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原书第7版)》系统介绍信息技术和系统开发的实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把企业需求转变成信息系统,以及如何将传统的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和项目管理技术相结合且套用在信息系统上,并通过完整、翔实的案例分析和课外练习锻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决策的能力。这一版本继续保持了前几版创新性、高品质的特色,并增加了对象建模、IT安全等知识,补充了新的项目管理工具和练习,并对新系统开发趋势和技术部分作了整体更新。
基本介绍
- 书名: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 作者:(美国)舍利 王艳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图书信息
书 名: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作 者:(美国)舍利 王艳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111276777
开本: 16开
定价: 79.00 元
内容简介
《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原书第7版)》内容系统、翔实,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适合软体工程、系统分析及相关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绪论1
1.1 信息技术的影响2
1.1.1 IT的未来2
1.1.2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作用3
1.1.3 谁开发信息系统4
1.2 信息系统组成4
1.2.1 硬体5
1.2.2 软体5
1.2.3 数据6
1.2.4 过程6
1.2.5 人6
1.3 了解企业7
1.3.1 企业概图7
1.3.2 企业模型7
1.3.3 新型公司8
1.4 Internet的影响8
1.4.1 B2C8
1.4.2 B2B9
1.4.3 基于网路的系统开发9
1.5 企业如何使用信息系统10
1.5.1 企业计算系统10
1.5.2 事务处理系统10
1.5.3 业务支持系统11
1.5.4 知识管理系统12
1.5.5 用户生产率系统12
1.5.6 信息系统集成13
1.6 信息系统用户及其需求13
1.6.1 高层管理者13
1.6.2 中层管理者和知识工人13
1.6.3 主管和小组领导14
1.6.4 操作人员14
1.7 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14
1.7.1 建模14
1.7.2 原型设计14
1.7.3 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CASE)工具14
1.8 系统开发方法15
1.8.1 结构化分析16
1.8.2 面向对象分析16
1.9 规划和模型化系统开发项目17
1.9.1 对比预测模型和适应模型17
1.9.2 SDLC瀑布模型18
1.9.3 适应性方法和模型20
1.9.4 联合应用程式开发和快速应用程式开发方法和模型21
1.9.5 其他开发方法和模型21
1.9.6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22
1.10 系统开发原则22
1.10.1 规划22
1.10.2 用户参与整个系统开发过程22
1.10.3 仔细听取意见22
1.10.4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确定任务和转折点22
1.10.5 保持灵活性23
1.10.6 提供準确的成本与效益信息23
1.11 信息技术部门23
1.11.1 应用程式开发23
1.11.2 系统支持和安全23
1.11.3 用户支持23
1.11.4 资料库管理24
1.11.5 网路管理24
1.11.6 Web支持24
1.11.7 质量保证(QA)24
1.12 系统分析员地位24
1.12.1 责任24
1.12.2 所需技能和背景24
1.12.3 认证25
1.12.4 工作机遇25
本章小结26
线上学习27
案例模拟:SCR 公司28
本章练习28
知识套用29
案例研究30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32
第1阶段 系统规划
第2章 企业案例分析36
2.1 战略规划——IT系统开发框架37
2.1.1 战略规划概述38
2.1.2 从战略规划到业务结果38
2.1.3 企业实例40
2.1.4 IT部门在项目评估中的角色41
2.1.5 前景41
2.2 什幺是企业案例41
2.3 信息系统项目42
2.3.1 系统项目主要成因42
2.3.2 影响系统项目的因素43
2.3.3 内部因素44
2.3.4 外部因素44
2.3.5 项目管理工具46
2.3.6 风险管理46
2.4 系统需求的评价47
2.4.1 系统需求表格47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绪论1
1.1 信息技术的影响2
1.1.1 IT的未来2
1.1.2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作用3
1.1.3 谁开发信息系统4
1.2 信息系统组成4
1.2.1 硬体5
1.2.2 软体5
1.2.3 数据6
1.2.4 过程6
1.2.5 人6
1.3 了解企业7
1.3.1 企业概图7
1.3.2 企业模型7
1.3.3 新型公司8
1.4 Internet的影响8
1.4.1 B2C8
1.4.2 B2B9
1.4.3 基于网路的系统开发9
1.5 企业如何使用信息系统10
1.5.1 企业计算系统10
1.5.2 事务处理系统10
1.5.3 业务支持系统11
1.5.4 知识管理系统12
1.5.5 用户生产率系统12
1.5.6 信息系统集成13
1.6 信息系统用户及其需求13
1.6.1 高层管理者13
1.6.2 中层管理者和知识工人13
1.6.3 主管和小组领导14
1.6.4 操作人员14
1.7 系统开发工具和技术14
1.7.1 建模14
1.7.2 原型设计14
1.7.3 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CASE)工具14
1.8 系统开发方法15
1.8.1 结构化分析16
1.8.2 面向对象分析16
1.9 规划和模型化系统开发项目17
1.9.1 对比预测模型和适应模型17
1.9.2 SDLC瀑布模型18
1.9.3 适应性方法和模型20
1.9.4 联合应用程式开发和快速应用程式开发方法和模型21
1.9.5 其他开发方法和模型21
1.9.6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22
1.10 系统开发原则22
1.10.1 规划22
1.10.2 用户参与整个系统开发过程22
1.10.3 仔细听取意见22
1.10.4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确定任务和转折点22
1.10.5 保持灵活性23
1.10.6 提供準确的成本与效益信息23
1.11 信息技术部门23
1.11.1 应用程式开发23
1.11.2 系统支持和安全23
1.11.3 用户支持23
1.11.4 资料库管理24
1.11.5 网路管理24
1.11.6 Web支持24
1.11.7 质量保证(QA)24
1.12 系统分析员地位24
1.12.1 责任24
1.12.2 所需技能和背景24
1.12.3 认证25
1.12.4 工作机遇25
本章小结26
线上学习27
案例模拟:SCR 公司28
本章练习28
知识套用29
案例研究30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32
第1阶段 系统规划
第2章 企业案例分析36
2.1 战略规划——IT系统开发框架37
2.1.1 战略规划概述38
2.1.2 从战略规划到业务结果38
2.1.3 企业实例40
2.1.4 IT部门在项目评估中的角色41
2.1.5 前景41
2.2 什幺是企业案例41
2.3 信息系统项目42
2.3.1 系统项目主要成因42
2.3.2 影响系统项目的因素43
2.3.3 内部因素44
2.3.4 外部因素44
2.3.5 项目管理工具46
2.3.6 风险管理46
2.4 系统需求的评价47
2.4.1 系统需求表格47
2.4.2 系统审核委员会48
2.5 可行性概述48
2.5.1 操作可行性48
2.5.2 技术可行性49
2.5.3 经济可行性49
2.5.4 进度可行性50
2.6 可行性研究50
2.7 设定优先权50
2.7.1 影响优先权的因素50
2.7.2 可自由支配项目和不可自由支配项目51
2.8 初步调查概述51
2.8.1 与管理人员和用户交流52
2.8.2 规划初步调查52
本章小结57
线上学习58
案例模拟:SCR公司58
本章练习59
知识套用59
案例研究60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63
第2阶段 系统分析
第3章 需求建模70
3.1 系统分析阶段概述71
3.1.1 系统分析活动72
3.1.2 系统分析技术72
3.1.3 面向团队的方法和技术72
3.2 联合应用程式开发73
3.2.1 用户参与73
3.2.2 JAD参与者及任务73
3.2.3 JAD的优点和缺点74
3.3 快速应用程式开发74
3.3.1 RAD阶段和活动75
3.3.2 RAD目标76
3.3.3 RAD的优点和缺点76
3.4 建模工具和技术76
3.4.1 CASE工具76
3.4.2 功能分解图77
3.4.3 数据流图78
3.4.4 统一建模语言78
3.5 系统需求审核列表80
3.5.1 输出实例81
3.5.2 输入实例81
3.5.3 过程实例81
3.5.4 性能实例81
3.5.5 控制实例81
3.6 未来增长. 成本和效益81
3.6.1 可扩展性81
3.6.2 整体拥有成本82
3.7 事实发现83
3.7.1 事实发现概述83
3.7.2 who. what. where. when. how和why83
3.7.3 Zachman框架84
3.8 面谈85
3.9 其他事实发现技术89
3.9.1 文档複查89
3.9.2 观察89
3.9.3 问卷调查90
3.9.4 抽样92
3.9.5 调查研究92
3.9.6 面谈和问卷调查的比较92
3.10 文档编制94
3.10.1 记录事实的必要性94
3.10.2 软体工具94
3.11 逻辑建模概述97
本章小结97
线上学习98
案例模拟:SCR公司98
本章练习99
知识套用100
案例研究101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03
第4章 数据和过程建模114
4.1 数据和过程建模概述115
4.2 数据流图115
4.3 创建数据流图120
4.3.1 数据流图的约定120
4.3.2 步骤1:绘製关联图121
4.3.3 步骤2:绘製数据流图的图0121
4.3.4 步骤3:绘製较低层的图124
4.4 数据字典127
4.4.1 编写数据元素文档127
4.4.2 编写数据流文档129
4.4.3 编写数据存储文档130
4.4.4 编写过程文档130
4.4.5 编写实体文档131
4.4.6 编写记录文档131
4.4.7 数据字典报告133
4.5 过程描述工具133
4.5.1 模组化设计133
4.5.2 结构化英语133
4.5.3 决策表134
4.5.4 决策树136
4.6 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137
4.6.1 模型的顺序137
4.6.2 四模型方法137
本章小结137
线上学习138
案例模拟:SCR公司139
本章练习139
知识套用140
案例研究141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42
第5章 对象建模148
5.1 面向对象的术语和概念149
5.1.1 O-O分析概述149
2.5 可行性概述48
2.5.1 操作可行性48
2.5.2 技术可行性49
2.5.3 经济可行性49
2.5.4 进度可行性50
2.6 可行性研究50
2.7 设定优先权50
2.7.1 影响优先权的因素50
2.7.2 可自由支配项目和不可自由支配项目51
2.8 初步调查概述51
2.8.1 与管理人员和用户交流52
2.8.2 规划初步调查52
本章小结57
线上学习58
案例模拟:SCR公司58
本章练习59
知识套用59
案例研究60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63
第2阶段 系统分析
第3章 需求建模70
3.1 系统分析阶段概述71
3.1.1 系统分析活动72
3.1.2 系统分析技术72
3.1.3 面向团队的方法和技术72
3.2 联合应用程式开发73
3.2.1 用户参与73
3.2.2 JAD参与者及任务73
3.2.3 JAD的优点和缺点74
3.3 快速应用程式开发74
3.3.1 RAD阶段和活动75
3.3.2 RAD目标76
3.3.3 RAD的优点和缺点76
3.4 建模工具和技术76
3.4.1 CASE工具76
3.4.2 功能分解图77
3.4.3 数据流图78
3.4.4 统一建模语言78
3.5 系统需求审核列表80
3.5.1 输出实例81
3.5.2 输入实例81
3.5.3 过程实例81
3.5.4 性能实例81
3.5.5 控制实例81
3.6 未来增长. 成本和效益81
3.6.1 可扩展性81
3.6.2 整体拥有成本82
3.7 事实发现83
3.7.1 事实发现概述83
3.7.2 who. what. where. when. how和why83
3.7.3 Zachman框架84
3.8 面谈85
3.9 其他事实发现技术89
3.9.1 文档複查89
3.9.2 观察89
3.9.3 问卷调查90
3.9.4 抽样92
3.9.5 调查研究92
3.9.6 面谈和问卷调查的比较92
3.10 文档编制94
3.10.1 记录事实的必要性94
3.10.2 软体工具94
3.11 逻辑建模概述97
本章小结97
线上学习98
案例模拟:SCR公司98
本章练习99
知识套用100
案例研究101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03
第4章 数据和过程建模114
4.1 数据和过程建模概述115
4.2 数据流图115
4.3 创建数据流图120
4.3.1 数据流图的约定120
4.3.2 步骤1:绘製关联图121
4.3.3 步骤2:绘製数据流图的图0121
4.3.4 步骤3:绘製较低层的图124
4.4 数据字典127
4.4.1 编写数据元素文档127
4.4.2 编写数据流文档129
4.4.3 编写数据存储文档130
4.4.4 编写过程文档130
4.4.5 编写实体文档131
4.4.6 编写记录文档131
4.4.7 数据字典报告133
4.5 过程描述工具133
4.5.1 模组化设计133
4.5.2 结构化英语133
4.5.3 决策表134
4.5.4 决策树136
4.6 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137
4.6.1 模型的顺序137
4.6.2 四模型方法137
本章小结137
线上学习138
案例模拟:SCR公司139
本章练习139
知识套用140
案例研究141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42
第5章 对象建模148
5.1 面向对象的术语和概念149
5.1.1 O-O分析概述149
5.1.2 对象150
5.1.3 属性152
5.1.4 方法153
5.1.5 讯息153
5.1.6 类154
5.2 对象和类之间的关係155
5.3 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实现对象建模156
5.3.1 用例建模157
5.3.2 用例图158
5.3.3 类图159
5.3.4 顺序图160
5.3.5 状态转移图160
5.3.6 活动图161
5.3.7 CASE工具161
5.4 组织对象模型161
本章小结162
线上学习162
案例模拟:SCR公司163
本章练习163
知识套用164
案例研究165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66
第6章 开发策略172
6.1 开发策略概述173
6.2 Internet的影响173
6.2.1 软体作为一种服务173
6.2.2 传统的和基于Web的系统开发175
6.3 软体外包177
6.3.1 软体外包的发展177
6.3.2 软体外包费用179
6.3.3 外包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179
6.3.4 国际外包179
6.4 软体自主开发方案180
6.4.1 自主开发或购买决策180
6.4.2 软体内部开发181
6.4.3 购买软体包182
6.4.4 定製软体包182
6.4.5 创建用户应用程式182
6.5 系统分析员的职责185
6.6 成本-效益分析185
6.6.1 财务分析工具185
6.6.2 成本-效益分析清单186
6.7 软体採购过程186
6.8 系统分析任务的完成193
6.8.1 系统需求文档193
6.8.2 向管理部门作陈述报告193
6.9 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的过渡194
6.9.1 準备系统设计任务194
6.9.2 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关係194
6.10 系统设计準则195
6.10.1 系统设计目标195
6.10.2 权衡设计197
6.11 原型设计198
6.11.1 原型设计方法198
6.11.2 原型设计工具199
6.11.3 原型的局限性199
6.12 软体开发未来的发展趋势199
本章小结200
线上学习201
案例模拟:SCR公司201
本章练习202
知识套用202
案例研究203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205
第3阶段 系统设计
第7章 输出和用户界面设计208
7.1 输出设计209
7.2 列印和萤幕输出211
7.2.1 报告212
7.2.2 用户参与报告设计214
7.2.3 报告设计原则214
7.2.4 报告设计问题215
7.2.5 基于字元的报告设计216
7.2.6 列印容量和时间要求216
7.2.7 输出控制和安全218
7.3 用户界面设计219
7.3.1 用户界面的演化220
7.3.2 人机互动220
7.3.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224
7.3.4 用户界面设计的指导方针225
7.3.5 用户界面控制项229
7.4 输入设计231
7.4.1 输入和数据输入方法232
7.4.2 输入量233
7.4.3 设计数据输入界面234
7.4.4 输入错误235
7.4.5 源文档236
7.4.6 输入控制237
本章小结239
线上学习239
案例模拟:SCR公司240
本章练习240
知识套用241
案例研究242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243
第8章 数据设计250
8.1 数据设计的概念251
8.1.1 数据结构251
5.1.3 属性152
5.1.4 方法153
5.1.5 讯息153
5.1.6 类154
5.2 对象和类之间的关係155
5.3 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实现对象建模156
5.3.1 用例建模157
5.3.2 用例图158
5.3.3 类图159
5.3.4 顺序图160
5.3.5 状态转移图160
5.3.6 活动图161
5.3.7 CASE工具161
5.4 组织对象模型161
本章小结162
线上学习162
案例模拟:SCR公司163
本章练习163
知识套用164
案例研究165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166
第6章 开发策略172
6.1 开发策略概述173
6.2 Internet的影响173
6.2.1 软体作为一种服务173
6.2.2 传统的和基于Web的系统开发175
6.3 软体外包177
6.3.1 软体外包的发展177
6.3.2 软体外包费用179
6.3.3 外包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179
6.3.4 国际外包179
6.4 软体自主开发方案180
6.4.1 自主开发或购买决策180
6.4.2 软体内部开发181
6.4.3 购买软体包182
6.4.4 定製软体包182
6.4.5 创建用户应用程式182
6.5 系统分析员的职责185
6.6 成本-效益分析185
6.6.1 财务分析工具185
6.6.2 成本-效益分析清单186
6.7 软体採购过程186
6.8 系统分析任务的完成193
6.8.1 系统需求文档193
6.8.2 向管理部门作陈述报告193
6.9 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的过渡194
6.9.1 準备系统设计任务194
6.9.2 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关係194
6.10 系统设计準则195
6.10.1 系统设计目标195
6.10.2 权衡设计197
6.11 原型设计198
6.11.1 原型设计方法198
6.11.2 原型设计工具199
6.11.3 原型的局限性199
6.12 软体开发未来的发展趋势199
本章小结200
线上学习201
案例模拟:SCR公司201
本章练习202
知识套用202
案例研究203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205
第3阶段 系统设计
第7章 输出和用户界面设计208
7.1 输出设计209
7.2 列印和萤幕输出211
7.2.1 报告212
7.2.2 用户参与报告设计214
7.2.3 报告设计原则214
7.2.4 报告设计问题215
7.2.5 基于字元的报告设计216
7.2.6 列印容量和时间要求216
7.2.7 输出控制和安全218
7.3 用户界面设计219
7.3.1 用户界面的演化220
7.3.2 人机互动220
7.3.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224
7.3.4 用户界面设计的指导方针225
7.3.5 用户界面控制项229
7.4 输入设计231
7.4.1 输入和数据输入方法232
7.4.2 输入量233
7.4.3 设计数据输入界面234
7.4.4 输入错误235
7.4.5 源文档236
7.4.6 输入控制237
本章小结239
线上学习239
案例模拟:SCR公司240
本章练习240
知识套用241
案例研究242
案例实践:SoftWear公司243
第8章 数据设计250
8.1 数据设计的概念251
8.1.1 数据结构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