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前身为郑州纺织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套用教研室,1999年10月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电气工程系的计算机套用教研室、计算机实验室、计算中心为主体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2006年1月成立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拥有河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副教授评审权。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路工程系、软体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4个系部,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管理3个办公室,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可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仪器总价值1100万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 校训:博学弘德,自强不息
- 所属地区:中国 郑州
- 院长:郑秋生
- 主要专业:网路工程、软体工程
概述
计算机学院前身为郑州纺织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套用教研室,1999年10月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电气工程系的计算机套用教研室、计算机实验室、计算中心为主体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2006年1月成立计算机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套用”专业专科学生,19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套用”专业本科学生,1999年本科专业更名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3年在河南高校中率先招收“网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是河南省唯一的“网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年开始招收省内首个“软体工程”专业本科生,200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套用专业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学院拥有河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副教授评审权;建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州市计算机网路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 ”、 中原工学院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成立的“电子档案技术研究所”、中原工学院“并行处理技术与套用研究中心”等学科建设平台;有网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3个本科专业,“网路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软体工程”专业为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点。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路工程系、软体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4个系部,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管理3个办公室,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可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仪器总价值1100万元。
学院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和中原工学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协同创新”为嚮导,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科研学分、学科竞赛等环节,有效锻鍊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构建实践基地平台,搭建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全国物联网大赛、全国数学建模、ACM大学生程式设计大赛、软体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十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其他奖项12项,出版教材30余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数百篇以上。 2012年成功申报获批河南省发改委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各类学生929人。现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71人,兼职教师3人,特聘教授2名,实验人员5人,党政管理干部12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24名;博士后1人,20人具有博士学位,52人具有硕士学位。在职教师中,1人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获校级”教学名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院系”教学名师”多名 。
专业设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软硬体系统设计、开发及套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在三年级设定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网路、电子商务、计算机艺术,供不同兴趣的同学根据自身发展方向自由选择。
毕业生适用範围: 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套用工作。
网路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能从事网路规划、设计、管理、维护和网路开发,参与大型局域/广域网路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用範围: 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及信息产业从事网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管理和维护工作。
软体工程专业
主要培养:具有软体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体工程项目管理、软体编码、软体测试及质量控制、组织交流等能力的高级实用型、複合型软体工程开发和软体工程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用範围: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体工程技术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IT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与套用等工作。
计算机及套用辅修专业
培养目标: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体、硬体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为提高学生套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培养高级複合型套用人才。
主要课程:C#程式设计、软体技术基础、资料库技术、网站程式设计、计算机网路基础、多媒体技术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