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实践教程》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柯柯、崔贯勛、邱小平、张绪玉、倪伟、高羽舒。
基本介绍
- 书名: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实践教程
- 作者:王柯柯、崔贯勛、邱小平、张绪玉、倪伟、高羽舒
- ISBN:9787302378082
- 类别:图书>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工学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
- 开本:平装
-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物联网
内容简介
本书从物联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物联网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综述、物联网与感测器、ZigBee网路技术、RFID技术、GPRS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案例的详解。
本书重点介绍了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物联网初学者打开了一扇深入学习物联网技术的大门。本书从物联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物联网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综述、物联网与感测器、ZigBee网路技术、RFID技术、GPRS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案例的详解。本书的特色是突出实践,除第1章外,每章最后一节都配有与该章内容相关的实验,且最后一章是一个具体的物联网项目——智慧型车库系统,通过开发这套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达到物联网实际项目研究与教学实训相结合的目的。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嵌入式开发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供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1章物联网技术概述
1.1物联网概述
1.1.1物联网的起源
1.1.2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1.2物联网总体架构
1.2.1物联网的物理感知层
1.2.2物联网的传输网路层
1.2.3物联网的智慧型处理层
1.2.4物联网的套用业务层
1.3物联网与泛在网
1.3.1什幺是泛在网
1.3.2物联网和泛在网之间的比较
1.4物联网的套用
1.4.1物流方面
1.4.2医疗方面
1.4.3智慧农业
1.4.4智慧型家居
1.5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
1.6本章小结
第2章物联网与感测器
2.1物联网用感测器概述
2.1.1感测器概述
2.1.2物联网用感测器的发展趋势
2.2感测器的技术基础
2.2.1工作原理
2.2.2功能用途
2.2.3输出信号标準
2.2.4材料特性
2.2.5製造工艺
2.3物联网感测器套用原理
2.3.1气体感测器原理
2.3.2烟雾感测器原理
2.3.3热释红外感测器原理
2.3.4红外测距感测器原理
2.3.5火焰感测器原理
2.3.6语音感测器原理
2.3.7温湿度感测器原理
2.4感测器实验
2.4.1气体感测器实验
2.4.2烟雾感测器实验
2.4.3热释红外感测器实验
2.4.4红外测距感测器实验
2.4.5火焰感测器实验
2.4.6语音感测器实验
2.4.7温湿度感测器实验
第3章ZigBee网路技术
3.1ZigBee概述
3.1.1ZigBee网路体系结构
3.1.2ZigBee设备类型
3.1.3原语
3.2物理层
3.2.1通信频带和信道
3.2.2调製方式和频谱扩散
3.2.3物理层服务
3.2.4物理层帧结构
3.3MAC层
3.3.1接入控制方式
3.3.2超帧
3.3.3数据传输模型
3.3.4MAC层的服务
3.3.5MAC层帧结构
3.4网路层
3.4.1网路拓扑结构
3.4.2PAN ID与地址
3.4.3邻接表
3.4.4结点入网
3.4.5路由
3.4.6广播
3.4.7网路层服务
3.4.8网路层帧结构
3.5套用支持子层
3.5.1Profile和Endpoint
3.5.2绑定和间接定址
3.5.3ACK与重发
3.5.4APS层的服务
3.5.5APS层帧结构
3.6套用层
3.6.1ZigBee结构
3.6.2标準数据类型
3.6.3AF帧结构
3.6.4ZigBee帧结构汇总
3.6.5描述符
3.6.6ZigBee设备对象
3.7ZigBee安全服务特性
3.7.1安全服务概述
3.7.2NWK层安全
3.7.3APL层安全
3.8ZigBee组网实验
3.8.1ZStack广播通信实验
3.8.2ZStack星状网路实验
3.8.3ZStack树状网路实验
3.8.4ZStack网状网路实验
第4章RFID技术
4.1RFID概述
4.1.1自动识别技术
4.1.2RFID简史
4.1.3RFID系统的组成
4.1.4RFID的分类方法
4.1.5RFID套用现状与问题
4.2RFID标準
4.2.1标準简介
4.2.2ISO/IEC相关标準
4.2.3UHF频段空中接口标準的ISO/IEC 18000标準系列
4.2.4EPC的相关标準
4.3电子标籤
4.3.1电子标籤的功能特点
4.3.2电子标籤的组成与结构形式
4.3.3电子标籤的技术参数
4.3.4电子标籤的封装
4.4读写器
4.4.1读写器的组成与功能特徵
4.4.2读写器的结构形式
4.4.3读写器的技术参数
4.4.4读写器的选择
4.5中间件和管理系统
4.6实验
4.6.1近距离ID卡读取实验
4.6.2IEEE 14443寻卡实验
4.6.3IEEE 14443写入标籤数据实验
4.6.4IEEE 14443读取标籤数据实验
4.6.5UHF900M识别单个标籤
4.6.6UHF900M识别多个标籤
4.6.7IEEE 18000读取标籤数据实验
4.6.8IEEE 18000写入标籤数据实验
第5章GPRS技术
5.1GPRS的主要接口及相关协定
5.1.1GPRS的主要接口
5.1.2GPRS数据传输和信令协定平台
5.1.3GTP协定(GPRS隧道协定)
5.1.4分组路由和传递
5.2GPRS数据传输过程
5.2.1RLC数据块传输
5.2.2RLC/MAC控制讯息
5.2.3上行链路临时块流(TBF)的建立、传输与释放程式
5.2.4下行链路临时块流(TBF)的建立、传输与释放程式
5.3GPRS网路技术
5.3.1DNS
5.3.2DHCP
5.3.3GPRS网路与外部数据网的连线
5.3.4路由技术
5.3.5漫游技术
5.4GPRS网路实验
5.4.1AT指令实验
5.4.2AT指令控制手机
第6章物联网技术综合实训
6.1项目软体功能与方案
6.1.1软体系统整体功能说明
6.1.2智慧型车库内部管理功能
6.1.3资料库伺服器网路通信程式功能
6.1.4智慧型车库Web端软体主要实现功能
6.1.5智慧型车库的客户端APP主要实现功能
6.2系统整体结构
6.3通信协定设计
6.3.1ZigBee结点与嵌入式网关通信协定设计
6.3.2嵌入式网关与TCP通信伺服器通信协定设计
6.4嵌入式网关设计与实现
6.4.1需求分析
6.4.2模组设计
6.4.3整体框架设计
6.4.4资料库设计
6.5伺服器软体设计与实现
6.5.1需求分析
6.5.2系统分层结构
6.5.3系统接口设计
6.5.4资料库设计
6.6Android程式设计与实现
6.6.1需求分析
6.6.2系统设计
6.6.3资料库设计
6.7系统实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