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inux伺服器安全策略详解(第二版)

2019-12-13 23:54:37 百科
Linux伺服器安全策略详解(第二版)

Linux伺服器安全策略详解(第二版)

基本介绍

  • 书名:Linux伺服器安全策略详解(第二版)
  • 作者:曹江华
  • ISBN:9787121086809
  • 页数:792页
  • 定价:89.0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6-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 容 简 介

“Linux就是伺服器,或者换句话说,是伺服器成就了Linux。”相信读者对于这样的判断肯定会有不同意见。这里不是以偏概全,只为强调Linux与伺服器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繫。实际上,对于Linux厂商而言,约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伺服器套用市场。Linux主要用于架设网路伺服器。如今关于伺服器和网站被黑客攻击的报告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而且随着网路套用的丰富多样,攻击的形式和方法也千变万化。如何增强Linux伺服器的安全性是Linux系统管理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书共28章和1个附录。概括而言,实质是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级介绍对Linux伺服器的攻击情况,以及Linux网路基础;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针对不同的Linux伺服器分别介绍各自的安全策略;第三部分介绍Linux伺服器的安全工具;第四部分是Linux 下开源资料库安全以及Linux 下新闻组伺服器构建、网路钓鱼的防範、Linux 无线网路构建及其安全策略、使用Linux安全审计以及使用Selinux 保护Linux 伺服器的方法;第五部分是1个附录,介绍Linux伺服器应急回响流程与步骤。
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师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于Linux网路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以及对安全方面感兴趣的读者。

前 言

Linux系统属于开放原始码软体,由于Linux系统具有稳定、安全、网路负载力强、占用硬体资源少等技术特点,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套用,并已发展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作业系统之一。目前对Linux感兴趣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些垂直行业当中。在国外,企图提升利润率的有零售、家电行业,包括石油、动画设计等在内的计算密集型套用企业,还有想通过Linux的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些电信、政府和医疗行业。对于零售行业的POS终端和数据中心而言,Linux既可靠又便宜。石油行业则通常利用上千个结点的Linux集群来承担石油勘探中的大量运算工作。国内的企业套用同样也迅速普及。由于电子政务的“崛起”,政府行业已占据了Linux市场的大量份额。能源行业的Linux套用在国内市场份额上也名列前茅。金融、电信等传统大行业套用Linux的趋势已然显露。可以总结出Linux的擅长套用领域是:
1.单一套用的基础伺服器,如DNS和DHCP伺服器、Web伺服器、防火墙、档案和网际网路代理伺服器。
2.界定清晰,与其他系统没有交叉的套用。
3.高性能计算及计算密集型套用,如风险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
4.中小型资料库。
对于那些套用很单纯的企业,购买Linux软体的成本优势则十分明显。与Windows系列相比,Linux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其出色的安全性,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这也是使很多公司转向Linux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Windows伺服器上,补丁让人应接不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于是,人们选择了Linux。儘管Linux也会受病毒和黑客的侵扰,但是Linux核心毕竟是由众多具有黑客背景的程式设计师逐步完善而来的,相对安全一些。
目前,关于Linux方面的书虽然较多,但大多数都是介绍如何安装,以及如何使用像KDE和GNOME这类图形界面的,对Linux作为伺服器套用的介绍相对较少,Linux真正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是作为伺服器作业系统。根据需要,Linux可安装成各种各样的伺服器。
Linux是一个十分稳定的作业系统,目前用户已逾千万。但是,Linux伺服器是否安全,这对Linux的用户来说是十分关心的问题。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说明Linux伺服器通过加固配置后是安全的。

第2版说明

本书第1版在2007年7月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一些热心读者的宝贵意见和反馈。所以在第2版中做了一些内容的添加和删除。在第8章FTP伺服器安全策略部分删除了现在Linux平台套用比较少的Wu-ftp和ProFTPD 两种伺服器的内容。从21章开始是第2版添加的主要内容,首先使用三章的篇幅详细论述了两大开源资料库MySQL和PostgreSQL安全策略。然后以此介绍了Linux下新闻组伺服器构建、网路钓鱼的防範、Linux无线网路构建及其安全策略、使用Linux安全审计以及使用Selinux保护Linux伺服器的方法。附录部分笔者介绍了Linux伺服器应急回响的流程与步骤。
限于本书的篇幅已经比较多了,关于虚拟化、集群、Web 2.0 等内容本书没有介绍,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笔者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伺服器构建与故障排除》。另外对于第1版的附录也做了较大的修改。删除了Linux命令的介绍,这幺做的原因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有专门介绍Linux命令的相关图书,于是这里笔者节省了宝贵的篇,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笔者的《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

简介
本书共分28章和1个附录。第一部分分级介绍对Linux伺服器的攻击情况,以及Linux网路基础。
第二部分是这本书的核心,针对不同的Linux伺服器分别介绍各自的安全策略。该部分重点介绍了Linux下各种伺服器的安全和管理,这些内容在Linux系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涉及到Linux系统的高级套用,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DNS伺服器、DHCP伺服器、Samba伺服器的配置、NFS伺服器、Squid伺服器、Web伺服器、FTP伺服器和电子邮件伺服器等。
第三部分介绍Linux伺服器的安全工具。这些工具并不是Linux所特有的,但有几个在Linux系统中较为常用。另外,还介绍了Linux备份和恢复技术。
第四部分使用三章的篇幅详细论述了两大开源资料库MySQL和PostgreSQL安全策略。然后依次介绍了Linux下新闻组伺服器构建、网路钓鱼的防範、Linux无线网路构建及其安全策略、使用Linux安全审计以及使用Selinux保护Linux伺服器的方法。
第五部分是附录A,介绍Linux伺服器应急回响流程与步骤。
本书中各章描述了下列主题:
章 节 主要内容
第1章 Linux网路基础安全威胁
第1章重点介绍Linux网路基础和Linux的TCP/IP网路配置,然后解析对Linux伺服器攻击和开源软体网路安全概述
第2章 OpenSSL与Linux网路安全
第2章重点介绍理解SSL和OpenSSL如何工作,理解伺服器证书(CA)、安装和配置OpenSSL、理解伺服器证书、数字证书在客户端的套用、OpenSSL面临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第3章 PAM与Open LDAP
第3章重点介绍PAM工作原理和理解PAM配置档案工作,然后介绍建立PAM应用程式,使用不同的PAM模组来增强安全性。安全套用PAM,动手製作Linux下基于PAM机制的USB Key。然后对Linux目录伺服器进行介绍,安装配置OpenLDAP伺服器及OpenLDAP客户端。监控OpenLDAP伺服器,安全管理OpenLDAP伺服器
第4章 Linux网路服务和xinetd
第4章重点介绍Linux启动过程、Linux守护进程的概念和结构、xinetd以及Linux服务管理工具、如何安全选择Linux服务
第5章 DNS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5章重点介绍DNS伺服器工作原理、DNS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DNS系统,掌握DNS故障排除工具。动手加固DNS伺服器和DNS伺服器安全策略
第6章 Web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6章重点介绍Web面临的主要威胁,并结合在Linux中使用最多的Apache伺服器,介绍进行Web伺服器安全配置的技巧
第7章 电子邮件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7章重点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组成以及相关协定和电子邮件伺服器工作原理。阐述电子邮件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安装安全sendmail伺服器和postfix伺服器
第8章 FTP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8章重点介绍FTP工作原理以及FTP服务面临的安全隐患。然后介绍如何配置安全的Wuftpd伺服器及ProFTPD伺服器、Vsftpd伺服器和安全套用客户端FTP软体
第9章 Samba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9章重点介绍Samba工作原理,安装配置Samba伺服器,配置Samba伺服器已分享档案以及印表机,其他配置Samba方法和用好Linux下的网路邻居。然后介绍Samba服务面临的安全隐患以及Samba档案伺服器安全策略
第10章 NFS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0章重点介绍NFS伺服器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NFS伺服器,套用NFS客户端。然后介绍NFS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以及NFS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1章 DHCP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1章重点介绍DHCP伺服器工作原理和安装DHCP伺服器、DHCP伺服器的故障排除和DHCP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2章 Squid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2章重点介绍代理伺服器工作原理以及安装安全squid代理伺服器。然后阐述代理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和代理伺服器Squid安全策略。全面监控代理伺服器Squid运行,关注Squid代理伺服器的日誌和为Squid代理伺服器串列HAVP
第13章 SSH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第13章重点介绍SSH伺服器工作原理和安装SSH伺服器。然后阐述SSH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以及SSH伺服器的安全策略和如何安全套用SSH客户端
第14章 Linux防火墙
第14章重点介绍防火墙工作原理和Linux防火墙iptables以及iptables防火墙的配置实例
第15章 Linux网路环境下的VPN构建
第15章重点介绍VPN概述和Linux下实现VPN技术软体概述。然后分别介绍构建基于CIPE技术的Linux VPN、构建基于PPTP技术的Linux VPN、构建基于SSH VNC技术的Linux VPN和构建基于IPsec技术的Linux VPN
第16章 使用IDS保护Linux伺服器
第16章重点介绍IDS概念,然后介绍Linux下配置基于主机的IDS和Linux下配置基于网路的IDS、Snort的安装配置和建立分散式snort入侵检测系统
第17章 Linux网路监控策略
第17章重点介绍SNMP简介和MRTG监控过程。然后介绍安装配置NTOP监控Linux网路和NTOP的安全策略
第18章 Linux常用安全工具
第18章重点介绍使用SAINT执行安全审核、使用连线埠扫描软体nmap、使用网路数据採集分析工具TcpDump、使用Ethereal分析网路数据、使用EtherApe分析网路数据、使用GunPGP进行数据加密和其他安全工具简介
第19章 防範嗅探器攻击和Linux病毒
第19章重点介绍防範嗅探器攻击和Linux病毒的防範。
第20章 Linux数据备份恢复技术
第20章重点介绍Linux备份恢复基础以及Linux备份恢复策略,然后介绍Linux常用备份恢复工具和Linux备份恢复实例
第21章 资料库简介
第21章资料库简介Linux开源资料库安全现状。本章将重点资料库模型及其相关内容,然后介绍了Linux开源资料库安全现状
第22章 MySQL资料库伺服器安全
第22章首先介绍MySQL资料库简介及MySQL资料库在Linux中的安装配置,然后重点介绍MySQL资料库安全隐患、最大漏洞以及应对措施
第23章 PostgreSQL资料库伺服器安全
第23章首先介绍PostgreSQL资料库及其在Linux中的安装配置,然后重点介绍PostgreSQL资料库安全隐患、最大漏洞以及应对措施
第24章 搭建Linux新闻组伺服器
第24章重点介绍Linux下两大新闻组伺服器:inn和Dnews,以及一些新闻组客户端的套用
第25章 在Linux网路环境下防範网路钓鱼
第25章重点介绍网路钓鱼的产生以及钓鱼实施的过程,然后介绍如何防範网路钓鱼
第26章 Linux无线网路构建及其安全策略
第26章重点介绍无线网路标準、Linux无线网卡驱动安装、Linux无线网路构建,然后介绍Linux无线网路的安全策略
第27章 Linux安全审计系统
第27章重点介绍Linux 核心中的安全审计系统配置和使用方法
第28章 使用SELinux 系统
第28章首先介绍Selinux的历史和框架,然后重点介绍Selinux的使用方法
附录A Linux伺服器应急回响流程与步骤
附录A重点介绍Linux伺服器遭到攻击时的应急回响流程与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计算机辨识学和Linux常用连线埠使用情况

本书特色

 各章目标。每章的开头都详细地列出了本章中要掌握的概念。
 插图和表格。本书中有很多Linux工具的插图和概念的表格,帮助您直观地、更好地理解Linux的工具和技术方面的概念。
 详细的附录。
 本书详细介绍了Linux下最主要伺服器的安全策略,几乎涉及所有主流Linux擅长的领域,弥补了国内图书在Linux安全领域的空白。
 本书针对伺服器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红帽企业版,同时兼顾一些Linux发行版。
 相对第一版,第二版重点关注了开源资料库安全、Linux无线安全、Selinux配置、核心安全审计等其他国内图书甚少涉及的领域。
 相对第一版,第二版根据广大读者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合理的内容调整,修改的篇幅比较多,更加符合现在linux伺服器安全领域的现状。
读者对象
 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师生。
 IT行业的相关人员。
 Linux套用爱好者。
 Linux网路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以及Linux信息安全、网路安全、管理、维护的从业人员。
致谢
首先,感谢编写过程中领导、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及帮助,包括51CTO网站编辑杨文飞、刘兵、李棉等人。另外,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冰和江立编辑在我写书的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鞭策,为了使本书能儘快与读者见面,李冰多次邀请专家对此书提出有益意见,对于此书的修改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曹江华
2009年3月

目 录

第1章 Linux网路基础与Linux伺服器的安全威胁 1
1.1 Linux网路基础 1
1.1.1 Linux网路结构的特点 1
1.1.2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 2
1.1.3 TCP/IP提供的主要用户应用程式 4
1.1.4 连线埠号分配 5
1.2 Linux的TCP/IP网路配置 7
1.2.1 Linux的TCP/IP网路配置档案 7
1.2.2 网路配置工具 8
1.2.3 配置网路接口 9
1.3 分级解析对Linux伺服器的攻击 16
1.3.1 攻击者使用什幺作业系统 16
1.3.2 典型的攻击者有什幺特徵 16
1.3.3 攻击者典型的目标是什幺 16
1.3.4 实施攻击的原因是什幺 17
1.3.5 攻击级别 17
1.3.6 反击措施 20
1.4 开源软体网路安全概述 20
1.5 本章小结 22
第2章 OpenSSL与Linux网路安全 23
2.1 理解SSL和OpenSSL
2.1 如何工作 23
2.1.1 SSL功能 23
2.1.2 SSL协定简介 24
2.1.3 SSL工作流程 24
2.1.4 OpenSSL简介 26
2.1.5 OpenSSL的组成 27
2.2 理解伺服器证书(CA) 27
2.2.1 X.509协定简介 27
2.2.2 金字塔结构的优缺点 28
2.2.3 相关名词解释 28
2.3 Linux下安装和配置OpenSSL 30
2.3.1 下载OpenSSL原始码 30
2.3.2 安装OpenSSL 30
2.3.3 产生CA凭证 31
2.3.4 CA产生次级凭证 32
2.3.5 OpenSSL套用 34
2.3.6 OpenSSL常用命令 37
2.4 数字证书在客户端的套用 39
2.5 OpenSSL面临的安全问题及
2.5 其解决思路 40
2.5.1 OpenSSL面临的安全问题 40
2.5.2 解决思路 41
2.6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PAM与Open LDAP 43
3.1 PAM工作原理 43
3.1.1 什幺是PAM 43
3.1.2 为什幺使用PAM 44
3.1.3 PAM体系结构 44
3.1.4 PAM工作流程图 45
3.2 PAM配置档案 46
3.3 建立PAM应用程式 47
3.4 PAM常用认证模组及其套用 49
3.4.1 PAM常用认证模组 49
3.4.2 PAM模组套用实例 51
3.5 安全套用PAM 51
3.5.1 删除不再需要的PAM配置档案和模组 51
3.5.2 对PAM配置进行备份 51
3.5.3 设定资源限制 52
3.5.4 限制su命令 52
3.6 动手製作Linux下基于PAM机制的USB Key 52
3.6.1 什幺是USB Key 52
3.6.2 建立pam_usb套用 53
3.7 Liunx目录伺服器介绍 55
3.8 安装配置OpenLDAP伺服器 56
3.8.1 安装OpenLDAP伺服器 56
3.8.2 配置OpenLDAP 伺服器 57
3.8.3 启动OpenLDAP伺服器 59
3.9 配置OpenLDAP客户端 60
3.9.1 配置Linux OpenLDAP客户端 60
3.9.2 Outlook如何使用OpenLDAP 60
3.10 监控OpenLDAP伺服器 61
3.10.1 使用uptime命令 61
3.10.2 使用cron命令定时监测系统负载 61
3.10.3 OpenLDAP进程的监控 62
3.10.4 连线埠的监控 62
3.11 安全管理OpenLDAP伺服器 62
3.11.1 自动启动OpenLDAP伺服器 62
3.11.2 使用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实现用户认证 62
3.11.3 禁止整个伺服器的匿名访问 63
3.11.4 配置OpenLDAP使用TLS通信 63
3.11.5 管理OpenLDAP伺服器 64
3.11.6 OpenLDAP在Linux上集群的套用 66
3.12 本章小结 66
第4章 Linux网路服务和xinetd 67
4.1 Linux启动过程 67
4.1.1 Linux的启动过程详解 67
4.1.2 Linux运行级 71
4.1.3 /etc/inittab档案详解 72
4.1.4 init和/etc/inittab 74
4.2 守护进程 75
4.2.1 Linux守护进程的概念 75
4.2.2 Linux系统提供的服务及其守护进程列表 75
4.2.3 Linux守护进程的运行方式 79
4.3 xinetd 81
4.3.1 什幺是xinetd 81
4.3.2 xinetd的特色 81
4.3.3 使用xinetd启动守护进程 82
4.3.4 解读/etc/xinetd.conf和/etc/xinetd.d/* 83
4.3.5 配置xinetd 84
4.3.6 xinetd防止拒绝服务攻击(Denialof Services)的原因 89
4.4 Linux服务管理工具 90
4.4.1 redhat-config-services 90
4.4.2 ntsysv 91
4.4.3 chkconfig 92
4.5 安全选择Linux服务 92
4.6 本章小结 92
第5章 DNS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93
5.1 DNS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93
5.2 域名服务的解析原理和过程 94
5.3 DNS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问题 95
5.3.1 DNS欺骗 97
5.3.2 拒绝服务攻击 99
5.3.3 缓冲区漏洞攻击 99
5.3.4 分散式拒绝服务攻击 99
5.3.5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 99
5.3.6 不安全的DNS动态更新 100
5.4 增强DNS安全性的方法 100
5.4.1 选择安全没有缺陷的DNS版本 100
5.4.2 保持DNS伺服器配置正确、可靠 101
5.5 建立一个完整的DNS 102
5.5.1 DNS分类 102
5.5.2 安装BIND域名伺服器软体 102
5.5.3 named配置档案族内容 102
5.5.4 配置惟高速存域名伺服器 103
5.5.5 配置主域名伺服器 103
5.5.6 配置辅助域名伺服器 105
5.5.7 配置域名伺服器客户端 106
5.6 DNS故障排除工具 107
5.6.1 dlint 107
5.6.2 DNS伺服器的工作状态检查 108
5.7 全面加固DNS伺服器 110
5.7.1 使用TSIG技术 110
5.7.2 使用DNSSEC技术 113
5.8 配置安全的DNS伺服器 114
5.8.1 隔离DNS伺服器 114
5.8.2 为BIND创建chroot 114
5.8.3 隐藏BIND的版本号 114
5.8.4 避免透露伺服器的信息 115
5.8.5 关闭DNS伺服器的gluefetching选项 115
5.8.6 控制区域(zone)传输 115
5.8.7 请求限制 115
5.8.8 其他强化措施 116
5.8.9 为DNS伺服器配置DNS Flood Detector 117
5.8.10 建立完整的域名伺服器 118
5.8.11 建立DNS日誌 119
5.8.12 增强DNS伺服器的防範
5.8.12 DoS/DDoS功能 120
5.8.13 使用分散式DNS负载均衡 121
5.8.14 防範DNS伺服器网路 121
5.8.15 配置防火墙 121
5.9 本章小结 121
第6章 Web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122
6.1 Web伺服器软体Apache简介 122
6.1.1 Apache的发展历史 122
6.1.2 市场情况 123
6.1.3 Apache的工作原理 124
6.1.4 Apache伺服器的特点 125
6.2 Apache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问题 126
6.2.1 HTTP拒绝服务 127
6.2.2 缓冲区溢出 127
6.2.3 攻击者获得root许可权 128
6.3 配置一个安全的Apache伺服器 128
6.3.1 勤打补丁 128
6.3.2 隐藏和伪装Apache的版本 128
6.3.3 建立一个安全的目录结构 129
6.3.4 为Apache使用专门的用户和用户组 129
6.3.5 Web目录的访问策略 130
6.3.6 Apache伺服器访问控制方法 130
6.3.7 管理Apache伺服器访问日誌 131
6.3.8 Apache伺服器的密码保护 139
6.3.9 减少CGI和SSI风险 142
6.3.10 让Apache伺服器在“监牢”中运行 142
6.3.11 使用SSL加固Apache 145
6.3.12 Apache伺服器防範DoS 150
6.3.13 利用LDAP对Apache进行认证 150
6.3.14 其他安全工具 151
6.4 本章小结 152
第7章 电子邮件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153
7.1 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和相关协定 153
7.1.1 作业系统 154
7.1.2 邮件传输代理MTA 154
7.1.3 邮件分发代理MDA 156
7.1.4 邮件用户代理MUA 156
7.1.5 电子邮件伺服器协定及其相关命令 157
7.2 电子邮件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163
7.2.1 电子邮件的工作流程 163
7.2.2 电子邮件的历史 163
7.2.3 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 164
7.2.4 电子邮件系统和DNS的联繫 165
7.3 电子邮件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166
7.3.1 Linux病毒 166
7.3.2 网路攻击 166
7.3.3 垃圾邮件及其防範 166
7.4 安装安全的Sendmail伺服器 170
7.4.1 安装Sendmail伺服器 170
7.4.2 提高Sendmail的防垃圾邮件能力 171
7.4.3 其他保护Sendmail的安全措施 173
7.4.4 配置基于Sendmail的Webmail 174
7.4.5 增强Webmail邮件伺服器的安全 179
7.4.6 监控Sendmail的日誌档案 180
7.5 安装安全的Postfix伺服器 181
7.5.1 安装Postfix伺服器 181
7.5.2 保护Postfix伺服器 185
7.5.3 自动监控Postfix邮件伺服器 186
7.6 本章小结 189
第8章 FTP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190
8.1 FTP的工作原理 190
8.1.1 FTP简介 190
8.1.2 FTP的功能 191
8.1.3 FTP伺服器登录方式的分类 191
8.1.4 FTP的工作原理 191
8.1.5 FTP的典型讯息和子命令 193
8.1.6 Linux伺服器端的主要FTP软体 196
8.2 FTP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197
8.2.1 缓冲区溢出攻击 197
8.2.2 数据嗅探 198
8.2.3 匿名访问缺陷 198
8.2.4 访问漏洞 198
8.3 配置安全的Vsftpd伺服器 198
8.3.1 快速构建Vsftpd伺服器 198
8.3.2 Vsftpd配置档案 200
8.3.3 Vsftpd的设定选项 200
8.3.4 通过Web浏览器管理Vsftpd伺服器 207
8.3.5 分析Vsftpd伺服器的日誌档案 209
8.3.6 使用BlockHosts对抗暴力破解 210
8.3.7 在RHEL 4.0下安装支持SSL的
8.3.7 最新版本的Vsftpd 210
8.3.8 使用quota为ftpuser加入磁碟限额 211
8.3.9 配置Linux FTP伺服器vsftpd
8.3.9 以支持IPv6 211
8.4 安全使用客户端工具 212
8.4.1 命令行模式 212
8.4.2 图形界面模式(gFTP) 212
8.4.3 使用Windows FTP客户端 217
8.5 本章小结 219
第9章 Samba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220
9.1 Samba简介 220
9.1.1 什幺是Samba 220
9.1.2 Samba的历史起源 221
9.1.3 SMB协定 221
9.1.4 为什幺使用Samba 222
9.1.5 Samba软体包的功能 222
9.2 安装配置Samba伺服器 223
9.2.1 安装Samba伺服器 223
9.2.2 Samba配置档案 224
9.2.3 设定Samba密码档案 228
9.2.4 启动Samba伺服器 229
9.2.5 测试Samba配置档案 229
9.2.6 在Windows环境测试RHEL 4.0
9.2.6 默认配置 229
9.3 配置Samba伺服器已分享档案及印表机 231
9.3.1 配置档案共享 231
9.3.2 配置共享印表机 232
9.3.3 在Linux环境下套用Samba服务 234
9.4 其他配置Samba的方法和用好Linux下的网路邻居 235
9.4.1 图形化配置工具system-config-samba 235
9.4.2 使用SWAT管理工具管理Samba 237
9.4.3 其他工具 239
9.4.4 用好Linux下的网路邻居 240
9.5 Samba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243
9.5.1 非法访问数据 243
9.5.2 计算机病毒 243
9.5.3 Samba档案伺服器的安全级别 243
9.6 提升Samba伺服器的安全性 245
9.6.1 不要使用明语密码 245
9.6.2 儘量不使用共享级别安全 245
9.6.3 儘量不要浏览器服务访问 245
9.6.4 通过网路接口控制Samba访问 245
9.6.5 通过主机名称和IP位址列表控制Samba访问 245
9.6.6 使用pam_smb对Windows NT/2000伺服器的用户进行验证 246
9.6.7 为Samba配置防範病毒软体 247
9.6.8 使用Iptables防火墙保护Samba 248
9.6.9 使用Gsambad管理监控Samba伺服器 248
9.6.10 使用SSL加固Samba 250
9.7 本章小结 251
第10章 NFS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252
10.1 NFS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252
10.1.1 NFS简介 252
10.1.2 为何使用NFS 253
10.1.3 NFS协定 253
10.1.4 什幺是RPC(RemoteProcedure Call) 254
10.2 安装配置NFS伺服器 256
10.2.1 NFS网路档案的系统结构 257
10.2.2 配置/etc/exports档案 257
10.2.3 激活服务portmap和nfsd 258
10.2.4 exportfs命令 258
10.2.5 检验目录/var/lib/nfs/xtab 259
10.2.6 showmount 259
10.2.7 观察激活的连线埠号 259
10.2.8 NFS伺服器的启动和停止 260
10.3 NFS的图形化配置 260
10.3.1 NFS伺服器配置视窗 260
10.3.2 添加NFS共享 261
10.3.3 常规选项 261
10.3.4 用户访问 262
10.3.5 编辑NFS共享 262
10.4 NFS的客户端配置 263
10.4.1 使用mount命令 263
10.4.2 扫描可以使用的NFS Server目录 264
10.4.3 卸载NFS网路档案系统 264
10.4.4 套用实例 265
10.4.5 其他挂载NFS档案系统的方法 265
10.5 NFS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266
10.6 提升NFS伺服器的安全性 266
10.6.1 使用tcp_wrappers 266
10.6.2 注意配置档案语法错误 267
10.6.3 使用Iptables防火墙 267
10.6.4 把开放目录限制为唯读许可权 267
10.6.5 禁止对某些目录的访问 268
10.6.6 root Squashing访问问题 268
10.6.7 使用nosuid和noexec选项 268
10.6.8 保护portmap的安全性 269
10.6.9 保留ACL 269
10.7 本章小结 270
第11章 DHCP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271
11.1 DHCP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271
11.1.1 DHCP简介 271
11.1.2 为什幺使用DHCP 272
11.1.3 DHCP的工作流程 272
11.1.4 DHCP的设计目标 273
11.2 安装DHCP伺服器 273
11.2.1 DHCP配置档案 273
11.2.2 配置实例 275
11.2.3 启动DHCP伺服器 276
11.2.4 设定DHCP客户端 278
11.3 DHCP伺服器的故障排除 280
11.3.1 客户端无法获取IP位址 280
11.3.2 DHCP客户端程式和DHCP
11.3.2 伺服器不兼容 280
11.4 提升DHCP伺服器的安全性 281
11.4.1 管理监控DHCP伺服器 281
11.4.2 让DHCP伺服器在监牢中运行 283
11.4.3 提供备份的DHCP设定 285
11.5 本章小结 286
第12章 Squid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287
12.1 代理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287
12.1.1 各种代理伺服器的比较 287
12.1.2 Squid工作原理和流程图 288
12.1.3 代理伺服器的优点 289
12.1.4 代理伺服器的分类及特点 290
12.2 配置安全的Squid代理伺服器 291
12.2.1 Squid的启动 291
12.2.2 Squid的配置档案 292
12.2.3 Squid的命令参数 293
12.3 代理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295
12.3.1 客户端非法访问不良网站 295
12.3.2 计算机病毒 295
12.4 提升Squid代理伺服器的安全性 296
12.4.1 控制对客户端访问 296
12.4.2 管理代理伺服器连线埠 297
12.4.3 使用用户认证 298
12.5 全面监控Squid代理伺服器的运行 299
12.6 关注Squid代理伺服器的日誌 304
12.6.1 Squid日誌格式 304
12.6.2 分析access.log日誌档案 304
12.6.3 使用Linux命令 305
12.6.4 使用专业软体分析 305
12.7 为Squid代理伺服器串联HAVP 309
12.8 本章小结 311
第13章 SSH伺服器的安全策略 312
13.1 SSH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312
13.1.1 传统远程登录的安全隐患 312
13.1.2 SSH能保护什幺 313
13.1.3 SSH伺服器和客户端工作流程 313
13.2 安装配置OpenSSH伺服器 314
13.2.1 安装与启动OpenSSH 314
13.2.2 配置档案 315
13.3 SSH伺服器面临的安全隐患 318
13.3.1 软体漏洞 318
13.3.2 口令暴力破解 318
13.3.3 SSH所不能防範的网路攻击 318
13.3.4 OpenSSH中可能安放有特洛伊木马 319
13.4 提升SSH伺服器的安全性 319
13.4.1 升级旧版本 319
13.4.2 使用xinetd模式运行OpenSSH 319
13.4.3 使用BlockHosts对抗暴力破解 320
13.4.4 使用TCP会绕程式 320
13.4.5 管理SSH监听连线埠 322
13.4.6 关闭Telnet服务 322
13.4.7 禁止root用户登录SSH伺服器 323
13.4.8 启用防火墙保护OpenSSH伺服器 323
13.4.9 使用Protocol 2 323
13.4.10 不使用r系列命令 323
13.4.11 修改配置档案 323
13.5 如何安全套用SSH客户端 325
13.5.1 安全套用Linux下的SSH客户端 325
13.5.2 生成密钥对 329
13.5.3 命令测试 331
13.5.4 使用Windows SSH客户端登录OpenSSH伺服器 333
13.6 本章小结 338
第14章 Linux防火墙 339
14.1 防火墙简介 339
14.1.1 什幺是防火墙 339
14.1.2 防火墙的功能 339
14.1.3 防火墙技术分类 340
14.2 Linux防火墙 342
14.2.1 Linux防火墙的历史 342
14.2.2 Netfilter/Iptables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343
14.2.3 Iptables的基础 345
14.2.4 建立规则和链 351
14.3 Iptables配置实战 355
14.3.1 初试化配置方案 356
14.3.2 Web伺服器设定 356
14.3.3 DNS伺服器设定 356
14.3.4 邮件伺服器Sendmail设定 356
14.3.5 不回应ICMP封包 356
14.3.6 防止IP Spoofing 357
14.3.7 防止网路扫描 357
14.3.8 允许管理员以SSH方式连线到防火墙修改设定 357
14.3.9 快速构架Linux个人防火墙 357
14.4 升级Iptables控制BT 362
14.4.1 P2P套用现状 362
14.4.2 下载软体 362
14.4.3 安装 363
14.4.4 测试 363
14.4.5 使用 364
14.5 本章小结 364
第15章 Linux网路环境下的VPN构建 366
15.1 VPN概述 366
15.1.1 VPN定义 366
15.1.2 VPN的功能 367
15.1.3 VPN的分类 367
15.1.4 VPN的隧道协定 369
15.2 Linux下的主要VPN技术 370
15.2.1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370
15.2.2 PPP OVER SSH 370
15.2.3 CIPE(Crypto IP Encapsulation) 371
15.2.4 PPTP 371
15.3 构建基于CIPE技术的Linux VPN 371
15.3.1 CIPE概述 371
15.3.2 使用Red Hat Linux 的网路管理
15.3.2 工具来配置CIPE VPN 372
15.3.3 通过配置档案配置CIPE VPN 376
15.4 构建基于PPTP技术的Linux VPN 380
15.4.1 PPTP以及Poptop简介 380
15.4.2 PPP简介 381
15.4.3 在Linux2.4核心下安装配置PPTP伺服器 381
15.4.4 在Linux2.6核心下安装配置PPTP伺服器 386
15.4.5 Linux下PPTP客户端连线VPN伺服器 387
15.5 构建基于SSH VNC技术的Linux VPN 390
15.5.1 VNC技术概述 390
15.5.2 使用NHC+SSH建立Linux和Windows的安全隧道 391
15.5.3 使用SSHTools实现Linux下远程VPN办公 393
15.5.4 VNC伺服器维护技巧 398
15.6 构建基于IPSec技术的Linux VPN 400
15.6.1 IPSec及IKE简介 400
15.6.2 在RHEL 4.0配置IPSec 401
15.7 本章小结 404
第16章 使用IDS保护Linux伺服器 405
16.1 什幺是IDS 405
16.1.1 IDS定义 405
16.1.2 IDS的工作流程 405
16.1.3 IDS部署的位置 406
16.1.4 IDS的功能 407
16.1.5 IDS(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407
16.1.6 IDS分类 408
16.2 Linux下配置基于主机的IDS 408
16.2.1 RPM包管理器作为一种IDS 408
16.2.2 其他基于主机的IDS 410
16.2.3 安装配置Tripwire 410
16.3 Linux下配置基于网路的IDS 412
16.3.1 什幺是基于网路的IDS 412
16.3.2 Snort简介 413
16.4 Snort的安装配置 414
16.4.1 配置IDS的网路拓扑结构 415
16.4.2 安装Snort 416
16.4.3 建立Snort资料库 416
16.4.4 安装配置ACID 416
16.4.5 配置Apache伺服器用户认证 417
16.4.6 建立Snort规则 417
16.4.7 启动Apache和MySQL服务进程 418
16.4.8 为Snort创建专用的用户和组来启动Snort 418
16.4.9 使用Web浏览器监控Snort 419
16.5 建立分散式Snort入侵检测系统 419
16.5.1 安装SnortCenter3 419
16.5.2 修改配置档案 420
16.5.3 snortcenter-agent下载配置步骤 420
16.5.4 完成配置 420
16.6 本章小结 422
第17章 Linux网路监控策略 423
17.1 安装配置MRTG监控Linux网路 423
17.1.1 SNMP简介和MRTG监控过程 423
17.1.2 Linux下MRTG的安装与配置 424
17.1.3 建立MRTG监控中心 426
17.1.4 MRTG软体的不足和RRDTool的对比 426
17.2 安装配置NTOP监控Linux网路 427
17.2.1 P2P对于网路流量提出挑战 427
17.2.2 NTOP的安装 430
17.2.3 软体使用方法 432
17.3 NTOP的安全策略 438
17.3.1 经常查看NTOP的进程和日誌 439
17.3.2 进行Web访问认证 439
17.3.3 加密连线NTOP 440
17.3.4 NTOP使用技巧和总结 441
17.4 本章小结 443
第18章 Linux常用安全工具 444
18.1 使用SAINT执行安全审核 444
18.1.1 什幺是SAINT 444
18.1.2 工作模式 445
18.1.3 安装SAINT 445
18.1.4 SAINT设定 446
18.1.5 启动SAINT 447
18.2 使用连线埠扫描软体Nmap 451
18.2.1 Nmap简介 451
18.2.2 使用Nmap 452
18.2.3 nmap命令实例 452
18.2.4 Nmap图形前端 454
18.2.5 Nmap使用注意事项 455
18.3 使用网路数据採集分析工具Tcpdump 455
18.3.1 Tcpdump简介 455
18.3.2 Tcpdump的安装 456
18.3.3 Tcpdump的命令行选项 456
18.3.4 Tcpdump的过滤表达式 457
18.3.5 Tcpdump过滤数据包实例 458
18.3.6 Tcpdump的输出结果 458
18.4 使用Ethereal分析网路数据 460
18.4.1 Ethereal简介 460
18.4.2 安装Ethereal 460
18.4.3 使用Ethereal 461
18.5 使用EtherApe分析网路流量 465
18.5.1 EtherApe简介 465
18.5.2 EtherApe软体下载安装 465
18.5.3 EtherApe软体使用方法 466
18.6 使用GnuPGP进行数据加密 468
18.6.1 GnuPGP简介 468
18.6.2 GnuPGP安装 468
18.6.3 生成密钥 468
18.6.4 查看密钥 469
18.6.5 公钥的使用 469
18.6.6 GnuPGP套用实例(软体包签名验证) 470
18.6.7 GnuPGP套用实例(在Mutt中
18.6.7 使用GnuPG) 470
18.7 其他安全工具简介 470
18.7.1 密码分析工具John the ripper 471
18.7.2 系统管理工具sudo 471
18.7.3 开放原始码风险评估工具Nessus 471
18.7.4 网路瑞士军刀Netcat 471
18.7.5 网路探测工具Hping2 471
18.7.6 列出打开的档案命令工具LSOF 471
18.7.7 强大的无线嗅探器Kismet 471
18.7.8 802.11 WEP密码破解工具AirSnort 472
18.7.9 安全管理员的辅助工具SARA 472
18.7.10 高级的traceroute工具Firewalk 472
18.7.11 主动作业系统指纹识别工具XProbe2 472
18.8 本章小结 472
第19章 防範嗅探器攻击和Linux病毒 473
19.1 防範嗅探器攻击 473
19.1.1 嗅探器攻击原理 473
19.1.2 嗅探器的检测技术 475
19.1.3 嗅探器的安全防範 475
19.2 Linux病毒的防範 477
19.2.1 Linux病毒的历史 477
19.2.2 Linux平台下的病毒分类 478
19.2.3 Linux病毒的防治 479
19.2.4 Linux防病毒软体 480
19.2.5 安装配置f-prot反病毒软体 480
19.3 本章小结 490
第20章 Linux数据备份恢复技术 491
20.1 Linux备份恢复基础 491
20.1.1 什幺是备份 491
20.1.2 备份的重要性 492
20.2 Linux备份恢复策略 492
20.2.1 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 492
20.2.2 备份介质的选择 492
20.2.3 Linux备份策略 494
20.2.4 确定要备份的内容 495
20.2.5 Linux常用备份恢复命令 497
20.3 Linux常用备份恢复工具 502
20.3.1 Xtar 503
20.3.2 Kdat 503
20.3.3 Taper 504
20.3.4 Arkeia 505
20.3.5 Ghost for Linux 506
20.3.6 mkCDrec 507
20.3.7 NeroLINUX 508
20.3.8 K3b 509
20.3.9 KOnCD 510
20.3.10 CD Creator 510
20.3.11 X-CD-Roast 511
20.3.12 webCDcreator 512
20.3.13 rsync 513
20.3.14 mirrordir 514
20.3.15 partimage 514
20.3.16 dvdrecord 515
20.3.17 DVD+RW-Tools 515
20.4 Linux备份恢复实例 516
20.4.1 用mirrordir做硬碟分区镜像 516
20.4.2 使用partimage备份恢复Linux分区 518
20.4.3 Linux异构网路中共享光碟刻录 527
20.5 本章小结 541
第21章 资料库简介Linux开源资料库安全现状 542
21.1 资料库简介 542
21.1.1 资料库和DBMS简介 542
2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544
21.2 SQL简介 546
21.2.1 SQL语言具有四个特点: 546
21.2.2 SQL语法的分类 546
21.2.3 SQL语言的功能 547
21.2.4 SQL语言的种类及结构 547
21.2.5 SQL语言的执行类型 548
21.3 Linux下资料库安全现状 549
21.4 本章小结 553
第22章 MySQL资料库伺服器安全 554
22.1 MySQL简介 554
22.1.1 MySQL的历史和现状 554
22.1.2 MySQL的技术特点 555
22.2 MySQL伺服器的安装与配置 556
22.2.1 安装测试MySQL伺服器 556
22.2.2 管理MySQL伺服器 558
22.2.3 MySQL伺服器的用户管理 564
22.2.4 MySQL伺服器日誌管理 565
22.3 使用GUI工具管理MySQL
22.3 伺服器 568
22.3.1 使用MySQL Control Center 568
22.3.2 使用phpMyAdmin 570
22.4 MySQL伺服器数据备份、恢复 576
22.4.1 使用MySQL相关命令进行简单的本地备份 576
22.4.2 使用网路备份 578
22.4.3 实时恢复MySQL数据方法 580
22.4.4 使用phpMyBackupPro备份恢复MySQL资料库 582
22.5 全面了解MySQL安全漏洞 586
22.5.1 安全漏洞相关术语 586
22.5.2 主要MySQL安全漏洞 588
22.6 MySQL的SQL注入 602
22.6.1 SQL注入简介 602
22.6.2 MySQL中的SQL注入 603
22.7 MySQL的安全配置 608
22.7.1 作业系统的安全 608
22.7.2 MySQL用户安全配置 609
22.7.3 MySQL有些加固配置 611
22.7.4 MySQL的安全例行审计 612
22.7.5 了解MySQL安全信息 614
22.7.6 用GreenSQL为MySQL伺服器建立防火墙 615
第23章 PostgreSQL资料库伺服器安全 619
23.1 PostgreSQL简介 619
23.1.1 什幺是PostgreSQL 619
23.1.2 PostgreSQL的历史简介 620
23.1.3 PostgreSQL体系基本概念 621
23.2 安装使用PostgreSQL 622
23.2.1 安装 622
23.2.2 为资料库管理员postgres设定密码 624
23.2.3 测试PostgreSQL 624
23.2.4 资料库状态管理 625
23.2.5 PostgreSQL资料库用户管理 625
23.2.6 PostgreSQL资料库的管理与维护 626
23.2.7 PostgreSQL资料库的备份和恢复 627
23.2.8 使用psql访问PostgreSQL 628
23.2.9 启动PostgreSQL时指定数据
23.2.8 存储的位置 630
23.3 关注PostgreSQL安全问题 630
23.4 掌握PostgreSQL访问认证设定 634
23.4.1 访问认证基础 634
23.4.2 配置实例 639
23.4.3 TCP/IP安全连线 640
23.4.4 安全认证总结 640
23.5 保护PostgreSQL资料库的安全性指导方针 640
23.5.1 使pg_hba.conf档案中各条目儘量受到限制 640
23.5.2 启用SSL并且使用客户机证书 641
23.5.3 儘量运行单用户系统 641
23.5.4 关注资料库补丁并保持更新 642
23.5.5 其他方面 644
第24章 搭建Linux新闻组伺服器 645
24.1 新闻组简介 645
24.1.1 什幺是新闻组服务 645
24.1.2 新闻组套用流程 646
24.1.3 伺服器端有四种存储方法 648
24.2 搭建INN新闻组伺服器 648
24.2.1 INN安装软体配置 648
24.2.2 新闻组的管理命令: 655
24.3 使用Dnews搭建Linux新闻组伺服器 656
24.3.1 安装DNEWS 656
24.3.2 监控管理新闻组伺服器 657
24.4 Linux网路环境使用新闻组客户端 660
24.4.1 Linux新闻组客户端套用软体特点 660
24.4.2 套用实例 660
24.4.3 Linux新闻组资源和使用注意事项 665
24.5 本章小结 667
第25章 在Linux网路环境下防範网路钓鱼 668
25.1 网路钓鱼简介 668
25.1.1 什幺是网路钓鱼及其发展 668
25.1.2 网路钓鱼的最新发展 669
25.2 Linux用户对网路钓鱼的防範 671
25.2.1 电子邮件防範网路钓鱼的设定 671
25.2.2 增强火狐(Firefox)的安全性防範钓鱼攻击 673
25.3 其他方面 676
25.3.1 个人的责任 676
25.3.2 企业领导和网路管理员的责任 677
25.4 本章小结 678
第26章 Linux无线网路构建及其安全策略 679
26.1 Linux无线网路简介 679
26.1.1 Linux无线网路驱动模型 679
26.1.2 主要Linux驱动程式 680
26.1.3 802.11 标準 681
26.1.4 WPA : Wi-Fi保护访问 682
26.1.5 Linux无线工具wireless_tools 683
26.2 Linux无线网路组建 687
26.2.1 迅驰无线网卡笔记本Linux驱动安装 687
26.2.2 Atheros AR5007EG无线网卡笔记本Linux驱动安装 688
26.2.3 USB接口无线网卡台式机Linux无线驱动安装 689
26.2.4 使用wpa_supplicant 692
26.3 Linux无线网路高级套用 692
26.3.1 把Linux无线计算机配置一个AP 692
26.3.2 蓝牙技术以及在Linux计算机中套用 697
26.4 Linux 无线网路安全策略 705
26.4.1 对Linux无线网路安全的主要威胁 705
26.4.2 Linux无线工具 706
26.4.3 Linux无线网路安全策略 711
26.5 本章总结 714
第27章 Linux安全审计系统 716
27.1 安装软体包并且配置审计
27.1 守护进程 716
27.1.1 安装软体包 716
27.1.2 了解Audit配置档案 717
27.2 启动auditd守护进程 724
27.3 分析auditd记录 725
27.4 使用ausearch命令使用搜寻记录 727
27.5 使用autrace用审计跟蹤进程 728
27.6 SUSE Linux伺服器下的audit简介 729
27.6.1 日誌档案 729
27.6.2 auditd传送程式配置 730
27.6.3 auditd磁碟空间配置 730
27.7 本章小结 731
第28章 使用SELinux 系统 732
28.1 SeLinux简介 732
28.1.1 SELinux起源 732
28.1.2 SELinux构架 733
28.1.3 为什幺使用SELinux 736
28.1.4 SELinux决策进程 738
28.1.5 SELinux相关的档案 738
28.2 SELinux使用实战 740
28.2.1 启动SELinux 740
28.2.2 SELinux布尔值和上下文配置 742
28.2.3 SELinux的日誌档案 750
28.3 SELinux典型套用案例总结 753
28.3.1 RHEL5.0中,如何去掉/var/log/audit/audit.log档案中的虚假审计信息 753
28.3.2 使用mount命令时如何指定SELinux上下文 753
28.3.3 在RHEL4.0上怎幺只禁用SELinux对Apache的保护 753
28.3.4 如何打开SELinux的enforcing和permissive模式 754
28.3.5 在RHEL 5.0下如何设定让SELinux阻止一个守护进程监听和默认连线埠不同的连线埠 755
28.3.6 如何查看档案或者目录的安全上下文属性 755
28.3.7 如何重新套用SELinux的安全标籤到指定的档案或目录 755
28.3.8 系统登录或是su的时候,会有讯息“choose a different context” 756
28.3.9 在RHEL 4.0上转换SELinux的状态方法 756
28.3.10 SELinux下Apache使用SSL加密配置,当服务启动的时候,为什幺伺服器没有要求密码短语而是直接启动失败了 757
28.3.11 如果重新套用SELinux的安全标籤到指定的档案或目录 757
28.4 SELinux小结 758
附录A Linux伺服器应急回响流程与步骤 759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