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

2019-09-10 03:50:04 百科
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

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

《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是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威曾格(Huizenga G.)。

基本介绍

  • 书名: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
  • 译者:韩智文
  • ISBN:9787302205326, 7302205329
  • 页数:422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9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威曾格(Huizenga G.) (美国)普拉瓦提(Pulavarty.B.) (美国)詹森(Johnson.S.K) 译者:韩智文
Sandra K.Johnson,博士,是一名高级技术人员, 目前是IBM系统与技术事业部的全球中小型企业部门的首席技术官。她先前曾担任IBM德克萨斯州奥斯汀Linux技术中心的Linux性能架构师。她在作业系统及应用程式的性能设计与评估领域拥有16年以上的经验,是IBM技术委员会成员。
Gerrit Huizenga,IBM俄勒冈州比弗顿Linux技术中心的Linux基础技术的软体工程师和架构师。他已经致力于架构、设计和实现作业系统性能的工作达20余年,重点关注性能、可扩展性、标準和安全问题。在为IBM Linux技术中心工作之前,他是Sequent Computer Systems公司的作业系统首席专家。
Badari Pulavarty,IBM俄勒冈州比弗顿Linux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他具有长达15年的UNIX作业系统开发经验。

内容简介

《Linux伺服器性能调整》不仅涉及到核心调整,还展示对运行于Linux之上的真实应用程式和资料库的端到端性能加以最佳化的技术。在全书中,作者给出了建立在当今最流行的企业级Linux平台一一基于Intel的Red Hat EnterpriseLinux以及Novell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一一之上的真实示例。这些示例简单明晰,易改编用于当代的各Linux环境。

目录

第Ⅰ部分 Linux概述
第1章 Linux系统安装的性能问题
1.1 引言
1.2 安装前的规划
1.2.1 选择分区位置
1.2.2 使用多个硬碟驱动器
1.2.3 选择档案系统
1.2.4 转换档案系统
1.2.5 配置RAID
1.3 Linux2.6 核心的可配置属性
1.3.1 I/O提升器
1.3.2 超大TLB页面支持
1.4 Linux日誌工具
1.4.1 /var/log/messages档案
1.4.2 /var/log/XFree86.o.log档案
1.4.3 日誌轮转
1.4.4 日誌工具
1.4.5 日誌定製
1.5 BSD与系统V的初始化机制
1.5.1 初始化表(/etc/inittab)
1.5.2 BSD的初始化表(Slackware)
1.5.3 系统V的初始化表(RedHat)
1.6 小结
1.7 参考文献
第2章 Linux核心机制
2.1 引言
2.2 Linux的发展历程
2.3 Linux核心体系结构
2.3.1 核心的职能
2.3.2 核心组织结构与模组
2.3.3 核心服务
2.3.4 /proc档案系统的外部性能视图
2.3.5 记忆体管理
2.4 进程管理
2.4.1 进程、任务与核心执行绪
2.4.2 调度与上下文切换
2.5 进程间通信
2.5.1 信号
2.5.2 管道
2.5.3 系统V的IPC机制
2.6 Linux对称多处理(SMP)模型
2.6.1 多处理系统类型
2.6.2 同步与数据串列化
2.6.3 锁、锁粒度与锁开销
2.6.4 cache一致性
2.6.5 处理器亲和度
2.7 档案系统
2.7.1 虚拟档案系统(VFS)
2.7.2 ext2fs
2.7.3 INM与RAID
2.7.4 磁碟卷组
2.7.5 设备相关档案
2.7.6 devfs
2.8 Linux2.6 核心的新特性
2.9 小结
2.10 参考文献
第3章 伺服器体系结构
3.1 引言
3.2 Linux伺服器
3.3 多处理器与多处理机制
3.3.1 伺服器拓扑结构
3.3.2 处理器的混用机制
3.4 记忆体
3.5 I/O
3.6 Linux企业级伺服器
3.7 Linux集群
3.7.1 高性能集群
3.7.2 高可用集群
3.8 伺服器系统示例
3.8.1 IBMzSeries大型机
3.8.2 刀片伺服器
3.8.3 NUMA
3.9 小结
第Ⅱ部分性能分析工具
第4章 系统性能监控
4.1 引言
4.2 Linux与性能分析的背景知识
4.3 CPU利用率
4.3.1 vmstat
4.3.2 top与gtop工具
4.3.3 sar
4.4 记忆体利用率
4.4.1 /proc/meminfo/proc/slabinfo
4.4.2 ps
4.4.3 vmstat
4.5 I/O利用率
4.5.1 iostat
4.5.2 sar
4.6 网路利用率
4.6.1 网路统计信息
4.6.2 接口信息
4.6.3 TCP/IP协定统计数据
4.6.4 nFst
4.7 小结
4.8 参考文献
第5章 系统跟蹤工具
5.1 引言
5.2 系统跟蹤机制的需求
5.3 top
5.4 strace
5.5 OPrOfile
5.5.1 opcontrol
5.5.2 数据概况描述工具
5.6 PerformanceInspector
5.6.1 AboveIdle
5.6.2 Per.ThreadTime
5.6.3 TraceProfiling
5.6.4 指令跟蹤
5.6.5 Java Profiler
5.6.6 Java Lock Monitor
5.6.7 Per for mance Inspector的执行工具
5.7 小结
5.8 参考文献
第6章 工作负荷的性能基準测试
6.1 引言
6.2 改进工作负荷的基準测试方法
6.3 基準测试的类型
6.4 微基準测试
6.4.1 作业系统基準测试
6.4.2 磁碟基準测试
6.4.3 网路基準测试
6.4.4 套用基準测试
6.5 Wleb伺服器基準测试
6.5.1 SPECweb、SPECweb SSL与TPC.W
6.5.2 SPECj AppServer与ECPerf
6.5.3 其他套用基準测试
6.6 小结
第Ⅲ部分系统调优
第7章 系统性能原理和策略:基準测试方法的案例分析
7.1 引言
7.2 性能评价方法
7.2.1 跟蹤机制
7.2.2 工作负荷特徵描述
7.2.3 数值分析
7.2.4 模拟方法
7.3 基準测试案例分析
7.4 分析方法
7.4.1 软硬体配置
7.4.2 运行规则
7.4.3 设定目标
7.4.4 测量、分析与调优
7.4.5 退出策略
7.5 基準测试程式
7.5.1 基準测试程式介绍
7.5.2 性能结果
7.6 小结
7.7 致谢
7.8 参考文献
第8章 调度器调优
8.1 引言
8.2 单处理器系统
8.3 对称多处理
8.4 非一致记忆体访问
8.5 对称多执行绪
8.6 Linux2.6 核心调度器
8.7 负载平衡
8.8 调度器的可调参数
8.9 小结
8.10 参考文献
第10章 I/O系统的性能问题
第11章 档案系统调优
第12章 网路调优
第13章 进程间通信
第14章 代码调优
第Ⅳ部分 Linux伺服器套用的性能特徵
第15章 Web伺服器的性能调优
第16章 档案与列印伺服器的性能调优
第17章 资料库伺服器的性能调优
第18章 套用伺服器的性能调优
第Ⅴ部分 调优案例分析
第19章 Linux2.6核心I/O调度器调优案例分析
第20章 档案系统调优实例分析
第21章 Linux系统网路性能实例分析
第22章 商用负载调优实例分析
附录A 核心参数调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