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长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2019-06-08 09:56:11 百科

长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通信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负责人为郭元术教授,本研究所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9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5人,具备硕士学位10人。该研究所依託该校相关公路、交通、地质等行业的优势,主要从事这些学科领域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 所属:长安大学
  • 成立时间:2005年
  • 领域:公路、交通、地质等

通信与电子信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多感测器及阵列信号处理

重点研究多感测器信息获取技术、多感测器数据融合、参数及目标的识别与跟蹤、联合时频分析与子波分析、非线性信号处理、先进的数位讯号处理算法及其实现和基于神经网路、遗传算法、人工智慧、模糊逻辑等的综合智慧型信息处理及其套用,并在信源定位与跟蹤、盲信号处理、联合时频分析与子波分析、遗传算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信号检测、估值与自适应处理

重点研究波形估计及其最佳化处理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与系统设计、系统辩识及其套用、信号参数估计的理论方法等,并在参数及目标的识别与跟蹤、非平稳信号处理、先进数位讯号处理算法及其实现方法、信号的动静态检测与评价、计算机智慧型测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

重点研究现代通信技术中信息网交换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感测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GIS,GPS等理论和方法,以公路、地质、桥樑和智慧型交通系统(ITS)作为套用对象,服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

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套用

以交通领域为依託,重点研究图像和视频处理传输技术、人工智慧和模式识别技术。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该所共承担科研项目25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其中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多用户检测与精确定位的空时降维处理方法的研究(61072028)
国家西部建设项目:西部大粒径碎石填石路基控制技术研究(2001 318 81243) 200万
交通部科研项目:车-路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研究。
这些项目的完成,获得了省部级奖6项,其它奖3项,发明专利5项,其中9项成果被转让并採用,获得上千万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7篇被SCI、EI、ESTP收录,同时出版学术专着8部,出版译着1部。

对外交流与合作

1、与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共享资源,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形成不拘一格,创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
2、扩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设研发基地。
3、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方式,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交往和学术交流会等机会,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