍网路套用与Intranet;第6章讲述接入网技术;第7章涉及网路安全问题;第8章介绍计算机网路的管理;第9章介绍计算机网路的新技术。每章均附有习题,部分还附有实训项目。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对计算机网路技术感兴趣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 计算机网路概述
1.1.1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
1.1.2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
1.1.3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
1.2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1.2.1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1.2.2 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1.3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1.3.1 层次结构和协定
1.3.2 ISO/OSI参考模型
1.3.3 TCP/IP参考模型
1.4 数据交换技术
1.5 数据通信基础
1.5.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1.5.2 数据通信方式
1.5.3 多路复用技术
1.5.4 差错控制
1.6 网际网路
1.6.1 概述
1.6.2 我国网际网路的发展
1.6.3 关于下一代网际网路
1.7 国际标準化组织
习题
实训
第2章 计算机网路低层协定
2.1 物理层
2.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2.1.3 物理层协定举例
2.2 数据链路层
2.2.1 停止等待协定
2.2.2 连续ARQ协定
2.2.3 流量控制
2.3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2.3.1 HDLC概述
2.3.2 HDLC的帧结构
2.4 网路层
2.4.1 广域网的概念
2.4.2 网路层提供的服务
2.4.3 路由选择机制
2.4.4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
2.5 拥塞控制
2.5.1 拥塞控制的概念
2.5.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习题
第3章 区域网路技术
3.1 区域网路基本概念
3.1.1 区域网路主要技术特点
3.1.2 区域网路的传输介质类型
3.1.3 区域网路的物理设备
3.2 区域网路参考模型和协定
3.2.1 区域网路和城域网的参考模型
3.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3.2.3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3.3 传统区域网路技术
3.3.1 乙太网和IEEE802.3
3.3.2 令牌环网与IEEE802.5
3.3.3 令牌汇流排网
3.3.4 交换式区域网路
3.4 高速区域网路技术
3.4.1 高速区域网路研究的基本方法
3.4.2 快速乙太网与吉比特乙太网
3.4.3 光纤分散式数据接口
3.4.4 ATM
3.4.5 VLAN
3.5 区域网路组网方法
3.5.1 快速乙太网组网方法
3.5.2 吉比特乙太网组网方法
习题
实训
第4章 TCP/IP体系中的TCP与IP
4.1 概述
4.1.1 TCP/IP的作用
4.1.2 TCP/IP的内容
4.2 IP
4.2.1 Internet的地址
4.2.2 IP数据报
4.2.3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机制
4.2.4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算法
4.2.5 子网与超网
4.3 IP位址的无分类编址
4.3.1 CIDR记法
4.3.2 地址的分配
4.3.3 划分子网
4.4 传输控制协定
4.4.1 TCP
4.4.2 TCP连线的建立与管理
4.4.3 TCP传输策略
4.5 一个TCP/IP数据包实例
4.6 用户数据报协定
习题
实训
第5章 网际网路套用层协定与Intranet
5.1 主机名与域名服务
5.1.1 网际网路的域名体系
5.1.2 主机名的表示
5.1.3 域名伺服器与域名解析
5.2 网际网路的套用
5.2.1 电子邮件服务与SMTP
5.2.2 远程登录服务与TELNET
5.2.3 档案传输服务与FTP
5.2.4 WWW服务与HTTP
5.2.5 网际网路的其他服务
5.3 Intranet
5.3.1 Intranet的特点及优势
5.3.2 Intranet总体结构
习题
实训
第6章 接入网技术
6.1 接入网的概念及协定
6.1.1 接入网的概念
6.1.2 接入网协定
6.2 xDSL和ADSL接入
6.2.1 xDSL技术
6.2.2 ADSL接入
6.3 HFC接入
6.3.1 HFC接入简介
6.3.2 HFC接入
6.4 高速乙太网接入
6.4.1 乙太网接入基础
6.4.2 乙太网接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6.4.3 小结
6.5 宽频无线接入
6.5.1 宽频无线接入技术
6.5.2 宽频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6.5.3 我国宽频无线接入标準化进程
6.6 代理伺服器技术
6.6.1 真假IP位址及套用
6.6.2 代理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6.6.3 代理伺服器设定实例
习题
实训
第7章 网路安全
7.1 网路安全的重要性
7.1.1 网路安全基本概念
7.1.2 网路安全的主要威胁
7.1.3 网路威胁的主要类型
7.2 网路的安全机制
7.2.1 加密技术
7.2.2 认证
7.2.3 数字签名
7.2.4 数字证书
7.2.5 访问控制的实施
7.3 防火墙技术
7.3.1 防火墙的分类
7.3.2 防火墙配置
7.3.3 防火墙产品介绍
7.4 入侵检测技术
7.4.1 入侵检测系统介绍
7.4.2 入侵检测系统的种类
7.4.3 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
7.5 病毒及其防护
7.6 系统安全措施
7.7 Windows2000的安全设计
7.7.1 Windows2000的安全机制
7.7.2 Windows2000的安全特性
7.7.3 Windows2000的加密档案系统
7.7.4 Windows2000的安全级别设定
7.7.5 Windows2000公钥体系
7.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网路管理
8.1 网路管理概论
8.1.1 网路管理的标準化
8.1.2 网路管理系统的构成
8.1.3 网路管理的功能
8.2 网路管理协定
8.2.1 网路管理协定简介
8.2.2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8.3 网路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
8.3.1 HPOpenView
8.3.2 日誌档案的使用
8.3.3 连线埠扫描
8.3.4 DoS攻击的防御
8.3.5 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
8.3.6 双工系统和RAID
8.4 网路管理和维护
8.4.1 VLAN管理
8.4.2 WAN接入管理
8.4.3 网路故障诊断和排除
8.4.4 网路管理工具
习题
实训
第9章 计算机网路新技术
9.1 高速乙太网
9.1.1 10吉比特乙太网的特点
9.1.2 10吉比特乙太网标準的核心内容
9.1.3 未来乙太网
9.2 无线区域网路
9.2.1 无线区域网路标準
9.2.2 无线区域网路组网
9.2.3 无线连线的安全性
9.3 蓝牙技术
9.3.1 引言
9.3.2 蓝牙的技术特点
9.3.3 蓝牙系统的功能模组
9.3.4 蓝牙系统的套用
9.3.5 小结
9.4 下一代网际网路
9.4.1 下一代网际网路的技术特点
9.4.2 我国下一代网际网路的研究
9.5 网路技术发展趋势——格线
9.5.1 格线的提出
9.5.2 格线的发展
9.5.3 格线的套用
习题
实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