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Internet服务

2019-06-15 12:24:36 百科

Internet服务

Internet 服务指的是为用户提供的网际网路服务,通过Internet服务可以进行网际网路访问,获取需要的信息。Internet服务採用TCP/IP协定。

WWW(World Wide Web)的含义是"环球网"、"布满世界的蜘蛛网",俗称"全球资讯网"或3W或Web。WWW是一个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信息检索服务工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Internet 服务
  • 外文名:Internet  Service

全球资讯网WWW

基础

WWW工作原理
它是由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研製的,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网上不同地点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WWW提供友好的信息查询接口,用户仅需要提出查询要求,而到什幺地方查询及如何查询则由WWW自动完成。因此,WWW为你带来的是世界範围的超级文本服务:只要操纵电脑的滑鼠器,你就可以通过Internet从全世界任何地方调来你所希望得到的文本、图像(包括活动影像)和声音等信息。另外,WWW还可为你提供"传统的"Internet服务:Telnet、FTP、Gopher和Usenet News(Internet的电子公告牌服务)。通过使用WWW,一个不熟悉网路使用的人也可以很快成为Internet行家。
WWW与传统的Internet信息查询工具Gopher、WAIS最大的区别是它展示给用户的是一篇篇文章,而不是那种令人时常费解的选单说明。因此,用它查询信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WWW的成功在于它制定了一套标準的、易为人们掌握的超文本开发语言HTML、信息资源的统一定位格式URL和超文本传送通信协定HTTP。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WWW的描述语言,由Tim Berners-lee提出。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繫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路的其它电脑上。这样你只要使用滑鼠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示,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示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路的另一台电脑中。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连结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主体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URL

统一资源定位器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是WWW页的地址,它从左到右由下述部分组成:
Internet资源类型(scheme):指出WWW客户程式用来操作的工具。如"http://"表示WWW伺服器,"ftp://"表示FTP伺服器,"gopher://"表示Gopher伺服器。
伺服器地址(host):指出WWW页所在的伺服器域名。
连线埠(port):有时(并非总是这样)对某些资源的访问,需给出相应的伺服器提供连线埠号。
路径(path):指明伺服器上某资源的位置(其格式与DOS系统中的格式一样,通常有目录/子目录/档案名称这样结构组成)。与连线埠一样,路径并非总是需要的。
URL地址格式排列为:
scheme://host:port/path例如http://www.cnd.org/pub/HXWZ就是一个典型的URL地址。
客户程式首先看到http(超文本传送协定),便知道处理的是HTML连结。接下来的www.cnd.org是站点地址,最后是目录pub/HXWZ。
而ftp://ftp.cnd.org/pub/HXWZ/cm9612a.GB,WWW客户程式需要用FTP进行档案传送,站点是ftp.cnd.org,然后去目录pub/HXWZ下,下载档案cm9612a.GB。
如果上面的URL是ftp://ftp.cnd.org:8001/pub/HXWZ/cm9612a.GB,则FTP客户程式将从站点frp.cnd.org的8001连线埠连入。
必须注意,WWW上的伺服器都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所以,千万要注意正确的URL大小写表达形式。

主页

Homepage
Homepage直译为主页。确切地说Homepage是一种用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性语言)将信息组织好,再经过相应的解释器或浏览器翻译出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组织方式。用户可以把它同报纸、杂誌、电视、广播等同等对待。Homepage的传播方式是将原代码和与Homepage有关的图形档案、声音档案放在一台伺服器(称WWW)查询。比如你想了解IBM公司的情况,你就可以浏览IBM公司的Homepage,它应该放在IBM的WWW伺服器上,那幺在浏览器URL输入的地方输入:
http://www.ibm.com

信息搜寻

前言

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很太丰富,丰富得让人有点儿无所适从,尤其是对那些刚刚踏入Internet这具网路世界里来的生手,更是令人扑朔迷离,难以理出头绪。有人比喻Internet上的信息就如同许多堆杂乱无章的书籍,只是在每堆书籍上列出此堆书籍中涉及的内容及书名,但要找到具体书籍则需自己不辞劳苦地一一查找了。
无需置疑,Internet上众多的信息资源中肯定有你所需的信息,若清楚信息的存放地址,通过线上获取这些信息是快捷而便利的,但是主要问题是如何找到这些信息。

途径

在Internet上查找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种,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① 偶然发现。这是在Internet中发现信息的原始方法。当你在Internet上遨游之时,也许会意外发现一些很有用的信息。由于这种方法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它也很有乐趣,但也许会一无所获。
② 浏览(Browsing)。浏览就如同走进图书馆的书库,然后在书架上直接翻看一样。目前Internet上提供的Gopher服务就是这种方法的电子等价物。WWW提供的超文本方式可以看作是浏览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 搜寻(Searching)。搜寻就像通过索引或分类卡片来帮助查找一样。在Internet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搜寻工具,如WAIS、Archie、Veronia、Jughead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搜寻目的。还有许多网点则提供给用户一种组合式的搜寻界面。
④ 通过资源指南(Resource Guide)来查找相应的信息。目前Internet上有许多资源指南。如
http://www.rpi.edu/Internet/Guides/decemj
/icmc/toc3.htm1
就是一个资源指南,它搜寻了关于Internet各种技术、文化、组织、套用等大量的信息指针。用户可利用这些指针进行资源引导。但是应注意Internet上的信息变化极快,几乎每六个月就需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参照的资源指南可能已经过时。
Internet上提供了成千上万个信息源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而且信息源和服务种类、数量还在不断、快速地增长。对这些信息源和服务,由于时间、精力和财力限制,不可能一一亲身尝试。上面提到的偶然发现和浏览两种方法虽然在某些场合下十分有效,但有时花费时间、效益比可能不会令人太满意,而使用搜寻方法则可缩小查找範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步骤

(1) 制定信息搜寻策略
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搜寻时,建议採取以下几个策略:
① 首先确定提供相关信息的优秀信息源。
② 检查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粒度是否适中,所提供的信息量是否合适。信息量太多,冗而杂,搜寻不便,信息量太少,则搜寻不到足够的信息。
③ 研究信息源所提供的搜寻命令及搜寻方法,制定搜寻计画,然后开始进行搜寻。
(2) 确定信息源
确定信息源是很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若起点没有找準,搜寻结果可能会一无所获。下面介绍几个优秀的搜寻网点。
① 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
该网点是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无偿提供的Altavista服务。该网点对上百万个Web主页建立了索引。并且包含了13000多个实时更新的Usenet新闻组的全文索引。它的优势在于:它允许把搜寻对象的範围限制在一个时间段内,而且可以使用"AND"、"OR"、"NOT"及"NEAR"等关键字把词与短句结合起来,组成搜寻条件。
② http://www.infoseek.com
该网点是WWW上的一个商业服务。它提供了100多个电脑出版物,13000个Internet新闻组(分两个新闻集合:本周发布的新闻和前四周发布的新闻)20万个WWW及邮件清单目录,这个网点所提供的Web搜寻服务是免费的。资料库中包括一些公司简介、电影及录像评述、书讯、音乐唱片评述和技术支持信息(其中包括100多家电脑杂誌多年出版的文章及摘要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查询可用自然英语,也可通过输入关键字或短语来进行查找。

搜寻方法

对于各个服务网点,具体搜寻起来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因为不同网点提供搜寻服务的实现方法不同,目前没有一个对所有线上服务都是行之有效的简单的搜寻规则。对某一服务来说是很好的方法,也许对另一个服务来说则是完全无用的。
许多服务线上提供完全的搜寻命令文档。当用户使用某一网点进行搜寻时,应该先研究一下此服务提供的搜寻命令、搜寻方法及它的特色,这样才能明确如何在其上进行搜寻并充分利用该网点的优势。例如有些搜寻网点允许用户在新一轮的搜寻中利用上一次的搜寻条件。当第一次搜寻结果中满足条件的记录很多时, 就可以通过增加条件进行第二次搜寻,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在搜寻过程中,输入搜寻条件是最关键的一步。若用户对自己输入条件所期望的含义与搜寻网点"理解"的含义不同,则所得到的搜寻结果就会与自己希望得到的相差甚远。当刚开始涉足某一服务搜寻信息时,建议搜寻者用不同单词进行试验性搜寻,然后研究搜寻结果的前5~10个记录,注意它们的信息头及索引,通过这种方式就可大致了解这种服务的索引项是如何组织的,下一步就清楚该用什幺关键字来搜寻自己想要的信息了。

搜寻机制

不同网点所提供的搜寻机制不同。布尔搜寻是较普遍的一种机制。它使用AND、OR、NOT三个布尔操作符来组合搜寻项。使用AND操作符组合的搜寻项,每个项都必须出现在搜寻结果中。使用OR操作符组合的搜寻项,任一项出现在文档中,都是符合条件的。使用NOT操作符时一定要注意,它也许会把你所希望查到的结果给筛选出去。
除了布尔搜寻机制外,许多线上服务提供了一些其它搜寻机制。如自然语言搜寻、相关等级搜寻、概念搜寻等。相关等级搜寻与AND搜寻类似,但同时它利用了OR搜寻的一些优点。在搜寻串出现的所有项不需要同时出现在某一搜寻结果中。如前面提到的Altavista服务就提供了增强型的相关等级搜寻机制。
有些服务还提供了对特殊型信息的搜寻。如Altavista向用户提供了对URL或超链(hyperlink)进行搜寻。例如,若输入查询条件"+link:eunet.no/-presno/-url:enuet.no/-presno/",就会查出位于其它Web伺服器上包含指向此主页指针的主页,并排除此主页本身所位于的URL。"-"操作符的作用类似于"NOT","link:"意指Web伺服器上的指针,"url:"是指URL地址。

着名引擎

1)Yahoo

Yahoo 是Internet引擎的"元老",是WWW上最流行的搜寻工具。Yahoo是有史丹福大学的两位博士研究生David Filo和Jerry Yang(杨致远)于1994年4月创建的。短短两三年时间,Yahoo不但成为网上最热门的搜寻工具,而且还造就了新的亿万富翁杨致远。Yahoo由65000个资料库组成,HTML文献和其他Internet资源共20多万个条目。Yahoo有三种信息查询方式:
归类信息方式:如最新讯息、当前热点信息等;
专题浏览方式:将所有普通信息分为十二大类:艺术、商业和经济、计算机和网际网路、教育、娱乐、政府、健康、新闻、休闲和运动、参考讯息、区域、科学和社会科学。每一大类又分多个小类。可用滑鼠点击连结词进入相关专题,非常方便。
关键字检索方式:这是最快速、方便的检索方式,只需在Yahoo主页的搜寻框内键入要查找的信息主题词,然后点击Search按钮即可查找列出结果。
2) Altavista
Altavista检索服务是1995年12月开始的,是目前最优秀的搜寻引擎,每天访问它的次数超过1亿次。 Altavista检索非常之快,一般只需数秒钟,它维护了一个含时间变数的资料库,能保证所查询的资料是最新的和最全面的。
Altavista的查询分为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简单查询通过输入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后提交查询任务即可。这与其它引擎的查询方法差别不大。
Altavista高级查询必须使用AND、OR、NOT、NEAR以及( )等操作符来连线词和词组,如Internet OR intranet查询包括Internet或者intranet的资料。
Altavista支持过滤查询,如host:digital.com查询来自主机为digital的文章。
3)Excite
Excite是由Architext Software公司开发,最近才加入Internet的一个网上查询系统。Excite收集了5000万网页数据,它的检索方式由Excite search(主题词检索)、Excite city-net(城市网路)、Excite live(生活信息)、Excite reference(黄页)等组成。
Excite的最大特点是採用一个称为"智慧型概念抽取"的专用查询软体,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提问。
4)Lycos
着名查询工具。它对1900万URL(包括FTP和Gopher)进行索引,覆盖95%的Web地址其中仅360万URL有比较完整的全文索引。索引的内容为页名、URL、子标题、文本的前20行和100个加权的词。Lycos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关键字、热点新闻、主题网址、城市导游、股市、找人、线上公司、道路地图、关于Lycos、帮助共12类。
Lycos的最大特点是採用了一种可以大大加快数据搜寻速度的技术,称为CentiSpeed,它每秒可处理4000个查询要求。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了一个叫"A2Z"的Lycos资料库,含有最常用主页的主题目录。
5)WebCrawler
WebCrawler是第一个在Internet上提供全文检索的引擎,后来Lycos、Infoseek、OpenText等加入了全文检索的行列。目前WebCrawler归属America。
Online公司。它以350000个关键字搜寻建立索引,全文索引10万HTML文献。WebCrawler提供分类服务,包括文学和艺术、商业和财政、交谈、计算机、每日新闻、教育、娱乐、游戏、政府、健康和医疗、Internet、儿童和家庭、生活和文化、康复、参考台、科学、体育、旅游共18类。
WebCrawler功能强大,一次可以检索世界各地25万个伺服器上的160万条文档,每天平均被访问300万次。它的检索结果按相关性排序,分简单和详细两种格式显示。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和布尔算符查询,用户输入一串词语时可指定任何一词匹配或全部词语匹配。
6)Infoseek
Infoseek于1995年由Infoseek公司推出,对2500万WWW、FTP、Gopher、Newsgroups网点进行全文索引,是Web上的第一家收费的查询系统。它只免费向你提供它查到的前100条记录(不过这对于我们一般的用户已是绰绰有余)。
Infoseek服务的特点是採用词频统计方法来确定词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可按词序检索,辞彙大小写有区别,採用双引号、连字元、加号、减号、括弧来表示词语的句法。
另外,Infoseek提供下载免费软体的功能。PC Week Labs将Infoseek评为功能最完美的搜寻网点。

电子邮件

定义

电子邮件(E-mail,或Electronic mail)是指Internet上或常规计算机网路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电子信件的形式进行通信的一种现代邮政通信方式。
电子邮政最初是作为两个人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机制来设计的,但目前的电子邮件已扩展到可以与一组用户或与一个电脑程式进行通信。由于计算机能够自动回响电子邮件,任何一台连线Internet的计算机都能够通过E-mail访问Internet服务,并且,一般的E-mail软体设计时就考虑到如何访问Internet的服务,使得电子邮件成为Internet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服务之一。
事实上,电子邮件是Internet最为基本的功能之一,在浏览器技术产生之前,Internet网上用户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E-mail方式进行的。
儘管电子邮件是Internet的最常见的服务,但不使用Internet也能收发电子邮件。早期通过计算机网路进行工作的研究人员,在工作中意识到通过网路可以提供一种将电话通信与邮政信件相结合的通信手段,最终产生了这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即电子邮件。世界上许多公司和机构每天都要使用电子邮件,但他们可能只是利用区域网路与其他计算机连线,并通过这些网路传输电子邮件。当然在区域网路环境中可以收发电子信件的只有那些与区域网路在线上的用户,而一旦区域网路与Internet连线,则该区域网路上的每个用户就可以跨越时空,与遍布全球各地的Internet用户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

特点

E-mail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它所体现的信息传输方式与传统的信件有较大的区别:
(1) 传送速度快:电子邮件通常在数秒钟内即可送达至全球任意位置的收件人信箱中,其速度比电话通信更为高效快捷。如果接收者在收到电子邮件后的短时间内作出回复,往往传送者仍在计算机旁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回复的电子邮件,接收双方交换一系列简短的电子邮件就像一次次简短的会话。
(2) 信息多样化:电子邮件传送的信件内容除普通文字内容外,还可以是软体、数据,甚至是录音、动画、电视或各类多媒体信息。
(3) 收发方便:与电话通信或邮政信件传送不同,E-mail採取的是异步工作方式,它在高速传输的同时允许收信人自由决定在什幺时候、什幺地点接收和回复,传送电子邮件时不会因"占线"或接收方不在而耽误时间,收件人无需固定守候线上路另一端,可以在用户方便的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甚至是在旅途中收取E-mail,从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 成本低廉:E-mail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其低廉的通信价格,用户花费极少的市内电话费用即可将重要的信息传送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用户手中。
(5) 更为广泛的交流对象:同一个信件可以通过网路极快地传送给网上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成员,甚至召开网上会议进行互相讨论,这些成员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但传送速度则与地域无关。与任何一种其他的Internet服务相比,使用电子邮件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通信。
(6) 完全:E-mail软体是高效可靠的,如果目的地的计算机正好关机或暂时从Internet断开,E-mail软体会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发;如果电子邮件在一段时间之内无法递交,电子邮件会自动通知发信人。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服务,电子邮件是安全可靠的高速信件递送机制,Internet用户一般只通过E-mail方式传送信件。

FTP

定义

FTP 档案传输协定
档案传送协定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Internet档案传送的基础。通过该协定,用户可以从一个Internet主机向另一个Internet主机拷贝档案。
FTP曾经是Internet中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目前,我们常常用它来从远程主机中拷贝所需的各类软体。
与大多数Internet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伺服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定的客户机程式,连线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伺服器程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式向伺服器程式发出命令,伺服器程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伺服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档案的一份拷贝,伺服器会回响这条命令,将指定档案送至用户的机器上。客户机程式代表用户接收到这个档案,将其存放在用户目录中。
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载"(Upload)。"下载"档案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档案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载"档案就是将档案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net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式向(从)远程主机上载(下载)档案。

匿名FTP

使用FTP时必须首先登录,在远程主机上获得相应的许可权以后,方可上载或下载档案。也就是说,要想同哪一台计算机传送档案,就必须具有哪一台计算机的适当授权。换言之,除非有用户ID和口令,否则便无法传送档案。这种情况违背了Internet的开放性,Internet上的FTP主机何止千万,不可能要求每个用户在每一台主机上都拥有帐号。匿名FTP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匿名FTP是这样一种机制,用户可通过它连线到远程主机上,并从其下载档案,而无需成为其注册用户。系统管理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用户ID,名为anonymous, Internet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该用户ID。
通过FTP程式连线匿名FTP主机的方式同连线普通FTP主机的方式差不多,只是在要求提供用户标识ID时必须输入anonymous,该用户ID的口令可以是任意的字元串。习惯上,用自己的E-mail地址作为口令,使系统维护程式能够记录下来谁在存取这些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匿名FTP不适用于所有Internet主机,它只适用于那些提供了这项服务的主机。
当远程主机提供匿名FTP服务时,会指定某些目录向公众开放,允许匿名存取。系统中的其余目录则处于隐匿状态。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大多数匿名FTP主机都允许用户从其下载档案,而不允许用户向其上载档案,也就是说,用户可将匿名FTP主机上的所有档案全部拷贝到自己的机器上,但不能将自己机器上的任何一个档案拷贝至匿名FTP主机上。即使有些匿名FTP主机确实允许用户上载档案,用户也只能将档案上载至某一指定上载目录中。随后,系统管理员会去检查这些档案,他会将这些档案移至另一个公共下载目录中,供其他用户下载,利用这种方式,远程主机的用户得到了保护,避免了有人上载有问题的档案,如带病毒的档案。

匿名使用

作为一个Internet用户,可通过FTP在任何两台Internet主机之间拷贝档案。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有一个Internet帐户,FTP主要用于下载公共档案,例如共享软体、各公司技术支持档案等。
Internet上有成千上万台匿名FTP主机,这些主机上存放着数不清的档案,供用户免费拷贝。实际上,几乎所有类型的信息,所有类型的电脑程式都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这是Internet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之一。
匿名FTP使用户有机会存取到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永不关闭,涉及到几乎所有主题。而且,这一切是免费的。
匿名FTP是Internet网上发布软体的常用方法。Internet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是因为人们使用通过标準协定提供标準服务的程式。像这样的程式,有许多就是通过匿名FTP发布的,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它们。
Internet中的有数目巨大的匿名FTP主机以及更多的档案,那幺到底怎样才能知道某一特定档案位于哪个匿名FTP主机上的那个目录中呢?这正是Archie伺服器所要完成的工作。Archie将自动在FTP主机中进行搜寻,构造一个包含全部档案目录信息的资料库,使你可以直接找到所需档案的位置信息。

Telnet

定义

远程登录
以前,很少有人买得起计算机,更甭说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了。所以那时的人採用一种叫做Telnet的方式来访问Internet:也就是把自己的低性能计算机连线到远程性能好的大型计算机上,一旦连线上,他们的计算机就仿佛是这些远程大型计算机上的一个终端,自己就仿佛坐在远程大型机的萤幕前一样输入命令,运行大机器中的程式。人们把这种将自己的电脑连线到远程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叫?quot;登录",称这种登录的技术为Telnet(远程登录)。
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协定的意思,它让你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Internet网路登录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可以在隔壁的房间里,也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当你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你的电脑就仿佛是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纵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力。你可在远程计算机启动一个互动式程式,可以检索远程计算机的某个资料库,可以利用远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某个方程式求解。
但现在Telnet已经越用越少了。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个人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强,致使在别人的计算机中运行程式要求逐渐减弱。
第二,Telnet伺服器的安全性欠佳,因为它允许他人访问其作业系统和档案。
第三,Telnet使用起来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对初学者。
但是Telnet仍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如果你的电脑中缺少什幺功能,就可以利用Telnet连线到远程计算机上,利用远程计算机上的功能来完成你要做的工作,可以这幺说,Internet上所提供的所有服务,通过Telnet都可以使用。
不过Telnet的主要用途还是使用远程计算机上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在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之间传递档案,则使用FTP会有效得多。

工作原理

当你用Telnet登录进入远程计算机系统时,你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式,一个叫Telnet客户程式,它运行在你的本地机上,另一个叫Telnet伺服器程式,它运行在你要登录的远程计算机上,本地机上的客户程式要完成如下功能:
1) 建立与伺服器的TCP联接。
2) 从键盘上接收你输入的字元。
3) 把你输入的字元串变成标準格式并送给远程伺服器。
4) 从远程伺服器接收输出的信息。
5) 把该信息显示在你的萤幕上。
远程计算机的"服务"程式通常被称为"精灵",它平时不声不响地候在远程计算机上,一接到你的请求,它马上活跃起来,并完成如下功能:
1) 通知你的计算机,远程计算机已经準备好了。
2) 等候你输入命令。
3) 对你的命令作出反应(如显示目录内容,或执行某个程式等)。
4) 把执行命令的结果送回给你的计算机。
5) 重新等候你的命令。
在Internet中,很多服务都採取这样一种客户/伺服器结构。对Internet的使用者来讲,通常只要了解客户端的程式就够了。
利用Windows95实现远程登录
Windows95的Telnet客户程式是属于Windows95的命令行程式中的一种。在安装Microsoft CP/IP时,Telnet客户程式会被自动安装到系统上。
利用Windows95的Telnet客户程式进行远程登录,步骤如下:
(1) 联接到Internet.
(2) 选择"开始"选单中的"运行",或者是选择"程式"选单下的"MS-DOS提示方式"便可转换至命令提示符下。
(3) 在命令提示符下,按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与Telnet联接。
一种方法是,输入"telnet"命令、空格以及相应的telnet的主机地址。如果主机提示你输入一个连线埠号,则可在主机地址后加上一个空格,再紧跟上相应的连线埠号。然后,按回车键。
另一种方法是,输入"telnet"命令并按回车,打开Telnet主视窗。在该视窗中,选择"连线"下的"远程系统",如有必要,可以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主机名和连线埠号,然后,单击"连线"按钮。
(4) 与Telnet的远程主机联接成功后,计算机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联接的是一个BBS、Archie、Gopher等免费服务系统,则可以通过输入bbs、archie或gopher作为用户名,就可以进入远程主机系统。
这样,Telnet已经为你架起了通向远程主机的桥樑,现在你可以完全依照远程主机的命令行事了。

BBS

历史

1978年在芝加哥地区的计算机交流会上,克瑞森(Krison)和苏斯(Russ Lane)一见如故,因为两人经常在各方面进行合作。但两个人并不住在一起,电话只能进行语言的交流,有些问题语言是很难表达清楚的。芝加哥冬季的暴风雨又使他们不能每天都见面,因此,他们就藉助于当时刚上市的Hayes数据机(Modem)将他们家里的两台苹果Ⅱ通过电话线连线在一起,实现了世界上的第一个BBS,这样他们就可以互相通过计算机聊天、传送信息了。他们把自己编写的程式命名为计算机公告牌系统(Computer Bulletin Board System)。这就是第一个BBS系统的开始。当时,有一位软体销售商考尔金斯看到这一成果,立即意识到它的商业价值,在他的推动下,CBBS加上数据机组成的第一个商用BBS软体包于1981年上市。
早期的BBS都是一些计算机爱好者在自己的家里通过一台计算机、一个数据机、一部或两部电话连线起来的,同时只能接收一两个人访问,内容也没有什幺严格的规定,以讨论计算机或游戏问题为多,一座单线BBS每天最多能够接收200人的访问。后来BBS逐渐进入Internet,出现了以Internet为基础的BBS,政府机构、商业公司、计算机公司也逐渐建立自己的BBS,使BBS迅速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的交流信息的园地。

种类

从第一个BBS开始算,它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网路的出现而出现,也将随着网路的发展而发展。最初的BBS只是利用数据机通过电话线拨到某个电话号码上,然后通过一个软体阅读其他人放在公告牌上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这种形式的BBS已经很少见了,唯一的一个例外就是FidoNet,现在全世界仍然有近百万的忠实用户,Roy Luo创建的国内第一个BBS--北京长城站仍然在对外服务。
上述这种BBS只需要一个RS-232C串口的PC电脑、一条电话线和一个Modem(数据机),使用的软体包括一个汉字系统(通常在DOS环境下使用UCDOS、天汇或超想,也可以使用Windows或Win95)、一个通信软体(Terminate,QModem,Telix,ProComm Plus 2.1 for Windows)和一个离线读信器(BlueWave,中文名称为蓝波快信),而不用首先连线到一个ISP或通过区域网路连线到Internet网上。
另外一种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用户必须首先连线到Internet上,然后利用一种Telnet软体(Telnet、Hyperterminal)登录到一个BBS站点上,这种方式使可以同时上站的用户数大大增加,使多人之间的直接讨论成为可能,国内许多大学的BBS都是採用这种方式,最着名的可能就是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地址为:bbs.tsinghua.edu.cn, IP为:202.112.58.200)、北京邮电大学的"鸿雁传情"(地址为:nk1.ubpt.edu.cn, IP为:202.112.101.44)、北京大学的"北京大学未名站"(IP为:162.105.176.202)、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地址为:bbs.fudan.sh.cn, IP为:202.120.224.9)等。这些站点都是通过专线连线到Internet上,用户只要连线到Internet上,通过Telnet就可以进入这些BBS,每一个站点同时可以有200人上线,这是业余BBS无法实现的。
现在许多用户更习惯的BBS可能是基于Web的BBS,用户只要连线到Internet上,直接利用浏览器就可以使用BBS,阅读其他用户的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BBS大多为商业BBS,以技术服务或专业讨论为主,例如:四通利方网上中文论坛(www.srsnet.com/richtalk,分多个专题,讨论专题以"谈天说地"、"电脑玩家"最为精彩)、合讯股市论坛(http://www.homeway.cn.net/html/gslt/,主要讨论股市问题)等,这种方式操作简单,速度快,几乎没有用户限制,是今后BBS主要的发展方向,国内许多大学的BBS也正在向这个方向。

作用

BBS之所以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与它独特的形式、强大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利用BBS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功能。
BBS原先为"电子布告栏"的意思,但由于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加,BBS已不仅仅是电子布告栏而已,它大致包括信件讨论区、档案交流区、信息布告区和互动讨论区这几部分。
信件讨论区:
这是BBS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包括各类的学术专题讨论区,疑难问题解答区和闲聊区等等。在这些信区中,上站的用户留下自己想要与别人交流的信件,如在各种软体硬体的使用、天文、医学、体育、游戏……等等方面的心得和经验。
目前,国内业余BBS已联网开通的用户闲聊区、软体讨论区、硬体讨论区、HAM无线电、Internet技术探讨、Windows95探讨、音乐音响讨论、电脑游戏讨论、球迷世界、军事天地和笑话区等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信区。

档案交流

这是BBS一个令用户们心动的功能。一般的BBS站台中,大多设有交流用的档案区,里面依照不同的主题分区存放了为数不少的软体,有的BBS站还设有CD-ROM光碟区,使得电脑玩家们对这个眼前的宝库都趋之若鹜。众多的共享软体和免费软体都可以通过BBS获取得到,不仅使用户得到合适的软体,也使软体的开发者的心血由于公众的使用而得到肯定。
BBS对国内Shareware(共享软体)的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国内BBS主要提供的档案服务区主要有BBS建站、通信程式、网路工具、Internet程式、加解密工具、多媒体程式、电脑游戏、病毒防治、图象、创作发表和用户上传等等。
信息布告区:
这是BBS最基本的功能了。一些有心的站长会在自己的站台上摆出为数众多的信息。如怎样使用BBS、国内BBS台站介绍、某些热门软体的介绍、BBS用户统计资料等;用户在生日时甚至会收到站长的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令您感受到BBS大家庭的温暖;BBS上还提供线上游戏功能,用户闲聊时可以玩玩游戏(如去抢银行),BBS会自动统计出富翁排行榜。
多线交谈:
多线的BBS可以与其他同时上站的用户做到即时的在线上交谈。这种功能也有许多变化,如ICQ、Chat、Netmeeting等。有的只能进行文字交谈,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进行声音对话。

未来

在这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BBS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例如BBS与Usenet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离线BBS与Usenet的使用方式几乎完全相同。ICQ、Chat、Netmeeting、InternetPhone等网路上的新形式可以使网路用户进行直接谈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网路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网友之间不仅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还可以见到彼此的音容笑貌。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ISP) 是一种提供 Internet 连线的公司。世界各地都有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ISP)。若要连线到 Internet,可拨入电话号码并登录到远程系统。连线后,就可以访问由 ISP 提供的 Internet 和其他任意服务,例如电子邮件。申请商业 ISP 通常要支付费用。
有多种方法可以设定使用 ISP 的 Internet 帐户。它们包括:
通过电话查找 ISP 的清单。
计算机上可能已经为着名的 ISP 安装了程式,如 MSN。
计算机可能附带有一个或多个包含该信息的CD-ROM。若要连线到其中一个 ISP,请将 CD 插入驱动器然后按照在线上说明进行操作。
由于接驳国际网际网路需要租用国际信道,其成本对于一般用户是无法承担的。 Internet接入提供商作为提供接驳服务的中介,需投人大量资金建立中转站,租用国际信道和大量的当地电话线,购置一系列计算机设备,通过集中使用,分散压力的方式,向本地用户提供接驳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IAP是全世界数以亿计用户通往Internet 的必经之路。Internet内容提供商在Internet上发布综合的或专门的信息,并通过收取广告费和用户注册使用费来获得盈
使用 Windows XP 参考服务查找 ISP。
如果您在其他计算机上设定了 Internet 帐户,并且希望使用同一设定使此计算机连线到 Internet,则可以使用下面的某个方法:
呼叫 ISP 以获得连线到其服务的设定。
访问 ISP 网页获取设定。
运行档案和设定转移嚮导。该嚮导指导您将档案从旧计算机传输到新计算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