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9-06-17 04:39:50 百科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于2010年2月,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实验技术中心和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120名,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英文名: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创办时间:195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属性:211工程
  • 所属地区:山西省 太原市

历史沿革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于2010年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1958年设立的计算机套用本科专业及成立的计算机专业教研组。1997年7月,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矿业学院合併组建太原理工大学,1998年8月,由原太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山西矿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合併成立了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年8月,学校进行机构调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独立建院,成立计算机与软体学院。2010年将计算机与软体学院划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体学院。2011年6月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併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机构设定

学院下设两系一部一中心一所,即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实验技术中心和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所。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0名,其中教师81人,有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百人计画特聘教授2名,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高级工程师4名。有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42名。在校硕士研究生180余人,博士研究生20多人。

人才培养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立了覆盖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一个山西省重点学科,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博士点,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三个本科专业。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硬体综合、软体工程、信息安全、网路等10个实验室,共有各类伺服器、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等设备近千台。
计算机套用技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二级学科;软体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两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套用技术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套用技术为山西省重点学科。

学术研究

学院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与国内外许多着名高校和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拥有一系列先进的研究和开发设施及研究平台,逐步形成了多个支撑学科发展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画、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等20余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公关项目等50余项,各类横向科技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专着、教材40多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 被SCI、EI收录220篇。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区域及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计算机学科工程基础和核心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领域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软、硬体系统工程设计、实施和运维能力的套用型卓越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体理论和技术,基于创新思维和工程方法,在经济、环境、法规和标準等约束条件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中的各种工程问题,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工程意识、交流沟通、文献利用、国际视野、项目组织管理、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计算机相关係统工程的分析、构造、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式设计技术、面向对象程式设计基础、电路与系统、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路、算法设计与分析、Java语言程式设计、资料库系统原理、软体工程、计算机接口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套用、Web系统和技术、感测器技术与系统、嵌入式软体开发、移动套用开发技术、工程经济学、信息管理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体、软体技术和物联网工程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物联网软体研发、物联网工程的套用、管理、研发和系统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联网技术概论、面向对象程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作业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感测器与射频识别技术、现代通信原理、感测网原理及套用、物联网通信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作业系统、物联网工程设计、移动与嵌入式软体开发、资料库系统原理、软体测试技术、人工智慧、物联网智慧型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学院领导

职务
姓名
院 长
陈俊杰
党委书记
梁宪生
党委副书记
池卫平
副院长
段富,崔会文,冯秀芳

地图信息

地址:旧晋祠路二段264号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