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交通动力学理论跟蹤理论

2020-02-25 17:56:42 百科

交通动力学理论跟蹤理论

交通动力学理论跟蹤理论又称“跟车理论”。套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脚踏车道上车辆追随现象的一种交通流理论。1953年由美国派普斯(L.人Pipes)教授提出,1960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动力实验室实现模拟。与交通波动理论的假定相反,此种理论认为,脚踏车道交通流有可压缩性,即第(《+1)辆车的驾驶者在某一时刻i对第》辆车的加速、减速以及两车间的距离变化都会作出反应。令反应时间为T,其基本模型是反应=反应灵敏度X刺激”。

反应灵敏度与第(《+1)车在(《+T)时的车速的m次方成正比,与T时刻前后两车相对距离的/次方成反比。刺激可用《时刻前后两车的相对速度表示。通过不同的m与/值的组合,就可建立多种车速与车流密度的关係式。可套用于交通信号机的设定间隔、高速公路尾撞事故的发生机率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