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範围内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道路交通系统作为承载应急救援、疏散活动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交通应急疏散管理日渐成为灾害管理、应急回响过程中的重要举措.《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针对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涵盖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问题的建模方法及基础理论、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交通需求的生成规律及预测方法、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交通诱导理论、逆行车道最佳化理论、多应急交通流协同最佳化理论及公共运输在区域疏散中的套用等多个研究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182页
- 开本:5
- 作者:安实 崔建勛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30411234
内容简介
《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可作为道路交通应急疏散管理方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交通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疏散分类
1.2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内涵及其特点
1.3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研究思想的发展历程
1.4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1.5本章小结
第2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集成建模框架
2.1灾害管理
2.1.1灾害类型
2.1.2灾害管理阶段
2.1.3灾害交通管理
2.2疏散管理
2.2.1疏散管理方案的制订
2.2.2疏散管理方案的执行
2.2.3疏散管理与其他灾害管理活动的关係
2.2.4疏散管理的一般框架
2.3疏散管理中的交通分析
2.4疏散交通管理建模
2.4.1疏散交通管理建模核心问题
2.4.2疏散交通管理建模的需求
2.4.3疏散交通管理集成建模框架
2.5本章小结
第3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决策行为分析
3.1灾害条件下应急疏散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应急疏散行为意向调查与数据分析——以颱风灾害为例
3.2.1调查设计
3.2.2调查内容
3.2.3各项基础数据统计分析
3.3基于疏散决策行为分析的疏散需求预测
3.3.1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风险容忍阈值模型
3.3.2模型回归与参数估计
3.4颱风灾害下被疏散者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1平均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2不同类别群体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3颱风灾害下的应急疏散需求预测
3.5本章小结
第4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路径规划理论
4.1最小费用动态流
4.2最大动态网路流
4.3全局最大流(最早到达流)
4.4最快路径
4.5最快流
4.6多优先权的疏散交通诱导理论
4.7连续时间动态网路流
4.8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疏散路径最佳化
4.9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交通管理策略建模
5.1元胞传输模型基础理论
5.1.1元胞传输模型基本假设
5.1.2元胞传输模型公式表达
5.1.3元胞传输模型的改进
5.2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疏散道路网路建模方法
5.2.1单终点疏散路网模型
5.2.2元胞—连线桥路网模型
5.3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疏散交通流建模
5.4基于元胞传输理论的区域疏散交通管理集成模型
5.4.1基于逆行车道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2基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3基于小区分阶段疏散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4疏散交通管理集成模型
5.5案例分析
5.5.1疏散情景
5.5.2结果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6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逆行车道设定理论及实施方法
6.1逆行车道
6.1.1逆行车道设定的主要研究内容
6.1.2逆行车道设定流程
6.1.3逆行车道设定的形式
6.2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规划模型
6.2.1动态交通分配的排队模型
6.2.2基于元胞的逆行车道设定规划模型
6.2.3模型求解算法
6.2.4案例分析
6.3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实践
6.3.1逆行车道入口设计
6.3.2逆行车道出口设计
6.3.3逆行车道道路标誌设计
6.4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的其他问题
6.4.1安全性
6.4.2驾驶员信息获取
6.4.3人力安排
6.5本小结
第7章道路交通应急多类交通流协同最佳化与路网最佳化再设计
7.1应急救援与疏散的特点分析
7.1.1应急救援特点
7.1.2应急疏散特点
7.2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冲突性和协同性
7.2.1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冲突性
7.2.2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协同性
7.3最小费用流模型的基础理论
7.3.1基本概念及问题描述
7.3.2最小费用流模型的求解
7.3.3基于最小费用流的疏散模型和救援模型
7.4多应急流协同最佳化及路网再设计模型
7.5算例分析
7.5.1数据準备与模型求解
7.5.2结果分析
7.6实践讨论
7.7本章小结
第8章公共运输在区域疏散交通管理中的套用
8.1灾害条件下大规模疏散集散设施选址模型
8.1.1问题描述
8.1.2模型构建
8.2应急救援分配中心选址模型
8.3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8.3.1数据準备
8.3.2实验结果及分析
8.3.3设施失效机率灵敏度分析
8.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
1.1疏散分类
1.2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内涵及其特点
1.3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研究思想的发展历程
1.4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1.5本章小结
第2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管理集成建模框架
2.1灾害管理
2.1.1灾害类型
2.1.2灾害管理阶段
2.1.3灾害交通管理
2.2疏散管理
2.2.1疏散管理方案的制订
2.2.2疏散管理方案的执行
2.2.3疏散管理与其他灾害管理活动的关係
2.2.4疏散管理的一般框架
2.3疏散管理中的交通分析
2.4疏散交通管理建模
2.4.1疏散交通管理建模核心问题
2.4.2疏散交通管理建模的需求
2.4.3疏散交通管理集成建模框架
2.5本章小结
第3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决策行为分析
3.1灾害条件下应急疏散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应急疏散行为意向调查与数据分析——以颱风灾害为例
3.2.1调查设计
3.2.2调查内容
3.2.3各项基础数据统计分析
3.3基于疏散决策行为分析的疏散需求预测
3.3.1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风险容忍阈值模型
3.3.2模型回归与参数估计
3.4颱风灾害下被疏散者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1平均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2不同类别群体的风险容忍阈值分析
3.4.3颱风灾害下的应急疏散需求预测
3.5本章小结
第4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路径规划理论
4.1最小费用动态流
4.2最大动态网路流
4.3全局最大流(最早到达流)
4.4最快路径
4.5最快流
4.6多优先权的疏散交通诱导理论
4.7连续时间动态网路流
4.8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疏散路径最佳化
4.9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交通管理策略建模
5.1元胞传输模型基础理论
5.1.1元胞传输模型基本假设
5.1.2元胞传输模型公式表达
5.1.3元胞传输模型的改进
5.2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疏散道路网路建模方法
5.2.1单终点疏散路网模型
5.2.2元胞—连线桥路网模型
5.3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疏散交通流建模
5.4基于元胞传输理论的区域疏散交通管理集成模型
5.4.1基于逆行车道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2基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3基于小区分阶段疏散的疏散交通流模型扩展
5.4.4疏散交通管理集成模型
5.5案例分析
5.5.1疏散情景
5.5.2结果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6章道路交通应急区域疏散逆行车道设定理论及实施方法
6.1逆行车道
6.1.1逆行车道设定的主要研究内容
6.1.2逆行车道设定流程
6.1.3逆行车道设定的形式
6.2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规划模型
6.2.1动态交通分配的排队模型
6.2.2基于元胞的逆行车道设定规划模型
6.2.3模型求解算法
6.2.4案例分析
6.3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实践
6.3.1逆行车道入口设计
6.3.2逆行车道出口设计
6.3.3逆行车道道路标誌设计
6.4道路交通应急逆行车道设定的其他问题
6.4.1安全性
6.4.2驾驶员信息获取
6.4.3人力安排
6.5本小结
第7章道路交通应急多类交通流协同最佳化与路网最佳化再设计
7.1应急救援与疏散的特点分析
7.1.1应急救援特点
7.1.2应急疏散特点
7.2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冲突性和协同性
7.2.1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冲突性
7.2.2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协同性
7.3最小费用流模型的基础理论
7.3.1基本概念及问题描述
7.3.2最小费用流模型的求解
7.3.3基于最小费用流的疏散模型和救援模型
7.4多应急流协同最佳化及路网再设计模型
7.5算例分析
7.5.1数据準备与模型求解
7.5.2结果分析
7.6实践讨论
7.7本章小结
第8章公共运输在区域疏散交通管理中的套用
8.1灾害条件下大规模疏散集散设施选址模型
8.1.1问题描述
8.1.2模型构建
8.2应急救援分配中心选址模型
8.3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8.3.1数据準备
8.3.2实验结果及分析
8.3.3设施失效机率灵敏度分析
8.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