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URBAN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简称北京城建设计总院)前身是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专门为中国第一条捷运北京捷运1号线勘察设计而成立的勘察设计综合型谘询公司。公司内部按业务领域下设轨道交通院、建筑院、市政院、勘测院4个专业设计院,11个职能部门, 在国内外设27个分支机构(分院),7家参股或控股投资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外文名称:BEIJING URBAN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 总部地点:北京
- 成立时间:1958年
-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口号:精心设计、雷厉风行、唯实创新、力求卓越
公司简介
简介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BEIJING URBAN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简称北京城建设计总院)前身是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专门为中国第一条捷运北京捷运1号线勘察设计而成立的勘察设计综合型谘询公司。公司承担大量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项目及国外的工程谘询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总体、总承包单位。
规模
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按业务领域下设轨道交通院、建筑院、市政院、勘测院4个专业设计院,11个职能部门, 在国内外设27个分支机构(分院),7家参股或控股投资公司。现持有轨道交通、建筑、市政、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的工程设计、谘询、造价、勘察综合类、测量、地质灾害评估、施工图审查等多项甲级资质及城市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社会投资谘询评估等资格。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北京城建设计总院作为全国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勘察设计单位, 50年多来,从中国第一条捷运线开始,承接了北京捷运1、2、5、10、13号线和南京捷运1、2、3号线、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天津、青岛、瀋阳、大连、武汉等国内三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研究、谘询、勘测与设计工作,以及朝鲜、伊朗、越南等国外工程的设计工作,规模约1400公里。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承担的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线路中,已有二十多条、500多公里的线路通车运营,还有30多条线路正在开展设计工作。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北京城建设计总院作为全国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勘察设计单位, 50年多来,从中国第一条捷运线开始,承接了北京捷运1、2、5、10、13号线和南京捷运1、2、3号线、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天津、青岛、瀋阳、大连、武汉等国内三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研究、谘询、勘测与设计工作,以及朝鲜、伊朗、越南等国外工程的设计工作,规模约1400公里。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承担的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线路中,已有二十多条、500多公里的线路通车运营,还有30多条线路正在开展设计工作。

历史沿革
1958年7月,在天津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与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共同组建地下铁道设计处,编属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
1958年8月北京捷运局成立,于1958年11月和1959年5月,相继组建局属钻探队和测量队。局机关设地质科。1960年8月,地下铁道设计处由天津迁至北京,调归北京捷运局领导。
1961年3月钻探队、测量队、地质科合併成立勘测队,归属地下铁道设计处领导,改名为地下铁道勘测设计处。
1961年7月,捷运筹建暂停,捷运局撤消,捷运勘测设计处于1962年1月1日划归铁道部铁路专业设计院领导。1963年1月1日,又转归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领导,改名为铁道科学研究院地下铁道研究所。
1965年2月4日毛泽东主席对修建北京捷运批示后,5月1日北京 捷运局又重新成立,地下铁道研究所回归捷运局领导,改名为地下铁道勘测设计处。
1970年3月捷运勘测设计处改为铁道兵地下铁道勘测设计队,团级建制,代号为总字507部队。先编属铁道兵第十五师代管,后改归铁道兵捷运指挥部领导。
1975年5月,部队代号改为89122部队。
1976年3月,铁道兵地下铁道勘溯设计队改为基建工程兵北京市办公室勘测设计队,代号为建字918部队。
1978年12月1日,基建工程兵北京市办公室改为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科研设计院。1980年3月2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科研设计院由团级单位改为师级单位,设计室和勘测队由营级单位改为团级单位。此时,该院管理机构设政治部、综合计画处、院务处和道桥线路、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设备四个设计室、一个科研所、一个勘测队。
1983年7月1日,部队集体转业,改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总公司设计院。1983年7月12日经北京市建委批准,又改名为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仍隶属北京城建总公司领导。至1990年底,该院的管理机构是:院办公室、经营开发部、技术开发部、建筑设计室、结构设计室、设备设计室、捷运与轻轨交通研究所、预算室、电子计算机室,以及劳动人事科、财务科、行政科、集体经济管理科、房屋开发办公室。党群系统设:党委组织部、工会、团委。下属单位有:勘测处、海南分院、防水公司、装饰装潢部。
2000年7月实行股份制改造,并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定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与服务
工民建筑领域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北京城建设计总院广泛涉足居住区规划与住宅、体育场馆、学院建筑、商业办公以及交通枢纽、控制中心、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
代表工程:国家体育馆、奥林匹克运动员村、五棵松奥林匹克文化体育中心、北京中关村地下空间开发及综合管廊、北京城建大厦、北京动物园公交枢纽、安哥拉社会住宅项目正在开展大规模施工和现场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领域
在市政工程领域,北京城建设计总院轨道交通高架桥樑体系技术领先、隧道过轨工程与风险检测评估技术先进、快速公交工程经验丰富、交通规划分析日臻完善、大型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能力较强。
代表工程: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道路、交通、过轨、桥樑、BRT、给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
勘察测绘领域
在勘察测绘领域,北京城建设计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甲级岩土工程勘察、测绘单位之一,是全国第一家从事地下铁道勘察、测绘的大型企业,从事各类工程的勘察、测绘、监测检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超大型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全国领先。
代表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奥运村、国家大剧院、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京沪高铁等工程勘测及地基基础施工工程。
管理团队
专家委员会
总院专家委员会为总院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重要一环,总院专家每2年换届评选一次,根据基层推荐,集中评审的原则,评选出德才兼备、业绩突出、成果显着、专业技术水平卓越、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并在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拔、培养,推出勘察设计大师及院士。
院士专家工作室
院士专家工作室由施仲衡院士领衔负责,并聘请知名专家进入工作室作为研究导师。工作室设专职和兼职的研究人员,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同时吸收博士后进入工作室从事研发工作。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 精心设计、雷厉风行、唯实创新、力求卓越 |
设计理念 | 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绿色环保 |
质量方针 | 心设计、诚信第一、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
企业荣誉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首都劳动奖状 |
全国捷运党建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中国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 | 北京市“重契约、守信誉”单位 |
首都精神文明单位 | 北京市诚信企业 |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
企业成果
优秀工程谘询
国家级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等级 | |
1 | 青岛市捷运一期工程(3号线)可行性科研研究报告 | 201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奖 | 一等奖 |
2 | 北京捷运十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3 |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越江隧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 200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4 | 杭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三等奖 |
5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 2005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奖 | 二等奖 |
6 | 伊朗德黑兰捷运一、二号线专题研究报告 | 2003年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7 |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二期工程总体方案研究 | 1999年度中国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等级 | |
1 | 北京捷运六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0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奖 | 二等奖 |
2 | 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2010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奖 | 三等奖 |
3 | 北京捷运10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9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4 |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9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5 |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2009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三等奖 |
6 | 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8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7 |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朝天门-大学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8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8 |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2007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9 |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越江隧道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 2007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10 | 杭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7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11 | 北京捷运十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6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12 | 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三等奖 |
13 | 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14 | 越南河内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15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 2005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16 | 南京捷运二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4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17 | 直线电机系统在在首都机场线的套用研究 | 2004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三等奖 |
18 | 伊朗德黑兰捷运一、二号线谘询设计报告 | 2003年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19 | 北京捷运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3年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20 | 阜内大街道路改造规划设计 | 2002年北京市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21 | 青岛市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1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22 | 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2001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23 | 广州火车站站前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2000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24 | 瀋阳市轨道交通张-黎线共城预可行性研究 | 2000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25 | 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2000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二等奖 |
26 |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二期工程总体方案研究 | 1999年北京市工程谘询协会优秀工程谘询成果 | 一等奖 |
北京市、部级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等级 | |
1 |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套用研究 | 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 三等奖 |
2 |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套用研究 | 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3 | 奥运村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套用 | 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4 |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多功能集成系统研究 | 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5 | 北京机场线直线电机系统轨道及车辆基地创新研究与套用 | 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6 | 北京捷运小间距、长距离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7 | 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空间格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套用 | 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8 | 新型隔振技术的研究与套用 | 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 | 一等奖 |
9 | 强震环境下北京捷运地下结构抗震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 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10 | 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 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1 | 捷运暗挖车站新型通风空调系统研究 | 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12 | 新版国际《捷运设计规範》制订与套用 |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3 | 东直门站深基坑及大型暗挖地下方厅施工技术 |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4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综合设计技术研究 | 200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15 | 北京捷运5号线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6 | 地下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 |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然 |
17 | 国家大剧院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8 |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勘察规範 |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19 | 北京市标準《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技术规程》 |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20 | 伊朗德黑兰捷运一、二号线综合综合技术研究与套用项目 | 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1 | 捷运暗挖双跨距形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 二等奖 |
22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 二等奖 |
23 |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範 |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 三等奖 |
24 | 捷运超浅埋暗挖双层平顶直墙过街通道综合施工技术 |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 | 三等奖 |
25 | 超浅埋多跨框架结构暗挖技术研究 | 19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6 | 捷运与轻轨线路综合工程设计CAD系统研究 |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7 | 北京西站捷运综合大厅装饰设计与施工技术 |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8 | 深大基坑钢支撑支护体系在国贸二期工程中的套用与研究 |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9 | 捷运工务专业CAD设计系统 |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30 | 北京捷运工程土建概算定额研究 | 199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31 | 超浅埋暗挖地下商场设计与施工 | 199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2 | 北京捷运大北窑站连续墙十字桩盖挖逆作新技术研究 | 199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33 | 北京捷运区间隧道标準断面最佳化 | 199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34 | 西客站预埋捷运车站设计与施工技术 |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35 | 平顶直墙超浅埋暗挖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6 | 异形平面箱形基础基底反力係数的研究 | 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7 | 国家标準《地下铁道设计规範》 | 1993年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8 | 捷运盖挖法施工技术研究 |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39 | 液化气降温压力储存方法 |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0 | GRC建筑构件试验楼 | 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1 | 隧道刚柔渗透型防水施工技术 | 199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2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综合施工技术 |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3 | 盖挖法用于热力管网穿越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4 | 盾牌遇水膨胀橡胶及腻子防水材料的研究 |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5 | 北京市城市交通综合体系规划研究 | 199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43 | 盖挖法用于热力管网穿越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4 | 昌平脚踏车场跑道施工测量 | 1989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45 | DT-88轨道减振器 | 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6 | 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 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7 | 大直径机械钻孔灌注桩扩孔钻头 | 198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48 | 北京市居民出行规律调查 | 1987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等级 | |
1 | 奥运村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套用 | 2010年中国建研院CABR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 | 快速公交(BRT)套用技术研究 | 2010年中国建研院CABR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3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準》 | 2009年中国建研院CABR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
4 | 捷运多层多跨矩形框架结构暗挖车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2009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
5 | SMW工法在深大基础中的套用技术研究 | 2008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DG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 |
6 | DJR系列建筑结构胶及其套用技术 | 2003年“中联重科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 |
优秀勘察设计
国家级优秀设计奖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
1 | 国家体育馆 | 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 金奖 |
2 | 奥林匹克公园(B)区奥运村 | 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 银奖 |
3 | 北京市液化石油气第三储备厂 | 1993年国家优秀设计奖 | 优秀奖 |
北京市优秀设计奖
获奖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
1 | 北京捷运5号线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一等奖 |
2 | 北京捷运十号线一期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一等奖 |
3 |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工程(与市政院合作)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一等奖 |
4 |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二等奖 |
5 | 中关村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建筑)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二等奖 |
6 | 伊朗德黑兰捷运1号线北延伸线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7 | 北京捷运5号线雍和宫站(地下建筑)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8 | 北京通惠家园(通惠家园层间隔震结构设计)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9 | 北京捷运1、2号线AFC系统(自动售检票)土建改造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10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桥樑工程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11 | 重庆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牛角沱站 |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三等奖 |
12 | 南京捷运一号线一期工程 | 2008年度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市政公用工程二等奖 |
13 | 上海捷运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 |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市政公用工程二等奖 |
14 | 深圳捷运罗湖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 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 市政公用工程三等奖 |
15 | 深圳捷运一期工程竹子林车辆段 | 2005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三等奖 |
16 | 北京捷运八-通线工程 | 2005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二等奖 |
17 | 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西直门-东直门)城市铁路高架桥工程 | 2003年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一等奖 |
18 | 伊朗德黑兰捷运一期工程(E2-M2)设计 | 2001年度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一等奖 |
19 | 北京城市捷运西直门至东直门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 | 2001年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二等奖 |
20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科技开发综合楼基坑工程 | 2001年部级优秀勘察设计 | 三等奖 |
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
编写参编规範
序号 | 类别 | 标準名称 | 主编/参编 |
1 | 国标 | 《捷运设计规範》 | 主编 |
2 | 国标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範》 | 参编 |
3 | 国标 |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 参编 |
4 | 国标 | 《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规範》 | 参编 |
5 | 国标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範》 | 参编 |
6 | 国标 |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估算指标》 | 主编 |
7 | 国标 |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第十册 机电设备》 | 主编 |
8 | 国标 |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 参编 |
9 | 国标 |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範》 | 参编 |
10 | 国标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準》 | 参编 |
11 | 国标 |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範 | 主编 |
12 | 行标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準》 | 主编 |
13 | 行标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 | 参编 |
14 | 行标 |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範》 | 参编 |
15 | 行标 |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 参编 |
16 | 地标 | 《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十三册捷运工程) | 参编 |
17 | 地标 | 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十一册 捷运工程》 | 参编 |
18 | 地标 | 《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技术规程》 | 参编 |
19 | 地标 |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 主编 |
20 | 地标 | 《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防水技术规程》 | 参编 |
21 | 地标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範技术要求》 | 主编 |
22 | 地标 | 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 | 主编 |
23 | 协会 |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範》 | 参编 |
24 | 协会 | 《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 | 参编 |
25 | 协会 |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 | 参编 |
26 | 协会 |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 参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