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疏散交通网路最佳化模型与方法》综合运用网路流模型、路径选择理论和交通仿真技术等研究工具,在应急疏散交通特性分析基础上,建立交通组织措施下静态的和动态的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模型,设计相应的高效率求解算法;基于公交导向理念,在提出各类公交导向的交通组织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公交导向的应急疏散交通组织网路最佳化与交通组织措施设计,最佳化私人交通与公共运输的综合疏散效率;通过对不同城市、不同疏散级别的应急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的实例验证,分析模型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运用仿真软体进行实证研究。
基本介绍
- 外文名:Traffic Network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 书名:应急疏散交通网路最佳化模型与方法
- 作者:任刚 赵星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开本:5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217页
- ISBN:7030409302
内容简介
《应急疏散交通网路最佳化模型与方法》可作为交通工程、应急管理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材和高年级本科生选修教材,也可供从事应急交通规划与管理及其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应急疏散基本特性
1.2.2疏散路径选择模型
1.2.3应急交通组织设计
1.2.4公交导向应急疏散
1.2.5疏散交通仿真模型
1.2.6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本书结构与内容
第2章应急疏散交通基础模型
2.1应急疏散交通需求分析
2.1.1应急疏散交通需求预测流程
2.1.2大型活动疏散需求时间载入模型
2.2疏散交通流特性
2.2.1巨观特性
2.2.2微观特性
2.3疏散状况下的道路通行能力模型
2.3.1疏散状况下的路段通行能力模型
2.3.2疏散状况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
2.4疏散状况下的路阻函式模型
2.4.1建模思路和框架
2.4.2路段阻抗模型
2.4.3信号交叉口阻抗模型
2.5本章小结
第3章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模型
3.1应急疏散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分析
3.1.1交通分配与平衡分析
3.1.2应急疏散下的静态路径规划模型
3.1.3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
3.2网路备用容量理论
3.2.1网路容量问题的提出
3.2.2网路备用容量的概念与模型
3.3过饱和控制路径规划模型
3.3.1过饱和度的概念与意义
3.3.2数学建模
3.4求解算法
3.4.1单层双目标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3.4.2双层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3.5模型验证
3.5.1测试网路设计
3.5.2敏感性实验设计
3.5.3实验结果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CTM的应急疏散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4.1疏散交通动态传输模型
4.1.1常态下的CTM
4.1.2疏散条件下的LGCTM
4.1.3基于LGCTM的路径实际阻抗模型
4.2应急疏散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4.2.1建模思路
4.2.2基于DSUO的疏散路径选择模型
4.3求解算法
4.4模型验证
4.4.1疏散交通网路构建
4.4.2疏散路径选择计算结果
4.4.3与实测数据对比
4.5本章小结
第5章应急疏散交通组织设计
5.1应急疏散中的临时性交通组织问题
5.2节点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2.1应急疏散下的交叉口渠化设计理论
5.2.2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设计方法
5.3路段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3.1应急疏散下的可逆车道设计理论
5.3.2公交专用可逆车道的概念与可行性分析
5.3.3公交专用可逆车道的适用条件
5.4路网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4.1城市公共运输系统的功能划分与相互衔接
5.4.2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控制方法
5.4.3备选公交疏散枢纽选择
5.5不同交通组织措施间的组合设计问题
5.5.1常规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组合设计
5.5.2公交专用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组合设计
5.5.3公交专用可逆车道与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组合设计
5.5.4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与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组合设计
5.5.5三类公交导向交通组织策略组合设计
5.5.6公交导向交通组织策略适用性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车道的应急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6.1基于车道的网路构建
6.2基于SUE原理的网路最佳化模型
6.2.1模型描述
6.2.2求解算法
6.3基于确定性路径规划的网路最佳化模型
6.3.1确定性路径规划概述
6.3.2模型描述与求解
6.4算例对比分析
6.4.1案例初始网路
6.4.2模型l最优解
6.4.3模型2最优解
6.4.4最优解对比分析
6.5本章小结
第7章公交导向的应急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1公共运输导向的多模式疏散问题
7.1.1现有多模式疏散规划方法
7.1.2公共运输导向的多模式疏散规划方法
7.2公交导向的疏散网路集约化设计
7.2.1总体设计方法
7.2.2干路网路集约化设计方法
7.2.3支路网路集约化设计方法
7.3公交导向措施控制下的公共运输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3.1公交导向交通组织措施约束模型
7.3.2公共运输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构建
7.3.3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
7.4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私人交通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4.1网路结构与模型假设
7.4.2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双层规划模型
7.5本章小结
第8章应急疏散交通流主动控制方法
8.1主动交通控制框架设计
8.1.1交通流主动控制方法的引入
8.1.2主动交通控制的意义
8.1.3大型活动下主动交通控制路线
8.2面向大型活动源头的需求控制
8.2.1需求分类
8.2.2私家车时变放行需求特徵
8.2.3时变疏散需求的主动控制思路
8.3面向大型活动辐射路口的信号控制
8.3.1触发现状信号变更的阈值分析
8.3.2信号控制分类
8.3.3基于仿真的集中式路网信号控制
8.3.4基于实时检测的拥堵路口信号调整
8.4面向大型活动影响区域的信息控制
8.4.1疏散交通信息分类
8.4.2基于路口信号延误的扩展信息分析
8.4.3基于扩展信息的择路行为分析
8.4.4基于系统最优引导效果的信息控制
8.5本章小结
第9章应急疏散交通仿真评测与案例分析
9.1应急疏散特性仿真实现
9.1.1基于CORSIM的仿真评测方法
9.1.2集约化疏散网路模拟
9.1.3多方式疏散OD矩阵模拟
9.1.4过饱和疏散需求载入模拟
9.1.5其他网路参数的标定
9.2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仿真实现
9.2.1可逆车道控制模拟
9.2.2交叉口渠化控制模拟
9.2.3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控制模拟
9.3疏散方案有效性量度指标确定
9.3.1疏散网路清空时间
9.3.2单位时间疏散人数
9.3.3交通组织策略效果评价指标
9.4疏散封闭区域确定案例分析
9.4.1疏散封闭区域确定方法
9.4.2情景假设
9.4.3计算结果
9.5大型活动应急疏散案例分析
9.5.1案例背景描述
9.5.2基于GIS的数据提取
9.5.3研究结果输出
9.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应急疏散基本特性
1.2.2疏散路径选择模型
1.2.3应急交通组织设计
1.2.4公交导向应急疏散
1.2.5疏散交通仿真模型
1.2.6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本书结构与内容
第2章应急疏散交通基础模型
2.1应急疏散交通需求分析
2.1.1应急疏散交通需求预测流程
2.1.2大型活动疏散需求时间载入模型
2.2疏散交通流特性
2.2.1巨观特性
2.2.2微观特性
2.3疏散状况下的道路通行能力模型
2.3.1疏散状况下的路段通行能力模型
2.3.2疏散状况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
2.4疏散状况下的路阻函式模型
2.4.1建模思路和框架
2.4.2路段阻抗模型
2.4.3信号交叉口阻抗模型
2.5本章小结
第3章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模型
3.1应急疏散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分析
3.1.1交通分配与平衡分析
3.1.2应急疏散下的静态路径规划模型
3.1.3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
3.2网路备用容量理论
3.2.1网路容量问题的提出
3.2.2网路备用容量的概念与模型
3.3过饱和控制路径规划模型
3.3.1过饱和度的概念与意义
3.3.2数学建模
3.4求解算法
3.4.1单层双目标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3.4.2双层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3.5模型验证
3.5.1测试网路设计
3.5.2敏感性实验设计
3.5.3实验结果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CTM的应急疏散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4.1疏散交通动态传输模型
4.1.1常态下的CTM
4.1.2疏散条件下的LGCTM
4.1.3基于LGCTM的路径实际阻抗模型
4.2应急疏散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4.2.1建模思路
4.2.2基于DSUO的疏散路径选择模型
4.3求解算法
4.4模型验证
4.4.1疏散交通网路构建
4.4.2疏散路径选择计算结果
4.4.3与实测数据对比
4.5本章小结
第5章应急疏散交通组织设计
5.1应急疏散中的临时性交通组织问题
5.2节点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2.1应急疏散下的交叉口渠化设计理论
5.2.2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设计方法
5.3路段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3.1应急疏散下的可逆车道设计理论
5.3.2公交专用可逆车道的概念与可行性分析
5.3.3公交专用可逆车道的适用条件
5.4路网层面的交通组织设计与分析
5.4.1城市公共运输系统的功能划分与相互衔接
5.4.2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控制方法
5.4.3备选公交疏散枢纽选择
5.5不同交通组织措施间的组合设计问题
5.5.1常规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组合设计
5.5.2公交专用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组合设计
5.5.3公交专用可逆车道与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组合设计
5.5.4交叉口公交导向渠化与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组合设计
5.5.5三类公交导向交通组织策略组合设计
5.5.6公交导向交通组织策略适用性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车道的应急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6.1基于车道的网路构建
6.2基于SUE原理的网路最佳化模型
6.2.1模型描述
6.2.2求解算法
6.3基于确定性路径规划的网路最佳化模型
6.3.1确定性路径规划概述
6.3.2模型描述与求解
6.4算例对比分析
6.4.1案例初始网路
6.4.2模型l最优解
6.4.3模型2最优解
6.4.4最优解对比分析
6.5本章小结
第7章公交导向的应急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1公共运输导向的多模式疏散问题
7.1.1现有多模式疏散规划方法
7.1.2公共运输导向的多模式疏散规划方法
7.2公交导向的疏散网路集约化设计
7.2.1总体设计方法
7.2.2干路网路集约化设计方法
7.2.3支路网路集约化设计方法
7.3公交导向措施控制下的公共运输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3.1公交导向交通组织措施约束模型
7.3.2公共运输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构建
7.3.3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
7.4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私人交通疏散网路最佳化模型
7.4.1网路结构与模型假设
7.4.2基于过饱和度控制的双层规划模型
7.5本章小结
第8章应急疏散交通流主动控制方法
8.1主动交通控制框架设计
8.1.1交通流主动控制方法的引入
8.1.2主动交通控制的意义
8.1.3大型活动下主动交通控制路线
8.2面向大型活动源头的需求控制
8.2.1需求分类
8.2.2私家车时变放行需求特徵
8.2.3时变疏散需求的主动控制思路
8.3面向大型活动辐射路口的信号控制
8.3.1触发现状信号变更的阈值分析
8.3.2信号控制分类
8.3.3基于仿真的集中式路网信号控制
8.3.4基于实时检测的拥堵路口信号调整
8.4面向大型活动影响区域的信息控制
8.4.1疏散交通信息分类
8.4.2基于路口信号延误的扩展信息分析
8.4.3基于扩展信息的择路行为分析
8.4.4基于系统最优引导效果的信息控制
8.5本章小结
第9章应急疏散交通仿真评测与案例分析
9.1应急疏散特性仿真实现
9.1.1基于CORSIM的仿真评测方法
9.1.2集约化疏散网路模拟
9.1.3多方式疏散OD矩阵模拟
9.1.4过饱和疏散需求载入模拟
9.1.5其他网路参数的标定
9.2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仿真实现
9.2.1可逆车道控制模拟
9.2.2交叉口渠化控制模拟
9.2.3双层式公交分步疏散控制模拟
9.3疏散方案有效性量度指标确定
9.3.1疏散网路清空时间
9.3.2单位时间疏散人数
9.3.3交通组织策略效果评价指标
9.4疏散封闭区域确定案例分析
9.4.1疏散封闭区域确定方法
9.4.2情景假设
9.4.3计算结果
9.5大型活动应急疏散案例分析
9.5.1案例背景描述
9.5.2基于GIS的数据提取
9.5.3研究结果输出
9.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