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于2001年6月组建而成。设有法律、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大学语文五个教研室,以及WTO与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设有法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定位準确。成立至今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东交通学院文法学院
- 创办时间:2001年6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工科
- 所属地区:中国济南
- 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
- 校训:明德至善,格物致知
- 级别:二级学院
- 上级院校:山东交通学院
师资力量
目前文法学院共有专职教师36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讲师26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26人、博士学位8人。有6人具有律师职业资格,1人具有仲裁员资格,在校学生428人。
基本定位
以公共理论课程建设为基础,以“艺术设计”“法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为主体,以重点学科和学士学位点建设为嚮导,四位一体,相互促进;凝聚全系力量,整和学术群体,提高师资水平,使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教育研究有新的突破,“法学”、“行政管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为烘托学校的人文气氛做出新的贡献。
系办学的基本定位是:大学语文教学与法学、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和主体,以重点学科和学士学位点建设为导向,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凝聚全系力量,整合学术群体,提高师资水平,使学校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有新的突破,使法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创造学校人文研究新特色。
专业设定
法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分设两个专业方向:
公路交通法方向、水上交通法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够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国家法制建设的趋势,具备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交通行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交通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智慧财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公路法、海商法、交通行政执法等。
基本技能:
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使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法学(交通法学)专业所必须的外语、计算机、经济、调研、社交、演讲与口才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法学专业所必须的民商法、行政法学、公路法学、交通行政执法、交通安全法学、车辆知识、海商法、国际经济贸易法等专业知识。具备法学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交通、行政、管理等学科的知识面。对本专业範围内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具有从事独立从事法律工作的基本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分设三个专业方向: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产品造型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套用能力,能够掌握资讯时代对设计的要求,可以熟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的艺术设计领域的设计和创新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设计素描、装饰色彩、构成、技法表现、电脑辅助设计、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史等;专业方向课程:交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包括道路景观设计、交通场站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装饰材料与工程概算、城乡交通环境综合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主要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广告招贴设计、样本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电子出版物设计等。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方向主要包括设计製图、设计製造基础、模型设计与製作、产品设计程式与方法、产品设计基础、产品设计创新与开发、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等。
基本技能:
通过专业教育,使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须的外语、计算机、经济、市场调研、社交、演讲与口才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艺术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创作的专业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素质和创新能力、利用现代设计手段进行设计项目创意策划、製作的实践能力。
建设成果
自1988年以来,系部教师在国内学术刊物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软科学》、《美术观察》、《山东经济》、《理论学刊》、《理论学习》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主编、参编各种着作、教材20多部,承担了《社会转型期的德育工作研究》、《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等十几项省部级和校级教、科研课题。多篇论文和多项教科研课题获省部级表彰,95年以来共获省级、校级各类奖励60多项。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部)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好书,建一个明星社团,办一份学生资办刊物,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次校内外大型文化活动)。现有“书友会”、“法律协会”、“书画协会”、“演讲朗诵协会”等10余个社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