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理学院由数学、物理和力学三大学科组成,目前设有二个专业,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套用物理学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东交通学院理学院
- 学校类型:数学、物理和力学
- 主要院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套用物理学专业
- 招生时间:2005年
学院概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套用物理学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学生规模近260人。在完成专业建设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率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部门现有教师总计7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59人,已经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为91%,目前还有6人博士在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7人,讲师55人。1人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
理学院设定有5个教研室,即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教研室、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力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另外还设定有物理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数学实验室和数学研究所。
专业设定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套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基本规格
(一)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 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理论联繫实际,勤奋好学,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4、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守纪律、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知识结构
1、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2、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软体套用、开发的技术知识;
3、了解计算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技术及套用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4、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三)能力结构
1、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体),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2、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体设计开发能力;
4、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蹤与创新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译的能力;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鍊和养护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鍊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準,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主干学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
四、主要课程
大学外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机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最最佳化方法、大学物理、资料库原理与套用、算法设计与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现代密码学等。
套用物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物理学知识和技能从事套用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实际套用能力的複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公司、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套用物理学和电子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作,及电子仪器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
(一)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求实,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理论联繫实际,勤奋好学,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
4、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知识结构
1、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套用物理学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3、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4、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套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5、了解我国科学技术、智慧财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套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7、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三)能力结构
1、具备运用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套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的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套用能力。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4、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鍊和养护身体的知识与方法,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制健康标準。
三、主干学科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感测器原理与套用、单片机原理与套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半导体物理器件、计算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
主要成就
近几年来数理系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五项省部级课题和多项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外还承担了多项教研课题,其中有数项获得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总计120余篇,其中有近3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
由数理系负责组织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从2003年首次参加比赛以来,先后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多项荣誉。
在学校向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的迈进中,数理系正在找準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