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

2020-01-04 16:45:30 百科
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

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

《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是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介绍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外包企业软体测试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硬体、网路和作业系统的知识,全面指导Windows Server 2003作业系统环境的安装和配置的知识。

基本介绍

  • 书名: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
  • 定价:42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
  • 装帧:平装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09-6-1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网路与信息技术培训项目(NTC)——注册外包专业认证(软体测试工程师初级)的指定教材,全书围绕行业需求和认证考试要求,参照从业人员的经验,指导学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外包软体测试工程师。
本书是注册外包专业认证——初级软体测试工程师认证考试的必读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在整个软体领域,软体服务外包行业异军突起,从业人员需求大幅度增加。国内大多数城市的软体服务外包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才荒”。2008年北京软体行业人才缺口达5万,上海软体人才缺口是10万,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体人才的巨大缺口,而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订单充裕,人才缺乏”。 众多软体服务外包企业表示,虽然目前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但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现今的从业人员大多也不能满足软体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要求。
“注册外包专业认证体系”中软体服务外包部分,为学员提供从事软体服务外包必备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合格者会获得信产部“全国网路与信息技术培训(NTC)——注册外包专业认证”专项技术资质证书,为企业提供对口的服务外包人才,并为企业和专业外包人才搭建一个互信的桥樑,及时解决软体服务外包业的“人才荒”。
软体测试工程师认证项目在“注册外包专业认证”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该项目为在校大学生、应届生及相关求职人员提供软体服务外包行业所需的软体测试知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认证及就业服务等,帮助他们在理解和掌握外包领域软体测试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软体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流程、项目管理方法的认识。最终目的是为软体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技能和素质兼备的优秀软体测试工程师。
“全国网路与信息技术培训(NTC)——注册外包专业认证”(软体测试工程师)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的考试科目,如下表所示。
注册外包专业认证(软体测试工程师)考试科目
认 证
考 试 科 目
注册外包专业认证——初级软体测试工程师
1.外包软体测试工程师基础
2.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
3.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注册外包专业认证——软体测试工程师
1.搭建Linux测试环境技术
2.软体测试技术详解及套用
3.软体自动化测试工具实用技术
4.软体测试与质量保证技术
《搭建Windows测试环境技术》一书,是“全国网路与信息技术培训(NTC)-注册外包专业认证”(初级软体测试工程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主要介绍了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软体测试环境的搭建。作为一名软体测试人员,在拿到一个软体测试项目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了解它的各项功能,也不是设计测试的各种案例,而是如何搭建一个合适的测试环境,这才是做好测试基础工作,为后续的测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当今时代中运行的任何一款软体,不可能独立于硬体、网路,包括其运行的平台即作业系统而存在,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测试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还需要学习各种硬体、网路、作业系统的基础知识。在软体测试实施开始之前,搭建一个符合软体规模、软体结构、客户需求的软体测试环境是每一个测试人员都必须重点考虑的事情。
本课程体系首先从现代企业最常用的企业级伺服器作业系统之一Windows Server 2003开始,让同学们去学习什幺是软体测试和测试环境,学习怎样对安装了被测软体的计算机进行最佳化配置,再由浅入深的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中搭建分散式软体最常用的各种服务。
我们无法通过一本书让大家精通Windows Server 2003,我们也不是想用这一本书让同学们精通Windows Server 2003,我们只是想通过这样一本书,让同学们了解测试环境的构成,为大家更深入的去学习硬体、网路、作业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我们选取企业最常用的作业系统和套用服务为大家介绍,全书分为2部分,4篇,8章。两部分是理论和实践,实践部分是理论部分的补充,让同学们採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部分的各种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套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第一篇 系统架设篇
本篇(理论部分1~3章和上机部分9~10章)介绍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环境配置和网路连线。循序渐进的讲解计算机硬体系统、BIOS和DOS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篇 系统资源管理
本篇(理论部分4~5章和上机部分11~12章)主要介绍磁碟管理、档案系统管理、系统备份及恢复、用户及组账号管理、组策略和注册表。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同学们对Windows Server 2003的系统配置和档案管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可以掌握重要的用户账户配置和组策略对象的相关配置,以便更好地管理系统资源。
第三篇 网路基础篇
本篇(理论部分6章)主要介绍了OSI和TCP/IP参考模型中核心协定的工作原理和在各层工作的网路硬体设备。让同学们对网路的构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加深同学们对网路通信原理的了解。
第四篇 网路服务篇
本篇(理论部分7、8章和上机部分13~15章)主要介绍了DHCP服务、DNS服务、Web服务、FTP服务的工作原理及部署、管理和维护。这些服务在企业级的软体中套用很广,对同学们测试B/S和C/S分散式结构的软体有很大的帮助。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第1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
1.1 什幺是软体测试和测试环境2
1.2 搭建测试环境需要的知识结构2
1.3 Windows家族的历史3
1.4 Windows Server 2003家族介绍4
1.4.1 为什幺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4
1.4.2 Windows Server 2003家族成员5
1.4.3 Windows Server 2003的硬体需求6
1.5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7
1.5.1 硬体兼容性列表7
1.5.2 升级与全新安装7
1.5.3 选择安装方法8
1.5.4 执行Windows Server 2003 全新安装8
1.6 熟悉Windows Server 2003的GUI9
1.6.1 资源管理器10
1.6.2 Windows操作--滑鼠14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组成15
2.1 计算机系统15
2.1.1 计算机系统概述15
2.1.2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套用15
2.2 微型计算机硬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20
2.2.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0
2.2.2 主机21
2.3 计算机的软体系统36
2.3.1 按功能用途分类36
2.3.2 按照软体的使用範围分类37
2.3.3 套用软体举例38
2.4 数制及其相互转换40
2.4.1 冯-诺依曼体系40
2.4.2 数制41
2.4.3 二进制的优越性41
2.4.4 十、二进制的转换42
2.4.5 十、十六、二进制的转换42
2.4.6 附表43
第3章 BIOS设定和DOS命令44
3.1 BIOS简介44
3.1.1 什幺是BIOS44
3.1.2 BIOS的种类44
3.1.3 BIOS和其他程式的区别45
3.1.4 主机板BIOS的工作流程45
3.1.5 POST自检概述47
3.2 CMOS简介48
3.2.1 什幺是CMOS48
3.2.2 CMOS和BIOS48
3.3 BIOS基础设定49
3.3.1 何时需要进行BIOS设定49
3.3.2 进入BIOS设定49
3.4 MS-DOS系统50
3.4.1 DOS的历史50
3.4.2 命令行与DOS虚拟机的关係51
3.4.3 DOS的系统组成51
3.4.4 DOS命令行的组成51
3.4.5 DOS命令档案和执行档55
3.4.6 通配符的使用56
3.4.7 常用DOS命令59
第4章 档案安全和磁碟管理65
4.1 Windows Server 2003磁碟管理简介65
4.1.1 基本概念65
4.1.2 硬碟与分区66
4.1.3 基本磁碟与动态磁碟66
4.1.4 计算机启动的基础知识69
4.1.5 Windows Server 2003的磁碟管理套用70
4.2 Windows Server 2003本地用户账号75
4.2.1 本地组账号引述76
4.2.2 理解用户许可权76
4.2.3 内建账户77
4.3 本地组账号78
4.3.1 本地组账号引述78
4.3.2 内建本地组账号78
4.4 Windows Server 2003支持的档案系统79
4.4.1 FAT档案系统80
4.4.2 NTFS档案系统80
4.4.3 使用NTFS许可权管理资源82
4.4.4 磁碟配额的管理90
第5章 本地安全策略和注册表管理93
5.1 Windows Server 2003实现灾难恢复93
5.1.1 系统备份93
5.1.2 数据的还原101
5.1.3 备份作业计画105
5.1.4 使用“自动系统恢复嚮导”修复损坏的系统106
5.2 Windows Server 2003本地安全管理——本地安全策略108
5.3 Windows Server 2003的注册表113
5.3.1 什幺是注册表113
5.3.2 注册表的发展113
5.3.3 注册表的特点114
5.3.4 修改注册表的作用114
5.3.5 注册表的组成档案114
5.3.6 注册表编辑器简介115
5.3.7 注册表编辑器的基本操作120
5.3.8 如何使注册表修改生效128
第6章 网路体系结构和IP位址130
6.1 计算机网路基本概念130
6.2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历史131
6.2.1 有线计算机网路的发展历史131
6.2.2 WLAN的发展历史133
6.3 计算机网路的主要作用134
6.4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135
6.4.1 按网路所覆盖的地理範围分类135
6.4.2 其他分类方式136
6.5 网路体系结构137
6.5.1 OSI参考模型137
6.5.2 TCP/IP网路模型和协定体系140
6.5.3 每层工作的物理设备142
6.5.4 TCP/IP网路层协定145
6.6 IP位址149
6.7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151
第7章 创建和管理DHCP和DNS伺服器154
7.1 搭建DHCP伺服器154
7.1.1 DHCP概述154
7.1.2 部署DHCP服务156
7.1.3 启动、停止和重新启动DHCP服务进程160
7.1.4 配置作用域161
7.1.5 配置和测试DHCP客户端165
7.2 搭建DNS伺服器167
7.2.1 名称体系167
7.2.2 DNS名称空间167
7.2.3 DNS概述169
7.2.4 DNS伺服器的类型169
7.2.5 DNS名称解析的查询模式171
7.2.6 DNS名称解析过程172
7.2.7 DNS区域172
7.2.8 资源记录174
7.2.9 部署主DNS伺服器175
7.2.10 启动、停止和重新启动DNS服务183
7.3 名称解析服务185
7.3.1 Hosts档案185
7.3.2 NetBIOS名称解析186
第8章 创建和管理Internet信息伺服器187
8.1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搭建Web伺服器187
8.1.1 什幺是Web187
8.1.2 WWW(Web)的产生及发展187
8.1.3 WWW(Web)的特点188
8.1.4 WWW(Web)的工作原理189
8.1.5 URL189
8.1.6 HTTP190
8.1.7 HTML190
8.1.8 IIS 6.0的简介191
8.1.9 部署Web服务192
8.1.10 创建网站198
8.1.11 错误讯息201
8.2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搭建FTP伺服器203
8.2.1 什幺是FTP203
8.2.2 FTP运行原理204
8.2.3 FTP的典型讯息204
8.2.4 部署基于IIS的FTP服务205
8.2.5 创建FTP站点210
第二部分 上机部分
第9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16
9.1 安装前的必要工作216
9.1.1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系统要求216
9.1.2 VMware 的系统要求216
9.1.3 準备工作217
9.2 选择安装方法217
9.2.1 光碟引导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21
9.2.2 蓝屏安装阶段222
9.2.3 图形化安装阶段227
9.3 无人值守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32
9.3.1 安装“安装管理器”233
9.3.2 使用“安装管理器”建立应答脚本233
第10章 BIOS设定和DOS命令236
10.1 BIOS基础设定236
10.1.1 进入BIOS设定236
10.1.2 Phoenix BIOS简介236
10.1.3 PhoeniX BIOS 主界面237
10.1.4 Main238
10.1.5 Advanced239
10.1.6 Security239
10.1.7 Boot240
10.1.8 Exit240
10.2 DOS命令241
10.2.1 资料夹的创建——md241
10.2.2 删除资料夹——rd241
10.2.3 显示目录结构——tree241
10.2.4 显示档案和目录——dir241
10.2.5 改变当前目录——cd242
10.2.6 资料夹重命名——ren242
10.2.7 档案複製——copy242
10.2.8 档案的移动——move243
10.2.9 档案删除——del243
10.2.10 显示文本档案的内容——type243
10.2.11 显示及修改档案属性——attrib243
第11章 档案安全和磁碟管理244
11.1 基本磁碟管理244
11.1.1 创建主磁碟分区244
11.1.2 创建扩展磁碟分区248
11.1.3 管理基本磁碟250
11.2 动态磁碟管理254
11.2.1 将基本磁碟转换为动态磁碟254
11.2.2 简单卷256
11.2.3 跨区卷259
11.2.4 带区卷261
11.2.5 镜像卷262
11.2.6 RAID-5263
11.3 本地用户账号管理264
11.3.1 新建本地用户账号264
11.3.2 修改本地用户账号265
11.4 本地组账号管理267
11.4.1 新建本地组账号267
11.4.2 添加到本地组中268
11.5 使用NTFS许可权管理资源268
11.5.1 管理NTFS许可权268
11.5.2 管理特殊的访问许可权270
11.5.3 试验NTFS许可权的基本基本规则271
11.6 磁碟配额的管理273
11.6.1 默认的磁碟配额管理273
11.6.2 单个用户的磁碟配额管理274
第12章 本地安全策略和注册表管理277
12.1 数据备份与恢复277
12.1.1 数据备份277
12.1.2 数据还原284
12.2 自动系统恢复286
12.2.1 建立自动系统恢复备份287
12.2.2 进行自动系统恢复289
12.2.3 故障诊断290
12.3 Windows Server 2003本地安全管理292
12.3.1 编辑本地安全设定292
12.3.2 审核策略296
12.3.3 用户许可权分配298
12.3.4 安全选项300
12.4 Windows Server 2003的注册表301
12.4.1 在启动时增加个性化信息301
12.4.2 隐藏捷径图示上的小箭头303
12.4.3 在Windows XP系统中强制使用经典【开始】选单303
12.4.4 添加【快速关机】命令到快捷选单304
12.4.5 加快系统重启的速度307
第13章 网路体系结构和IP位址309
13.1 配置IPv4网路连线309
13.1.1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IPv4网路连线309
13.1.2 使用命令行界面配置IPv4网路连线313
13.2 Windows Server 2003资源共享315
13.2.1 创建已分享档案夹316
13.2.2 停止已分享档案夹319
13.2.3 更改已分享档案夹的属性320
13.2.4 映射网路驱动器321
13.2.5 断开网路驱动器321
第14章 创建和管理DHCP和DNS伺服器323
14.1 创建DHCP伺服器323
14.2 管理DHCP伺服器326
14.2.1 配置作用域326
14.2.2 设定DHCP伺服器的属性327
14.2.3 维护DHCP伺服器329
14.3 创建与配置DNS伺服器330
14.3.1 安装DNS伺服器330
14.3.2 创建DNS伺服器331
14.3.3 创建域名334
14.3.4 设定DNS客户端334
14.3.5 测试DNS伺服器335
第15章 创建和管理Internet信息伺服器338
15.1 安装IIS 6.0338
15.2 创建和管理Web网站服务340
15.3 设定Web网站的属性344
15.3.1 设定网站主目录344
15.3.2 添加虚拟目录346
15.3.3 设定默认文档348
15.3.4 配置网站身份验证349
15.3.5 通过IP位址控制网站的访问350
15.3.6 自定义错误讯息352
15.4 创建和管理FTP服务353
15.4.1 创建FTP站点353
15.4.2 设定FTP站点的主目录356
15.4.3 添加FTP虚拟目录357
15.4.4 管理FTP站点35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