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7.5系统管理与运维实战》是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孙亚南、星空 。
基本介绍
- 书名:CentOS 7.5系统管理与运维实战
- 作者:孙亚南、星空
- ISBN:9787302527749
- 定价:8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年7月1日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9年5月13日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际套用出发,以CentOS 7.5作为作业系统基础,介绍目前企业中常用的软体平台架设和管理方法,通过运维的视角来介绍运维的基础知识和软体平台的常见搭建思路。 本书共14章,分为3个知识区块。涵盖的主要内容有:以CentOS 7.5特性和安装、运维基础、网路配置与结构为第一个知识区块的基础知识;企业中套用广泛的路由与策略路由,针对不同套用平台的档案共享服务NFS、Samba和FTP,目前常见的Web平台LAMP、LNMP,把套用容器化快速部署上线的Docker技术,中小型企业套用最为广泛的LVS集群技术,实现高可用性的双机热备系统等为第二知识区块的套用平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目录
第1章 开启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的大门 1
1.1 你必须知道的Linux版本问题 1
1.1.1 Linux的核心版本 1
1.1.2 Linux的发行版本 2
1.2 CentOS之于Linux 2
1.2.1 CentOS简介 2
1.2.2 CentOS 7.X的最新改进 3
1.3 Linux运维工程师的技能 4
1.3.1 系统和系统服务 4
1.3.2 网路知识 4
1.4 小结 5
第2章 跟我学CentOS 7.5的安装 6
2.1 安装CentOS 7.5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6
2.1.1 磁碟分区 6
2.1.2 静态分区的缺点及逻辑卷管理简介 7
2.1.3 虚拟化和VMware Workstation简介 8
2.1.4 下载CentOS 7.5 9
2.2 安装CentOS 7.5 10
2.2.1 创建虚拟机 10
2.2.2 用光碟安装CentOS 7.5 12
2.2.3 用随身碟安装CentOS 7.5 21
2.2.4 Windows 7 + CentOS 7.5双系统安装 22
2.2.5 网路安装 24
2.3 Linux的登录 25
2.3.1 首次配置与本地登录 26
2.3.2 远程登录和Xshell工具的使用 28
2.3.3 退出登录 30
2.3.4 重启和关机 30
2.3.5 重置密码 31
2.4 小白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32
2.4.1 Linux分区会覆盖原有Window...
2.4.2如何安装多个Linux发行版 32
2.4.3如何删除双系统中的Linux 33
2.4.4主机连不上虚拟机安装的Linux系统 34
2.5Linux的目录结构 36
2.6小结 37
第3章运维必备的网路管理技能 38
3.1网路管理协定介绍 39
3.1.1TCP/IP概述 39
3.1.2UDP与ICMP协定简介 41
3.2网路管理命令 41
3.2.1检查网路是否通畅或网路连线速度ping 41
3.2.2配置网路或显示当前网路接口状态ifconfig 43
3.2.3显示添加或修改路由表route 45
3.2.4複製档案至其他系统scp 46
3.2.5複製档案至其他系统rsync 47
3.2.6显示网路连线、路由表或接口状态netstat 49
3.2.7探测至目的地址的路由信息traceroute 51
3.2.8测试、登录或控制远程主机telnet 52
3.2.9下载网路档案wget 53
3.3Linux网路配置 55
3.3.1Linux网路相关配置档案 55
3.3.2配置Linux系统的IP位址 55
3.3.3设定主机名 57
3.3.4设定默认网关 57
3.3.5设定DNS伺服器 57
3.4Linux默认防火墙firewalld 58
3.4.1firewalld特性 58
3.4.2firewalld基本术语 59
3.4.3firewalld使用 59
3.5Linux防火墙iptables 61
3.5.1Linux核心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61
3.5.2Linux软体防火墙iptables 63
3.5.3iptables配置实例 67
3.6Linux高级网路配置工具 70
3.6.1高级网路管理工具iproute2 70
3.6.2网路数据採集与分析工具tcpdump 72
3.7动态主机配置协定(DHCP) 75
3.7.1DHCP的工作原理 75
3.7.2配置DHCP伺服器 76
3.7.3配置DHCP客户端 77
3.8Linux域名服务DNS 78
3.8.1DNS简介 78
3.8.2DNS伺服器配置 79
3.8.3DNS服务测试 83
3.9小结 83
第4章路由管理 84
4.1认识路由 84
4.1.1路由的基本概念 84
4.1.2路由的原理 86
4.1.3Linux系统中的路由表 86
4.1.4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87
4.2配置Linux静态路由 88
4.2.1配置网路接口地址 88
4.2.2接口IP位址与直联路由 91
4.2.3route命令 92
4.2.4Linux路由器配置实例 93
4.3Linux的策略路由 95
4.3.1策略路由的概念 95
4.3.2路由表管理 95
4.3.3规则与路由管理 98
4.3.4策略路由套用实例 99
4.4小结 101
第5章档案共享服务 102
5.1网路档案系统(NFS) 102
5.1.1NFS简介 102
5.1.2配置NFS伺服器 103
5.1.3配置NFS客户端 107
5.2档案伺服器Samba 107
5.2.1Samba服务简介 107
5.2.2Samba服务安装配置 107
5.3FTP伺服器 111
5.3.1FTP服务概述 111
5.3.2vsftp的安装与配置 112
5.3.3proftpd的安装与配置 117
5.4小结 121
第6章搭建LAMP服务 122
6.1ApacheHTTP服务安装与配置 122
6.1.1HTTP协定简介 122
6.1.2Apache服务的安装、配置与启动 124
6.1.3Apache基于IP的虚拟主机配置 134
6.1.4Apache基于连线埠的虚拟主机配置 137
6.1.5Apache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配置 139
6.1.6Apache安全控制与认证 141
6.2MySQL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147
6.2.1MySQL的版本选择 147
6.2.2MySQL的版本命名机制 148
6.2.3MySQLrpm包安装 148
6.2.4MySQL源码安装 150
6.2.5MySQL程式介绍 153
6.2.6MySQL配置档案介绍 154
6.2.7MySQL启动与停止 156
6.3PHP安装与配置 161
6.4LAMP集成安装、配置与测试实战 162
6.5MySQL日常维护 166
6.5.1MySQL许可权管理 167
6.5.2MySQL日誌管理 171
6.5.3MySQL备份与恢复 175
6.5.4MySQL複製 182
6.5.5MySQL複製搭建过程 184
6.6小结 188
第7章搭建LNMP服务 189
7.1LNMP服务安装与管理 189
7.1.1Nginx的安装与管理 189
7.1.2PHP安装 192
7.2Nginx负载均衡与反向代理 193
7.2.1Nginx负载均衡设定 193
7.2.2Nginx反向代理配置 194
7.3集成Nginx与PHP 196
7.3.1spawn-fcgi集成方式 196
7.3.2php-fpm集成方式 199
7.4LNMP实战 200
7.4.1第1个PHP程式 200
7.4.2资料库连线 201
7.4.3记录查询 202
7.4.4增加分页 205
7.4.5添加记录 208
7.4.6修改记录 210
7.4.7删除记录 214
7.5小结 219
第8章Docker 220
8.1Docker三大概念——镜像、仓库、容器 220
8.2安装Docker 221
8.3Docker仓库和加速器 223
8.4Docker基础使用命令 223
8.4.1搜寻镜像 223
8.4.2拉取镜像 224
8.4.3查看本地镜像列表 224
8.4.4运行容器 224
8.4.5停止容器 225
8.4.6重新运行容器 225
8.4.7连线MySQL资料库 226
8.4.8开机自动启动容器 227
8.4.9删除容器 228
8.4.10删除镜像 228
8.5Docker搭建LNMP实战 228
8.5.1Docker运行MySQL 229
8.5.2Docker运行PHP-FPM 229
8.5.3Docker运行Nginx 230
8.6认识DockerCompose 231
8.6.1安装DockerCompose 231
8.6.2DockerCompose搭建LNMP实战 232
8.7小结 234
第9章集群 235
9.1集群技术简介 235
9.2LVS集群介绍 236
9.2.13种负载均衡技术 236
9.2.2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239
9.3LVS集群的体系结构 240
9.4LVS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241
9.4.1基于NAT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 241
9.4.2基于DR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 245
9.4.3基于IP隧道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 247
9.5利用集群搭建高可用MySQL平台 250
9.5.1高可用MySQL平台的功能 250
9.5.2可选方案对比 251
9.5.3高可用MySQL平台实现方案 252
9.5.4搭建MySQL集群 252
9.5.5搭建负载均衡LVS 260
9.5.6搭建双机热备HA 265
9.5.7项目测试 269
9.6小结 271
第10章双机热备 272
10.1高可用性集群技术 272
10.1.1可用性和集群 272
10.1.2集群的分类 273
10.2双机热备开源软体Pacemaker 273
10.2.1Pacemaker概述 274
10.2.2Pacemaker安装与配置 274
10.2.3Pacemaker资源配置 278
10.2.4Pacemaker测试 282
10.3双机热备软体keepalived 284
10.3.1keepalived概述 284
10.3.2keepalived安装与配置 284
10.3.3keepalived启动与测试 286
10.4小结 288
第11章KVM虚拟化和oVirt虚拟化管理平台 289
11.1KVM虚拟化 289
11.1.1安装KVM虚拟化 289
11.1.2KVM虚拟机的管理方法 291
11.1.3使用图形工具创建虚拟机 293
11.1.4使用virt-install创建虚拟机 296
11.2oVirt虚拟化管理平台 303
11.2.1oVirt-engine虚拟化管理平台概述 303
11.2.2oVirt管理平台的安装 303
11.2.3oVirtNode安装 309
11.2.4oVirtNode设定 313
11.2.5oVirt虚拟化管理平台设定 314
11.2.6配置资源 317
11.2.7建立虚拟机 319
11.3小结 321
第12章GlusterFS存储 322
12.1GlusterFS概述 322
12.1.1分散式档案系统 322
12.1.2GlusterFS概述 325
12.1.3GlusterFS集群的模式 326
12.2GlusterFS部署和套用 329
12.2.1GlusterFS安装 329
12.2.2配置服务和集群 332
12.2.3添加磁碟到集群 333
12.2.4添加不同模式的GlusterFS磁碟 335
12.2.5在Linux中使用GlusterFS存储 336
12.3小结 338
第13章配置OpenStack私有云 339
13.1OpenStack概况 339
13.2OpenStack系统架构 340
13.2.1OpenStack体系架构 340
13.2.2OpenStack部署方式 341
13.2.3计算模组Nova 343
13.2.4分散式对象存储模组Swift 343
13.2.5虚拟机镜像管理模组Glance 344
13.2.6身份认证模组Keystone 344
13.2.7控制台Horizon 345
13.3Openstack主要部署工具 346
13.3.1Fuel 346
13.3.2TripleO 346
13.3.3RDO 347
13.3.4DevStack 347
13.4通过RDO部署OpenStack 347
13.4.1部署前的準备 347
13.4.2配置安装源 347
13.4.3安装Packstack 348
13.4.4安装OpenStack 348
13.5管理OpenStack 352
13.5.1登录控制台 352
13.5.2用户设定 354
13.5.3管理用户 355
13.5.4管理镜像 356
13.5.5管理云主机类型 358
13.5.6管理网路 360
13.5.7管理实例 367
13.6小结 373
第14章配置OpenNebula云平台 374
14.1OpenNebula概述 374
14.1.1云计算概述 374
14.1.2OpenNebula概述 375
14.2OpenNebula安装 376
14.2.1控制端环境配置 376
14.2.2控制端安装 377
14.2.3客户端安装 380
14.2.4配置控制端和客户端 381
14.3OpenNebula配置与套用 386
14.3.1配置VDC和集群 386
14.3.2添加KVM主机 388
14.3.3建立映像 390
14.3.4添加虚拟网路和模板 394
14.3.5创建并访问虚拟机 395
14.4小结 396
附录ALinux常用命令示例 397
A.1档案管理 397
A.1.1複製档案cp 397
A.1.2移动档案mv 399
A.1.3创建档案或修改档案时间touch 400
A.1.4删除档案rm 401
A.1.5查看档案 403
A.1.6查看档案或目录find 406
A.1.7过滤文本grep 407
A.1.8比较档案差异diff 411
A.1.9在档案或目录之间创建连结ln 412
A.1.10显示档案类型file 413
A.1.11分割档案split 414
A.1.12合併档案join 416
A.1.13档案许可权umask 417
A.1.14文本操作awk和sed 418
A.2目录管理 419
A.2.1显示当前工作目录pwd 419
A.2.2建立目录mkdir 419
A.2.3删除目录rmdir 420
A.2.4改变工作目录cd 422
A.2.5查看工作目录档案ls 422
A.2.6查看目录树tree 424
A.2.7打包或解包档案tar 425
A.2.8压缩或解压缩档案和目录zip/unzip 426
A.2.9压缩或解压缩档案和目录gzip/gunzip 428
A.2.10压缩或解压缩档案和目录bzip2/bunzip2 428
A.3系统管理 430
A.3.1查看命令帮助man 430
A.3.2导出环境变数export 431
A.3.3查看历史记录history 431
A.3.4显示或修改系统时间与日期date 432
A.3.5清除萤幕clear 433
A.3.6查看系统负载uptime 433
A.3.7显示系统记忆体状态free 434
A.3.8转换或複製档案dd 434
A.4任务管理 435
A.4.1单次任务at 436
A.4.2周期任务crond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