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作家里德。
基本介绍
- 书名: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
- 作者:(美国)(AllanReid)里德
- 定价:60.00 元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
- 开本:16
版权资讯
书 名: 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
ISBN: 9787115191809
内容简介
《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分两部分,第1部分对应线上课程的内容,第2部分包含线上课程中的所有实验以及新增的挑战性实验。《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涵盖的主题包括Internet的发展历程和用途、帮助台提供技术支持的流程以及各个帮助台小组的职责、网路升级的流程、子网划分、NAT和PAT、使用CiscoIOSCLI和SDM配置网路设备的步骤、路由选择协定的原理和配置方法、ISP提供的各种服务、ISP在确保网路安全以及监视和维护网路方面的职责以及排除网路故障的方法和流程等。
《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针对的主要是选修了思科网路技术学院课程《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的读者,也可供网路爱好者学习基本网路知识时使用。
作者简介
AllanReid是加拿大多伦多Centennial大学CATc课程的领导者和CCNA以及CCNP的教师。他还是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系的教授和Centennial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和课程督导员。他开发并为私人和公共组织讲授网路课程,同时开发并执行许多证书、文凭和学位项目。Allan也是一位思科网路技术学院的课程开发者。除了教学工作外,他还活跃在计算机和网路领域超过了25年,目前是一家专业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设计、管理和网路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负责人。Allan是《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4广域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171443)和《LlsingaNetworker'sjoumal》的作者,后者是《ANetworker'sloumal》(CiscoPress,ISBN:1587131587)的补充读物。最近,Allan和’limLorenz合作编写了“CCNADiscovery”线上教程,包括“家庭和小型企业网路”,“以及企业中的路由和交换简介”。
JimLorenz是思科网路技术学院的教师和课程开发者,jim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多本思科技术书籍,包括《FundamentalsofUNIXCompanionGuide》(CiscoPress,ISBN:1587131404)和《CCNA实验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104335)。他在信息系统领域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涉及的领域从编程和资料库管理,到网路设计和项目管理。Jim为私人和公共机构开发和讲授计算机和网路课程。作为在亚利桑那州Chandler-Gilbert社会大学中的思科网路技术学院的管理者,他开创了信息技术学院(ITI),并设立了一些学位项目和证书。最近,他和AllanReid合作编写了“CCNADiscovery”线上教程,包括“家庭和小型企业网路”,以及“企业中的路由和交换和简介”。
编辑推荐
《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是思科网路技术学院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的官方配套教材。通过将网路概念套用于您在中小型企业或lSP工作时可能遇到的网路中来阐述它们。
《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由Cisco讲师编写。旨在作为参考书供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以巩固课程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时间。另外,《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还包含CCENT/CCNA考试涉及的主题。
《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的编排有助于使读者将重点放在重要概念上,从而成功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目标——在每章开始部分以问题的形式概述本章的核心概念。
·练习和实验——在每章末尾列出所有相关的练习和实验,最大限度地节省读者的时间。
複习题——每章末尾的複习题採用与线上课程中的问题相同的风格。帮助读者评估学习效果。附录提供了答案并进行了解释。
较难的问题和练习——位于每章末尾,读者必须对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完成。附录提供了答案并进行了解释。
实验——通过执行《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第2部分包含的课程实验和新增的挑战性实验中的所有任务,掌握课程中介绍的动手技能。
How-to——标识了执行特定任务所需的步骤。
练习——标识了来自线上课程的30多个练习.这些练习旨在加深读者对主题的理解。这些练习使用的档案可在配套光碟中找到。
PacketTracer练习——使用贯穿《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的PacketTracer练习,以可视化的方式探索网路概念,这些练习使用的档案可在配套光碟中找到。
实验——《思科网路技术学院教程CCNADiscovery——在中小型企业或ISP工作》第2部分包含42个来自线上课程的实验以及3个更具挑战性的实验。这些实验是CCNADiscovery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让读者能够複习核心概念和实验内容。为考试做好準备。
目录
第1部分概念
第1章Internet及其用途
1.1目标
1.2什幺是Internet
1.2.1Internet和标準
1.2.2ISP与ISP服务
1.3Internet服务提供商
1.3.1向最终用户提供Internet服务
1.3.2Internet层次结构
1.3.3确定Internet的结构
1.4ISP连线
1.4.1对ISP的要求
1.4.2ISP小组的角色与职责
1.5总结
1.6练习和实验
1.7複习题
1.8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2章帮助台
2.1目标
2.2帮助台技术人员
2.2.1ISP帮助台组织
2.2.2ISP技术人员的角色
2.2.3与客户沟通
2.3OSI模型
2.3.1使用OSI模型
2.3.2OSI模型中的协定和技术
2.3.3使用OSI模型排除故障
2.4ISP故障排除
2.4.1帮助台故障排除场景
2.4.2创建和使用帮助台记录
2.4.3现场故障排除流程
2.5总结
2.6练习和实验
2.7複习题
2.8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3章规划网路升级
3.1目标
3.2常见问题
3.2.1现场勘察
3.2.2物理和逻辑拓扑
3.2.3网路需求文档
3.3规划网路升级
3.3.1网路升级
3.3.2物理环境
3.3.3布线考虑事项
3.3.4结构化布线
3.4购买和维护设备
3.4.1购买设备
3.4.2选择网路设备
3.4.3选择LAN设备
3.4.4选择网路互联设备
3.4.5网路设备升级
3.4.6可靠性与可用性
3.4.7IP位址规划
3.5总结
3.6练习和实验
3.7複习题
3.8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4章规划地址结构
4.1目标
4.2LAN中的IP位址
4.2.1複习IP位址
4.2.2划分子网
4.2.3分类子网划分
4.2.4自定义子网掩码
4.2.5子网之间的通信
4.2.6IPv
4.3NAT和PAT
4.3.1基本网路地址转换(NAT)
4.3.2IPNAT术语
4.3.3静态和动态NAT
4.3.4基于连线埠的网路地址转换(PAT)
4.3.5IPNAT存在的问题
4.4总结
4.5练习和实验
4.6複习题
4.7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5章配置网路设备
5.1目标
5.2ISR初始配置
5.2.1ISR的物理安装
5.2.2启动过程
5.2.3带内与带外路由器配置
5.2.4CiscoIOS程式
5.3使用SDM配置ISR
5.3.1SDMExpress
5.3.2配置串列WAN连线
5.3.3CiscoSDM与SDMExpress
5.3.4使用CiscoSDM配置动态NAT
5.4使用IOSCLI配置路由器
5.4.1命令行界面和模式
5.4.2使用CiscoIOSCLI
5.4.3使用Show命令
5.4.4基本配置
5.4.5配置接口
5.4.6配置默认路由
5.4.7配置DHCP服务
5.4.8使用CiscoIOSCLI配置静态NAT
5.4.9将Cisco路由器配置备份到TFTP伺服器
5.5将CPE连线到ISP
5.5.1安装CPE
5.5.2通过WAN连线客户
5.5.3选择WAN连线
5.5.4配置WAN连线
5.6Cisco2960交换机初始配置
5.6.1独立交换机
5.6.2给Cisco2960交换机加电
5.6.3将LAN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
5.6.4CDP
5.7总结
5.8练习和实验
5.9複习题
5.10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6章路由选择
6.1目标
6.2启用路由选择协定
6.2.1路由选择基础
6.2.2路由选择协定
6.2.3常见的内部路由选择协定
6.2.4组织内的路由选择
6.2.5配置和检查RIP
6.3外部路由选择协定
6.3.1自主系统
6.3.2自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
6.3.3跨越Internet的路由选择
6.3.4外部路由选择协定和ISP
6.3.5配置和核实BGP
6.4总结
6.5练习和实验
6.6複习题
第7章ISP服务
7.1目标
7.2ISP服务简介
7.2.1ISP服务
7.2.2可靠性与可用性
7.3支持ISP服务的协定
7.3.1複习TCP/IP协定
7.3.2TCP和UDP
7.3.3TCP与UDP的差异
7.3.4支持多种服务
7.4域名服务
7.4.1TCP/IPHOSTS档案
7.4.2DNS
7.4.3DNS域名解析
7.4.4配置DNS伺服器
7.5服务和协定
7.5.1支持HTTP和HTTPS
7.5.2支持FTP
7.5.3支持SMTP、POP3和IMAP
7.6总结
7.7练习和实验
7.8複习题
7.9较难的问题和练习
第8章ISP的职责
8.1目标
8.2ISP在安全方面的考虑
8.2.1ISP安全
8.2.2最佳安全实践
8.2.3数据加密
8.3安全工具
8.3.1拒绝服务攻击
8.3.2访问列表和连线埠过滤
8.3.3防火墙
8.3.4IDS和IPS
8.3.5无线安全
8.3.6主机安全
8.4监控和管理ISP
8.4.1服务等级协定
8.4.2监控网路链路的性能
8.4.3使用带内工具管理设备
8.4.4使用SNMP和syslog
8.5备份和灾难恢复
8.5.1导致数据丢失的原因
8.5.2备份介质
8.5.3档案备份方法
8.5.4备份系统的维护
8.5.5备份和恢复CiscoIOS映像档案
8.5.6有关灾难恢复的最佳实践
8.6总结
8.7练习和实验
8.8複习题
第9章故障排除
9.1目标
9.2故障排除方法和工具
9.2.1OSI模型和故障排除
9.2.2故障排除方法
9.2.3故障排除工具
9.3排除第1层和第2层故障
9.3.1第1层和第2层故障
9.3.2排除设备硬体和引导故障
9.3.3排除电缆和设备连线埠故障
9.3.4排除LAN连线故障
9.3.5排除WAN连线故障
9.4排除第3层IP编址故障
9.5IP设计和配置问题
9.6IP位址规划和分配问题
9.7DHCP和NAT问题
9.8排除第3层路由选择故障
9.8.1第3层路由选择问题
9.8.2动态路由选择错误
9.9排除第4层和上层故障
9.9.1第4层数据流过滤错误
9.9.2排除上层故障
9.9.3使用Telnet检查上层连线性
9.10备考Cisco认证
9.10.1知识、技能和能力
9.10.2网路知识、技能和能力
9.10.3下定决心
9.10.4制订计画
9.10.5了解考试情况
9.11总结
9.12练习和实验
9.13複习题
第10章综合套用
10.1综合性练习
10.2练习和实验
第2部分实验
第1章Internet及其用途实验
实验1.1使用traceroute绘製ISP连线图(1.2.c.)
任务1在计算机中运行tracert实用程式
任务2解读tracert输出以确定ISP连线
任务3绘製ISP连线图
任务4路由跟蹤工作表
第2章帮助台实验
第3章规划网路升级实验
实验3.1评估布线升级计画(3.2.4)
任务1分析现有平面图
任务2评估新楼层空间规划
任务3分析楼层空间和布线规划
任务4思考题
第4章规划地址结构
实验4.1将网路划分成多个子网(4.1.5)
任务1分析网路
任务2计算自定义子网掩码
任务3指定主机IP位址
任务4考虑其他子网划分方案
任务5思考题
实验4.2确定PAT转换(4.2.4)
任务1确定计算机的IP位址
任务2确定网关路由器或ISR的IP位址
任务3显示netstat基準结果
任务4显示活动的网路连线
任务5确定转换后的地址
任务6思考题
第5章配置网路设备实验
实验5.1给集成服务路由器通电(5.1.3)
第一部分路由器安装的启动
任务1安装路由器并连线接地线(可选)
任务2安装紧凑快闪记忆体卡(可选)
任务3连线PC并配置终端仿真程式
任务4给ISR通电
任务5排除路由器故障
第二部分使用show命令显示路由器信息
任务1显示路由器的运行配置
任务2显示路由器的启动配置
任务3将运行配置保存到启动配置中
任务4使用命令showversion显示路由器系统信息
任务5思考题
实验5.2使用SDMExpress配置ISR
任务1配置要连线到路由器的PC并启动CiscoSDM
任务2执行初始基本配置
任务3配置LANIP位址
任务4取消选择DHCP伺服器
任务5配置WAN接口
任务6启用防火墙和安全设定
任务7检查并完成配置
任务8思考题
实验5.3使用SDM配置动态NAT(5.2.4)
任务1将PC连线到路由器
任务2配置SDM以显示CiscoIOSCLI命令
任务3启动基本NAT嚮导
任务4为NAT选择WAN接口
任务5思考题
实验5.4使用CiscoIOSCLI配置基本的路由器设定(5.3.5)
任务1配置主机的IP设定
任务2登录每台路由器并配置主机名与密码
任务3显示路由器的运行配置
任务4配置R1的串列接口
任务5显示有关R1的串列接口的信息
任务6配置R2的串列接口
任务7显示有关R2的串列接口的信息
任务8核实串列连线是否运行正常
任务9配置R1的快速乙太网接口
任务10显示有关R1的快速乙太网接口的信息
任务11配置R2的快速乙太网接口
任务12显示有关R2的快速乙太网接口的信息
任务13在两台路由器上保存配置
任务14检查两台路由器的配置
任务15核实快速乙太网连线是否运行正常
任务16(选作)测试连线性
实验5.5使用SDM和CiscoIOSCLI配置DHCP(5.3.7)
任务1使用IOS配置基本路由器设定并使用SDM配置PAT
任务2使用IOS配置DHCP并对其进行测试
任务3思考题
实验5.6使用SDM配置PAT及使用CiscoIOS配置静态NAT(5.3.8)
任务1使用IOS配置基本路由器设定并使用SDM配置PAT
任务2使用IOS配置并核实静态NAT
任务3思考题
实验5.7使用“超级终端”管理路由器的配置档案(5.3.9a)
任务1配置主机的IP设定
任务2登录路由器R1并配置基本设定
任务3显示路由器R1的配置
任务4保存R1的配置
任务5开始捕获运行配置档案
任务6停止捕获配置档案
任务7整理捕获的配置档案
任务8清除启动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任务9使用保存的文本档案重新配置路由器R
任务10修改捕获的R1配置档案并使用它来配置路由器R
任务11核实网路运行正常
实验5.8使用TFTP管理路由器的配置档案(5.3.9b)
任务1组建网路并核实连线性
任务2使用TFTP保存CiscoIOS配置
任务3使用TFTP恢复CiscoIOS配置
任务4思考题
实验5.9规划WAN升级(5.4.3)
任务1确定WAN升级的业务需求
任务2可供企业选择的WAN连线方式
任务3确定最佳的WAN连线方式
任务4小组讨论
实验5.10给交换机通电(5.5.2)
任务1交换机安装与接地(选作)
任务2将计算机连线到交换机
任务3配置PC的终端仿真程式
任务4交换机通电
任务5排除交换机故障
任务6思考题
实验5.11配置Cisco2960交换机(5.5.4)
任务1将主机连线到交换机并配置它们
任务2将路由器连线到交换机并配置路由器
任务3对交换机进行初始配置
任务4配置VLAN1的管理接口
任务5核实交换机的配置
任务6使用ping和Telnet检查连线性
任务7确定交换机获取到哪些MAC地址
任务8配置基本连线埠安全
任务9将另一台PC连线到安全交换机连线埠
替代任务9修改H2的MAC地址(选作)
任务10重新启用连线埠
任务11设定连线埠的速度和双工模式
任务12退出交换机
任务13思考题
第6章路由选择实验
实验6.1根据路由选择表创建网路示意图(6.1.2)
任务1查看路由器R1的路由选择表
任务2分析路由器R2的路由选择表条目
任务3记录路由器接口和IP位址
任务4绘製网路拓扑图
任务5思考题
实验6.2配置和核实RIP(6.1.5)
任务1组建网路并配置路由器
任务2给主机配置正确的IP位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任务3查看路由选择表
任务4测试端到端连线性
任务5配置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协定
任务6显示每台路由器的路由选择表
任务7测试端到端连线性
任务8使用调试观察RIP通信
任务9思考题
实验6.3配置BGP和默认路由(6.2.4)
任务1在每台路由器中配置基本信息
任务2配置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
任务3在两台ISP路由器中配置BGP
任务4查看路由选择表
任务5测试连线性
任务6查看ISP路由器中的BGP信息
任务7思考题
第7章ISP服务实验
实验7.1编辑WindowsHOSTS档案(7.3.1)
任务1查找Windows中的HOSTS档案
任务2编辑HOSTS档案
任务3测试新的域名映射
任务4思考题
实验7.2查看WindowsDNS伺服器中快取的DNS信息(7.3.3)
任务1使用WindowsServer的DNS管理工具
任务2执行DNS查找
任务3查看快取的DNS条目
任务4思考题
实验7.3创建主要和辅助正向查找区域(7.3.3)
任务1在WindowsDNS伺服器中创建主要正向查找区域
任务2在主要正向查找区域中添加主机记录
任务3创建辅助正向查找区域
任务4思考题
第8章ISP的职责实验
实验8.1保护本地数据和传输的数据(8.1.3)
第一部分保护本地数据
任务1保护资料夹Bob'sFiles
任务2测试Joe对Bob'sFiles的许可权
第二部分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时识别安全通信信道
任务1识别安全网页
任务2检查对不受信任的来源进行安全访问的警告
实验8.2规划访问控制列表和连线埠过滤器(8.2.1)
任务1将客户端A限定在子网内
任务2禁止客户端B访问伺服器A,但允许它访问伺服器B和Internet
任务3只允许客户端A使用SSH访问路由器
实验8.3研究Anti-X软体产品(8.2.5)
任务1确定三款产品
任务2比较价格
实验8.4解释服务等级协定(8.3.1)
任务1複习典型的客户需求
任务2分析SLA範本并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实验8.5使用Wireshark执行网路捕获(8.3.2)
任务1安装并启动Wireshark
任务2选择用来捕获分组的接口(可选)
任务3开始网路捕获
任务4分析Web数据流信息(可选)
任务5过滤网路捕获
任务6思考题
实验8.6使用Telnet管理远程网路设备(8.3.3a)
任务1组建网路并核实连线性
任务2从主机建立Telnet会话
任务3在两台路由器之间执行基本的Telnet操作
任务4在多台路由器之间执行Telnet操作
任务5使用多个串联的Telnet会话
任务6思考题
实验8.7使用SSH配置远程路由器(8.3.3b)
任务1使用SDM将ISR配置为接受SSH连线
任务2(可选)在非SDM路由器中配置SSH
任务3配置SSH客户端并将PC连线到ISR
任务4检查Cisco1841ISR的配置
任务5从Cisco1841ISR注销
任务6思考题
实验8.8规划备份解决方案(8.4.2)
任务1选择介质和备份硬体
任务2设计备份计画和流程
实验8.9使用TFTP管理CiscoIOS映像(8.4.3a)
任务1组建网路并核实连线性
任务2收集有关路由器存储器和IOS映像的信息
任务3使用TFTP保存CiscoIOS映像
任务4使用TFTP更新CiscoIOS映像
任务5思考题
实验8.10使用ROMmon和TFTP管理CiscoIOS映像(8.4.3b)
任务1组建网路并核实连线性
任务2收集有关路由器存储器和IOS映像的信息
任务3使用TFTP保存CiscoIOS映像
任务4IOS恢複方法
任务5使用ROMmon模式
任务6使用ROMmon和tftpdnld恢复IOS映像(可选)
任务7思考题
第9章故障排除实验
实验9.1按OSI层将CCENT考试目标分类(9.1.1)
任务1访问CCENT考试网页
任务2複习OSI模型中的各层
任务3思考题
实验9.2使用Wireshark观察TCP三次握手(9.1.3)
任务1为捕获分组做準备
任务2生成分组并对捕获的分组进行分析
任务3思考题
实验9.3识别布线和介质错误(9.2.3)
任务1複习乙太网设备布线
任务2组建网路并配置设备
任务3检查布线和接口链路LED
任务4检查接口的状态和连线性
任务5观察使用错误电缆的结果
任务6思考题
实验9.4排除LAN连线故障(9.2.4)
任务1组建网路并配置设备
任务2检查布线、接口LED和链路速度
任务3查看交换机接口的信息
任务4修改双工设定
任务5修改速度设定
任务6设定双工和速度设定
任务7查看邻接设备和接口的设定和特徵
任务8修改路由器的双工设定
任务9思考题
实验9.5排除WAN连线故障(9.2.5)
任务1组建网路并配置设备
任务2检查布线和接口LED
任务3检查接口的状态和连线性
任务4修改时钟速率
任务5拔出串列电缆并观察带来的影响
任务6修改封装类型
任务7思考题
实验9.6根据增长制定IP子网划分方案(9.3.3)
任务1根据网路拓扑分析子网划分需求
任务2制定子网划分方案
任务3记录网路设备和主机接口的地址
任务4思考题
实验9.7修复RIPv2路由选择问题(9.4.2)
任务1组建网路并配置设备
任务2给路由器载入脚本
任务3排除路由器BRANCH2的故障
任务4排除路由器HQ的故障
任务5排除路由器BRANCH2的故障
任务6禁用自动汇总
任务7思考题
任务8製作文档
实验9.8使用Telnet和SSH访问网路设备(9.5.3)
第一部分使用Telnet核实设备配置和连线性
任务1组建网路并核实网路层连线性
任务2从主机建立Telnet会话
任务3在两台路由器之间执行基本的Telnet操作
任务4在多台路由器之间执行Telnet操作
任务5删除R3的VTY密码
第二部分使用SSH核实设备配置和连线性
任务1在路由器R2中配置SSH
任务2使用R1的CLISSH客户端登录R
任务3思考题
实验9.9确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9.6.2)
任务1複习KSA的定义
任务2複习一个实验
任务3确定该实验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实验9.10探索CCNA备考中心(9.6.5)
任务1查找工具和资源
任务2探索CiscoCCNA备考中心
任务3探索ExamStudy区域并参加模拟考试
任务4思考题
第10章综合套用:Capstone项目
部分A複查现有网路和客户工单
部分B制定子网方案
任务1确定主机数和子网数
任务2计算自定义的子网掩码
任务3确定子网和主机IP位址
部分C建立有关网路设备接口和物理拓扑的文档
任务1记录Cisco1841路由器接口和主机的IP位址
任务2记录Linksys接口和主机的IP位址
任务3绘製升级后的网路示意图
部分D配置设备并检查默认设定
任务1检查Cisco1841客户路由器的默认设定
任务2配置Cisco1841客户路由器
任务3核实Linksys使用的是默认设定并设定SSID
任务4核实Cisco2960交换机使用的是默认设定
任务5核实主机PC为DHCP客户端
部分E连线网路设备并检查连线性
任务1连线网路设备
任务2检查设备配置和网路连线性
部分F为交换机配置连线埠安全
任务1显示有线主机连线的连线埠的MAC地址表
任务2清除动态获悉的MAC地址条目
任务3关闭连线埠、将其配置为接入连线埠并执行配置连线埠安全的命令
任务4显示接口的配置
任务5使用命令showport-securityinterface显示连线埠安全设定
任务6将到交换机连线埠的电缆从有线主机中拔出并将其连线到另一台PC
任务7重新连线原来的主机并恢复连线埠
附录A複习题和问题答案光碟
附录B路由器启动和密码恢复实验光碟
附录C实验设备接口和初始配置恢复光碟
术语表光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