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操作中心(NOC,Network Operation Center)是管理、监控和维护电信网路的地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操作中心
- 外文名: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 别称:网路运行中心
- 简称:NOC
- 定义:管理、监控和维护电信网路的地方
- 学科:通信技术
概述
网路操作中心又称网路运行中心。管理网路运行的机构。它负责网路的运行、操作、监视、故障处理和维护等,以保证网路的正常运行。有大型网路的企业和网路服务提供者,通常有一个网路操作中心,可以从工作站上看到网路状态的细节。网路操作中心是网路问题解决、软体分发和修改、路由、域名管理、性能监视的场所。
NOC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装有架空地板,连线设备的电缆和电线可从地板下穿过;
拥有高性能UPS系统和空调设施,为设备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天花板中安装有消防系统;
拥有网路监控工作站、伺服器、备份系统和数据存储区;
如果NOC是所在建筑或园区的主分布层设备间(MDF),则会放置有接入层交换机和分布层路由器。
除了网路支持和管理外,许多NOC还提供集中化的资源,例如伺服器和数据存储区。NOC中的伺服器通常集中在一起,构成伺服器群。伺服器群一般会被视为单个资源,但实际上它具有两项功能:备份和负载均衡。如果一台伺服器发生故障或过载,其他伺服器会接管它的工作。
群中的伺服器可以是机架安装式的计算机,相互之间通过高速交换机(乾兆乙太网或更高)连线,也可以是安装在一个机箱内的刀片式伺服器,通过机箱内的高速背板相互连线在一起。
企业NOC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高速、高容量的数据存储,即网路连线存储(NAS),集中了大量直接连线到网路的磁碟驱动器,可供任何伺服器使用。NAS设备通常连线到乙太网络,并且有自己的IP位址。图2-5显示了多个机架安装式NAS驱动器。
一种更为複杂的NAS技术是SAN(存储区域网路)。SAN是一种高速网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设备通过LAN或WAN连线在一起。
企业NOC中的设备—般安装在机架E。在大型NOC中,机架通常与房间—样高,可以相互连线。往机架匕安装设备时,必须确保通风良好,而且从前后都能接触到设备。另外,设备还必须适当接地。
设备管理
NOC对网路及其设备的管理有3种方式:本地终端方式、远程telnet命令方式和基于SNMP的代理/伺服器方式。
(1)本地终端方式。通过被管理设备的RS一232接口与管理用计算机相连线,进行相应的监控、配置、计费及性能和安全等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使用于管理单台的重要网路设备。
(2)远程telnet命令方式。通过计算机网路对已知地址和管理口令的设备进行远程登录,并进行各种命令操作和管理。这种方式也只适用于对网路中的单台设备进行管理。与本地终端方式的区别是,远程telnet命令方式可以异地操作,不必亲临现场。
本地终端方式和远程telnet命令方式都只能针对某台具体设备,且无法提供网路运行情况的自动监视与跟蹤功能,缺少根据用户需要而开发的管理用图形界面。
(3)基于SNMP的代理/伺服器网管方式。也称S№伊网路管理模型,是计算机网路管理大都採用的模型,由网路管理站(网路管理器)、被管网路设备(网路管理代理:Agent)、被管网路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及SNMP协定组成。
设计的原则
网路运行中心按照电信级的网路管理标準和方法来设计,综合考虑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同时包容网路厂商提供的网路设备管理系统、网管平台以及面向业务和用户的网路管理系统。网路管理中心作为运行支持系统OSS的部分,保障网路的可靠运行;同时为OSS其他系统提供网路运行数据、共享数据,构成一个完整的OSS系统。
1、统一性原则
不同厂商的网路设备都提供了自己的网管系统,这样在整个网路记忆体在很多的网管系统、服务管理系统、主机管理和套用管理系统。对于管理员来说很难同时查看这些系统,因此要求统一的网管系统,建立在统—的架构下,将各个设备管理系统集成到一起。在日常维护中,网管工作的直接触发是网路事件,所以建,立统—的事件中心将所有网管连起来,在所有网管系统中只有事件和支撑的业务具共性。统一的网管系统有助于和统一的网管流程匹配,直接和业务流程挂鈎。
2、集中和分布结合原则
採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和部署太阳海多媒体网路,将网管系统的中心部署在北京,包括全辖範围内设备、事件、告警等的管理。同时在各大城市部署数据採集探头,收集当地的网路数据,进行数据的粗加工,然后和网管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集中和分布相结合,构成太阳海网路的层次式管理模型。
3、可集成性原则
整个网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集成了不同厂商的设备管理、配置管理,同时也集成了系统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服务管理和网路业务管理等。围绕管理员所关心的问题,由各个管理组件组成一个整体,共享数据和讯息。
4、伸缩性和扩展性原则
本系统的建设是分布实施,要求所建立的网路具有扩展性:扩展性体现在网管功能的扩展、网管技术的扩展、所管厂商的扩展、设备数量的扩展、所支持的网管人员的扩展等。在可扩展的同时,可以满足目前的项目需求。扩展性保证了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网管系统的可扩展方式。
5、网管系统可靠性原则
网管系统是为运营而设计的,它的好坏直捻响到运行的网路,所以网管系统本身必须是可靠的。网管系统的可靠性从两方面得到保证,一是所用的硬体设备和软体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网管系统的设计来保证可靠性。
6、高性能原则
要求网管系统运行效率高,对网路频宽和主机的资源占用少,不能影响正常的业务系统。
7、安全性原则
网管信息在网路上传输时,考虑数据的传输安全。另外,网路设备的用户认证需要考虑高强度的认证措施;网管主机本身也必须是安全的。
8、成熟性原则
所採用的技厢声品都必须是成熟的,而且有大量客户在使用,有成功的案例,代表业界的技术发展和用户发展。
9、经济实用性原则
所选用的产品、技术以及解决方案既要性能好、满足需求,同时也要实惠,不做过高的配置,即整个系统性价比要高。
10、标準化原则
所选产品和技术必须符合国际标準,互相之间町以按照标準互联。
11、易用性原则
系统必须易于使用,提供集中的GUI的界面、基于浏览器的网路信息查询。易用性体现在安装的简单性、部署的简单性和操作的简单性。
12、灵活性原则
设汁的方案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现在使用方式的灵活性、配置的灵活性、流程的灵活性等。
13、投资保护原则
当以后网路或系统升级或扩容时,必须能够利用现住的投资,无缝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