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

2019-06-21 09:48:18 百科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0-2012版)》是作者结合多年授课经验和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或者刚入门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的。书中阐述了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安排与实际套用相联繫的内容。《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0-2012版)》在每章后面安排2~3个实验指导内容,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全书共分为14章,前13章详细介绍计算机网路概论、网路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网路通信协定、网路传输介质、网路设备、区域网路技术、无线网路技术、Internet基础与套用、网路作业系统、组建网路伺服器、计算机网路管理、计算机网路安全。最后1章结合网路方案,详细介绍网路中的布线及网路工程。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
  • 作者:马海军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5月1日

内容概括


全书共分为14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1章讲解计算机网路概论,介绍计算机网路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路的组成与结构、网路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网路类型、计算机网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第2章讲解网路体系结构,介绍网路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的实现机制、TCP/IP参考模型等内容。
第3章讲解数据通信基础,介绍数据通信概述、数据编码技术、信道的通信方式、网路数据传输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等内容。
第4章讲解网路通信协定,介绍传输层协定、IP协定与子网掩码、ICMP协定、地址解析协定、IP路由选择协定、套用层协定等内容。
第5章讲解网路传输介质,主要介绍双绞线、光纤、无线传输介质等内容。
第6章讲解网路设备,介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内容。
第7章讲解区域网路技术,介绍区域网路概述、区域网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区域网路的类型、乙太网技术、虚拟区域网路技术等内容。
第8章讲解无线网路技术,介绍无线网路概述、IEEE 802.11标準、无线网路的连线方式、无线区域网路类型、无线广域网技术等内容。
第9章讲解Internet基础与套用,介绍Internet概述、Internet工作原理、Internet接入技术、Internet的套用等内容。
第10章讲解网路作业系统,介绍网路作业系统概述、Windows Server 2008规划与安装、活动目录的安装和配置等内容。
第11章讲解组建网路伺服器,介绍Windows Server 2008的用户管理、档案伺服器管理、列印伺服器管理、DHCP伺服器管理等内容。
第12章讲解计算机网路管理,介绍网路管理基础、网路管理协定、网路管理软体等内容。
第13章讲解计算机网路安全,介绍计算机网路安全概述、网路安全技术、常见的网路攻击技术等内容。
第14章讲解网路布线及工程,介绍网路方案设计、网路综合布线、校园网设计案例等内容。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路概论 1
1.1 计算机网路的形成与发展 2
1.1.1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 2
1.1.2 计算机网路的产生 2
1.1.3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 3
1.2 计算机网路的功能与套用 5
1.2.1 网路的基本功能 5
1.2.2 计算机网路的套用 6
1.3 计算机网路的结构与类型 7
1.3.1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结构 7
1.3.2 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9
1.3.3 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12
1.4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趋势 15
1.4.1 信息高速公路 15
1.4.2 未来的计算机网路 15
1.5 思考与练习 16
第2章 网路体系结构 18
2.1 网路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9
2.2 OSI参考模型 21
2.2.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22
2.2.2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
过程 23
2.3 OSI参考模型的实现机制 24
2.3.1 物理层 24
2.3.2 数据链路层 25
2.3.3 网路层 27
2.3.4 传输层 29
2.3.5 会话层、表示层和套用层 31
2.4 TCP/IP参考模型 32
2.4.1 TCP/IP参考模型的分层
结构 32
2.4.2 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
比较 33
2.5 其他参考模型 34
2.6 实验指导——安装NetBEUI协定 36
2.7 实验指导——製作网线 37
2.8 思考与练习 39
第3章 数据通信基础 40
3.1 数据通信概述 41
3.1.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41
3.1.2 模拟通信系统 42
3.1.3 数字通信系统 43
3.2 数据编码 43
3.2.1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44
3.2.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45
3.2.3 脉冲编码调製方法 46
3.3 信道的通信方式 47
3.3.1 串列通信和并行通信 47
3.3.2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48
3.4 网路数据传输技术 49
3.4.1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49
3.4.2 多路复用技术 51
3.4.3 数据交换技术 52
3.5 差错控制技术 57
3.5.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类型 57
3.5.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58
3.5.3 检错码与纠错码 59
3.5.4 差错控制方法 62
3.6 实验指导——捕获数据包 63
3.7 思考与练习 65
第4章 网路通信协定 67
4.1 传输层协定 68
4.1.1 TCP协定 68
4.1.2 UDP协定 70
4.2 IP协定与子网掩码 71
4.2.1 IP协定的特点 71
4.2.2 IP位址 72
4.2.3 子网掩码 73
4.2.4 IPv6协定 74
4.3 ICMP协定 75
4.3.1 ICMP报文格式 75
4.3.2 ICMP报文类型 76
4.4 地址解析协定 77
4.5 IP路由选择协定 78
4.5.1 自治系统与路由选择协定 78
4.5.2 路由信息协定 78
4.5.3 最短路径优先协定 80
4.5.4 外部网关协定 82
4.6 套用层协定 84
4.6.1 域名系统DNS 84
4.6.2 SMTP协定 86
4.6.3 FTP协定 88
4.7 实验指导——查看并更改网卡
物理地址 89
4.8 实验指导——通过FTP协定实现
资源共享 90
4.9 思考与练习 92
第5章 网路传输介质 95
5.1 双绞线 96
5.1.1 双绞线的结构 96
5.1.2 双绞线的分类 96
5.1.3 双绞线的类别 97
5.1.4 双绞线与设备的连线 98
5.2 光纤 100
5.2.1 光纤概述 100
5.2.2 光纤通信 101
5.2.3 光纤接入所需元件 103
5.3 无线传输介质 107
5.3.1 无线电波 107
5.3.2 红外线 110
5.3.3 雷射 111
5.4 实验指导——安装红外线适配器 114
5.5 实验指导——两台计算机互连
实现档案共享 116
5.6 思考与练习 118
第6章 网路设备 120
6.1 网卡 121
6.1.1 网卡概述 121
6.1.2 网卡的工作原理 122
6.1.3 网卡的类型 122
6.2 交换机 123
6.2.1 交换技术 123
6.2.2 交换机的类型 125
6.2.3 交换机工作原理 127
6.2.4 交换机技术参数 129
6.3 路由器 130
6.3.1 路由器的功能及路由
原理 130
6.3.2 路由器的类型 132
6.3.3 路由器的主要技术 133
6.3.4 路由器的接口 135
6.4 防火墙 137
6.4.1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137
6.4.2 防火墙的类型 138
6.4.3 防火墙技术 140
6.5 无线网路设备 142
6.5.1 无线网卡 142
6.5.2 无线交换机与路由器 142
6.6 实验指导——安装网卡及驱动 143
6.7 实验指导——配置宽频路由器 145
6.8 思考与练习 146
第7章 区域网路技术 148
7.1 区域网路概述 149
7.1.1 区域网路参考模型 149
7.1.2 区域网路协定标準 151
7.2 区域网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51
7.2.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 151
7.2.2 令牌环访问控制 153
7.2.3 令牌汇流排访问控制 153
7.3 区域网路的类型 154
7.3.1 乙太网 154
7.3.2 令牌环网 155
7.3.3 FDDI网 156
7.4 乙太网技术 157
7.4.1 传统乙太网 157
7.4.2 快速乙太网 159
7.4.3 千兆乙太网 160
7.4.4 万兆乙太网 162
7.5 虚拟区域网路技术 162
7.5.1 虚拟区域网路概述 162
7.5.2 虚拟区域网路工作原理 164
7.5.3 虚拟区域网路划分方法 165
7.6 实验指导——组建区域网路 166
7.7 实验指导——建立虚拟区域网路 168
7.8 实验指导——设定网路共享 171
7.9 思考与练习 173
第8章 无线网路技术 177
8.1 无线网路概述 178
8.1.1 什幺是无线网路 178
8.1.2 无线网路划分 178
8.2 IEEE 802.11标準 179
8.2.1 IEEE 802.11体系结构 179
8.2.2 IEEE 802.11物理介质
规範 181
8.2.3 IEEE 802.11介质访问
控制 183
8.3 无线网路的连线方式 184
8.3.1 典型连线方式 184
8.3.2 户外连线方式 185
8.4 无线区域网路类型 187
8.4.1 红外无线区域网路 187
8.4.2 扩频无线区域网路 187
8.4.3 窄带微波无线区域网路 188
8.5 无线广域网技术 188
8.5.1 GSM技术 188
8.5.2 WAP技术 189
8.5.3 3G通信技术 190
8.5.4 其他无线广域网技术 193
8.6 实验指导——配置无线路由器 194
8.7 实验指导——安装及使用无线
网卡 197
8.8 思考与练习 199
第9章 Internet基础与套用 202
9.1 Internet概述 203
9.1.1 Internet的定义和特点 203
9.1.2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204
9.2 Internet工作原理 206
9.3 Internet接入技术 206
9.3.1 区域网路接入 207
9.3.2 ADSL接入 207
9.3.3 无线接入 208
9.4 Internet的套用 210
9.4.1 WWW服务 210
9.4.2 电子邮件 212
9.4.3 即时通信 214
9.4.4 网路电话 215
9.4.5 Internet其他套用 215
9.5 实验指导——安装并注册飞信 221
9.6 思考与练习 223
第10章 网路作业系统 226
10.1 网路作业系统概述 227
10.1.1 网路作业系统的定义和
功能 227
10.1.2 主流的网路作业系统 228
10.1.3 网路作业系统的选择 230
10.2 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
管理 231
10.2.1 Windows Server 2008
概述 231
10.2.2 Windows Server 2008
安装部署 234
10.2.3 Windows Server 2008角
色与功能 238
10.3 活动目录的安装与配置 240
10.3.1 工作组模型 240
10.3.2 域的基本概念 241
10.3.3 域伺服器类型 241
10.3.4 委託关係 242
10.3.5 域模型 242
10.3.6 活动目录的结构 244
10.3.7 安装活动目录 245
10.4 实验指导——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作业系统 249
10.5 实验指导——设定工作组 251
10.6 思考与练习 252
第11章 组建网路伺服器 255
11.1 Windows Server 2008的用户管理 256
11.1.1 用户账户的类型 256
11.1.2 用户账户的建立 257
11.2 档案伺服器管理 258
11.2.1 认识档案伺服器 258
11.2.2 设定已分享档案夹 259
11.2.3 设定本地使用许可权 261
11.2.4 管理已分享档案夹 263
11.3 列印伺服器管理 265
11.3.1 网路列印概述 265
11.3.2 安装本地伺服器端
印表机与设定共享 266
11.3.3 安装客户机端网路
印表机 268
11.3.4 设定与管理印表机 269
11.4 DHCP伺服器管理 272
11.4.1 DHCP概述 272
11.4.2 DHCP工作原理 273
11.4.3 管理DHCP伺服器 275
11.5 实验指导——配置IIS伺服器 277
11.6 实验指导——配置DNS伺服器 279
11.7 思考与练习 282
第12章 计算机网路管理 285
12.1 网路管理基础 286
12.1.1 网路管理概述 286
12.1.2 网路管理的功能 286
12.1.3 网路管理系统 288
12.1.4 网路管理标準 289
12.2 网路管理协定 290
12.2.1 网路管理协定简介 290
12.2.2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290
12.3 网路管理软体 295
12.3.1 网路管理软体概述 296
12.3.2 网路管理软体的技术 297
12.4 实验指导--查看及管理
区域网路 298
12.5 实验指导--查看伺服器日誌 299
12.6 思考与练习 302
第13章 计算机网路安全 305
13.1 计算机网路安全概述 306
13.1.1 计算机网路安全的含义 306
13.1.2 网路安全的主要内容 308
13.1.3 网路安全策略 309
13.1.4 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 311
13.2 网路安全技术 313
13.2.1 物理安全 313
13.2.2 数据加密 315
13.2.3 认证技术 317
13.2.4 防火墙技术 319
13.3 常见的网路攻击技术 321
13.3.1 社会工程学攻击 321
13.3.2 密码攻击 321
13.3.3 网路监听 322
13.3.4 拒绝服务攻击 322
13.3.5 网路连线埠扫描攻击 324
13.3.6 缓冲区溢出攻击 325
13.3.7 IP位址欺骗 326
13.3.8 电子邮件攻击 326
13.4 实验指导——安装防火墙 327
13.5 实验指导——清除ARP木马 329
13.6 思考与练习 331
第14章 网路布线及工程 334
14.1 网路方案设计 335
14.1.1 需求分析 335
14.1.2 网路设计原则 335
14.1.3 网路通信子网规划设计 336
14.2 网路综合布线 339
14.2.1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339
14.2.2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340
14.3 校园网设计案例 345
14.3.1 拟定方案书 345
14.3.2 选购设备 350
14.3.3 安装及布线 353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