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

2020-01-09 09:48:35 百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是2008年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国伍

基本介绍

  • 书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
  • 页数:280页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8年6月1日)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11233216, 7811233215
条形码: 9787811233216
尺寸: 23.8 x 16.8 x 2.2 cm
重量: 481 g

作者简介

张国伍,河北省雄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市政府交通顾问,海南省城乡规划顾问,北京市政府公共家同古伟组组长,国家职能交通专家组成员,《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主编。现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名誉主编,是交通与书系统工程学科,《交通与书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的创始人,出版译着20余本,发表文章140多篇,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百余人。

内容简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交通人生60年》介绍了张国伍教授创建和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60年的全过程,特别是介绍了创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思想和学术实践。1978年,作者首先提出建立交通运输系统学的新思想并付诸这门学科的理论与套用的实践。书中介绍了张国伍教授60年(1948-2008年)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其中包括编着了我国第一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教科书和《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套用实践案例集》,国内第一步《智慧型交通运输与系统工程学》教科书。

目录

第1章 综合交通思想
1.1 导语
1.2 交通思想启蒙
1.3 开创交通运输地理学
1.4 区域铁路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1.5 交通运输的综合性问题
第2章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思想的形成和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1 系统工程思想的影响
2.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思想的形成
2.2.1 走人系统科学大门
2.2.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
2.3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交通问题
2.4 创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
2.4.1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新学科的创建
2.4.2 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总结提高”的途径,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
2.4.3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2.4.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新学科的理论建设
2.4.5 创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新专业的几点想法
2.5 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5.1 完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不断提高水平,加强学科系统建设
2.5.2 建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
2.5.3 积极开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2.5.4 向智慧型交通系统工程迈进(1995—2005年)
第3章 理论创新与学术建树
3.1 交通运输布局与规划
3.1.1 导言
3.1.2 交通运输布局
3.1.3 交通运输布局的系统分析
3.1.4 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
3.1.5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3.1.6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布局
3.2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3.2.1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3.2.2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础理论
3.3 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
3.3.1 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的目的
3.3.2 交通运输基本因果关係分析
3.3.3 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3.3.4 模拟结果分析
3.3.5 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3.4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
3.4.1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概念及其特性
3.4.2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功能
3.4.3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形成、发展与构成
3.4.4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内设备的配置
3.4.5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综合评价
3.4.6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问的相互协调
3.4.7 基于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圈发展分析
3.4.8 综合交通枢纽的智慧型化管理
3.4.9 小结
3.5 交通运输系统结合部管理
3.5.1 引言
3.5.2 交通运输系统结合部的基本概念
3.5.3 结合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3.5.4 交通运输系统结合部管理研究的内容
3.5.5 结合部管理的核心在于协调
3.5.6 结合部管理的评价
3.6 综合交通运输与系统科学融合
3.6.1 导言
3.6.2 综合交通运输与系统科学融合的必要性
3.6.3 综合交通与系统科学融合的方法
3.6.4 综合交通的综合集成实践
感悟
附录
附录A 重要科研项目及科研项目一览表
附录B 主要出版物一览表
附录C 专着、译着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