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作业系统基础》是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博教育集团。
基本介绍
- 书名:Linux作业系统基础
- 作者:安博教育集团
- ISBN:9787121151408
- 页数:259
- 定价:48.0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2
内容简介
《Linux作业系统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Linux作业系统管理的基础知识,内容涉及系统安装、Shell命令、档案系统管理、磁碟管理、进程和日誌管理、编辑工具、启动管理器等。全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生动,论述精準而深刻,实例丰富而实用。
《Linux作业系统基础》不仅适合作为计算机职业培训的首选教材,也适合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教材使用,更是Linux初学者和开发者的首选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Linux概述
1.1 Linux作业系统简介
1.1.1 作业系统简介
1.1.2 从UNIX到Linux这一段历史
1.2 Linux系统特点
1.2.1 Linux的功能
1.2.2 Linux系统的特点
1.3 Linux系统组成
1.4 核心及其发行版本
1.4.1 核心概念
1.4.2 核心版本号
1.4.3 Linux发行版本
1.5 Linux的套用领域
1.5.1 Linux伺服器
1.5.2 桌面套用
1.5.3 嵌入式
1.6 安装前的準备
1.6.1 安装的硬体要求
1.6.2 硬碟结构与分区
1.6.3 与Windows分区对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安装Linux作业系统
2.1 Ubuntu系统安装前的準备工作
2.1.1 Ubuntu 11.04版本介绍
2.1.2 硬体要求
2.1.3 获取Ubuntu 11.04
2.1.4 分区划分
2.2 安装Ubuntu
2.3 登录与退出系统
2.3.1 用超级用户登录到命令提示符
2.3.2 添加一个新用户
2.3.3 切换系统虚拟控制台
2.3.4 注销和关机
2.4 安装后的系统设定
2.4.1 设定网路
2.4.2 安装语言套件
2.4.3 安装硬体驱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远程管理Linux
3.1 配置IP
3.1.1 命令配置
3.1.2 使用网路工具配置
3.2 Telnet服务
3.2.1 安装Telnet服务
3.2.2 配置Telnet服务
3.2.3 登录Telnet服务
3.3 SSH服务
3.3.1 安装配置OpenSSH服务
3.3.2 启动OpenSSH服务
3.3.3 登录OpenSSH服务
3.4 Webmin服务
3.4.1 安装Webmin
3.4.2 通过Webmin配置Linux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Shell命令
4.1 Shell
4.1.1 确定系统安装的是哪种Shell
4.1.2 Shell版本切换
4.2 Shell命令
4.2.1 Shell命令格式
4.2.2 Shell档案的校正方法
4.2.3 获取在线上帮助
4.3 Shell操作命令
4.3.1 档案操作命令
4.3.2 系统相关基本命令
4.3.3 标準输入/输出和错误输出
4.3.4 管道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Shell脚本及环境参量设定
5.1 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5.1.1 注释
5.1.2 变数
5.1.3 变数属性
5.1.4 开始编写第一个Shell脚本档案
5.2 为Shell脚本添加控制结构
5.2.1 if…then控制结构
5.2.2 if…then…else控制结构
5.2.3 if…then…elif控制结构
5.2.4 for…in控制结构
5.2.5 for控制结构
5.2.6 while控制结构
5.2.7 util控制结构
5.2.8 break与continue
5.2.9 case逻辑结构
5.3 环境变数和系统变数
5.3.1 列出所有的环境变数
5.3.2 操作环境变数
5.3.3 系统变数介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Vi编辑器
6.1 Vi编辑器的使用
6.1.1 启动Vi
6.1.2 退出Vi
6.2 Vi编辑器模式转换
6.2.1 转换为输入模式
6.2.2 输入模式下的简单操作方法
6.3 Vi查找和替换
6.3.1 查找字元
6.3.2 查找字元串
6.3.3 替换字元串
6.4 Vi中的选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档案系统管理
7.1 档案系统概述
7.1.1 档案系统功能
7.1.2 档案系统类型
7.2 Linux档案系统
7.2.1 基本目录
7.2.2 Linux档案系统和Windows档案系统比较
7.3 目录档案和普通档案
7.3.1 工作目录
7.3.2 主目录
7.3.3 路径名
7.4 目录操作
7.4.1 创建目录
7.4.2 删除目录
7.4.3 移动和複製档案
7.5 访问许可权
7.5.1 显示访问许可权
7.5.2 改变访问许可权
7.5.3 目录访问许可权
7.6 图形化操作档案系统
7.6.1 使用Nautilus浏览档案系统
7.6.2 图形化档案打包工具
7.5.3 Shell归档和压缩工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磁碟管理
8.1 档案系统格式
8.1.1 Ext2
8.1.2 Ext3
8.1.3 其他档案系统
8.2 Ext2档案系统
8.2.1 Linux档案系统分配策略
8.2.2 档案的记录形式
8.3 fdisk分区工具
8.3.1 查看硬碟及分区信息
8.3.2 显示格式
8.3.3 fdisk分区操作
8.4 格式化分区
8.5 挂载分区
8.5.1 挂载命令
8.5.2 卸载命令
8.6 其他相关命令
8.6.1 du命令
8.6.2 df命令
8.6.3 dd命令
8.6.4 e2fsck命令
8.7 配置档案
8.7.1 fstab
8.7.2 mtab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账户管理
9.1 Linux系统账户介绍
9.1.1 用户账号档案
9.1.2 /etc/shadow档案
9.1.3 /etc/group档案
9.2 添加用户
9.2.1 编辑passwd档案和shadow档案
9.2.2 编辑/etc/group档案
9.2.3 设定初始密码和创建用户主目录
9.2.4 使用adduser命令添加用户
9.3 删除用户
9.3.1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
9.3.2 禁用和启用账号
9.4 用户组管理
9.4.1 创建用户组
9.4.2 向用户组中添加用户
9.4.3 修改用户组
9.5 root超级用户
9.5.1 超级用户
9.5.2 成为root用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进程和日誌管理
10.1 进程的组成
10.1.1 进程的PID和PPID
10.1.2 UID和EUID
10.1.3 GID和EGID
10.2 进程的生命周期
10.3 信号
10.4 进程的状态
10.5 进程管理
10.5.1 监视进程的工具
10.5.2 监视系统任务
10.5.3 查询进程
10.5.4 终止进程
10.5.5 影响调度优先权
10.6 日誌管理
10.6.1 日誌管理工具
10.6.2 日誌级别
10.7 常用日誌命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软体包管理
11.1 deb软体包
11.1.1 软体包的类型
11.1.2 软体包的命名规则
11.1.3 软体包的优先权
11.1.4 软体包的依赖关係
11.1.5 软体包的状态
11.2 Ubuntu软体包管理工具
11.3 使用dpkg管理软体包
11.3.1 dpkg命令格式
11.3.2 获取已安装软体包信息
11.3.3 获取与查看软体包信息
11.3.4 安装和卸载软体包
11.4 使用APT管理软体包
11.4.1 设定APT源
11.4.2 查询软体包信息
11.4.3 管理软体包
11.5 使用software-center管理软体包
11.5.1 启动software-center
11.5.2 查询和安装软体包
11.5.3 卸载软体包
11.6 使用synaptic管理软体包
11.6.1 启动synaptic
11.6.2 刷新软体源
11.6.3 查看软体包信息
11.6.4 安装软体包
11.6.5 卸载软体包
11.6.6 升级软体包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GRUB的使用和配置
12.1 GRUB概述
12.2 GRUB的安装
12.3 配置档案menu.lst
12.4 GRUB命令行启动Linux
12.5 GRUB引导Windws
12.6 修复GRUB
12.7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印表机配置
13.1 图形化列印管理工具
13.1.1 添加本地印表机
13.1.2 添加网路印表机
13.2 通用UNIX列印服务
13.2.1 CUPS列印伺服器
13.2.2 CUPS客户端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RPM管理软体包
1.1 Linux作业系统简介
1.1.1 作业系统简介
1.1.2 从UNIX到Linux这一段历史
1.2 Linux系统特点
1.2.1 Linux的功能
1.2.2 Linux系统的特点
1.3 Linux系统组成
1.4 核心及其发行版本
1.4.1 核心概念
1.4.2 核心版本号
1.4.3 Linux发行版本
1.5 Linux的套用领域
1.5.1 Linux伺服器
1.5.2 桌面套用
1.5.3 嵌入式
1.6 安装前的準备
1.6.1 安装的硬体要求
1.6.2 硬碟结构与分区
1.6.3 与Windows分区对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安装Linux作业系统
2.1 Ubuntu系统安装前的準备工作
2.1.1 Ubuntu 11.04版本介绍
2.1.2 硬体要求
2.1.3 获取Ubuntu 11.04
2.1.4 分区划分
2.2 安装Ubuntu
2.3 登录与退出系统
2.3.1 用超级用户登录到命令提示符
2.3.2 添加一个新用户
2.3.3 切换系统虚拟控制台
2.3.4 注销和关机
2.4 安装后的系统设定
2.4.1 设定网路
2.4.2 安装语言套件
2.4.3 安装硬体驱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远程管理Linux
3.1 配置IP
3.1.1 命令配置
3.1.2 使用网路工具配置
3.2 Telnet服务
3.2.1 安装Telnet服务
3.2.2 配置Telnet服务
3.2.3 登录Telnet服务
3.3 SSH服务
3.3.1 安装配置OpenSSH服务
3.3.2 启动OpenSSH服务
3.3.3 登录OpenSSH服务
3.4 Webmin服务
3.4.1 安装Webmin
3.4.2 通过Webmin配置Linux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Shell命令
4.1 Shell
4.1.1 确定系统安装的是哪种Shell
4.1.2 Shell版本切换
4.2 Shell命令
4.2.1 Shell命令格式
4.2.2 Shell档案的校正方法
4.2.3 获取在线上帮助
4.3 Shell操作命令
4.3.1 档案操作命令
4.3.2 系统相关基本命令
4.3.3 标準输入/输出和错误输出
4.3.4 管道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Shell脚本及环境参量设定
5.1 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5.1.1 注释
5.1.2 变数
5.1.3 变数属性
5.1.4 开始编写第一个Shell脚本档案
5.2 为Shell脚本添加控制结构
5.2.1 if…then控制结构
5.2.2 if…then…else控制结构
5.2.3 if…then…elif控制结构
5.2.4 for…in控制结构
5.2.5 for控制结构
5.2.6 while控制结构
5.2.7 util控制结构
5.2.8 break与continue
5.2.9 case逻辑结构
5.3 环境变数和系统变数
5.3.1 列出所有的环境变数
5.3.2 操作环境变数
5.3.3 系统变数介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Vi编辑器
6.1 Vi编辑器的使用
6.1.1 启动Vi
6.1.2 退出Vi
6.2 Vi编辑器模式转换
6.2.1 转换为输入模式
6.2.2 输入模式下的简单操作方法
6.3 Vi查找和替换
6.3.1 查找字元
6.3.2 查找字元串
6.3.3 替换字元串
6.4 Vi中的选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档案系统管理
7.1 档案系统概述
7.1.1 档案系统功能
7.1.2 档案系统类型
7.2 Linux档案系统
7.2.1 基本目录
7.2.2 Linux档案系统和Windows档案系统比较
7.3 目录档案和普通档案
7.3.1 工作目录
7.3.2 主目录
7.3.3 路径名
7.4 目录操作
7.4.1 创建目录
7.4.2 删除目录
7.4.3 移动和複製档案
7.5 访问许可权
7.5.1 显示访问许可权
7.5.2 改变访问许可权
7.5.3 目录访问许可权
7.6 图形化操作档案系统
7.6.1 使用Nautilus浏览档案系统
7.6.2 图形化档案打包工具
7.5.3 Shell归档和压缩工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磁碟管理
8.1 档案系统格式
8.1.1 Ext2
8.1.2 Ext3
8.1.3 其他档案系统
8.2 Ext2档案系统
8.2.1 Linux档案系统分配策略
8.2.2 档案的记录形式
8.3 fdisk分区工具
8.3.1 查看硬碟及分区信息
8.3.2 显示格式
8.3.3 fdisk分区操作
8.4 格式化分区
8.5 挂载分区
8.5.1 挂载命令
8.5.2 卸载命令
8.6 其他相关命令
8.6.1 du命令
8.6.2 df命令
8.6.3 dd命令
8.6.4 e2fsck命令
8.7 配置档案
8.7.1 fstab
8.7.2 mtab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账户管理
9.1 Linux系统账户介绍
9.1.1 用户账号档案
9.1.2 /etc/shadow档案
9.1.3 /etc/group档案
9.2 添加用户
9.2.1 编辑passwd档案和shadow档案
9.2.2 编辑/etc/group档案
9.2.3 设定初始密码和创建用户主目录
9.2.4 使用adduser命令添加用户
9.3 删除用户
9.3.1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
9.3.2 禁用和启用账号
9.4 用户组管理
9.4.1 创建用户组
9.4.2 向用户组中添加用户
9.4.3 修改用户组
9.5 root超级用户
9.5.1 超级用户
9.5.2 成为root用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进程和日誌管理
10.1 进程的组成
10.1.1 进程的PID和PPID
10.1.2 UID和EUID
10.1.3 GID和EGID
10.2 进程的生命周期
10.3 信号
10.4 进程的状态
10.5 进程管理
10.5.1 监视进程的工具
10.5.2 监视系统任务
10.5.3 查询进程
10.5.4 终止进程
10.5.5 影响调度优先权
10.6 日誌管理
10.6.1 日誌管理工具
10.6.2 日誌级别
10.7 常用日誌命令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软体包管理
11.1 deb软体包
11.1.1 软体包的类型
11.1.2 软体包的命名规则
11.1.3 软体包的优先权
11.1.4 软体包的依赖关係
11.1.5 软体包的状态
11.2 Ubuntu软体包管理工具
11.3 使用dpkg管理软体包
11.3.1 dpkg命令格式
11.3.2 获取已安装软体包信息
11.3.3 获取与查看软体包信息
11.3.4 安装和卸载软体包
11.4 使用APT管理软体包
11.4.1 设定APT源
11.4.2 查询软体包信息
11.4.3 管理软体包
11.5 使用software-center管理软体包
11.5.1 启动software-center
11.5.2 查询和安装软体包
11.5.3 卸载软体包
11.6 使用synaptic管理软体包
11.6.1 启动synaptic
11.6.2 刷新软体源
11.6.3 查看软体包信息
11.6.4 安装软体包
11.6.5 卸载软体包
11.6.6 升级软体包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GRUB的使用和配置
12.1 GRUB概述
12.2 GRUB的安装
12.3 配置档案menu.lst
12.4 GRUB命令行启动Linux
12.5 GRUB引导Windws
12.6 修复GRUB
12.7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印表机配置
13.1 图形化列印管理工具
13.1.1 添加本地印表机
13.1.2 添加网路印表机
13.2 通用UNIX列印服务
13.2.1 CUPS列印伺服器
13.2.2 CUPS客户端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RPM管理软体包