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

2020-02-09 12:20:56 百科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是 2009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作者是刘晓辉。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
  • 作者:刘晓辉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

版权资讯

ISBN: 9787121080005
开本: 16
定价: 79.00 元

内容简介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基于交换机、路由器、安全设备和无线设备的规划配置及管理等方面内容,全面阐述了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在实际套用中的配置方案,涵盖了原理、参数、分类、适用、规划、接口、连线、配置、管理、监控及故障等诸多方面,体现并融合了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和最新套用,是一整套紧贴网路搭建、配置和管理的完全硬体手册。《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语言表述流畅準确,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具体操作详略得当,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的读者定位为拥有一定网路基础的、从事网路或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準备从事网路管理工作的大、中专学生。

作者简介

刘晓辉,衡水学院网路中心主任,MCSE、CCNP,高级工程师。长期工作在计算机网路教学、实验和管理的第一线,主持筹建了多个大中型网路工程,担任了多个网路项目招标和验收的评审专家,参与了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在《电脑报》和《中国电脑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技术文章百余篇,出版计算机图书多部。
主要代表着作有:《网路硬体安装与配置》、《网路故障现场处理实践》、《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Windows9X/Me/2000/XP/2003DOS命令实用技术详解》等。

编辑推荐

《网管宝典:网路设备规划、配置与管理大全》以全面、实用为宗旨,针对性强,技术性高。大量的经验、技巧、提示和注意,帮助读者避开各种危险的陷阱,迅速提高读者的技术水平。採用任务驱动方式,大量套用案例和解决方案,更贴近网路实战;操作步骤详细,读者更容易上手;随书附送一张演示光碟,涵盖书中所有重要的操作,读者只需根据光碟中的示例操作,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目录

第1部分概述
第1章网路设备综述
1.1网路设备简介
1.1.1交换机简介
1.1.2路由器简介
1.1.3安全设备简介
1.1.4无线设备简介
1.2网路设备在网路中的套用
1.2.1交换机在网路中的套用
1.2.2路由器在网路中的套用
1.2.3网路安全设备在网路中的套用
1.2.4无线网路设备在网路中的套用
第2部分交换机
第2章交换机概述
2.1交换机概述
2.1.1交换机的功能
2.1.2交换机与交换式网路
2.1.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2交换机技术
2.2.1高速链路技术
2.2.2冗余链路技术
2.2.3虚拟区域网路技术
2.2.4多层交换技术
2.2.5路由冗余技术
2.2.6连线埠传输控制技术
2.2.7VoIP技术
2.3交换机的分类
2.3.1智慧型交换机与傻瓜交换机
2.3.2固定连线埠交换机与模板化交换机
2.3.3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与核心层交换机
2.3.4乙太网交换机与ATM交换机
2.3.5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
2.3.6快速乙太网交换机、千兆乙太网交换机与万兆乙太网交换机
2.3.7对称交换机与非对称交换机
2.4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2.4.1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2.4.2二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
2.5交换机的选择策略
2.5.1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2.5.2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
2.5.3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
2.5.4可网管交换机的选购
第3章交换机的连线埠与连线
3.1IEEE802-3系列标準
3.1.1IEEE802-3标準
3.1.2IEEE802.3u标準
3.1.3IEEE802.3z和802.3ab标準
3.1.4IEEE802.3ae、802.3ak和802.3aK标準
3.2交换机连线埠类型
3.2.1光纤连线埠
3.2.2双绞线连线埠
3.2.3GBIC模组与插槽
3.2.4SFP模组与插槽
3.2.510GE模组与插槽
3.2.6复用连线埠
3.2.7TWinGig转换模组
3.3跳线类型与适用
3.3.1双绞线跳线
3.3.2光纤跳线
3.3.3光纤跳线与光纤连线埠
3.4交换机的连线策略
3.4.1不同性能交换机的连线策略
3.4.2不对称交换机的连线策略
3.4.3对称交换机的连线策略
3.5交换机的级联
3.5.1光纤连线埠的连线
3.5.2双绞线连线埠的连线
3.5.3远程交换机的连线
3.6交换机的堆叠
3.6.1堆叠与级联
3.6.2GBIC/SFP堆叠
3.6.3StackWise堆叠
3.7连线状态判断与链路测试
3.7.1交换机工作状态判断
3.7.2网路链路连通性测试
第4章使用Web配置和管理交换机
4.1配置前的準备
4.1.1交换机web配置的特点
4.1.2配置前的準备工作
4.2配置交换机
4.2.1设定连线埠属性
4.2.2设定连线埠角色
4.2.3快速配置交换机
4.3监控交换机
4.3.1查看交换机连线埠状态
4.3.2查看数据统计资料
4.3.3查看连线埠健康状态和可用性
4.4管理交换机
4.4.1重新启动交换机
4.4.2更新系统映像档案
第5章使用CNA配置和管理交换机
5.1交换机配置前的準备
5.1.1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5.1.2交换机配置前的规划
5.2交换机的初始配置
5.2.1配置前的準备
5.2.2运行快速设定
5.2.3为CNA準备catalyst4500交换机
5.3CNA简介
5.3.1CNA可管理的设备
5.3.2CNA视图
5.3.3团体和集群
5.4添加交换机
5.4.1手动添加交换机
5.4.2自动发现交换机
5.5监控交换机
5.5.1监控交换机连线埠状态
5.5.2查看数据统计资料
5.5.3查看系统资源和事件
5.5.4发现交换机故障
5.6配置交换机
5.6.1设定连线埠属性
5.6.2设定连线埠角色
5.6.3设定EtherChannel
5.6.4设定VLAN
5.6.5配置受保护连线埠
5.6.6泛洪控制
5.6.7配置SPAN连线埠
5.7维护交换机
5.7.1配置档案的备份与恢复
5.7.2升级系统映像
第6章CLI与交换机基本配置
6.1CLI命令行及使用
6.1.1CLI方式的适用
6.1.2CLI命令模式
6.1.3使用帮助
6.1.4命令的简略方式
6.1.5使用no命令
6.1.6命令行出错信息
6.1.7命令行约定
6.1.8指定连线埠、VLAN、MAC和IP
6.2交换机基本配置
6.2.1交换机初始化配置
6.2.2配置SNMP
6.2.3配置连线埠属性
6.2.4配置智慧型连线埠
6.3配置DHCP中继
6.3.1DHCP中继代理概述
6.3.2DHCP配置策略
6.3.3配置DHCP中继代理
6.3.4指定包转发地址
6.3.5启用DHCP侦听
6.3.6在私有vLAN中启用DHCP侦听
6.3.7启用DHCP侦听绑定资料库代理
6.3.8配置口源地址保护
6.4配置CDP
6.4.1CDP概述
6.4.2CDP配置
第7章交换机VLAN与VTP配置
7.1配置VTP
7.1.1VTP简介
7.1.2VTP配置
7.2配置VLAN
7.2.1VLAN配置策略
7.2.2配置VLAN
7.2.3配置VLANTmIlk
7.3配置PVLAN
7.3.1PVLAN概述
7.3.2配置PVLAN
7.4配置VMPS
7.4.1客户端交换机配置
7.4.2VMPS伺服器配置
第8章交换机冗余连线配置
8.1扩展树
8.1.1Spanning-Tree简介
8.1.2STP配置
8.1.3配置MSTP
8.1.4配置Tmnk连线埠负载均衡
8.1.5配置PostFast连线埠
8.1.6配置UplinkFast连线埠
8.2柔性链路
8.2.1FlexLinks概述
8.2.2FlexLinks配置策略
8.2.3配置FlexLinks
8.3连线埠汇聚
8.3.1EtherChannel配置策略
8.3.2EtherChannel连线埠模式
8.3.3创建EtherChannel
8.3.4配置EtherChannel负载均衡
8.3.5从EtherChannel中移除接口
8.3.6移除EtherChannel
8.4热备份路由
8.4.1HSRP和MHSRP概述
8.4.2HSRP配置策略
8.4.3配置HSRP
8.4.4配置MHSRP
8.5单向链路检测
8.5.1UDLD的默认配置
8.5.2UDLD的配置方针
8.5.3配置UDLD
第9章交换机IP路由配置
9.1IP路由概述
9.1.1IP路由分类
9.1.2IP路由配置步骤
9.1.3IP位址默认配置
9.2配置三层接口
9.2.1配置逻辑三层接口
9.2.2配置物理三层接口
9.2.3配置三层EhterChannel
9.3配置静态IP路由
9.3.1启用Ip单播路由
9.3.2设定默认网关
9.3.3设定静态路由
9.4其他基本路由设定
9.4.1使用零位子网
9.4.2配置Cisco快速转发
9.5动态IP路由
第10章交换机安全配置
10.1配置基于连线埠的传输控制
10.1.1配置连线埠属性
10.1.2广播风暴控制
10.1.3连线埠流量控制
10.1.4连线埠频宽限制
10.1.5保护连线埠
10.1.6连线埠阻塞
10.2配置连线埠安全
10.2.1配置安全连线埠
10.2.2设定连线埠安全老化
10.3配置IEEEE802.1x
10.3.1IEEE802.1x简介
10.3.2启用IEEEE802.1x认证
10.3.3配置交换机到RADIUS伺服器的通佶
10.3.4配置重新认证周期
10.3.5修改安静周期
10.4配置动态ARP检查
10.4.1配置动态ARP检壹
10.4.2显示动态ARP检查信息
10.5配置访问列表
10.5.1访问列表概述
10.5.2创建并套用IP访问列表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